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州区036吴王不凡作业帖 [复制链接]

1#

温州区036吴王不凡作业帖

温州区036吴王不凡作业帖

这几天学校特忙,稍后跟上

分享 转发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2#

1\读书笔记: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3#

[作业类别]  课堂教学反思(2005年暑假 )                        

课名: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版本:教科版 年级:  三年级  单元:5   )

执教者  吴芳  执教时间   2005/3/24  执教的活动(或家常课)  家常课            

题目  “乐渔”的开端      网名:  吴王不凡        学号: 36

[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大烧杯1只,小烧杯1只分别盛有清水和味精水;一大一小两块马铃署;备用大小烧杯各一只。
2、小组实验观察用:蜡烛(或酒精灯)、火柴、汤匙、木夹等。
3、小组实验观察用:烧杯、清水、筷子、食盐(白糖、小苏打……)、马铃署等。
4、备用实验器材:量筒2个,天平1台,滴管2只。
[教学预案]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推测。
1、 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大烧杯、小烧杯(大烧杯内为味精水)的两杯水。演示实验:两块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引导学生大胆推测: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讨论推测、反馈(副板书)可能有以下几种推测:
①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
②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
③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
……
学生也有可能提出与水有关。如果没有提出,就等上面的问题研究完后,再引导学生思考。
2、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验研究。
①如果是与杯子的大小有关,应该怎样研究?生提出研究方法,演示实验。
②如果是与水的多少有关,应该怎样研究?生提出研究方法,演示实验。
③如果是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应该怎样研究?生提出研究方法,演示实验。
3、引导学生再次提出假设:可能是杯中的水不同,才使马铃薯有时下沉,有时上浮。
二、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
1、讨论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水? 需要那些实验用品?怎样做这个实验?
在学生讨论,反馈的基础上,归纳实验方案。
2、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小烧杯里的水是不是清水。
3、学生实验:验证大烧杯的水里到底有没有其它物质。
4、学生汇报,做出结论:两杯水不同,一杯可能是盐水(糖水、小苏打水……)。
5、 验证实验:
在清水里加盐(糖、小苏打……)到底能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小组讨论:需要那些实验用品?怎样做这个实验?
在学生讨论,反馈的基础上,归纳实验方案:
6、反馈实验情况。
7、得出结论:
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加了一定盐的盐水中是上浮的。
三、扩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用科学热情
1、上述实验证明盐水确实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加热有颗粒状的结晶物质产生,但这并不能说明大烧杯里的水是盐水。出示味精的包装袋。拓展:知道是什么水了吗?(味精水)不过大家的研究很有价值,因为你们发现盐水同样能让马铃薯浮起来。那么,你认为加入哪些物质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2、 师生共同介绍死海的有关奇特现象。 讨论: 为什么士兵在死海里没有被淹死?
四、总结延伸,鼓励学生课外探究
       我们通过做实验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一定浓度的盐水(或味精水……)中上浮。课外探究:为什么马铃薯在盐水(或味精水……)会上浮?

[教学过程]
师:(出示马铃薯)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土豆  生:马铃薯
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块马铃薯,大烧杯、小烧杯(大烧杯内为味精水)的两杯水。〕我这里有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块马铃薯放入一大一小两个烧杯中,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什么有关?  
演示实验:两块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把大的平放在大杯清水中,把小的放入小杯味精水中。
生:大的沉,小的浮。可能和马铃薯的大小有关
师:我把小的也放在大杯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沉
演示实验:把小的放到大杯中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大的在大杯中沉,小的在小杯中浮,到了大杯中又沉了。
生:老师,小杯里有盐。
生:小杯的水中加了盐。
师:刚才我们有的同学认为,小杯中可能加了盐?也就是说两杯水可能不一样,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水?
生:尝一口
师:刚才xx说尝一口,没错尝确实可以尝出味道有没有不同,但对于一种陌生的液体,先不说其危险,这液体是不是卫生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轻易的放到嘴里去呢?除了尝,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用鼻子闻一闻
生:把它晒一晒,就可以晒出盐了。
师: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方法?
生:我看过《十万个为什么》
师:你的见闻挺丰富,这个方法挺不错。但是晒要很长时间,我们把一节课的时间都用上了也未必能将水晒干呀?有什么办法能让水干的快一点呢?
生:烧
师: 那么用烧的方法做这个实验你需要那些实验用品?怎样做这个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
师:你需要那些实验用品?怎样做这个实验?
生:我们小组需酒精灯、火柴、两个汤匙。先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再用汤匙分别到两个杯子里舀一点水,把汤匙放在蜡烛上烧看水有什么变化。
师:这方法挺好,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生:直接拿汤匙会烫伤,最好用纸把汤匙柄包一下。
师:对,要注意安全。所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夹子,可以夹在汤匙柄上,避免烫伤。同时今天老师为同学们提供蜡烛代替酒精灯。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老师,用汤匙直接从杯子里舀水,不要舀太多,不然要烧很长时间的
师:xx想的很周到。待会每一组上来一位同学,我将用这个滴管,给每个小组在不通的调羹里分别滴两滴大烧杯和小烧杯里的液体。还有补充吗?
……
师:我现在把同学们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结一下。(幻灯出示)
实验用品:大小烧杯里的水、蜡烛、火柴、汤匙、木夹等
实验步骤:
(1)分别取小烧杯和大烧杯里的水,滴在汤匙里。
(2)用木夹夹住汤匙的柄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将水烧干。
(3)水蒸发完后,观察汤匙里有没有残留的物质。
注意事项
(1)保持距离,避免烫伤。
(2)蜡烛要固定在桌面上;水烧干后,马上熄灭蜡烛。
(3)观察完毕,将实验用品整理好并交还。
学生实验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些什么发现呢?
生:大烧杯里是清水,小烧杯里是盐水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如果是清水,它就会全部蒸发掉。如果是盐水,它蒸发完就会有东西留下。
生:因为大烧杯里的水烧干后什么都没留下,所以是清水。小烧杯里的水烧干后有白色的东西留下,所以是盐水。
师:因为清水是不含任何杂质的,所以它蒸发掉是什么都没留下
板书  清水
师:小烧杯里的水蒸发完以后你们看到什么?
生:白色的盐
师:白色的就一定是盐吗?怎么才确定小烧杯的水里有盐啊?你们需要哪些实验用品?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
小组讨论
生:我们需要一杯水,还有盐和马铃薯。
生:我补充,应该是一个烧杯、半杯水、盐和马铃薯。
生:那一杯清水,然后放盐下去,做一杯盐水,如果马铃薯能浮起来,小烧杯里的就是盐水。
生:我们可以先把马铃薯放到清水中,等它沉下去,然后再加盐下去。
师:你们觉得该怎样加盐?
生:倒进去。
生:一点一点加,我们最好有勺子,这样干净一点。
师:大家有什么办法让盐在水里融化的快一点?
生:用小木棒搅拌。
师:我为大家提供筷子可以吗?
……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幻灯出示小结)
实验用品:烧杯、水、马铃薯、盐、小勺子、筷子等
实验步骤:
1、将马铃薯放入烧杯里,慢慢往清水里加盐,边加边搅拌。
2、观察马铃薯在水中的位置的变化。
注意事项:
1、为了保持桌面的卫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将马铃薯拿出烧杯;搅拌时不要将盐和水弄得四处溅落。
2、如果马铃薯真能浮上来,马上将本组的实验用品整理好;并将实验成果送到讲台上向大家展示。
学生实验(有几个小组实验速度较慢)
师:你们实验成功了吗?你们有些什么发现?
生:马铃薯浮了起来
生:放了盐的水使马铃薯浮起来,讲台上小烧杯里的水是盐水
师:通过实验我们证明盐水确实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加热有颗粒状的结晶物质产生,但这并不能说明大烧杯里的水是盐水。出示味精的包装袋。拓展:知道是什么水了吗?
生:味精水。
师:不过大家的研究很有价值,因为你们发现盐水同样能让马铃薯浮起来。那么,你认为加入哪些物质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生:糖,还有我们用过的小苏打
生:胡椒粉
生:面粉
……
师:那么老师就把验证糖、小苏打、胡椒粉、面粉等能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作为这节课的第一个课外探究任务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验证就可以了。
师:我们通过做实验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一定浓度的盐水(或味精水……)中上浮。为什么马铃薯在盐水(或味精水……)会上浮?这是这节课的第二个课外探究任务。

[教后反思]
这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我参加“温州市首届科学(常识)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前,在本校上的4节准备课中的最后一节。从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浙教版第5册《常识》教材开始,我一直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我引领的科学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在新学期换用了教科版第六册《科学》教材之后,自己发现原有的引领模式并未能很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究中去。虽然在科学初这一个多月的科学课课堂上,学生一如往昔的快乐。但这份快乐并不是科学探究的成功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我个人诙谐的教学风格所起着效应,学生所热衷热衷的只是热闹快乐的科学课堂,而不是给他们带来探究成功的喜悦的科学课。而这节准备课,是我在正式使用科学教材的一个月后,在迷惘矛盾的心态下,开始重新思考自我。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开始质疑单纯强调要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行性。在前三节准备课上的一塌糊涂的情况下,我在引领方案的设计上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侧重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思考验证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进行归因法推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尝试通过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深度参与,真正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经过实践的检验,这节课许多生成性的目标的落实超过我的预想:学生对实验研究的更加感兴趣,而且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素养得到一定发展,联系实际应用已有知识的意识得到发展。但是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参与还是浅层面的,我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显生硬,和学生的实际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参与广度不够,情感体验停留在了科学探究的表面。
其次,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重新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删改,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我突出学生对探究验证方案的思考过程。经过几次修订,认为自己设计的引领过程和学生实际已经比较贴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还是根据学生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学生观察马铃薯在小杯中上浮而在大杯中下沉的现象,思考“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下沉有时上浮,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在这问题时,在引领预设中,我设想的是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假设,①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②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③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而我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进行思维预热。而学生直接提出是因为小杯里有盐,因此我将这个环节简化了。直接引领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两杯水是不通的,小烧杯里是盐水?”
  不过,在引导学生思考验证实验的方案时,为了保证学生实验的能顺利进行,我对学生的提出的两个验证实验的思路进行了小结,虽然在规范实验要求方面的达到了一定目的,却多少限制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自由发展一小会儿,我结果又急不可待的将他们一把摞回来剃了个平头。就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我需要进一步研究。 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的引领还很生硬,在许多地方未能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性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和“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科学教育观念相去甚远。
总之,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这节课促使在矛盾中探寻新教学观念。“我会钓鱼,但我不喜欢钓鱼,所以我还是得从乐渔者手中接受“施鱼”,鱼永远得被动地得到,那钓鱼的享受更是永远无从领略到。但是对于小学科学来说“渔”同样重要,忽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能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单纯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不可想象的,搭建起来的肯定是空中楼阁。没有了“渔”,“乐”字只能是空谈而已。”当今天在师长网友的帮助下我逐步接近“乐渔”时,我不会忘却《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这一切的开端。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4#

[作业类别]  读书笔记                      
书名:《教育的55个细节》
            
作者:()罗恩.克拉克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题目  :《科学教育更需要注重细节》     网名:吴王不凡    学号:36        

 
读书摘要

《教育的55个细节》,这是美国文化视野里的教育,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现将其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供大家分享: 

细节1: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回答大人的问话时,要用文明礼貌用语,:是的,妈妈;是的,阿姨……如果只是点头或用其他方式表达"""不是",那是不可取的

