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敲点上声声爽 言扣心弦句句良
——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辅导员培训班侧记
浦江县 杭坪中心小学 程昌春
肆虐的“海葵”刚刚隐退,八月的阳光重现耀眼。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校园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提高科普辅导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防灾减灾以及逃生自救能力,于8月13日下午,我们集聚宁波鄞州,相约丽兹大酒店, “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辅导员培训班” 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期培训班,为期4整天,由省校园气象协会俞善贤理事长精心策划组织,秘书长任咏夏,副理事长邱良川主持,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老师授课,全省二十多所学校的近三十位校园气象科普辅导员参加了培训。内容贴切,井然有序,想学员所想,供学员所需,轻松活跃,热烈和谐,真乃“鼓敲点上声声爽,言扣心弦句句良。”
14日上午,任咏夏老师主讲《气象科学体系知识》
众所周知,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水。作为校园气象科普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气象科学知识,任老师的讲座正如饥渴人面前的牛奶和面包,给以适时的营养补充。
任老师从大气的分层与结构;气象观测要素的认识;常规天气现象的形成、变化与认识;危险天气的形成、认识与应对等方面加以阐述。让我们懂得了一系列的气象科学知识,如大气对地球的作用;大气有哪些物质组成,如何垂直分布;气象观测有哪些要素;有哪些特殊的天气现象等等,为学员夯实业务基础知识下了一场“及时雨”。
14日下午,邱良川老师主讲《地面人工气象观测和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及记录》
申海明老师曾几次对我说:“邱老师是我们校园气象科普辅导员的良师益友。”我觉得这句话正代表了我们所有培训学员的心声,今天的讲座更是这句话的见证。邱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根据自己从事这么多年相关工作的经验,毫不保留的将如何进行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方法、特点展示给我们,还细致入微的指导如何记录和统计数据,推荐相关软件,为我们更好的做好校园气象科普辅导工作搭桥铺路,传经送宝,易懂易学,实为“营养美餐”。同时,邱老师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精神也在无声无息地潜移默化着我们,激发了我们的工作兴趣,为校园气象科普工作推波助澜。
15日上午,俞善贤理事长主讲《校园气象防灾减灾教育》
生命诚然可贵,安全重于泰山,“海葵”再敲警钟,自救不容忽视。俞理事长的讲座幽默而不失原则,风趣且铿将有力,轻松却足有成效。内容包括校园气象防灾减灾的基本内容(台风、暴雨、高温、雷电、低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与危害;校园应对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校园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手段;预警信号的识别和使用;校园气象防灾减灾教育效果评价等等。真乃“防灾减灾,逃生自救”的剂剂良方。
15日下午,周家璞老师主讲《校本课程开发》
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深深理解,当今学校教育理念和主体办学的指导思想是:挖掘潜力,学会创新,享受成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然而,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举措之一、校园气象校本课程开发,同样能突显学校教育特色,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和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具有个性、适应社会。
那么,如何有条不紊地开发校本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往往令学校领导和老师感到困惑。今天,周家璞老师的讲座,刚好能为我们拨云驱雾,铺设捷径,岂不妙哉!周老师从校本课程大纲的编写;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与编写;校本课程表达形式的推敲与设计;校本课程整体布局与风格品位酝酿;课程实施的基本参考思路等内容,为我们打好了桩柱,落好了基点,正像出门明确目的,又带上了地图一样,不至于迷失方向,更不会南辕北辙。
16日上午,任咏夏老师主讲《校园气象科技活动和气象科学探究》
也许大家都知道,要是家中置办几桌酒宴,请厨师买菜,你也要一一列出菜单,不然,就会记此忘彼,难至完备,临阵而慌。那么,试想想,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转只是置办几桌酒席那样简单吗?肯定不是!它是一项工程,它是一个科学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有规划,有步骤,有制度,有反思,有总结,有前瞻,有特色,有创意。
任老师,从校园气象站的建设与运转;气象科技活动的类型与模式;气象科学探究课题的类型与模式;气象科技探究活动课题的设计、实施与总结;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成果的展示与表达;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为我们引路指航,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仿佛一架自驾远行的导航仪,清晰地引导我们何处“入口”,何时“转弯”,何地“过桥”,雪中送炭,恰到好处。
16日下午,校园气象科学普及教育形式研讨
研讨会由俞理事长亲自主持,气氛活跃,讨论热烈。俞理事长首先发言,对当前我省校园气象工作作了总结与评价,阐明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深入,有所突破,突显亮点。任老师要求校园气象科普活动要以气象为主题,充分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探讨、分析,在实践体验中去发现,去突破,然后将成果展示或表达出来。邱老师针对如何一如既往地做好校园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和记录作进一步的地强调和指导。其余与会人员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研讨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在献计献策中绽放,妙剂与良方在资源共享中生成。
17日,学员们还参观了宁波市鄞州区气象科技馆。
整整4天的培训学习,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为今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明确了方向,激发了动机,增强了信心。如果把这次培训比作擂鼓,每一场讲座,每一个主题都将是棒棒重锤,时时敲打中央,声声催人振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2 22:34: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