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一线课堂:改变生态瓶(五上) [复制链接]

1#

[原创]一线课堂:改变生态瓶(五上)










 


 我们的观察记录


 





分享 转发
TOP
2#

真的变了?你们不是循环用书?
TOP
3#

以下是引用阿果在2013-10-8 9:56:00的发言:
真的变了?你们不是循环用书?

不是,我们学生人手一本。

TOP
4#

这实验代价不小,准备材料就很费事,而楼主做到了,了不起!
TOP
5#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3-10-8 14:35:00的发言:
这实验代价不小,准备材料就很费事,而楼主做到了,了不起!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做到的肯定让孩子们去做做。

TOP
6#

看得出孩子们的兴趣,亲身的体验真好!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7#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3-10-8 17:25:00的发言:
看得出孩子们的兴趣,亲身的体验真好!

是的,亲历是最好的。

TOP
8#

建议楼主把相关的内容综合到一个帖子里,方便自己查找!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9#

这个改变生态瓶的实验很难做,例如我在三个班做的情况和得出的结论都不一样,会不会是偶然性占主要原因?
TOP
10#

生态瓶做的非常好,回想自己以前学生的生态瓶,发现楼主的更不错。我这边受统考的影响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一个年段奋斗。累啊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2/17012/index.html欢迎您常去做客!
TOP
11#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3-10-9 15:29:00的发言:
建议楼主把相关的内容综合到一个帖子里,方便自己查找!

好,我整理一下。谢谢指教。


 

TOP
12#

以下是引用唱山歌在2013-10-9 20:23:00的发言:
这个改变生态瓶的实验很难做,例如我在三个班做的情况和得出的结论都不一样,会不会是偶然性占主要原因?

我自己认为实验的结论不都是一样的,只要孩子们认真去探究、去观察、去学习了,这节课就是成功的。有时候实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实验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TOP
13#

以下是引用彩萍在2013-10-9 21:20:00的发言:
生态瓶做的非常好,回想自己以前学生的生态瓶,发现楼主的更不错。我这边受统考的影响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一个年段奋斗。累啊

是啊!我教着两个年级更累,考试也有,压力也很大,自己适当调整吧!

TOP
14#

能实现这个内容的小组实验,真不错!


 


连续几个班级上,鱼儿们还能适应吗?

TOP
15#

以下是引用章兴波在2013-10-10 12:17:00的发言:

能实现这个内容的小组实验,真不错!


 


连续几个班级上,鱼儿们还能适应吗?


  生态瓶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各班做的放在各班教室的窗台上,方便学生课下继续观察,我没有做。鱼儿死的很多,但也有的坚持的很好,各种情况都有,是我们不能预料的。针对不同情况,我们会得到不同结果,学生们也会长很多的知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0 12:30:34编辑过]

TOP
16#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3-10-9 15:29:00的发言:
建议楼主把相关的内容综合到一个帖子里,方便自己查找!

已经放到了一个帖子里。

TOP
17#

  生态瓶概念: 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


 


  请理解“密闭”的含义!一楼内的照片中没有“生态瓶”,改变成这样就不叫生态瓶,不同容器养鱼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0 21:33:52编辑过]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18#

以下是引用蝴蝶飞在2013-10-10 21:30:00的发言:

  生态瓶概念: 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


 


  请理解“密闭”的含义!一楼内的照片中没有“生态瓶”,改变成这样就不叫生态瓶,不同容器养鱼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0 21:33:52编辑过]
  这个生态瓶的定义从阿果老师那里学习过了,但是按教科书上的要求制作的生态瓶,这样也许更便于学生们观察吧!我记住这个定义了,谢谢蝴蝶飞老师的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1 9:07:41编辑过]

TOP
19#

以下是引用玻璃心在2013-10-11 9:08:00的发言:
  这个生态瓶的定义从阿果老师那里学习过了,但是按教科书上的要求制作的生态瓶,这样也许更便于学生们观察吧!我记住这个定义了,谢谢蝴蝶飞老师的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1 9:07:41编辑过]

“按教科书上的要求制作的生态瓶”请那位老师帮助,把教科书内容拍摄张照片给我看看,如果教科书把不密闭的容器养鱼,叫生态瓶,则教科书错了!谢谢!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20#

 


 这是教科书上的授课内容,请蝴蝶飞老师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1 14:13:47编辑过]

TOP
21#

以下是引用玻璃心在2013-10-11 14:11:00的发言:

 


 这是教科书上的授课内容,请蝴蝶飞老师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1 14:13:47编辑过]

谢谢玻璃心


 


无语!


