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疑惑 [复制链接]

1#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疑惑

 

   三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上了几次总感觉不太满意,教学分两大步走,第一层次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材料有关,给学生提供多种材料后,按以下步骤展开:1、说说物体是什么材料组成的并分类,2、猜沉浮,3、汇报交流,4、教师提出实验要求,5、学生实验,6、交流总结。第二层次讨论木材的特性,通过图片、气泡图的方式进行。


   上下来感觉:第一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没有新意,没有好的设计过程,包括导入,第二步讨论木头的特性太空,学生言之无物,停留在已有经验分析阶段,不能激发学生思维。请同行说说有什么好的办法或好的想法,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2#

上这课时也有同样的感觉


 

TOP
3#

建议: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或观察)的过程中,总结、发现和沉浮有关的知识,认识木材的特性。     如:桔子皮、木块、铁钉,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硬度。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4#

      三年级上过沉浮的粗浅内容,在五下还要继续学关于沉浮的内容,所以这里可以安排学生多尝试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的实验,要求能是实心的。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怎样是比较规范的将物体放入水中看沉浮的方法,应该是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轻轻的放开手。给学生多一些体验,多一些储备,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