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声音》这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课比较难,主要是对音量和音调的概念理解不清,容易混淆,我借助一些教学用具,是这一课变得通俗易懂。我是像这样进行的: 首先,我来给学生做一个游戏,让学生猜猜是谁的声音?。我首先让学生朝后面坐好,闭上眼睛,然后我轻轻拍某一个学生,让他说一句话,让学生说这是哪个人的声音,孩子们一般都会准确无误的说出来,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你不会猜错?”孩子们说:“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于是我就引入了音色的概念。
接下来,我开始引入音量的概念。我拿出鼓,让他们注意声音的变化,我先轻轻用力,然后很夸张的挥舞手臂,使劲用力。学生们发现我用力打时鼓的声音很强,很多孩子说:鼓的声音很高。我纠正到:应该是鼓的声音很强和弱的变化。于是我又让孩子们分别敲击木头、金属。让他们感知声音强弱变化。在敲击的过程中我问他们我们改变什么条件不变什么条件?最后我们总结道:我们研究音量变化时我们改变了用力大小,没有改变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也就是用同一种乐器或者物体进行敲击。于是我们引入了音量的概念:声音的强弱叫音量。音量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系。
引入音调的概念。
我拿了铝板琴,给孩子们展示出来,我让他们猜猜,铝板长的声音高还是铝板短的声音高?孩子们众说纷纭,于是我让他们听我敲击,他们很快发现铝板短的声音高,我还让会乐器的孩子敲了一首歌曲。然后我有让孩子们玩弹尺子、弹橡皮筋,拉紧和放松橡皮筋,来感觉声音高低变化。在这里我要求他们不改变力度,只改变松紧长短、粗细。学生进行了大约10来分钟,然后汇报。
他们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松紧、粗细、长短有关。总结出音调是:声音的高低。
最后我又拿出几个瓶子,分别放上不同量的水,让孩子们敲击。在敲以前,我让他们猜猜从侧面敲时,哪个瓶子
声音高?从上面敲时,哪个瓶子声音高?经过反复实验从侧面敲击时,水少的声音高,水多的声音低。从上面敲正好相反。为什么?学生们一时间页不知道如何回答。
当下课时,有一个叫赵励羽的小男孩,(最后两张图片上的男孩)找到了我,他激动地说:“老师,我知道敲击瓶子声音变化的原因了,因为从侧面敲瓶子是在水发出的振动,水少声音就高,而且你一定要敲到水的那个位置上。从上面敲瓶子,是空气的振动,所以水多的,空气就少,声音就高。”这个小男孩真的很聪明,他的说法给了我很多启示,你认为呢?
]






]


upload=jpg,pb302880.jpg]UploadFile/2012-12/20121241664960691.jpg[/upload]
[upload=jpg,pb302880.jpg]UploadFile/2012-12/20121241681717960.jpg[/upload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4 16:08:4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