细节2:用眼睛和他人沟通。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细节3: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假如班里的某个孩子玩游戏赢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出色,我们都要祝贺他。鼓掌至少要持续三秒钟的时间,还要确保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亮。 

细节4: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某某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某某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 

细节5: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挂在脸上。假如你赢了,或把事情做得挺漂亮,千万别吹牛;如果输了,也别把不高兴写在脸上。相反,你应该说:这场比赛真过瘾,我还想接着跟你玩儿。或说:赛得不错!要不干脆什么都别说。若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或挖苦别人,比如说:你打得实在不怎么样,我根本就没好好和你比。这样的话只能显示出你的虚弱。 

细节6:与人交谈时,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也要回问对方。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就应该回问对方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问:周末过得怎么样?你应该先回答,然后再回问一句。下面做个示范。问:周末过得怎么样?答:不错!我们全家逛商场去了。你怎么样?周末过得好吗?这是个礼貌问题,你要向别人表示,像他们对你感兴趣一样,你也对他们感兴趣。 

细节7: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咳嗽、打喷嚏或打嗝时,应当转过头去,并用整只手捂住嘴巴(只用半只手可不行)然后应该说句对不起 

细节8:不要做出无礼的表现。不要撇嘴,嘴里发出的声音,不要翻白眼,也不要表现出任何不尊重别人的态度。 

细节9: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 

细节10:收到你不喜欢的礼物后,不要对礼物本身或送礼人表现出不满。接受别人的礼物时,永远不要对这件礼物说三道四,或暗示你不喜欢,以至于让送你礼物的人难堪。 

细节11:顺手做些善意的举动,给别人以特别的惊喜。每个月至少一次,创造性地为别人做一件令人惊喜的、善意而又慷慨的事情。 

细节12:给你的同学判卷,要公正。允许学生们相互之间判卷。给其他同学的试卷判分时,如果比实际分数高了或者低了,高出或低出的分数将在你本人的试卷中扣除,你只能在错误的地方打个叉子,并写上错题的数量。 

细节13: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的时候,要全神贯注。如果这时我叫你单独朗读,你应该知道我们读到什么地方了,而且必须立刻接上。 

细节14:书面回答问题时,句子要表达完整。举个例子,如果问:俄国的首都在哪里?,书面的回答应该是:俄国的首都是莫斯科。同样,为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人在回答别人问话时,也要用完整的句子,这点很重要。举个例子,如果有人问你:你好吗?你不能简单地回答:很好。而应该说:我挺好的,谢谢您。你怎么样?” 

细节15:不能主动索要奖品。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我会给那些品行好,学习好或其他任何方面值得奖励的孩子发奖品。如果有谁主动跟我要奖品,对不起,我是不会给的。我会特别不客气地问他:你跟我要奖品的这个行为是一种好行为吗?你表现好,做任何事都尽了最大的努力,那是因为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件奖品。我经常给那些在单元测验中得了100分的学生发奖品。如果某个学生得了100分跑过来问我能否得到奖品,我从来都不会给他。 

细节16:每天都要完成全部的家庭作业。谁都不能例外。 

细节17:上课时,从一种科目换到另一种科目,换学习用具等各种动作要迅速、安静和有秩序。我们在完成换书、换作业本和所需的其他所有用具时,动作应该连贯、不间断,要尽可能地快。完成所有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在10秒之内较为合适,而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7秒之内全部完成。 

细节18:你要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地有条理。 

细节19:对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允许抱怨或发牢骚。如果谁这样做了,他就必须做两倍的作业。 

细节20:代课老师在的时候,班里的所有纪律照样发挥作用。当你和代课老师在一起的时候,要跟和我在一起时一样,遵守同样的规章制度。(我知道做到这一点很难,但的确很重要。) 

细节21:遵守课堂纪律。我们必须遵守教室的纪律,我们要有组织,有效率地完成任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守如下规则:1、未经许可,不得离开座位,除非你病了,才可以马上离开。2、不得说话,除非:A,你举手,我叫了你;B,我问你问题,你要回答;C,休息或午餐时间;D,我特批的时候,例如小组活动需要沟通。 

细节22:上课时,你不能为了喝水离开教室,你可以带水在教室里喝。上课时,你可以带瓶水放在桌子上,我讲课的时候,你不要问我能不能喝水,你甚至可以把食物拿到桌子上吃,只要不影响别人,也不要让我听到你吃东西的声音就行。 

细节23:若知道其他老师的名字,遇到他们时要称呼他们的名字并打招呼。要迅速记住全校老师的名字,在路上碰面时要主动问候他们,说些诸如早上好,格雷厄姆太太或者下午好,奥尔蒂斯女士,你的衣服真漂亮!之类的话。(注意:你和全班同学在一起排队时,不能和老师讲话,因为不许讲话的纪律依旧生效。在你刚进学校或要离开学校的时候遇见老师,都应该和他们打招呼。) 

细节24:保持个人和浴室卫生,让细菌无处藏身。上完厕所以后应该立即冲马桶和洗手。上公共厕所的时候,洗手前要先拿一张纸巾。洗完手以后,要用这张纸关水龙头和按出纸机抽取另一张纸来擦干手。(或用这张纸按干手机的按钮。)你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用你干净的手去拿你想拿的东西,而其他的人都是用脏手去摸的。 

细节25:对来访者要表示欢迎,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如果有人要参观我们教室,我会派两名学生在教学楼前等候,并举着一个欢迎牌。当我们的参观者到来时,接待者要和他们握手,向他们作自我介绍,并致欢迎词。然后,在带他们进教室之前,先领他们简单参观一下校园。 

细节26:在餐厅就餐时,不要让身边的座位空着。有人想坐,就让他坐,不要刻意去排斥什么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应该善意地对待和尊重别人。 

细节27:不许盯着正在受批评的同学看。在学校里,如果某位老师在对一名学生说话,或在教训他,不要盯着这名学生看。假如你处在麻烦中,或者遭到了批评,你一定也不想让其他人看着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盯着别人。如果我正对你说话,这时有其他同学看你,你也不要生气或对别人大惊小怪的,我自会处理的。 

细节28:家庭作业有任何问题时,打电话给老师,如果老师不在,要留言。如果你对家庭作业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给我打电话。如果电话没人接,你可以用下方式给我留言:您好,克拉克先生,我是某某,我在家庭作业中的什么方面有疑问,请您在几点钟之前给我回电话。谢谢!这个留言说一遍就行了,不用再打第二遍。 

细节29: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你必须遵守,我管它们叫作礼仪ABC”。(详见《教育的55个细节》之P102-106。) 

细节30:无论在快餐店或其他任何地方吃饭,餐后都要对你的垃圾负责。用餐完毕后,我们要自己把应该清理的东西收拾干净,包括擦桌子,检查就餐区域的地板上有无遗漏的垃圾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你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随手丢垃圾。 

细节31:住旅馆时,要为给你打扫房间的服务生留下小费。一般情况下,每晚2——3美元比较合适,有时还要根据房费的价格而定。 

细节32:坐公共汽车时,脸要朝着前方。我们不应该左顾右盼地与其他人说话,也不能往窗外扔任何东西,或离开自己的座位。当我们下车时,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感谢司机,并祝他一天开心。 

细节33:首次与他人见面时,要与对方握手,并重复他们的名字。当我们进行实地考察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人,如果我把你介绍给他们,你一定要保证记住他们的名字。之后,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你要握着他们的手感谢他们,并且一定要称呼他们的名字。 

细节34:吃饭的时候,只取你应得的那一份。食物端上来,无论是在自助餐厅,还是在班上,永远不要取走比你实际所需的分量多的食物。你不要贪多,因为这样不仅会造成浪遇,而且如果你不给别人留够了的话,对别人也是一种不尊重。 

细节35:有人掉了东西,如果你离得近,要帮助他或她捡起来。也许他们距离物品比你近,但出于礼貌,你还是要做出弯腰去捡的姿势。 

细节36:进出时,为别人扶住门。如果你开门进去或出来时有人跟在你后面,你应该扶住门。如果开门的时候需要拉的话,你就拉开门,自己站在一边,让别人先过去,然后你再走过去;如果开门的时候需要推,你就在自己走过去后用手扶住门,别松开。 

细节37: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尽管不是你的错,你也应该说对不起 

细节38:外出活动,进入公共场所时要保持安静。当我们集体外出,进入一座建筑物时,不能说话,甚至要安静到让人注意不到我们的存在。这同样适用于通常人们联欢会的任何公共场所,包括电影院,教堂,剧院等。 

细节39:外出活动,进入公共场所时要保持安静。当我们外出考察的时候,就你参观的地方找些值得赞美的东西称赞一番,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举个例子,如果你去拜访一家人,你告诉他们,你觉得他们家的窗帘特别漂亮,这会是一个很友好的开场白.当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主人通常会感到有点紧张,你要想办法让他们放松下来.同样 ,如果我们参观一些地方,例如博物馆或剧院,你最好就建筑物如何美丽议论一番,也可以告诉导游,你认为这里的设备好极了! 

细节40:集会期间不要说话,也不得和你的朋友打招呼.不能四处张望,也不能试图吸引其他班同学的注意.我们必须齐心协力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我们是个集体,我们步调一致. 

细节41:在家里接电话时,必须做到礼貌得体. 

细节42:外出旅行返回时,要和每一个旅伴握手并致谢.你要感谢我们花时间带你出来,你还要让我们知道,你对能有这个出行机会感到很高兴.我不在意你是否感谢我,我关心的是你要学会在别人给你提供额外帮助的时候,你能恰当地表示感谢. 

细节43:在自动扶梯上,要站在右侧,从左侧走动.我们站在右侧,把左侧留出来让给那些有急事,要赶着上下的人.在进入电梯\地铁或地下通道前,要礼让出去的人先行. 

细节44:站着排队时,要将两臂放在身体两侧,移动时要安静.排队的时候要随着队列移动,距离你前面的人两三步远,手臂放在身体两侧,脸一直要冲着前方,不能说话. 

细节45:排队时永远不能加塞儿.如果有人插到了你前面,一个字也不要说,随他去,只要告诉我一声,我就会来处理的.如果你非要和加塞儿的人理论,你也一样会有麻烦的,这不值得你这样做.同学之间解决任何纠纷,都应该在自己着手处理之前,先带着问题来找我. 

细节46: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期间,不得说话.我不在乎电影好不好看,也不在乎你想对你旁边的人说些什么,总之不能说话,耳语也不行.你也不能把脚搭在你前边的椅子上.在看电影的时候,如果你想吃东西,要尽可能安静地吃.如果你事先买好了零食准备在看电影的时候吃,要在电影开始前找开包装袋.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打开袋子会发出声音,从而影响别人.此外,在电影放映期间开着移动电话或寻呼机,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细节47:不能把夹心饼干带进学校. 

细节48:如果有谁欺负你,告诉老师.如果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有谁惹你心烦,一定要让我知道.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在这里照顾你们,保护你们,我不允许这所学校里的任何人欺负你们,或者让你们感到不愉快.但我希望你们不要自己处理这些事情,让我来和这些捣蛋鬼打交道. 

细节49:坚持你的信念.如果你强烈地感到你应该做什么,就尽管去做. 

细节50:用正面、积极和欣赏的态度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尽情享受生活.有些事情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学会为每件事作好准备,去追求生命中的美好. 

