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舟山市195号快乐舟子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1#

原创性文章之三:

关注个性  引导实践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科学学科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探索与思考

 

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的经历和过程,从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路培琦老师也曾强调:“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并不是靠教师去说教,而是让孩子记住有意义的典型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从中感受和体验。”而我们的科学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综合实践性强,是非常适合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进行有效探究,培养他们关心自然万物,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和科学动态的。但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性别、年龄、兴趣、特长等)和发展个性过程中表现的自主性,如把学生框架在课堂上去一刀切地进行教育培养,显然是行之无效的。从教学为学生一生负责的课程新理念出发,教师所关注的主要目标将不是教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知识,训练基本的技能技巧,而是发展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达到目标的素质,而且还将由此把教学转变为不预设终点的,因而有拓展空间的活动。创造动态开放的、自主建构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重视学生的独特经验及个性特殊性,引导其自主学习的动机,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合作精神,体现学生、师生对话交流沟通等特性,建立学法的最高境界“学习的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社会背景、教育新涵义、学生和学科特点,在科学学科中有效引进“小课题研究”这一新颖而富有时代气息的创新活动形式,以开发和利用周围教学资源为起点,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课外的自主性研究为落脚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途径,使学习活动多元化,自主化、深入化、科学化。

一、      我们的思考——

1、              可持续发展下的科学小课题界定

发展是人类历史的主题,也是21世纪的主题之一。面对日益变更的世界,教师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用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载体启发引导发展中的学生,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小课题研究”作为科学学习活动中的一种新型活动方式,是指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在师生的共同策划下(也可以由学生自主策划进行)围绕一些与科学内容相关或社会、自身相联的小型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自由组队的合作形式,发现与提出问题,确立研究课题——设计研究计划——收集与处理信息——观察分析与推理,动手操作实验——表达交流与评议,最后在整合的过程中获得课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或儿童式的科学探究。

我们的小课题研究虽小,但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它本质上属于研究性学习范畴,具有研究内容综合性,研究时间的长期性及研究过程的合作性等特点,使学生在知识、心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不断地向异质事物开放交流,而达到人的可持续性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

2、怎样的课题适合我们的学生研究呢?

1)、现实性:课题的选择应源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如根据我们南海学校寄宿制特点,学生每天吃到的菜、点心都是学校营养师配的,而有的学生却每天剩下很多,在学了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后,结合实际,我们学生开展“我们每天的菜谱科学吗?”课题研究,把1215岁少年每天所需的热量,一般食物所含热量及抽查两天学校菜谱中食物所含热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学校的菜谱已经包含丰富的蛋白蛋、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水、等各种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只是同学的饮食习惯还稍有问题。

2)、开放性:一个好课题应能让不同学生在比较自由和谐的团队环境中朝不同的方向展开研究,获得个性化色彩的思考。开放性课题包括:开放研究目标(你想研究什么?)开放研究内容(自行筛选)、开放研究形式(个体、双人、团队均可)、开放研究过程(多角度操作解决同一问题)、开放研究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专评等)。

3)、童趣性:小学生进行课外小课题研究,更在乎的是生命个体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的新鲜、好奇、刺激,研究的结果则是激励鼓舞他们朝更高目标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研究内容对学生而言应尽量新颖、生动,充满诱惑力并富有童趣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如学完《蜗牛》一课后,“蜗牛的牙齿到底在哪?”“蜗牛的粘液怎样分泌?”的课题被学生摆上桌来,尤富童真童趣。

4)、适宜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课题选材不宜过大、过深,应相对适合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需求焦点,兴趣热点,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小”中探“奇”。如学了《植物的根》《植物的茎》后,学生就从常见的绿色植物出发,研究“绿色植物在黑暗中能生长吗?”,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离开阳光,绿色植物中所含的叶绿素不会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无法产生淀粉,长此以往就会枯萎。”真正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感。

二、      我们的实践——

1、确立研究课题

一个合适的好课题,往往是常识小课题成功的开始。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从如下方面进行寻找:(1)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灯光使用与视力保护);(2)来自科普读物中现成研究课题(地震的危害与作用);(3)科学课中出现但挖掘不深的内容(为什么铁船不会下沉?);(4)某些篇次的科学课本身就是一个可进行研究的课题(我们周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吗?);(5)教师协助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收集资料,作为选题参考。

当然,从课题思路的初步确定到最后课题成型,这中间需要师生共同对课题的可行性,前瞻性及研究价值等作出进一步的“探讨论证”,以便尽快确立好合适的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当正式确立课题后,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研究计划是勿庸置疑的事了。这时教师要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的目标对象是什么?该围绕哪些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如何获取必要信息?”等,给予及时到位的指导。

如学完《自然水域的污染和保护》后,我们针对校园里的小河,进行“绕校小河怎么啦”的课题研究,我们先熟悉课题背景,确立研究目标是“了解绕校河遭受污染破坏的原因,并能实际的提出治理意见。”然后引导学生对绕校河遭受污染的可能性作出猜想,或工业污染,或生活污染,或学生破坏等,并把设想进行分类、梳理、细化,从而作为研究子课题,再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查,观察实验,查询资料,从不同角度对这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只是助手,伙伴,学生是研究主体,他们充分体验着分析问题,形成假设,独立判断的过程。

3、组织课题实施

这是科学小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真正从事研究活动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将他们组织为若干个研究小组,然后根据研究计划,分组展开研究。

