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浮沉情况有三种:
1、上浮最后漂浮,上浮时F浮>G物,当漂浮时F浮=G物,前后两个浮力大小不同,前大后小(物体露出液面后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减小);物体和所浸入的液体密度关系是:ρ物<ρ液。
2、下沉最后沉底,下沉时F浮<G物,当沉底时F浮<G物,前后两个浮力大小相同(浸没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即V排不变);物体和所浸入的液体密度关系是:ρ物>ρ液。
3、悬浮最后还是悬浮,此时F浮=G物,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不同深度处浮力相同(V排不变);物体和所浸入的液体密度关系是:ρ物=ρ液。
该题中的物体(马铃薯)所浸入的液体密度比马铃薯的密度大还是小的,还是相同?该题没有涉及到。物体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未知的情况下,我们难以判断该物体的浮沉情况的,所以说原题的说法欠妥,答案是“错”。
当然根据学情,这道题对小孩子来说难度不小。和喻老师说的那样,可以出现具体场景(说出具体液体名称)或者通过图告知学生隐藏的有关信息。这样能减小难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