细节51:既然想做一件事,就只管去做,不要后悔.永远不要让恐惧、怀疑或别的什么困难阴挡你前进的步伐.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全身投入地努力去获得;你想做一件事情,那就动手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创造一切条件去实现. 

细节52: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然后继续前行.犯错误是人之常情. 

细节53:不管情况怎样,永远保持诚实.即使你做错了事情,也最好向我承认,因为我欣赏这种态度.由于你的诚实,我会忘记对你进行任何惩罚. 

细节54:把握现在.今天只有一次,所以不要轻易浪费.生命由很多特殊的瞬间构成,而在这些瞬间里所发生的事情,是由于人们将各种禁忌抛在脑后,付诸行动,抓住机会而成就的. 

细节55:尽你所能成为最出色的人.让你的一生中,永远有七件事情相伴:笑、家庭、历险、美食、挑战、变化和对知识的追求.有了这些元素,你将快乐地成长,懂得享受生活,并且最终会为自己而感到自豪!

 

我的感悟

科学课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从《自然》(《常识》)脱胎而出已经四五年了
            
。时至今日,科学科非但没有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很多地方现在的地位还不如原来的《自然》(《常识》)。如果说搭头课已经是一种很尴尬的境遇,那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连猪头肉都算不上确是可悲。(在我们这以前猪头肉是没人要的,屠夫为了将它处理了,总是在买肉的时候搭着好肉一起买。)

那科学科的出路在何方呢?虽说这是专家们的该讨论的事,我们这等无名小辈没有胡言乱语的资格。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科学》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冒着淹没在同行们的唾沫中,我也要在这宽广深邃的汪洋里冒一个泡泡!借现在官场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吧,咱们科学课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要有所体现,就必须遵循“有为才有为,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科学科地位的提升,科学教师地位的提升关键不是中央和教育部门的红头文件,关键是我们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在对学生的教育引领中能否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对学校的整体利益是否有裨益!

那么怎样做才能在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在对学生的教育引领中能否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对学校的整体利益是否有裨益呢?《教育的55个细节》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启示。《教育的55个细节》是美国迪斯尼优秀教师奖得主罗恩·克拉克的作品,他从自已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已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都简单易学,并且行之有效。作者通过自已多年的教学心得告诉你,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你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也会变成有用的人才。教育都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在教师无意的教育细节里。
观察不到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能有所得不正需要关注更多得教学细节问题吗?学生对探究对象有没有产生兴趣,对物体的观察是否有目的的进行,提问答问语言组织是否有序,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表达得体,操作实验是否标准,互动讨论能不能形成秩序,师生互动交流时教师是否始终使用启发性语言……这些就是《科学》能否有为,能否有味,能否有威的关键所在。
大家大都读过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标准,你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你才能做到为使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才不会为了细节而细节。否则,再注重细节也是精心导演了一幕让领导过得去的演戏。
《科学》同样如此!细节处理的好坏终将影响《科学》教学研究的最终走向!同志们,让我们从《教育的55个细节》的启示中反思科学所需要注重的细节,共同为《科学》的兴起共尽捻薄之力!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5#

《磁铁的磁性》心悟

课名:《磁铁的磁性》(教科版第7册)
   
执教者及其他说明:吴   
   
评析人网名:吴王不凡
   
学号:36

课堂实录

片断1:我知道的磁铁
                    

 

师出示一块常见的磁铁 ,问:“这是什么?”

学生们争先恐后生的回答:“吸铁石。”

看着学生对磁铁的浓厚兴趣,师不紧不慢的说道:“ 同学们平时经常把它叫做‘吸铁石’,不过在科学书籍中,它的标准名字不叫吸铁石,它叫磁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的秘密。”(板书课题:磁铁)

“磁铁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有同学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吗?”师将这个与科学史有关的话题抛入课堂。不出所料,学生充满好奇又夹杂着迷茫的眼神表明了一切:不知道又想知道……

“那就由我给大家来介绍吧。”师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在我国古代,人们偶然发现了一种有奇怪的石头,它能吸引其它一些物体。在觉得好奇好玩的同时,人们不断的研究它与众不同的地方。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有人用它做成了一种仪器,叫做司南。司南是我国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900多年前的北宋,人们又学会了做磁铁,并用磁铁做成指南针用于航海。明朝初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多次远航,穿越南海和印度洋,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到了今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磁铁。为了方便大家交流,人们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它们取名字。”(课件出示常见形状的磁铁及其名称)

学生们看着这些熟悉的和陌生的磁铁,掩不住内心的兴奋的逐一呼出磁铁的名字:“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饼形磁铁、环形磁铁、方形磁铁,柱形磁铁。”

〔随笔〕我直接用“磁铁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导入新课。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探究欲望,但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中,学生是难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个看似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却很自然的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接受了简要的有关磁铁的科学史的教育。在让学生说说“关于磁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时,一位学生怯生生的提到:磁铁是怎么来的?由于平时很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史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直觉告诉我可能是这位学生上课注意力没有集中。于是“你还想研究这个问题,咱们课后交流吧”一语带过。在课后的交流却让我对自己当时的仓促处理懊恼不已。事实上,我简单的介绍,以经激发了该学生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磁铁应用科学的历史细节的学习欲望。于是他将这个问题再次提了出来。如果当时我能因势利导,稍以点拨,便可引领学生的突破思维的瓶颈。引领学生对科学史的探究也是一种探究活动,这有更助于学生结合现有的思维水平,结合身边的一些现象,结合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培养科学学思维,建立科学概念,了解科学规律。

学生们的目光还眷恋着课件上的各种磁铁,而师已迫不及待的要将他们带入生活:“大家有在什么东西上见过这些磁铁? ”

学生们的思絮瞬间被激发了。

生:“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会用磁铁把英语卡片贴到黑板上去。”
                

生:“学校外的小摊上有各种各样的磁铁。”
                

生:“在电视里《猫和老鼠》动画片里可以看到蹄形磁铁。”

此时师插了一句:“在动画片里看到磁铁,师想问一下,电视机里有没有磁铁?”生:“有,喇叭上。”

生:“在复读机里面也有,音响里面也有。”

生:“在手机里面也有。”

生:“在玩具赛车的马达里也有。”

师追问道:“你拆过吗?”

生:“拆过了。”

……

〔随笔〕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磁铁,让学生更多的关注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科学和人类的生活紧密关系。

学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磁铁的探究热情也越来越高。师:“看来大家对磁铁了解的真多,关于磁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磁铁会吸引其它的物体?”

生:“磁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如果一个磁铁吸引住另外一个磁铁的话,反过来为什么吸不住?”

生:“磁铁是怎样吸到东西的。”

生:“它的磁性是怎样的激增的,还有它是怎样让磁性变得更强?”

生:“各种材料不一样的磁铁,会不会它的功能也不一样?”

生:“磁铁是怎么来的?”

……

〔随笔〕研究身边的科学,才能解放学生的研究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科学探究才有价值。

 

片断2: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今后的科学学习中会陆续解决,我们今天先一起来研究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争议较大的问题:磁铁到底能吸引哪些物体?” 师在概括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后,导入下一个环节:“老师在桌上的科学工具盒里准备了许多物品,包括一块条形磁铁,同学们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研究这个问题。不过在开始研究之前,请大家看一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

1)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记录表》中能被磁铁吸引物体的用“√”表示。

2)我们以音乐做为研究开始的信号。音乐停止,我们的研究活动也立刻结束,请组长马上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

……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磁铁吸引了哪些物体?”

生:“我们知道铁钉、大头针、钢钉、回形针可以被磁铁吸住”

师:“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都用铁”

师:“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和补充吗?”

生:“钢也可以被磁铁吸住。”

师:“钢和铁都是(生:一样)同一种物质,所以我们称它为钢铁。刚才的女同学考虑问题非常的细心。我们得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结论: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课件出示〕”

〔随笔〕在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时,教师总是要学生先猜猜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磁铁到底能吸引哪些物体。由于学生对磁铁的磁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猜测和验证结果难以产生剧烈的反差。我认为在此处让学生做无谓的猜测,不如直接让学生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即节省的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教学效果。

 

片断3: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

 

生:“如果钢珠放在桌面上,不认真吸的话只能用磁铁的一角吸住。”师拿起桌上的条行磁铁,问到:“只能用磁铁的一角吸住,你这话什么意思?”生指了指条行磁铁的两端,说:“放在桌子上……”“你为什么说只能用一角吸住,用中间吸就不可以吗?”师一边按照他的要求将磁铁放到桌面,一边追问。生把钢珠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中间吸引钢珠。确实吸不起来。生看了看师,说:“用中间真的不行。”

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用非常夸张的疑问语气说道:“磁铁有各个部分,(指着磁铁说)这是两端,这里是中间,难道同一块磁铁吸引铁的本领不一样吗?大家有什么办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随笔〕虽然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磁性。可对这个概念学生的认识还是含糊的。如果教师直接用“难道条形磁铁的各个部分的磁性强弱不一样?”学生可能会因为没能理解教师教学语言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在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变得手足无措。总之,科学课的教学语言既要能让学生可以接受,又不能违背科学。

一个学生迫不及待的举手发言:“拿一块磁铁,然后把很多大头针放在桌子上,然后用磁铁吸,看一下磁铁的两边一共能吸多少大头针。”师追问:“你的意思是将大头针放到桌面上,然后用磁铁去吸?只是把大头针放两头吗?”生:“两头和中间都要放。不然得不出结论。”师再追问:“你认为我们要观察这根磁铁上各个部分吸引铁的能力有是不是一样,需要观察磁铁的哪几个部分?”生:“最旁边。不,是两边还有中间。”

旁边的学生提出了反驳和补充。

生:“整条观察过来。”

生:“把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放到磁铁两边和中间试一试就可以看到磁铁两边和中间的吸引力是不是一样。”

生:“前一位同学的方法好一点,不过最好把大头针改为回形针。”师:“为什么?”生补充说:“大头针一头大,一头小容易影响实验结果,而回形针两头都是圆的,比较大,容易观察。”师再次问:“你觉得这根磁铁取几个点进行观察合适?”“四个点。”生指出条形磁铁的两端和两端向内四分之一处。“中间要不要?”师接着问。生:“要,总共五个点。”

师接过话题说:“为了方便实验观察,我们把他们叫做,(指着磁铁从左到右)ABCDE。看来师们可以开始做第二个实验。在实验开始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

1)在《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情况研究记录表》的磁铁示意图上E标出你们选取的研究点。仔细观察并记录每个点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2)如有时间,多做几次,看看结果是否一样。

……

〔随笔〕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一定是顺顺利利的,关键在于你要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在反复的引领下,学生终于明白了多选取观察点进行实验才科学。只有能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有利于学生思维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的教学语言和引领方法才是一名科学教师在科学课课堂上的价值的真正体现。不会的学生被你教会了,那才是你的本领,那才是你的课堂的风景!

分组合作研究。

小组1:将回形针平铺,然后提起观察。

小组2:一个点一个点的来观察磁铁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小组3:一个学生平持条形磁铁,同时在5个点挂回形针

小组4:在将回形针分成五堆,然后将磁铁平放下再提起观察。

小组5:在5个点一枚接一枚的挂回形针。

……

看到大部分小组的实验都差不多了,师:“各个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刚才同学们的实验方法很多。哪个各个小组汇报一下是你们是怎么研究的?”

