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说明:本视频可用作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教学拓展操作: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吴诗炜制作: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5 9:01:58编辑过]
金亚军
奇怪!怎么一回事?难道是橙子的橙汁来爆破的?
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有文字说明还要容易理解些!
杨君
好玩,不知道什么原因!
由于橡胶是有机化合物缩合的产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所有的有机试剂都可以腐蚀橡胶,只是腐蚀速率不同而已。另外,强酸、强碱、碘、三氯化铁等有氧化性的物质也腐蚀橡胶。橙子皮中有柠檬酸。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前一段时间做了,很有意思,意想不到!桔皮空袭气球。
“橙子皮上的小疙瘩是油脂腺,里面有植物性的芳香油类物质(芳香油脂)。将橘子皮挤出油来喷到气球上,就会与那一部分的气球皮(橡胶)发生化学反应,使本来就比较薄的气球壁,无法承受压力,气球随之爆炸。”
(以上文字说明在那里有:《巧用气球做实验》教学设计与课件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13039 )
(注:这个实验的做法是我在杭州科技馆里学来的,回来查了一些资料,但这个解释可能还需要改进,比如: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期待高手能来解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3 23:11:46编辑过]
谢谢金老师提醒!视频已重做,更新在一楼。
真的有人出事了:手里的气球突然爆裂原来是橙子惹的祸 8月21日晚间9点,杭州运河广场的大妈广场舞突然被一大一小两个人中止:小男孩咽喉部位卡进了一块气球爆裂后的碎片,哭闹不止;抱着小男孩的是一位六十来岁的奶奶,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着急地呼喊大家帮忙。 很多人围过来,其中有一个人姓王,今年57岁,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到这里来练书法。“别着急,把孩子转过来抱,拍拍后背。”王先生说着便顺势蹲了下去,打开手机电筒从下往上看,左右变换几个姿势后,他看到了那块气球爆裂后的碎片。 “有剪刀的快把这片碎片跟塑料管(原本用来支撑气球,方便孩子手持)剪断。”他的话音刚落,几个人本能地转身看自己的钥匙串。 王先生以剪断的塑料管为筷子,慢慢伸进小男孩的口腔。一拨,一拨,慢慢外移:一块深紫色的气球碎片被拨了出来——颜色和刚刚爆裂的气球完全一致。 小男孩继续哭闹了一会儿,但总算有惊无险。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说气球怎么说爆就爆了呢。 小男孩的奶奶也觉得奇怪。她说当时自己在吃橙子,孙子就坐在自己大腿上,手里拿着那根塑料管,塑料管的一端则固定着那个“肇事”的气球。“小宝宝只拿着塑料管,根本就没有动气球,怎么就爆了?” 于是,大家觉得是气球质量有问题,甚至有人建议奶奶去找卖气球的人讨说法。 不一会儿,卖气球的人就被找到了。他的说法让人大跌眼镜:“你孙子拿气球,你在吃橙子,不爆才怪。”卖气球的小贩认为气球的质量是好的,爆裂的原因在于孩子奶奶手里的橙子。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8/24/c_1112204559.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5 9:17:07编辑过]
秦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