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根据《龙泉县志》的记载和民间传说,朱元璋与披云山有一段情缘。
元朝末年的一个秋天,朱元璋低估了盘踞在福建省军事要地——浦城陈友谅部的兵力,亲自带兵去打浦城县城。结果,朱元璋的士兵被陈友谅率领的士兵打得四处窜逃。那时,朱元璋身边只剩四、五个人了,无路可走,逃到了闽浙交界的天师山避难。这时,追兵已追赶到天师山的半山腰,朱元璋急得团团转,他走进了天师庙,在天师像前跪拜求助道:“求天师保佑,救我元璋一命,日后为王,一定恩报。”随后就躲进庙后一山洞。
就在这时朱元璋躲藏的山洞洞口,突然布起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追兵仿若进入迷魂阵,再也找不到朱元璋。在庙外转了一阵后即退兵。追兵一退,天师山顿时云消雾散阳光普照。庙祝款留了朱元璋数日,一面请朱元璋游览天师山,为朱元璋压惊,一面帮助朱元璋收容失散将士。
朱元璋在天师庙脱险后,对天师的救助十分感激,从此他更加崇拜道教,在此后的征战中,他请道士周颠仙和道人张中随军为他出谋划策,并亲自撰写了《周颠仙传》,登上皇位时,他又称自己梦游天宫,见到“道家三清”,有太上老君授他“真人服”和“龙泉七星剑”,认定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并撰写《衔制纪梦》广为传扬。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春,朱元璋登基当了皇帝,即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入朝,朱元璋亲自赐宴,并降旨张正常为“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护国阐福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称号,陛辞之日,又赐白金十二镒。
随后降旨:赐龙泉天师山又以名披云山,并作诗一道曰:披云名山胜瑶林,相传唐代旧迹名。苍松翠竹环庙宇,圣石千姿更奇形。仙坛顶峰清泉滴,舍鹤风涛震谷鸣。相巨屏庭三箭地,石壁翰墨忆披云。
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又降旨:给龙泉天师山赐银修庙一次,免去天师山的全部税赋,因此,天师山天师庙的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天师庙曾拥有400多亩稻田,8000多亩山林,成为浙闽赣边区五州十八县道教圣地,就是明朝廷扶持的结果。明代,就是披云山天师庙最兴旺的时期。
龙泉披云山之行,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人去,心情也会不一样。这个民间传说让它多了几分神奇!这次因为小孩太多,怕在山上呆不住,我们把两天的行程压缩成一天,时间比较紧也有点累,若刚好两天行程,则可以去看日出,带上衣服帐篷之类的防寒,清晨的那第一缕曙光相信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此处未去,有点遗憾,留待下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5 20:16: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