5组的组长首先发言:“我们是拿着条形磁铁,然后一个一个挂上去。”师问:“发现什么现象?”他回答:“发现A的特别多一点,BD少一点,BE一样。中间一个也挂不住。”

其它几组的学生急着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第3组汇报:“A5颗,BD1颗,E只能挂4颗。”师追问:“ED,哪个点挂的多一点。”组长很肯定的回答:“E。”第6组立刻提出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反驳:“我们组E点挂5颗,A5颗,B4颗,D4颗,C没有。”

师问:“还有补充的吗?”

第一组的组长接着汇报:“我们是把磁铁放到平放的回形针里。A可以挂29枚,B5枚,C不能挂,D13枚,E……”“E呢?”师按学生的实验方法做,结果磁铁的两端将回形针像一条链子一样提起来,“这样的实验能不能准确的告诉我们实验结果?”其他学生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能。”

“大家认为应该怎样改进这个实验?”

……

〔随笔〕我们不能只为追求完成教学目标,忘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异。以学生现有的实践能力,很难通过标准的操作过程获取数据,他们获取的数据虽然有偏差,但那是真实的。教师所要做的是的向学生渗透“实验操作越标准实验结果越准确”,“数据是最好的证据”等科学理念

 “从大家在实验中得到的数字来看,都是两边挂的回形针数量多。这说明什么?” 顺着学生的思路,师继续引导。

生:“旁边的磁性很强。”

师:“旁边的吸引铁的本领强就是磁性强,是吗?”

生:“是。”

师:“中间挂不住?说明什么?”

生:“磁性很弱。”

“是不是没有呢?我们用小一点的能不能挂住?让我们用大头针试一试。”师用大头针演示,大头针竖着挂不住,横着放在磁铁的中间的侧面会被吸在,“是不是没有磁性?”

生:“不是,只是它的磁性太弱了。”

师:“我们把磁铁上能吸引铁的本领最强的地方,也就是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

〔随笔〕如果学生说出了老师所期望的答案,探究活动的价值就得到体现了吗?科学课是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经过精心的情景创设,发现孩子的疑惑,促使孩子去思考,让孩子恍然大悟,悟有所得,经历一个自我铸造和思维提高的过程。所以,学生所从数据里获得的“磁铁的两端磁性很强,中间的磁性很弱”是我们需要警惕的:那是孩子思考后建立的科学概念吗?此时,更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继续深入探究。科学探究活动需要的不止是答案,更需要渗透“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精神。

片断4:磁铁的磁性奥秘的拓展和应用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条形磁铁两边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

生:“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生:“我知道了条形磁铁中间并不是不能吸铁,如果在它中间吸的话,可以吸的住。”

师:“你的意思是说,条形磁铁的中间磁性很小,但是也有磁性。是吗?”

生:“我知道了磁铁是哪里人发现的?”

师:“哪里人?”

生充满自豪的说:“中国人。”

师问全体学生:“同学们自豪吗?”

生:“自豪。”

生:“我知道了铁或钢都可以被铁吸引。”

师:“我们可以在课后也去试一试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被磁铁吸引?”

生:“磁铁的磁性有强有弱。”

生:“我有问题,磁铁为什么有的磁性比较强,有的磁性比较弱?”

“让我们在这个单元的接下来的学习中,来解开其中的奥秘,好吗?”学生学生们的收获不少,不过一节课的时间转瞬即逝。“看来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有很多收获。我更高兴的是我们的同学问了很多的为什么。正是因为人们不断的在问为什么?不断的在研究这有什么用?不断的在思考:还能有什么用?我们的祖先才能从这小小的黑黑的磁铁里发现了许多的秘密,发明了推动整个世界文明向前发展的指南针。现在人们还在寻找磁铁里的秘密。今天早上我发现时候两块磁铁经常会是闹别扭一样不愿意待在一起,(演示实验)现代的科学家们就是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发明了高速安全的磁悬浮列车(课件出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想!”伴之而来的是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期待表情。

……

“让我们在课后共同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刚才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大头针、回形针掉在地面上了,大家有什么方便的方法来拾取掉它们吗?”一切学习的目的终究是学以致用。

“用磁铁来吸。”各小组迅速整理实验材料。

〔随笔〕学生很快被两块磁铁同极相斥的现象居然是神奇的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原理所吸引。科学不单是已有的科学成果和概念,它还是不断创新的现在和未来。这个小小的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又呼应片断1,继续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渗透教育。科学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新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

 

自我感悟

1、知识灌输不等于违背探究规律,科学课需要科学史的渗透教育。

科学是一个探究规律的过程。它有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科学思维”,还有一个核心就是“科学规律和概念”。本课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伊始,往往会用一些小游戏、小魔术创设情境,通过师生的交流及教师的表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然后是让学生说说玩过的磁铁是怎样的?怎么个形状?有多大?接着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让学生给磁铁取名称。

但是围绕这两个核心,仅仅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他们原有的前科学概念是远远不够的。科学课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些科学的思想方法,了解一些科学史。人类的科学道路并不平坦。研究科学可以给人们带来发展,带来幸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地球带来毁灭。中外科学家在科学上所取得的璀璨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坎坷的科学道路上的不懈探索。然而,以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去自主探究科学史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对于科学史的教学,我们鼓励学生课外探究的同时,还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知识。我在课前了解了学生原有的关于磁铁的前科学概念。而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对学生进行有关磁铁的科学发展史的灌输教育(见片断1)。还在本课时教学的拓展阶段,创设磁铁上下相斥的演示实验,导出磁悬浮列车(见片断4)。在课堂教学中较完整的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史的教育。

有了对科学史的简单了解,学生探究磁铁奥秘的兴趣得到更大的激发。使得学生探究热情不再是片面的对磁现象的探究,还溶入了对磁铁的运用发展史的探究兴趣。许多学生在课后查阅了和磁历史、磁现象有关的文章,加深了对磁铁综合信息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参与,而且不仅仅停留在探究磁现象的层面。科学不单是成果和概念,它还是不断创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科学不只是通过探究活动寻找规律。它是在长期积淀,又不断拓展翻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站在历史的基础上才得以突破和发展的。

2、流畅过程不等于形成科学概念,深探究需要真诚语的静心引领。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是有效教学的唯一体现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引领孩子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本课的教学,我没有将新颖的教学模式,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做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们应该意识到,真实的引导必然不会一帆风顺,所以,真实的课堂不可能是流畅的。在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相同”时,学生顺着我的对实验数据的梳理,得出了磁铁中间“磁性很弱”(见片断3)。但是学生对“磁性很弱”真正理解了吗?正如特级教师喻伯军老师所说:“你的答案是科学的,也是正确的,但,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学生的。如果你追求以学生回答出正确和科学的答案为目标,那你恰恰是不科学的,因为答案不是孩子的!孩子自己有时候即使说对了答案,可那却是不真实的!”所以,当学生说出你期望的答案的时候,正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时候:那是孩子思考以后得出的答案吗?是他思考的结果,还是他猜中了老师的答案?所以在教学中,此处我预设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1)磁铁有些部分吸的回形针(或其他)的个数是 0 ,能说明这部分没有磁性吗?
                

2)多次实验,均不能吸起回形针,一定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吗?
                

3)是否可以换小一点的被吸物(足够小)来考虑这个问题。

课堂的精彩往往生发于学生的磕磕碰碰之中。在第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一个学生提到钢珠放在桌面上只能用磁铁的一角吸住的现象。学生的表述有些含糊(见片断3),这时候我没有一语带过,而是沉下心引导、启发,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课堂上如果缺乏了引导、点拨、讲解,老师存在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在学生得出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的结论时,学生真的理解了吗?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他们对“磁性”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因此,我没有采用“难道同一块磁铁的磁性强弱不一样”做为第二个探究活动的引语。而是尽量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磁铁有各个部分,(指着磁铁说)这是两端,这里是中间,难道同一块磁铁吸引铁的本领不一样吗?”在导入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磁性”这个概念的理解。

科学教学过程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甚至是错误的观念,通过深入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直面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然后进行各种建构活动,寻找证据,创建新模型,并能与自己的初始想法做比较,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新模型进行解释。在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时,学生这方面的前科学概念非常丰富,先猜测、再验证的探究模式很难起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的效果。所以,我让学生直接用磁铁吸引身边的物体。通过实验感知,进而引导初步建立磁性概念(见片断2。而在第一组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是否相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偏差时(见片断3),我选择放手让他们试误。从科学的本质看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在动手操作中的思考,不断修正和完善科学概念并做出解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即概念改变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

《磁铁的磁性》是一节“老课”、“平常课”也是“经典课”。在对它的重新探索中,我欣喜自己有所思,有所得。虽然只是窥豹一斑,但是我已深刻的体会到科学的本质是求真!一节好的科学课不在于花样的繁多,不在于课堂是否热闹,只在于是否能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稳步提高。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6#

科学评语作业

姓名:小D(化名)
等级:(这是一个很淘气的小男孩,仔细考虑后我决定评他:)优
评语:
你总爱眨巴着大眼睛,一本正经的告诉我:“老师,我最爱科学课”。
课桌上的小水槽里,你不做沉浮试验,却放了只金龟子,说是要看它能坚持多久才会淹死……
点燃了的酒精灯上,你将小铜球放在一边,却将头发放在火上烧烤,告诉我想知道头发的味道……
花盆里的凤仙花,你没有观察花苗的叶子,却将根儿拔起,事后你自豪的告诉我知道花苗的根儿有多长……
饲养盒里的毛毛虫,是大家观察的对象,你却摁在课桌上解剖,你说想看看毛毛虫的肚子里有没有蝴蝶……
小D,我非常欣赏你
你是个善于探究、善于发现的孩子!
如果你能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后,
再去探究你心中的疑问,
你一定能成为科学世界的一颗明星!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7#

教学案例

萝卜的花有几瓣  

吴芳  泰顺县新城学校

 

20054月,上《油菜花开了》时,我带着四年级的学生们来到田间地头,希望通过身入其境的观察青菜花帮助他们更好的形成“繁殖是一切生物生命过程的共同特征;生物体器官的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动植物具有多样性”的科学概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簇簇黄花里间杂着的朵朵白花,将孩子们引入了精彩的室外科学天空。

教学现场

A在一片嫩黄的青菜花中,被几朵白色的异样花朵吸引住了。“老师,我发现了白色的青菜花,而且比黄色的大。”她兴奋而大声的报告声吸引了我也吸引了周围的同学,大家纷纷围拢来,好奇地端详着小A的“惊人发现”。

 “不对,这不是青菜花”小B立刻提出反对的意见。学生们很快的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争执不下的双方都把目光聚向了正悄悄的站在一旁,喜滋滋地“坐山观虎斗”的我。面对这一双双渴求得到支持的天真的眼睛,我买起了关子:“是需要我为你们的争论做裁决吗?可以……不过……请你们先拿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吧?”此时所有的人恍然大悟,转而认真的对这两棵异样的白花进行观察。

“老师,我可以证明这白花不是青菜花,它有5个花瓣,而黄色的青菜花只有四个花瓣。”

“老师,它们的花蕊的数目和黄色的青菜花的是一样的。”

“这花不是完全白色的,边上带着点紫色。”

“老师,它们的叶子长得不一样!”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A发现的并不是“白色的青菜花”。“既然同学们找到的大部分证据都证明,这白色的并不是青菜花,那究竟是什么花呢?”有的学生试图在已有的证据中寻找的答案,有些学生则试图寻找新的发现来解开答案。

“可能是萝卜,你看它靠下面的叶子长的多像萝卜叶。”小C并不是很确定的提出自己的推测。

“老师,这肯定是萝卜,你看……”我们顺着小D的指引,小半截新露出土的萝卜,说明了一切。

“还需要我做裁判吗?”我用赞许的眼神巡视着一张张专注的小脸,大家都乐了。以小A为首的几位学生在征得我的同意后,继续着对那两棵萝卜研究。

汇报总结时,小A他们对萝卜花的概括发言,让我欣喜不已,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常识性错误:作为十字花科的萝卜怎么会有5个花瓣呢?
                    
