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课上,再放开一些 [复制链接]

1#

科学课上,再放开一些

    这一段时间,片区进行教研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是苏教版的《力在哪里》,从她们的讲课,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毛病:就是科学课上说得太多,给学生很多的提示,不相信学生,不敢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发现问题,探究实验。这些也许是我们科学教师普遍存在的。

  首先,学生在做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的实验时,孩子们让小球滚动。其实老师只要问在你滚动小球时发现什么了?就可以。但老师还要补充道:要从运动的速度方向上面考虑。这其实已经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了,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当学生玩射棋子的游戏时,这个游戏其实与打台球的道理一样,需要调整用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当老师提问了两个学生都不太符合老师的答案时(其实也是孩子们的发现),老师就显得很不耐烦,急于总结出自己很书面的结论来,并且马上板书出来,这等于堵住了孩子们的嘴。当时很多孩子在举手,其实我感到孩子们是能够发现的。


    在测力计用法这一个环节,老师又在进行讲解它的结构名称、注意事项。其实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看书,学习测力计的用法,在实践去测量。然后我们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在用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我感到课程的前半部分,孩子们的探究积极性很高涨,老师也放得开。但到了后面孩子们不太爱发言了,感到很疲倦,我们听课老师也有同感。这是由于老师太爱“唠叨”,还有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的缘故吧?孩子们觉得反正老师会说出正确答案的,也就懒得思考了。


     我觉得老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很强,也善于组织管理学生。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放开手脚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相信孩子们,尤其对于那些思维活跃、热爱探究、班里纪律很好的孩子们,多给他们一些探究的机会。

分享 转发
TOP
2#

收放之间玄机重重,课堂上放了要能够收回来,课堂上收了,又要能释放学生的科学思维!
TOP
3#

这的确是个普遍现象,今天我又听了一堂试教课,最大的感受是老师指导过度了,八到十分钟的提问交流式指导,等到活动开始时,学生的探究欲望都已耗没了。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4#

收与放有个度,收放自如是个学问,也是一种境界。
TOP
5#

家常课还好,公开课更不敢放了,一放不可收拾,砸了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6#

扶着走还是牵着走!或者只是拿着草在前面引着走?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7#

收放自如,很难的了!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8#

为孩子我们努力开放,为教学我们尽力引导,为目标我们倾情讲授,很难啊
TOP
9#

不指导不放心,指导过度又失去探究意义。这个尺度真得很难把握。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0#

是,有同样的困惑!不过,个人感觉男老师在这方面比女老师强。学习!
TOP
11#

如何把我“放”这个度很难,学习中。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2#

收放自如  最高境界啊!

TOP
13#

课堂再放开些,老师尽量少讲一些,把动手的时间尽量还给学生。这是观念,也是操作方法,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TOP
14#

以下是引用进不来的钥匙在2013-3-21 9:01:00的发言:
为孩子我们努力开放,为教学我们尽力引导,为目标我们倾情讲授,很难啊

说得好啊!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