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听完11节课,老师们真厉害,精彩纷呈,随记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1、因为有了专门的课堂实录,听课的时候, 就不用一直低头去记录了。我听课的时候,关注学生和老师的行为,所记录的时课堂演绎过程中感觉值得学习的地方,或者自己的一些思考、困惑等。我感觉这样的听课方式也很不错,可以将课堂观察与自己融合。
2、对几节课的思考:
由于6号上午做了两堂课的实录,加上整理,没有好好观察课堂,自己的思考不多,下午开始坐后面,看不大清楚,如果以下所说,不恰当,请原谅。(此外声明,有些观点、思考非我一人之言,还有两朱的意见哦。)
《静电》一课中,两吸管和一玻璃棒的应用非常棒,简单,实验效果又很明显,学生通过去玩两个带电体互相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迁移磁铁的性质,了解正负电荷及相互作用,有探究味。
《电磁铁1》用电磁铁鱼钩钓鱼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又制造探究问题,孩子们学得比较扎实。课后我们的思考是:假如用这个没有钩的鱼钩贯穿整节课的话,是不是更有科学探究呢?告诉每个小组做两个不一样绕法的鱼钩(也就是电磁铁),然后全部探究活动整合,寻找鱼钩钓鱼中的秘密与新发现,最后揭示这就是电磁铁。这样是不是给学生更多了呢?
《马铃薯沉浮》一课中学生气氛很不错,只是感觉后面的学生在水中加盐或糖或味精的实验时,这张记录表是不是改进一下会更好。比如说,改成一个表格,第一行是加入物质的勺数,后面标好数字,多标些,要比真正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勺数多至少5格,第二行是让学生记录沉浮情况,沉用朝下箭头,浮朝上标记。这样一来,老师最后只要统计每组正好能浮的那个数据,分析一下,就能得出“一定量”,深入一点就能得出“一定浓度”,还有,能浮之后继续加盐等,马铃薯浮的情况不一样,学生会有更多发现。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导入部分符合学生的思维,孩子们感兴趣也能接受,那个实验装置也很新颖,能直观说明问题。只是感觉后面两实验是不是可以颠倒一下顺序,先易后难。最后一个活动是不是可以简化,老师想要的是不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