“怎么办呢?更正学生发现的数据吗?可那两棵萝卜花的花瓣确实都是5瓣的呀!”听着学生振振有词的成果汇报,我却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在下课前,我对学生们这节课的表现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说出了自己对萝卜花瓣片数的疑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今天共随机(实际是随意抽样)统计了29棵油菜的145朵青菜花的,发现它们都是4片花瓣,4个萼片,1根雌蕊和6根雄蕊。我们还统计小A发现的2棵萝卜31朵花的进行了统计,发现它们都是5片花瓣,5个萼片,1根雌蕊和6根雄蕊。但我们收集到的这两棵孤零零的萝卜的花的数据有足够的说服力了吗?下节课我会让四(2)班的同学去统计更多的萝卜花的数据,咱们班的同学课后也去统计统计好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收集更科学的数据”。

第二天,当我带着四(2)的学生进入这几块零落的青菜花地时,发现其实这几块地里零散的分布着许多的萝卜,只是昨天对小A 的意外发现过于兴奋了,而忽视了它们的存在。与众不同总是能激起人更多的探索欲望,萝卜那白色的小花,也很快地引起四(2)班一部分同学的关注。在引导学生对萝卜究竟是不是青菜花进行了类似的探究以后,我特意提醒有兴趣继续研究的学生,研究萝卜花时可以多找几棵多统计几朵。

“老师,我们发现有6片花瓣和4片花瓣的萝卜花。”

“我这是5片花瓣的。”

“老师,我们这有7片花瓣的。”

“我们也有4片和5片花瓣的。”

“老师,我们这有8片花瓣的萝卜花。”

……

不一会儿,这些出乎意料的数据就引起其他学生和我的注意。

面对学生困惑的眼神,我首先对学生的数据进行确认:“大家统计到的都是萝卜的花吗?”学生们答复是肯定的。是引导学生探究“萝卜花花瓣的数量为何会不一样”,还是
                    
“萝卜花的花瓣究竟是几瓣”呢?我再一次面临着两难抉择。此时此地,前者对于学生现有的能力和知识基础而言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而后者又该如何引领呢?

“同学们,大家有办法找出常见的萝卜花的花瓣数量是几片吗?”面对学生可贵的发现,我决定不让学生钻“萝卜花的花瓣究竟是几片”这个牛角尖。

“老师,我们可以数一数一棵萝卜上,各种花瓣的花究竟有各几朵。”

“为什么?”我追问。

 “我认为只要数清萝卜上不同花瓣的花朵数量,然后看看哪种最多,这样那种就是最常见的了!”

“老师,如果只数一棵萝卜上的花不够吧?”

“为什么?”

“其它的萝卜上的花,花瓣片数可能不一样呀!”

“老师我们到那块地去观察记录可以吗?”

 “为什么?”

……

当学生将它们对萝卜花花瓣数量的调查数据汇集到一处时〔下表中汇集了四(2)班学生统计的数据〕,他们根据这些数据自信的推出属于自己的科学结论:1、四片花瓣的萝卜花是最常见的。2、常见的萝卜花的结构和油菜花、青菜花的结构是一样的。3、萝卜花的花瓣3片及以下的很少,花瓣4片的最多,四片以上的花朵的花瓣数量越多,朵数越少。

萝卜花瓣片数观察汇总

花瓣片数

3片及以下

4

5

6

7

8

数量(朵)

11

354

164

92

65

27

为什么萝卜花的花瓣数量会不一样呢?为什么在同一棵萝卜上会有花瓣数量不同的萝卜花同时存在呢?五片花瓣的萝卜的种子播种后还会开出同样的花吗……

课后这些问题成了学生们讨论的热点;看着一张张小脸上专注额表情,我不禁暗自琢磨:要不要引领这群小家伙探究萝卜的遗传变异现象呢?

【启示与思考】

两节在室外展开教学的《油菜花开了》,因为“萝卜花瓣有几片”――这个意外生成的探究活动而闪现异样的华彩。这让我陷入久久地回味与思考:为什么几朵萝卜花,就激起孩子们热诚执著深入的探究呢?原因在于学生有效的学习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下的互动来实现,让学生亲自到广阔的天空里,在探究油菜花(本课教学时用的是青菜花)自然生长环境中去发现自然科学,使他们得以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实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激发科学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想像力,扩展了思维。如果仅凭实验室里精心准备的探究素材和教师推敲的教学预设,而没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细微的自然环境中去探究,是难以打开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热忱的。

我想:室外(大自然)是儿童学习科学的广阔天地,我们不能将儿童的科学学习束缚在狭小的教室里。《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本课的教学中,正是青菜地里一片生机黯然,使得学生在簇簇黄花间特别注意到了白花的存在。他们天生的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很快就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才有了许多深层次的发现。如果只是在狭小的课堂里上《油菜花开了》,学生远离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凭借单调的探究材料,仅靠教师的引导,将难有突破教材以外的更多发现。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
                    
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室外,广阔的科学学习背景下,给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学习的天空,但在这自由中,还是要回到“轨道”上来。在小学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解决儿童的问题,因此选择什么内容、拓展什么内容,教师就要打好“如意算盘”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课前预设的是引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青菜花。而白花的出现激起了一部分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何将一颗颗童心从广阔的天地里拉回到既定轨道上来呢?在不背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我引领学生将意外发现归纳为“白花是青菜花吗?”这个与本课(以及本单元)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拓展内容展开深入探究。让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正是对萝卜花朵的探究,学生在萝卜花和青菜花的对比探究中总结出十字花科花朵的结构特点和他们相似的生长历程。然而学生观察到的两棵萝卜居然都是开着五片花瓣的花朵!面对着学生发现的这个大自然的“美丽错误”,课后细细回味时,我没有做出正确与否的结论是正确的。如果当时我给出了结论给予纠正,将会把学生的思维限在一英寸宽,一英寸深的小坑里,抹杀他们迈向自主的探究的机会。正是这5片花瓣的萝卜花,引出了学生更多的惊人发现3片花瓣的萝卜花、4片……8片花瓣的萝卜花,才能引出“萝卜的花有几瓣”这个极具价值的拓展内容。

对于萝卜花花瓣数量的探究,我希望引领学生建立一个核心概念――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表面现象也并不一定和客观规律相一致。我并不希望学生关注的是表面的现象――花瓣的片数,甚至不是最终获取的结论。而是希望他们能在自然里,在生活中学会探究、设想、验证,不断地用实际观察的结果来检验自己原来的设想,来进行推论,不断的探究。对萝卜花瓣的片数进行的观察是逐步深入地探究,而不是肤浅地描绘过程。学生在更全面的收集观察数据,记录观察现象,并保证其收集的证据合理有效的前提下,寻获了属于自己的科学。或许这个过程还显得稚嫩,缺乏缜密的科学逻辑。但为后续的豌豆夹里的种子数、油菜花与萝卜花的比较、与豌豆花的比较、开个花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学习经历和方法论的指导。

关于“新的生命”的探究已不会因为有限的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的结束而停止,学生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获得了更具价值的探究内容。室外朴素平实的广袤天地将孩子们引入一片更为精彩的科学学习的天空里。

20054月,上《油菜花开了》时,我带着四年级的学生们来到田间地头,希望通过身入其境的观察青菜花帮助他们更好的形成“繁殖是一切生物生命过程的共同特征;生物体器官的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动植物具有多样性”的科学概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簇簇黄花里间杂着的朵朵白花,将孩子们引入了精彩的室外科学天空。

教学现场

A在一片嫩黄的青菜花中,被几朵白色的异样花朵吸引住了。“老师,我发现了白色的青菜花,而且比黄色的大。”她兴奋而大声的报告声吸引了我也吸引了周围的同学,大家纷纷围拢来,好奇地端详着小A的“惊人发现”。

 “不对,这不是青菜花”小B立刻提出反对的意见。学生们很快的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争执不下的双方都把目光聚向了正悄悄的站在一旁,喜滋滋地“坐山观虎斗”的我。面对这一双双渴求得到支持的天真的眼睛,我买起了关子:“是需要我为你们的争论做裁决吗?可以……不过……请你们先拿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吧?”此时所有的人恍然大悟,转而认真的对这两棵异样的白花进行观察。

“老师,我可以证明这白花不是青菜花,它有5个花瓣,而黄色的青菜花只有四个花瓣。”

“老师,它们的花蕊的数目和黄色的青菜花的是一样的。”

“这花不是完全白色的,边上带着点紫色。”

“老师,它们的叶子长得不一样!”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A发现的并不是“白色的青菜花”。“既然同学们找到的大部分证据都证明,这白色的并不是青菜花,那究竟是什么花呢?”有的学生试图在已有的证据中寻找的答案,有些学生则试图寻找新的发现来解开答案。

“可能是萝卜,你看它靠下面的叶子长的多像萝卜叶。”小C并不是很确定的提出自己的推测。

“老师,这肯定是萝卜,你看……”我们顺着小D的指引,小半截新露出土的萝卜,说明了一切。

“还需要我做裁判吗?”我用赞许的眼神巡视着一张张专注的小脸,大家都乐了。以小A为首的几位学生在征得我的同意后,继续着对那两棵萝卜研究。

汇报总结时,小A他们对萝卜花的概括发言,让我欣喜不已,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常识性错误:作为十字花科的萝卜怎么会有5个花瓣呢?
        
“怎么办呢?更正学生发现的数据吗?可那两棵萝卜花的花瓣确实都是5瓣的呀!”听着学生振振有词的成果汇报,我却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在下课前,我对学生们这节课的表现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说出了自己对萝卜花瓣片数的疑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今天共随机(实际是随意抽样)统计了29棵油菜的145朵青菜花的,发现它们都是4片花瓣,4个萼片,1根雌蕊和6根雄蕊。我们还统计小A发现的2棵萝卜31朵花的进行了统计,发现它们都是5片花瓣,5个萼片,1根雌蕊和6根雄蕊。但我们收集到的这两棵孤零零的萝卜的花的数据有足够的说服力了吗?下节课我会让四(2)班的同学去统计更多的萝卜花的数据,咱们班的同学课后也去统计统计好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收集更科学的数据”。

第二天,当我带着四(2)的学生进入这几块零落的青菜花地时,发现其实这几块地里零散的分布着许多的萝卜,只是昨天对小A 的意外发现过于兴奋了,而忽视了它们的存在。与众不同总是能激起人更多的探索欲望,萝卜那白色的小花,也很快地引起四(2)班一部分同学的关注。在引导学生对萝卜究竟是不是青菜花进行了类似的探究以后,我特意提醒有兴趣继续研究的学生,研究萝卜花时可以多找几棵多统计几朵。

“老师,我们发现有6片花瓣和4片花瓣的萝卜花。”

“我这是5片花瓣的。”

“老师,我们这有7片花瓣的。”

“我们也有4片和5片花瓣的。”

“老师,我们这有8片花瓣的萝卜花。”

……

不一会儿,这些出乎意料的数据就引起其他学生和我的注意。

面对学生困惑的眼神,我首先对学生的数据进行确认:“大家统计到的都是萝卜的花吗?”学生们答复是肯定的。是引导学生探究“萝卜花花瓣的数量为何会不一样”,还是
        
“萝卜花的花瓣究竟是几瓣”呢?我再一次面临着两难抉择。此时此地,前者对于学生现有的能力和知识基础而言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而后者又该如何引领呢?