请编教材的老师先搞搞清楚,什么是生态瓶!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22#

如果按蝴蝶飞老师的定义是属于专业术语,这教材有出问题了。


当然,我认为教材的生态瓶不是指向专业术语,


而是作为日常用语来定义,作为小学生来看,不密闭未必不可以。

TOP
23#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3-10-11 18:40:00的发言:

如果按蝴蝶飞老师的定义是属于专业术语,这教材有出问题了。


当然,我认为教材的生态瓶不是指向专业术语,


而是作为日常用语来定义,作为小学生来看,不密闭未必不可以。











 

生态球(Ecosystem Ball)概念:

  就是依据自然界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规律设计制造的简单的人造生态系统。生态球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其中的非生命物质有水、沙、无机盐类;生命物质包括三类:水草和藻类(初级生产者);鱼(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光线从外部向瓶内辐射,瓶内外不断进行热交换。

生态球(Ecosystem Ball)源起:

是一细小、封闭的「微型世界」,其环境可支持球内的动植物生存。是由两位美国科学家,曹恒信博士和奇科森博士所发明。在1980年早期,美国太空总署为了下列二个原因,对这生态球产生兴趣:

   其一,是因为这个生态球可以提供更多作为研究美国太空总署宇宙开发使命的资料。

   其二,是因为可以帮助到太空总署研究(人类生命维持系统计划),作为参考资料去兴建太空站,用作日后开发太阳系的基地。


 

  生态瓶概念:

  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生态瓶是一种有趣、充满活力且十分有用的工具。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饲养、观赏生态瓶中的鱼和其他各种水生生物,这种饲养和观赏可以增长知识,促进探究,增进理解,并带来美的享受。《做一个生态瓶》是中国小学五年级科学(新版)的一个实验设计

 

  从上资料可见生态瓶是从生态球衍生而来,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如果去掉盖不密闭就不能叫生态瓶,是一个养鱼和水草的容器而已。

  半个小小的可乐瓶去掉一半水来观察小鱼沉浮次数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影响小鱼沉浮次数的因素太多了,容器的大小、小鱼的数量、气温的高低、光线等等。为观察而观察,能给学生什么呢?

   给学生一个错误的“生态瓶”概念,前提错了,讨论下面还有意义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2 6:56:39编辑过]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24#

以下是引用蝴蝶飞在2013-10-11 21:29:00的发言:










 

生态球(Ecosystem Ball)概念:

  就是依据自然界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规律设计制造的简单的人造生态系统。生态球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其中的非生命物质有水、沙、无机盐类;生命物质包括三类:水草和藻类(初级生产者);鱼(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光线从外部向瓶内辐射,瓶内外不断进行热交换。

生态球(Ecosystem Ball)源起:

是一细小、封闭的「微型世界」,其环境可支持球内的动植物生存。是由两位美国科学家,曹恒信博士和奇科森博士所发明。在1980年早期,美国太空总署为了下列二个原因,对这生态球产生兴趣:

   其一,是因为这个生态球可以提供更多作为研究美国太空总署宇宙开发使命的资料。

   其二,是因为可以帮助到太空总署研究(人类生命维持系统计划),作为参考资料去兴建太空站,用作日后开发太阳系的基地。


 

  生态瓶概念:

  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生态瓶是一种有趣、充满活力且十分有用的工具。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饲养、观赏生态瓶中的鱼和其他各种水生生物,这种饲养和观赏可以增长知识,促进探究,增进理解,并带来美的享受。《做一个生态瓶》是中国小学五年级科学(新版)的一个实验设计

 

  从上资料可见生态瓶是从生态球衍生而来,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如果去掉盖不密闭就不能叫生态瓶,是一个养鱼和水草的容器而已。

  半个小小的可乐瓶去掉一半水来观察小鱼沉浮次数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影响小鱼沉浮次数的因素太多了,容器的大小、小鱼的数量、气温的高低、光线等等。为观察而观察,能给学生什么呢?

   给学生一个错误的“生态瓶”概念,前提错了,讨论下面还有意义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2 6:56:39编辑过]

  听蝴蝶飞老师讲解真是增长了不少知识,我自己也希望在新教材改进中应增加一些对学生起到一定意义的内容,小有小的研究意义,大有大的研究发现,针对不同阶段体现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及目标。也衷心希望蝴蝶飞老师随时对我进行帮助和指教,谢谢蝴蝶飞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2 9:14:28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