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祝海丽:《水果电池》教学实录、研讨专贴 [复制链接]

1#

祝海丽:《水果电池》教学实录、研讨专贴

      活动名称: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主题:拓展性教学内容的研究


活动地点:绍兴县轻纺城小学


活动时间:20121017


执教老师:绍兴市诸暨教研室 祝海丽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果能发电。2.过程与方法: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意识到科学阅读的重要性。


课前谈话1.试话筒:针对苹果提问题。


教学实录:


8:30开始上课)


 


【提出问题】


(出示实物投影:三份切开的水果)


请看老师带来的第一份材料,有什么呀?


——苹果、桔子、梨


(教师板书简笔画)


看第二份材料,它的名字叫说过水果电池钟(出示实物)


(板书:水果电池钟)


……红色的导线连接着铜片,蓝色的导线连接着芯片


(板书:铜片、芯片)


如果老师提供一份电池,会怎么样呢?


——钟会亮起来


(演示:水果电池钟上的时间显示出来了)


这个电路图该怎么画?(教师板书:简单电路图)


——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流过电子钟,再通过导线流过电池钟……


如果把这两份材料摆放在一起,能联系这两份材料提一些问题吗?请小组讨论,记录1个问题在纸上。


8:33小组讨论,用记号笔记录在大纸条上)


8:35学生依次把写有问题的大纸条帖在前面黑板上)


共有10个问题,对这10个问题,有什么想吗?你提的是什么问题?


——水果发的电能使时钟走多长时间?


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前提条件?


——水果发的电要带动时钟


也就是水果要能发电,才能研究这个问题


还有什么思考?找找相同的问题有哪些?


——水果能发电吗?


哪些组是这样问的?


(教师拿掉重复的问题)


哪些问题是说法不一样,意思一样的?


——……(拿掉相同的问题)


(最后只剩下两个问题:水果能发电吗?水果发的电能使时钟走多长时间?)


 


【实验探究】


提供给你导线(一头铜片、一头芯片)、水果(苹果、梨、桔子)、水果电池钟,用15分钟的时间,能否电子钟亮起来,画出电路图,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实验中的发现。


8:41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时手持文件夹记录学生的实验情况:已成功的电路图)


 8:55活动结束)


教师展示几份的学生操作电路图,问:你更欣赏哪一种?


——10


(提问10小组)这些序号是什么意思?


——不同的连接方法


都亮了吗?


——都亮了


有结论了吗?


——至少需要两个水果能亮


其他组呢?


—— 一个桔子也能让水果电池亮起来


—— 把苹果一分为二,然后连接,也行


我们试试:一个桔子怎么让钟亮起来?


(请成功的那组学生演示:把铜片和芯片插在桔子的同一瓣上,没有成功)


其他组,谁来试试


(另一名学生演示:把铜片和芯片插在桔子的不同瓣上,成功了)


10号的同学错了吗?


——没有


你们说的两种水果和一种水果,有什么相同点?


——必须插在两边。


(问前面展示的10号记录组)怎样修改你们的结论?


—— 一份也能让水果电池亮起来


—— 必须要有正极和负极


也就是要用另外一根导线把他们连起来。一份水果充当什么角色?


——电池


充当了什么作用?


——正极


(教师板书电路图)一份水果相当于一节电池。


 


(出示教师的另一份电路图)会亮吗?谁来试试


——没有亮


为什么?


——少了一根导线


说明什么?


——(学生分析)


理论上电路是通的,但是电量不够,插上另一根导线,相当于并联了电池


 


【拓展延伸】


今天的研究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


——水果电池能发电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还有哪个没有解决?


——水果发的电能使时钟走多长时间?


实验后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哪种水果发出的电量大


——哪种水果提供的电量少?


——水果为什么能发电?


——哪种水果不会发电?


——水果的酸会不会用光?


什么意思?


——就是这些发电的酸性会不会用光?


你们的前提是……酸……


——火龙果可以发电吗?


其他同学也有一些问题,他们的问题有些创意,如:铜片、芯片换成铁片行不行?


你还有问题吗?


——发电后的水果还能吃吗?


做实验的材料不能吃的


——哪种方法能使水果发出的电量最大


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


—— ……


(教师投影出示一段文字资料,学生静静地看)这个资料可以解决这里的哪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


今天的课书上没有的,能给这堂课取个课题吗?