“同学们,大家有办法找出常见的萝卜花的花瓣数量是几片吗?”面对学生可贵的发现,我决定不让学生钻“萝卜花的花瓣究竟是几片”这个牛角尖。

“老师,我们可以数一数一棵萝卜上,各种花瓣的花究竟有各几朵。”

“为什么?”我追问。

 “我认为只要数清萝卜上不同花瓣的花朵数量,然后看看哪种最多,这样那种就是最常见的了!”

“老师,如果只数一棵萝卜上的花不够吧?”

“为什么?”

“其它的萝卜上的花,花瓣片数可能不一样呀!”

“老师我们到那块地去观察记录可以吗?”

 “为什么?”

……

当学生将它们对萝卜花花瓣数量的调查数据汇集到一处时〔下表中汇集了四(2)班学生统计的数据〕,他们根据这些数据自信的推出属于自己的科学结论:1、四片花瓣的萝卜花是最常见的。2、常见的萝卜花的结构和油菜花、青菜花的结构是一样的。3、萝卜花的花瓣3片及以下的很少,花瓣4片的最多,四片以上的花朵的花瓣数量越多,朵数越少。

萝卜花瓣片数观察汇总

花瓣片数

3片及以下

4

5

6

7

8

数量(朵)

11

354

164

92

65

27

为什么萝卜花的花瓣数量会不一样呢?为什么在同一棵萝卜上会有花瓣数量不同的萝卜花同时存在呢?五片花瓣的萝卜的种子播种后还会开出同样的花吗……

课后这些问题成了学生们讨论的热点;看着一张张小脸上专注额表情,我不禁暗自琢磨:要不要引领这群小家伙探究萝卜的遗传变异现象呢?

【启示与思考】

两节在室外展开教学的《油菜花开了》,因为“萝卜花瓣有几片”――这个意外生成的探究活动而闪现异样的华彩。这让我陷入久久地回味与思考:为什么几朵萝卜花,就激起孩子们热诚执著深入的探究呢?原因在于学生有效的学习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下的互动来实现,让学生亲自到广阔的天空里,在探究油菜花(本课教学时用的是青菜花)自然生长环境中去发现自然科学,使他们得以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实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激发科学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想像力,扩展了思维。如果仅凭实验室里精心准备的探究素材和教师推敲的教学预设,而没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细微的自然环境中去探究,是难以打开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热忱的。

我想:室外(大自然)是儿童学习科学的广阔天地,我们不能将儿童的科学学习束缚在狭小的教室里。《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本课的教学中,正是青菜地里一片生机黯然,使得学生在簇簇黄花间特别注意到了白花的存在。他们天生的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很快就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才有了许多深层次的发现。如果只是在狭小的课堂里上《油菜花开了》,学生远离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凭借单调的探究材料,仅靠教师的引导,将难有突破教材以外的更多发现。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
        
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室外,广阔的科学学习背景下,给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学习的天空,但在这自由中,还是要回到“轨道”上来。在小学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解决儿童的问题,因此选择什么内容、拓展什么内容,教师就要打好“如意算盘”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课前预设的是引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青菜花。而白花的出现激起了一部分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何将一颗颗童心从广阔的天地里拉回到既定轨道上来呢?在不背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我引领学生将意外发现归纳为“白花是青菜花吗?”这个与本课(以及本单元)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拓展内容展开深入探究。让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正是对萝卜花朵的探究,学生在萝卜花和青菜花的对比探究中总结出十字花科花朵的结构特点和他们相似的生长历程。然而学生观察到的两棵萝卜居然都是开着五片花瓣的花朵!面对着学生发现的这个大自然的“美丽错误”,课后细细回味时,我没有做出正确与否的结论是正确的。如果当时我给出了结论给予纠正,将会把学生的思维限在一英寸宽,一英寸深的小坑里,抹杀他们迈向自主的探究的机会。正是这5片花瓣的萝卜花,引出了学生更多的惊人发现3片花瓣的萝卜花、4片……8片花瓣的萝卜花,才能引出“萝卜的花有几瓣”这个极具价值的拓展内容。

对于萝卜花花瓣数量的探究,我希望引领学生建立一个核心概念――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表面现象也并不一定和客观规律相一致。我并不希望学生关注的是表面的现象――花瓣的片数,甚至不是最终获取的结论。而是希望他们能在自然里,在生活中学会探究、设想、验证,不断地用实际观察的结果来检验自己原来的设想,来进行推论,不断的探究。对萝卜花瓣的片数进行的观察是逐步深入地探究,而不是肤浅地描绘过程。学生在更全面的收集观察数据,记录观察现象,并保证其收集的证据合理有效的前提下,寻获了属于自己的科学。或许这个过程还显得稚嫩,缺乏缜密的科学逻辑。但为后续的豌豆夹里的种子数、油菜花与萝卜花的比较、与豌豆花的比较、开个花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学习经历和方法论的指导。

关于“新的生命”的探究已不会因为有限的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的结束而停止,学生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获得了更具价值的探究内容。室外朴素平实的广袤天地将孩子们引入一片更为精彩的科学学习的天空里。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8#

用“廊桥”架通培训鸿沟--浙江省小学科学第七次备课会纪要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622日-23日,浙江省小学科学新课程第七次备课会暨温州市小学科学第三期研修班第二次集中研修活动,在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拉开了帷幕,省教研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喻伯军老师主持了会议,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应元涨院长到会并致辞。

简短的开幕式后,来自上虞市的小喻老师、杭州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吴利坚老师、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中心小学陈微刚老师,分别就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机械工具》、《热和燃烧》、《能量》三个单元进行备课辅导。之后,由温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陈素平老师负责编写的《形状与结构》单元参与式培训被首次介绍到省级备课会里,如此鲜活的的培训活动构想,给备课培训会带了新鲜空气。

《形状与结构》系列体验活动由三组六个活动组成。第一组有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改变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第二组有探究拱形的承受力探究组合拱形的力量;第三组有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搭廊桥搭一座不用铆钉的廊桥这个活动,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据悉,这是陈素平老师在一次温州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时,从泰顺的一位教师所上的《泰顺廊桥》的活动受到启发后而处理进入本次参与式体验活动中,这种地方科学教育资源引入培训活动,主旨并不是要参与者学会“搭廊桥”,而是给与会的老师们在“如何开发课程资源”上以启示。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622日下午,来自瑞安的王小梅老师和舟山定海的邵平安老师为与会老师献上《拱形的力量》与《着火了》。当拱形柔和的曲线顶起的成叠垫圈变成一组组数据跃然纸上时,当小小的蜡烛在玻璃杯里晦明晦暗的闪动时,与会者的思维和课堂上每一位孩子的思维共同舞动。两位老师以自己深邃的课堂思考,向我们诠释了自己对六上教学内容的理解。精彩课堂教学过后,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张建芳老师主持了互动式评课中,就教材、教学设计、课堂生成等的思考和疑问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

623日上午,安阳实验小学陈钱林校长、缙云教研室的孙智燕老师、瑞安虹桥路小学的黄国胜老师进行经验介绍。其中,孙智燕老师以《因地制宜抓在实处 注重参与 提升素养》为题,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缙云县小学科学培训教研活动的时间与思考。瑞安虹桥路小学的黄国胜老师则以《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小学科学教育》为题,向与会者介绍了他和他的同事们是如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与活动这个“螺丝壳”里摆起“道场”,如何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支持和参与的。

在备课会的最后,喻伯军老师做了《关于科学概念》的主题讲座,并对这次培训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622日-23日,浙江省小学科学新课程第七次备课会暨温州市小学科学第三期研修班第二次集中研修活动,在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拉开了帷幕,省教研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喻伯军老师主持了会议,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应元涨院长到会并致辞。

简短的开幕式后,来自上虞市的小喻老师、杭州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吴利坚老师、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中心小学陈微刚老师,分别就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机械工具》、《热和燃烧》、《能量》三个单元进行备课辅导。之后,由温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陈素平老师负责编写的《形状与结构》单元参与式培训被首次介绍到省级备课会里,如此鲜活的的培训活动构想,给备课培训会带了新鲜空气。

《形状与结构》系列体验活动由三组六个活动组成。第一组有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改变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第二组有探究拱形的承受力探究组合拱形的力量;第三组有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搭廊桥搭一座不用铆钉的廊桥这个活动,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据悉,这是陈素平老师在一次温州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时,从泰顺的一位教师所上的《泰顺廊桥》的活动受到启发后而处理进入本次参与式体验活动中,这种地方科学教育资源引入培训活动,主旨并不是要参与者学会“搭廊桥”,而是给与会的老师们在“如何开发课程资源”上以启示。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622日下午,来自瑞安的王小梅老师和舟山定海的邵平安老师为与会老师献上《拱形的力量》与《着火了》。当拱形柔和的曲线顶起的成叠垫圈变成一组组数据跃然纸上时,当小小的蜡烛在玻璃杯里晦明晦暗的闪动时,与会者的思维和课堂上每一位孩子的思维共同舞动。两位老师以自己深邃的课堂思考,向我们诠释了自己对六上教学内容的理解。精彩课堂教学过后,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张建芳老师主持了互动式评课中,就教材、教学设计、课堂生成等的思考和疑问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

623日上午,安阳实验小学陈钱林校长、缙云教研室的孙智燕老师、瑞安虹桥路小学的黄国胜老师进行经验介绍。其中,孙智燕老师以《因地制宜抓在实处 注重参与 提升素养》为题,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缙云县小学科学培训教研活动的时间与思考。瑞安虹桥路小学的黄国胜老师则以《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小学科学教育》为题,向与会者介绍了他和他的同事们是如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与活动这个“螺丝壳”里摆起“道场”,如何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支持和参与的。

在备课会的最后,喻伯军老师做了《关于科学概念》的主题讲座,并对这次培训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9#

读《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1

《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作者:罗纳德.G.古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认知发展研究的实质

摘要:

1926年皮亚杰曾总结出儿童在解释周围环境和事物时的思想特征。首先是“万物有灵论”(animism),即赋予太阳、月亮、树木、石头、空气之类的事物以意识,它们可以有自发的行为,如运动、变色等等。其次是“目的论”(artificialism),皮亚杰用这个词来表示儿童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的。

通过阅读访谈中儿童的回答我们并不能准确的知道儿童的认真程度、信心及其他特点,访谈者还必须关注到儿童的停顿、微笑、迷惑的表情、点头以及其他非语言信息。皮亚杰提出在访谈情境中儿童的五种类型反应(1926年):(1)随意作答(answer   at   random);(2)随意编造(romancing);(3)暗示性信念(suggested  conviction);(4)自由信念(liberateda  conviction);(5)自发性信念(spontaneous  conviction)。

当儿童对所提的问题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时,他就可能会随意作答。

儿童会用“腮帮语言”(tongue  in  cheek)来回答问题,并且对自己的回答没有真正的信心。其目的可能是要和访谈者逗个趣或玩个游戏,或者仅仅是想当然地回答问题。这些都属于随意编造。

