4月7日,在所前一小听了三节宇宙单元的模型建构课,感触很多。宇宙星空方面的课一直是老师们感到不好上的课,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这方面的知识很多在先是生活中很难看到,比如日食、月食、星体运动等,在这种没有实际观察的基础上,想让学生在一两节课中就把某块知识搞清楚确实很难。三位老师想到了很多好办法,比如利用视频技术、利用实地观察、想象、推理、模拟等等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地建构了宇宙星空变化的概念,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课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上法,我个人比较推崇从实际到理论再到实际的方法。虽然说很逗天文现象我们难以观察到,但现在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网络信息也很丰富,学生的见识也在逐步提高,所以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学生接触过的或者相对熟悉的天文现象的,我想,概念的建构也应该从这些现象出发,再利用模拟实验,为学生建立起理论基础,到此还不算结束,我们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际观察的机会,利用模型理论去指导实际观察,再用实际观察去验证模型理论,或许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帮组学生建构起宇宙空间概念来。当然,虽然宇宙星空的现象、规律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但我们在进行课堂模拟时要做到尽可能简化、易懂,不让学生还是云里雾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