——水果电池


(学生板书课题)


老师今天的课,是从这本书中选来的,(教师投影一些小实验),这本书叫《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老师还在看一本书《科学的历程》,推荐大家读一读。再送给大家一份小礼物,一个同学写的小论文《关于水果发电的时间研究》


(记录:陈梅娟)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7 16:41:1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互动交流


徐春建:四堂课都是关于课外探究的,老师们可能都想去试试。请记住:你是科学老师,要上成科学课,不是劳技课。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怎操作,还要知道其中的原理,科学概念。


 


阮翔:老师们比较少见的,是你在孩子们做实验时在记录,你记录什么?


祝海丽:记录学生成功的电路,后来发现10号同学的那份比我的还好,就直接展示他的了。


阮翔: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科学课里很好的,可以及时准确地展示学生的探究活动。


 


姜向阳:有老师短信:能联系这两份材料提问题,提的问题是否太集中了?


祝海丽:预设中,每个班级状况不一样,有的问题是集中的,有的问题是放的,也不确定是那种设计更好。


姜向阳:问题的开放与封闭角度。


祝海丽:值得我们老师反思,学生越大越不会提问了


徐春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需要思考: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过程,提出问题是不是小学阶段必须要经历、达成的要求?


林志:学生提问需要怎样的基础。学生在课的后面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而前面提不出问题,是不是提出问题前需要一个情境?


姜向阳:学生提出了10个问题,后来概括为两类。但感觉问题还是比较大的:水果能发电吗?(难以研究) 水果能使钟发电吗?(也难以研究)  两种东西连在一起能不能发电?(这个问题还可以)水果能当电池吗?(可以研究了),有的问题较大,需要追问转化到可以研究的。


喻伯军:学生提的问题如果范围比较大,教师要帮助转化为可以开展研究的


科学老师(不知名):学生的10个问题,最后聚焦在2个,其他的8个最好不拿掉,可以移到下面一点。


 


草帽呀呀:如果六年级的第三单元已经学好,就可以把这节课作为第三单元的拓展课,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聚焦到这里,更自然一点。


祝海丽:可以放在六年级能量单元后,也可以放在四年级的电单元后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7 16:51:50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

【课堂录像】  祝海丽:《水果电池》课堂教学录像(五年级拓展课)http://122.225.201.217/zjer2/st/superTeacherArticle.do?method=showVideo&categoryId=1016&superTeacherId=14&videoId=937 (更清晰的录像网址待更新)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

 附:《水果电池》教学设计(会务资料上的原稿)

诸暨市教研室  祝海丽


一、授课年级: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果能发电。


过程与方法: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意识到科学阅读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水果电池钟、水果等若干


四、教学过程:


课前:桌上事先摆放2个柿子,关于柿子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提出问题


1.      出示“水果电池钟”,集体认识其结构。


2.        如果把“柿子”与“水果电池钟”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组讨论确定2个问题黑板上进行张贴。


3.      集体分析梳理问题:哪些问题是同一个问题?最后留下了几个问题?如果给这些问题排序,应该先研究哪一个,再研究哪一个?


预设:


问题一:柿子能做电池吗?(柿子怎样做电池呢?柿子能使电子钟走动吗?柿子和电子钟有什么关系?把柿子放入塑料盒中会怎样呢?……)


问题二:所有的水果都能做电池吗?


问题三: 其他什么物体也能做电池呢?


问题四:如果水果真能做电池,这是为什么呢?


……


(二)实验探究


1.      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单,并要求(幻灯出示):


(1)    认识材料(橘子、苹果、葡萄等水果,马铃薯等蔬菜);


(2)    为防止前后实验的干扰,每次实验后用餐巾纸及时擦干铜片与锌片。


2.      集体交流:通过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1)   小结:水果含有汁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把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就组成了一个电池。铜片相当于正极,锌片相当于负极。


(2)   投影(选择一张记录单分析):关于他们组的实验顺序,有什么意见吗?——先选择相同水果,再选择不同水果搭配——要有条理思考,实验也讲究一定的规范。


(3)   电路图分析:一个水果可不可以?为什么——电池串联,电量大。


(三)拓展延伸


1.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你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又准备如何解决?