有经验的访谈者在向儿童提问时会仔细分析问题的性质,这样可以避免暗示性信念。儿童经常会设法从成年人的行为中找到某些线索,以便作出成年人“更喜欢”的回答。访谈者必须避免言语和非言语的暗示,确保自己不影响儿童的回答。〔感悟:这和我们科学课堂上提倡的启发性提问而非诱导性提问是一致的。〕如果访谈者能花上几天的时间去听听儿童之间的谈天说地,那么就有可能把儿童受的暗示性回答减小到最低程度。

自由性信念,当访谈者在提出没有暗示性的问题后儿童会有一个“沉思”的过程。儿童的推理过程优先于回答,这表明儿童寻求“合理”答案进行了一个严肃认真的思考过程。

自发性信念,表现为儿童对答案非常自信。儿童回答问题的自发性和信心表明:相对其他人来说,在回答之前他已经对问题有过思考,并且已经找到了看似合理的解决办法。

《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作者:罗纳德.G.古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认知发展研究的实质

摘要:

1926年皮亚杰曾总结出儿童在解释周围环境和事物时的思想特征。首先是“万物有灵论”(animism),即赋予太阳、月亮、树木、石头、空气之类的事物以意识,它们可以有自发的行为,如运动、变色等等。其次是“目的论”(artificialism),皮亚杰用这个词来表示儿童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的。

通过阅读访谈中儿童的回答我们并不能准确的知道儿童的认真程度、信心及其他特点,访谈者还必须关注到儿童的停顿、微笑、迷惑的表情、点头以及其他非语言信息。皮亚杰提出在访谈情境中儿童的五种类型反应(1926年):(1)随意作答(answer   at   random);(2)随意编造(romancing);(3)暗示性信念(suggested  conviction);(4)自由信念(liberateda  conviction);(5)自发性信念(spontaneous  conviction)。

当儿童对所提的问题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时,他就可能会随意作答。

儿童会用“腮帮语言”(tongue  in  cheek)来回答问题,并且对自己的回答没有真正的信心。其目的可能是要和访谈者逗个趣或玩个游戏,或者仅仅是想当然地回答问题。这些都属于随意编造。

有经验的访谈者在向儿童提问时会仔细分析问题的性质,这样可以避免暗示性信念。儿童经常会设法从成年人的行为中找到某些线索,以便作出成年人“更喜欢”的回答。访谈者必须避免言语和非言语的暗示,确保自己不影响儿童的回答。〔感悟:这和我们科学课堂上提倡的启发性提问而非诱导性提问是一致的。〕如果访谈者能花上几天的时间去听听儿童之间的谈天说地,那么就有可能把儿童受的暗示性回答减小到最低程度。

自由性信念,当访谈者在提出没有暗示性的问题后儿童会有一个“沉思”的过程。儿童的推理过程优先于回答,这表明儿童寻求“合理”答案进行了一个严肃认真的思考过程。

自发性信念,表现为儿童对答案非常自信。儿童回答问题的自发性和信心表明:相对其他人来说,在回答之前他已经对问题有过思考,并且已经找到了看似合理的解决办法。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0#

读《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2

 

《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作者:罗纳德.G.古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与科学相关的概念及其发展

摘要:

导言
科学领域中的大多数概念和原理都可以看成是一些思维过程或概念的组合。本章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并介绍和科学概念形成密切相关的思维过程和概念发展。
如研究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切运动学习的基础,因为研究儿童是如何逐步形成对时间的运用性理解,无疑对科学教师的教学和科学课程的设计都很有帮助。
再如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它是进行一切系统性科学实验的前提。即最简单的问题,通常也可能包含三到四个变量。例如,从种子长出植物的过程,在很多科学教科书中,都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变量,如种子的类型、土壤类型、种子播种的深度、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因素。儿童识别变量的水平及解决问题的系统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
人的思维是作为一套复杂的互相关联的整体在发展的。特别是在皮亚杰所谓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前期(大约7-8岁),儿童的智力是作为一个复杂整体发展的,其中的每一种思维过程都与其他过程相互关联。
具体运算阶段的概念发展
海英尔德和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个体不借助具体的经验和物体,而只是根据事物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来进行推理和演算。按照皮亚杰及其日内瓦同事们的研究,人直到十一二岁才表现出具体真正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个时期也还只处在“形式”运算的初始阶段。一个具备完全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能进行交、并、包含、等价、互倒以及逆否等形式的逻辑运算,而且还能将它们加以综合运用。
本章所谈到的前逻辑和具体思维限于四五岁和十一二岁之间的儿童,大致对应于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六年级这个学段的学生。涉及前逻辑思维和具体逻辑概念发展并于科学相关的概念大致有:类别、序列、序数和基数、“长度-面积-体积”关系、空间位置、重量和质量、密度、时间、运动、平衡、几何、几率和概率、组合、质量和能量的守恒、物质的“原子-分子”特性、生命细胞的基因特性等。
分类
能以一种逐渐复杂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分类,被看成是形式或逻辑思维发展的标志和特征。
儿童早期主要根据物体的外表特征来分析物体,因为儿童知觉和空间概念的发展对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至关重要。在研究儿童根据形状对物体进行分类的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儿童通过识别物体在外形上的异同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三四岁儿童的知觉仍局限于简单的拓补关系(如环绕、开放和闭合等)中,儿童到了四五岁,才能正确的写出闭合图形(如正方形、五边形等)的边数,且只能画出简单的欧氏图形。儿童直到七八岁,才开始能区别相当复杂的图形,并能把它们画出来。尽管分类能力并非只是来源于知觉的发展,但是只觉的形成却是形成类别的前提。
前类别收集(preclass   collections)
真正的分类包含两种属性在关系上的一致。第一种属性是内涵属性。它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也是形成一个类别的前提和基础。分类所需的第二个属性是外延属性。外延属性是指一个类别和另一个类别相互关联的一种属性。
只有认识到物体的内涵和外延属性后,儿童才能识别真正的类别,才能对这些物体进行真正的分类。研究表明,七八岁以前的儿童还不具有真正的分类能力,他们对物体进行收集和分组时,常受物体的空间外形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所限。儿童之所以把某些物体放在一起,只要取决于这些物体是否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出现过。五岁左右的儿童把一些物体摆放在一起,不是因为它们的内涵属性相似,而是因为它们在一起所构成的空间外形看起来比较悦目。在前类别收集阶段,儿童通常把物体按照一个特定的顺序排列来组成一个比较熟悉的“图画”,但有时按照一种连续相似性来排列物体。
三四岁的儿童通常依据空间或时间来决定物体间的相似性,因此他们在排列物体时会经常多次变换标准。我们还会经常看见四五岁的儿童在完成一个排列时,标准会有小的变化,他们常常会回过头去重新考虑一些因素。这表明儿童已经开始注意到内涵属性,并根此进行分组。然而他们还需要大约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协调好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类别。
在分类能力的发展中,当儿童在“前类别”阶段继续往后发展,他们就开始从一维的排列发展到二维。
假如一名8岁的儿童把图形按照两维的形式排列,但这不能说明该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类别概念,可能他只是喜欢这样摆放图形,这与不能真正归类的四五岁儿童的情况不同。
在四五岁到八九岁之间,儿童会越来越多的考虑物体的内涵属性,但是他们还不能将内涵属性与外延属性相联系起来形成等级类别。这一年龄段,空间外形已不再是儿童把事物归在一起的决定性因素。
1959年海英尔德和皮亚杰曾提出判断儿童是否具有逻辑分类能力的十个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所有的事物或要素一定是能分类的,即使它们只有一个独特的属性也一定能将其分为单独的一类;
2、没有孤立的类别;
3、一个类别中的所有要素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属性;
4、一个类别中只有一个要素,这个要素也有一个特殊属性;
5、同一层级上的不同类别是彼此分离的;
6一个类别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这个特征是它互补类别所不具有的;
7、一个类别属于包含其所有要素的更高一层的类别中;
8、一个类别的共性至少要和类别中的要素的特性兼容;
9、在同一类别的要素是按相同的标准分类的;
10、在一个对称的类别划分中,如果类别B1被分为A1和A1',同样的标准应适用于B2,那么B2一定被分为A2和A2'。
儿童要形成类别概念,就必须要明白物体的内涵属性和外延属性之间的关系。物体的外延属性和内涵属性的一致关系及类别和要素之间的包含关系,现在一般称为“类包含”(class   inclusion)。
外延意味着把类别视为一些要素所组成的单位,而内涵则指各要素具有的特性。如果这个类别中得所有成员都具有某种属性,那么这种属性就会成为该类别内涵属性的一部分。要想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属于更大类别中的子类,就要求对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
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到七八岁才表现出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即使在这个年龄,也还有许多儿童依然不能理解B=A+A'或A=B-A'或A'=B-A。他们还不明白整体和部分的区别,无法理解整体必须指B,而部分只指A或A'。
考夫斯基在1966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反应出了一个重要现象:在呈现给儿童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时,如果分类标准改变了,那么即使是简单的分类都很难进行。
布莱尔.胡德发现大多数七岁以上儿童会认为上一级类别要小于两个次级类别中的较大者。
人们早就认识到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形成的重要性,这也是皮亚杰逻辑思维发展理论的核心。人们已经认识到逻辑分类及其关系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年龄段儿童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儿童正在形成抽象思维的认知结构,而分类的研究对了解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及其重要。

感悟:

记得前不久《科学课》网络沙龙曾组织了一次关于要不要在低年级开设科学课的讨论,当时我坚定的持开设意见。我今天翻阅这本书前面这几页之后,虽说我没有对自己当时的观点有根本的改变,但是我对于《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为什么要从3年级开始设定科学课多了一些理解!这个开设的底线不是随意制定的,起码一二年级没有设科学课确实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限制!

今天发现自己原来特别不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为自己之前的自以为是感到羞愧!多学、多读、多思,我要弥补前面29年囫囵吞枣造成的学习上遗憾!

