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从哪里来
闻涛小学 赵亚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析假设、寻求证据、修正假设……”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冰(冷)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3个玻璃杯(一个空的,另两杯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纸巾
四、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装有冰块的杯子外壁,你有什么发现?
(2)揭题:那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2、作出假设
水珠从哪里来的呢?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假设吗?
3、分析假设,修正假设
(1)这些假设都合理吗?请学生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假设。
4、进行实验,形成新的假设
(1)水珠不是从杯内的冰块来的,那与冰块有没有关系?
(2)PPT出示实验方案:再拿一只装了常温自来水的杯子和一只空杯子,把装冰杯子外面的水擦去,然后将它们一起静静地放在桌子上,观察现象。
(3)学生做对比实验,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作业本P30的表格里。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5)提出新的假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师板书。
5、知识拓展
夏天,棒冰从冰箱里拿出来,过一会儿,包装上会有水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6、PPT出示以下这些问题,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作业本上。
(1)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2)教室里有水蒸气吗?
(3)水蒸气从哪里来?
(4)水蒸气能变成水吗?
(5)是什么原因使水蒸气变成了水?
五、板书设计
1、……
2、……
水珠从哪里来 3、…… 水蒸气遇冷形成水珠
4、……
5、……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5课,探究的问题是“水珠从哪里来”。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析假设——进行实验寻求证据——形成新的假设”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过程。难点是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冰(冷)的关系。在结束本课的教学以后,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主要都有这几方面:
1、冰融化来的
2、水蒸气变成的
3、冰块里冒出的冷气变成了水珠
4、从冰块里冒出来的水蒸气变成了水珠
5、热的空气变成了水珠
对于这些假设,采用小组讨论法时,在讨论中学生除了对已经呈现在黑板上的假设进行分析以外,另外又产生了新的假设。而采用全班讨论法时,学生仅仅是对黑板上的这些假设进行分析。可见,在全班讨论时,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从这点来看,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此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二、分析假设时对不合理假设的处理
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对于一些肯定不合理的假设,我直接从板书中擦除了。我的想法是既然是大家都认为不合理了,那就没必要再呈现在黑板上,以免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干扰。但听课老师一致认为还是不要擦去为好,可以先打个问号。这一点还有待研究啊。
三、在实验前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实验目的
本课一个重要环节是“进行实验寻求证据”,个人觉得这一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目的不够明确。虽然在实验前已经对记录表进行了说明,但是学生在填写时还是存在困难,不知道该写什么。可能是教师的引导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
四、加强学生实验记录的训练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求边观察边记录还存在困难。好在这节课的时间充裕,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记录。但并不是所有课的时间都是这么宽裕的。在平常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做了实验不及时记录的学生。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怎样有效地训练“记录”呢?这也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