预设:


(1)    导线连接的铜片、锌片换成别的金属可以吗?


(2)    铜片、锌片插入的长度、距离与产生的电量有没有关系?


(3)    还有哪些方法也能产生电?


(4)    ……


2.      小结:我们要善于思考问题,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3.      请给本节科学课取课题。(如《水果电池》等都可)


4.      推荐三份资料:


1)《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游戏》(节选)


2)《科学的历程》(“流电研究”节选)


3)学生小论文《关于水果发电的实践研究》


5.机动:阅读——提问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9#

( 附:会务资料中的记录单)


 


第(     )组实验记录单


一、请选择2种材料接通你们的水果电池钟,并按顺序记录每次实验所选择材料的名称。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二、请选择其中一个实验方案,画出简单电路图。


 






 


 


 


 


 


 


 


  




三、通过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0#

(会务资料中的) 设计意图:


设计本课最初是缘于自己的绍兴教改项目《指导小学生科学阅读的尝试》研究,买了一些科普书籍,总想着把学生的科学阅读指导与科学课结合起来,特别是将科学阅读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凸显科学课的科学味,又能与所研究课题提供一个课堂实践的生动素材,丰富充实课题研究内容,于是,不断地反复研读这些科普书籍,最后确定了“人体电池”、“空气电池”、“水果电池”、“木炭发电”等一系列科学小实验作为本课设计的一个突破口。


其后,翻阅了科学教材,发现科学教材之六上的《能量》单元与所选择小实验有一定的联系:电能从哪里来?利用电动机的机械能可以转换为电能,常用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那么人体、水果是否真的能发电吗?我很感兴趣,我想孩子们会更感兴趣!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首先进行了自己的研究,采买各式水果,准备各种金属片进行尝试,最后还是将材料锁定在科学探究实验室配备的专用材料——水果电池钟,围绕这一材料作文章,以此作为一个引子——


指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开展后续探究的学习欲望;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体验读书之快乐;


……


关于学生的“问题”指导,从设计上,三次提问是有一定的递进关系的:


第一次,    面对两个柿子的漫天提问,意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多角度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二次,    联系柿子与水果电池钟的提问,那是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有目的地提问,且希望这些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第三次,    实验探究后“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的提问,更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的指向更明确,其意义更是深远。


根据材料提问,根据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提问,根据探究发现提问,三次提问的梳理是整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课的思想也就体现在这些提问与梳理之中。事实上,学生会不会提问,提什么问题,这些外在的行为凸显的是他们内隐的思想,所以,作为执教者,预设学生的提问,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是设计教案、实际教学以及课后反思中最值得琢磨、推敲之所在,我是这样想的,也是努力朝这个方向做的。但是,课堂是瞬息万变,学生们在课堂中的种种表现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性的驾驭课堂这将是我们所有科学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此外,我把刚从四年级升到五年级的学生当作了此次教学的对象,主要原因是他们已学过“电”单元(四下),从科学知识的衔接角度看这样应该是自然可行的。如果把这一课的内容放在六上《能量》单元之后,这样的拓展也是十分贴切的。我们不难感觉到,在课堂中“水果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科学概念随着教学的逐步展开也是呼之欲出的。同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来说,三四年级的学生也是适合这一教学内容的。


当然,40分钟的课堂承载的内容与思想毕竟是十分有限的,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我希望我的课学生是有兴趣的,并愿意去尝试阅读我所推荐的科普书籍的,如果有条件他们还想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并有一两个学生愿意作为写作题材的……总之,通过这一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孩子们喜欢上《水果电池》,这样的科学课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引子”,同时,也希望这样的课能成为众多科学老师的“靶子”,让自己经历“枪林弹雨”的洗礼,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7 17:02:49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1#

这个内容非常好玩,玩中学,玩中增长见识,孩子们真的喜欢!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2#

感谢梅姐的辛苦付出。才让我们这些没亲临现场的同志们感受了一次大师的风范!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3#

水果电池这一活动内容深受孩子们喜欢,曾经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过柠檬电池,几年后成了中学生了,他们看到我还会问:现在做不做水果电池啦!

TOP
14#

能请教一下,这个教材的来源吗?上课的老师们点子真多真好。
TOP
15#

这教材来源于课外活动。
一直努力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