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的内涵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向往这样一种教学情境:老师们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身上,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压力下自由探究,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去实验,尽情的想像,发挥自己的潜力。没有考试,没有题海、没有老师和家长逼着写作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应试教育下我们无法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那么第二课堂便实现了。
在我的科学第二课堂上,我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探究材料,给孩子们一定的任务,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的探究实验,我没有过多的指手画脚,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提示他们一下。我没有逼着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任务,我没有对那些做的慢的孩子,进行指责。我只是给他们一定的关注和肯定,我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当孩子们依赖我时,我让他们再试一试、想一想,不要着急,不要觉得自己做不出来,或者看看别的组是怎样做的。我让高年级的孩子去指导低年级的,当孩子们经过多方面的尝试成功后,我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悦,这种体验是他们在应试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很多孩子在应试教育上的失败感,在这里恢复了自信享受到了成功感。原先几个学习差孩子,在第二课堂却表现很优秀,看来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未必就是学习能力差的,只不过是应试教育泯灭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原动力。
我认识到第二课堂的内涵:不是要培养什么科学家,或者参加什么大赛获得个奖品,还有出什么作品,让人们参观。而是让孩子体会科学的乐趣,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的去思考、探究、参与。也许有的孩子一节课什么都没有做成功,但只要认真做了,就是享受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就会有收获,总有一天他会有所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