 

《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作者:罗纳德.G.古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与科学相关的概念及其发展

摘要:

导言
科学领域中的大多数概念和原理都可以看成是一些思维过程或概念的组合。本章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并介绍和科学概念形成密切相关的思维过程和概念发展。
如研究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切运动学习的基础,因为研究儿童是如何逐步形成对时间的运用性理解,无疑对科学教师的教学和科学课程的设计都很有帮助。
再如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它是进行一切系统性科学实验的前提。即最简单的问题,通常也可能包含三到四个变量。例如,从种子长出植物的过程,在很多科学教科书中,都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变量,如种子的类型、土壤类型、种子播种的深度、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因素。儿童识别变量的水平及解决问题的系统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
人的思维是作为一套复杂的互相关联的整体在发展的。特别是在皮亚杰所谓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前期(大约7-8岁),儿童的智力是作为一个复杂整体发展的,其中的每一种思维过程都与其他过程相互关联。
具体运算阶段的概念发展
海英尔德和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个体不借助具体的经验和物体,而只是根据事物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来进行推理和演算。按照皮亚杰及其日内瓦同事们的研究,人直到十一二岁才表现出具体真正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个时期也还只处在“形式”运算的初始阶段。一个具备完全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能进行交、并、包含、等价、互倒以及逆否等形式的逻辑运算,而且还能将它们加以综合运用。
本章所谈到的前逻辑和具体思维限于四五岁和十一二岁之间的儿童,大致对应于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六年级这个学段的学生。涉及前逻辑思维和具体逻辑概念发展并于科学相关的概念大致有:类别、序列、序数和基数、“长度-面积-体积”关系、空间位置、重量和质量、密度、时间、运动、平衡、几何、几率和概率、组合、质量和能量的守恒、物质的“原子-分子”特性、生命细胞的基因特性等。
分类
能以一种逐渐复杂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分类,被看成是形式或逻辑思维发展的标志和特征。
儿童早期主要根据物体的外表特征来分析物体,因为儿童知觉和空间概念的发展对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至关重要。在研究儿童根据形状对物体进行分类的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儿童通过识别物体在外形上的异同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三四岁儿童的知觉仍局限于简单的拓补关系(如环绕、开放和闭合等)中,儿童到了四五岁,才能正确的写出闭合图形(如正方形、五边形等)的边数,且只能画出简单的欧氏图形。儿童直到七八岁,才开始能区别相当复杂的图形,并能把它们画出来。尽管分类能力并非只是来源于知觉的发展,但是只觉的形成却是形成类别的前提。
前类别收集(preclass   collections)
真正的分类包含两种属性在关系上的一致。第一种属性是内涵属性。它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也是形成一个类别的前提和基础。分类所需的第二个属性是外延属性。外延属性是指一个类别和另一个类别相互关联的一种属性。
只有认识到物体的内涵和外延属性后,儿童才能识别真正的类别,才能对这些物体进行真正的分类。研究表明,七八岁以前的儿童还不具有真正的分类能力,他们对物体进行收集和分组时,常受物体的空间外形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所限。儿童之所以把某些物体放在一起,只要取决于这些物体是否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出现过。五岁左右的儿童把一些物体摆放在一起,不是因为它们的内涵属性相似,而是因为它们在一起所构成的空间外形看起来比较悦目。在前类别收集阶段,儿童通常把物体按照一个特定的顺序排列来组成一个比较熟悉的“图画”,但有时按照一种连续相似性来排列物体。
三四岁的儿童通常依据空间或时间来决定物体间的相似性,因此他们在排列物体时会经常多次变换标准。我们还会经常看见四五岁的儿童在完成一个排列时,标准会有小的变化,他们常常会回过头去重新考虑一些因素。这表明儿童已经开始注意到内涵属性,并根此进行分组。然而他们还需要大约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协调好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类别。
在分类能力的发展中,当儿童在“前类别”阶段继续往后发展,他们就开始从一维的排列发展到二维。
假如一名8岁的儿童把图形按照两维的形式排列,但这不能说明该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类别概念,可能他只是喜欢这样摆放图形,这与不能真正归类的四五岁儿童的情况不同。
在四五岁到八九岁之间,儿童会越来越多的考虑物体的内涵属性,但是他们还不能将内涵属性与外延属性相联系起来形成等级类别。这一年龄段,空间外形已不再是儿童把事物归在一起的决定性因素。
1959年海英尔德和皮亚杰曾提出判断儿童是否具有逻辑分类能力的十个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所有的事物或要素一定是能分类的,即使它们只有一个独特的属性也一定能将其分为单独的一类;
2、没有孤立的类别;
3、一个类别中的所有要素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属性;
4、一个类别中只有一个要素,这个要素也有一个特殊属性;
5、同一层级上的不同类别是彼此分离的;
6一个类别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这个特征是它互补类别所不具有的;
7、一个类别属于包含其所有要素的更高一层的类别中;
8、一个类别的共性至少要和类别中的要素的特性兼容;
9、在同一类别的要素是按相同的标准分类的;
10、在一个对称的类别划分中,如果类别B1被分为A1和A1',同样的标准应适用于B2,那么B2一定被分为A2和A2'。
儿童要形成类别概念,就必须要明白物体的内涵属性和外延属性之间的关系。物体的外延属性和内涵属性的一致关系及类别和要素之间的包含关系,现在一般称为“类包含”(class   inclusion)。
外延意味着把类别视为一些要素所组成的单位,而内涵则指各要素具有的特性。如果这个类别中得所有成员都具有某种属性,那么这种属性就会成为该类别内涵属性的一部分。要想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属于更大类别中的子类,就要求对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
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到七八岁才表现出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即使在这个年龄,也还有许多儿童依然不能理解B=A+A'或A=B-A'或A'=B-A。他们还不明白整体和部分的区别,无法理解整体必须指B,而部分只指A或A'。
考夫斯基在1966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反应出了一个重要现象:在呈现给儿童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时,如果分类标准改变了,那么即使是简单的分类都很难进行。
布莱尔.胡德发现大多数七岁以上儿童会认为上一级类别要小于两个次级类别中的较大者。
人们早就认识到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形成的重要性,这也是皮亚杰逻辑思维发展理论的核心。人们已经认识到逻辑分类及其关系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年龄段儿童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儿童正在形成抽象思维的认知结构,而分类的研究对了解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及其重要。

感悟:

记得前不久《科学课》网络沙龙曾组织了一次关于要不要在低年级开设科学课的讨论,当时我坚定的持开设意见。我今天翻阅这本书前面这几页之后,虽说我没有对自己当时的观点有根本的改变,但是我对于《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为什么要从3年级开始设定科学课多了一些理解!这个开设的底线不是随意制定的,起码一二年级没有设科学课确实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限制!

今天发现自己原来特别不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为自己之前的自以为是感到羞愧!多学、多读、多思,我要弥补前面29年囫囵吞枣造成的学习上遗憾!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1#

读《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3

《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作者:罗纳德.G.古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与科学相关的概念及其发展

摘要:

排序
同分类一样,排序(或对一组物体进行排列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基本的认识过程。排序和分类不同,排序可以根据感知到的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属性进行,而分类则无法完全根据简单的知觉进行。将一系列的条形物由短到长的排列活动,是排序的“最好形式”。但是运用性排序(operational seriation)并不单依据知觉,儿童到了七八岁以后才能进行简单的多重排序,这个年龄要大大滞后于他们能辨别的长度、宽度等因素的时间。
同龄儿童能否对物体进行正确排序主要取决于所用材料的性质。例如,依据重量排序的能力发展要比依据长度排序晚两年。海英尔德和皮亚杰的排序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实验者发给儿童10根0.8-8厘米长短不一且颜色不同的小棒;首先要求儿童对小棒进行随意排列;然后让他们把这些小棒按照自己想像的的排序形式画下来;等儿童画好后,再让他们对小棒进行排序。
结果表明4~6岁儿童通过画画要比实际操作更好地预测小棒的排列顺序。这个结果似乎与逻辑发展的顺序相悖。皮亚杰的解释是:对实际物体进行排序需用到逆向思维,画正确的顺序时则不需要,而5~6岁儿童此时不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所以才造成如此结果。他的分析是:在对物体进行实际排序时需要先比较物体的长短,然后进行排序;而画长短顺序则致要求按照一个方向一条一条地画线。因此,画长短顺序只需要单向思维,而实际排序时还需要逆向思维。
分类和排序能力是同步平行发展的。这两种能力的获得,与日内瓦学派提出的假设一样,主要是通过儿童的实际操作来实现的。不论是分类还是排序能力的发展,都与知觉和语言的发展有关,但它们却不是关键因素,而儿童对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实际操作和感知才是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作者:罗纳德.G.古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与科学相关的概念及其发展

摘要:

排序
同分类一样,排序(或对一组物体进行排列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基本的认识过程。排序和分类不同,排序可以根据感知到的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属性进行,而分类则无法完全根据简单的知觉进行。将一系列的条形物由短到长的排列活动,是排序的“最好形式”。但是运用性排序(operational seriation)并不单依据知觉,儿童到了七八岁以后才能进行简单的多重排序,这个年龄要大大滞后于他们能辨别的长度、宽度等因素的时间。
同龄儿童能否对物体进行正确排序主要取决于所用材料的性质。例如,依据重量排序的能力发展要比依据长度排序晚两年。海英尔德和皮亚杰的排序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实验者发给儿童10根0.8-8厘米长短不一且颜色不同的小棒;首先要求儿童对小棒进行随意排列;然后让他们把这些小棒按照自己想像的的排序形式画下来;等儿童画好后,再让他们对小棒进行排序。
结果表明4~6岁儿童通过画画要比实际操作更好地预测小棒的排列顺序。这个结果似乎与逻辑发展的顺序相悖。皮亚杰的解释是:对实际物体进行排序需用到逆向思维,画正确的顺序时则不需要,而5~6岁儿童此时不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所以才造成如此结果。他的分析是:在对物体进行实际排序时需要先比较物体的长短,然后进行排序;而画长短顺序则致要求按照一个方向一条一条地画线。因此,画长短顺序只需要单向思维,而实际排序时还需要逆向思维。
分类和排序能力是同步平行发展的。这两种能力的获得,与日内瓦学派提出的假设一样,主要是通过儿童的实际操作来实现的。不论是分类还是排序能力的发展,都与知觉和语言的发展有关,但它们却不是关键因素,而儿童对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实际操作和感知才是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2#

读《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 4

数字

科学实验通常都用数字量化。因为在研究其他类型的科学概念之前,对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

分类和排序对个体数概念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数概念包括数集合之间的关系。而分类是把一个大的集合中的要素分成不同小集合的过程。所以集合关系在分类中已经用到。排序是一个集合中的要素相互关联起来,如同把条形物集合中的要素有短到长排列一样。

这里“数”不是与“数名词”“数数”甚至“加减”等算术技巧相混同的概念。儿童在5岁的时候就可以数到100,但并不是真正运用性的数数(opera-tional kind of counting)。运用性数数建立在能够理解顺序的基础上,并能在一个序列中任何一个方向排序。早期的研究表明,儿童在78岁之间很少能进行真正的排序。5岁的儿童的数数必定是一个机械的过程,不过是一种取悦成人的行为而已。

对数的运用性理解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一一对应;其二是守恒。

很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在七八岁(一年级)之前,即使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大部分(53%)还是不能在脑中形成两个一一对应集合的守恒概念。因为在实验中发现,只要改变某一堆中一个棋子的空间排列,就会导致属于过度者和前守恒者的儿童改变其想法,他们会认为其中的一堆棋子现在比另一堆多。

儿童的基数和序数概念是同时发展的,儿童直到八九岁才能理解基数和序数这种对应关系。

(未完待续)

数字

科学实验通常都用数字量化。因为在研究其他类型的科学概念之前,对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

分类和排序对个体数概念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数概念包括数集合之间的关系。而分类是把一个大的集合中的要素分成不同小集合的过程。所以集合关系在分类中已经用到。排序是一个集合中的要素相互关联起来,如同把条形物集合中的要素有短到长排列一样。

这里“数”不是与“数名词”“数数”甚至“加减”等算术技巧相混同的概念。儿童在5岁的时候就可以数到100,但并不是真正运用性的数数(opera-tional kind of counting)。运用性数数建立在能够理解顺序的基础上,并能在一个序列中任何一个方向排序。早期的研究表明,儿童在78岁之间很少能进行真正的排序。5岁的儿童的数数必定是一个机械的过程,不过是一种取悦成人的行为而已。

对数的运用性理解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一一对应;其二是守恒。

很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在七八岁(一年级)之前,即使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大部分(53%)还是不能在脑中形成两个一一对应集合的守恒概念。因为在实验中发现,只要改变某一堆中一个棋子的空间排列,就会导致属于过度者和前守恒者的儿童改变其想法,他们会认为其中的一堆棋子现在比另一堆多。

儿童的基数和序数概念是同时发展的,儿童直到八九岁才能理解基数和序数这种对应关系。

(未完待续)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