如“家乡的名胜古迹”这一课题,有的小组专门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有的小组走访调查旅游办,文物办和有关专家,获得相关图片数据;有的翻阅乡土古籍;也有的小组自己制作关于“家乡名胜古迹”的网站,把整理出来的大量信息在网站张贴、宣传;顺便进行网上“你知家乡名胜古迹有多少?”的问卷调查,在老师同学中广泛征答,以期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反馈;同时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发表评伦,呼吁大家保护家乡名胜古迹,这是文化,也是凝固的历史。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始终参与队员们的每一个研究过程,并对他们的研究进程及时进行调控、指导,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给予帮助,在他们研究走投无路时给予启发、点拨……从而保证每一小队基本上都能完成其所负责的研究任务。当然,教师指导程度应依学生所承担的任务难度、独立研究的熟练程度而定,不可机械、程式化、更忌平均用力。

4、组织交流评价

对于学生的研究成果(小论文式、小制作型、网络式、光盘的等等)教师应及时组织他们进行观摩、交流与评价。一般我们安排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或每周一的兴趣小组内。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引导学生大胆地畅谈研究过程中的所做、所感、所思,尤其是研究过程中遇到难题及处理办法,让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分享并丰富各自的研究经验。

至于研究结果的评价,我们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家长、专家均可);评价指标综合化(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综合检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评价方法多样化(因人设法,因人定级)。教师始终站在鼓励、欣赏的角度,客观肯定,中肯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自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从而积淀起进一步研究的信心与动力。

三、      我们的困惑——

之一:早在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在我们的“科学小课题研究”中,经常发现学生问:“老师,这节课研究什么?”很少会主动地说:“我发现某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奇怪或很有价值)咱们一起研究好吗?”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周围的事物,自己提出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去解决,即强化一种科学的问题意识、执着的干劲是首要考虑解决的。

之二:我们的科学学科教学改革,可以说是走在各学科改革之前沿的。但在现实面前,面对大环境内依然陈旧的教育体制、教学评价和远远滞后的配套设施,如何真正突破落实“科学小课题研究”,使其走进课堂又延伸课外,和我们的科学教学紧密结合,互为依托呢?是否可对科学教材的内容进行整体重组,然后再有机渗入小课题研究内容呢?是否可对在小课题研究方面有特别表现的学生,允许期末科学免考直升优秀级呢?各种各样的困惑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探索更合理的解决之道,从而使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朝规范之路发展。

有人曾说,只要学生是自由的,他们就会创造,展示个人独特的光芒。我想在我们初步尝试的“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正是强调了主体参与,注重过程展开,使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得到彰显,自发地投入生命热情,认识到、感受到、体验到科学活动的过程,去询问、去探索、去欣赏,从而发现问题,发现真知,更会发现自己!

 

 

主要参考文献:

   1)《科学课》

   2)《小学自然教学》

   3)《教育教学研究》

TOP
12#

原创性文章之四: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对小学科学课学生评价改革的思考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课以其充满童趣、新奇、活泼和个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动走进我们的孩子,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随之而丰富,生动,蕴涵意义。“如何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作出科学的评价,使科学课程的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这正成为科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学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的判断。因此。学生评价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完成这种价值判断,一是要进行价值标准研究,为评价对象提出一个合适的价值标准,二是要进行信息搜集,提出一种既符合评价对象实际,又是评价者可以操作实施的办法;三是进行价值判断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符合价值目的,能做出有意义结果的价值判断方法。因此,小学科学课学生的评价其实是对学生学习科学课过程中经历体验收获的方方面面地一种价值判断。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显现中肯性

在以往的自然教学评价中,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活动一般由教师提出,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什么评价要求。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评价活动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很难发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支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种人组成(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即调动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又减少单一评价可能造成的主观独裁性,使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多一双眼睛,多一份中肯性。

1、教师评价: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是教学评价的传统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如每堂科学课,我总会在黑板上另辟一角专为评价栏,以星数为表现形式,显性地营造竞争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友好合作。当然教师的评价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或单一的对学业的评价,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容、方法,更客观的视角,这在下面各个环节将具体涉及。

2、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定学习目标,自己检查目标的达标度,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达到自我教育的功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看法,师生共同改进教学。

例表一:《沉与浮》单元中《鸡蛋浮起来了》实验的评价报告表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鸡蛋浮起来”这个实验,哪个环节最有意思?

鸡蛋在浮起来的时候,从外面看过去变胖了,很有意思!

观察地真仔细,在水中浮着的鸡蛋居然变大了!这是水和杯子组合成了一个凸透镜,你有意外收获!

在实验的过程中,你对沉与浮有进一步的认识吗?

我了解了要使鸡蛋快点浮起来,盐要多放一点,并且使盐快点溶化掉。

很好,把沉与浮和溶解也联系上了。这说明你在实际的运用中,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很难得!

在家里做实验,你觉得与在学校做实验有什么不一样?

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一起帮忙,还可以讨论,家里是一个人很寂寞,做起来很慢。

你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做实验,说明你具有很强的合作愿望和很好的合作能力,厉害!

你能否较好地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科学知识技能,进行实践活动?

我还在家里按照书本中的制作过“潜艇”,和爸爸还做了一个小船,很有意思。

原来你不仅做潜艇,连船也完成了,祝贺你!建议你下次制作时可以自己尝试着做,不一定看书中,也许你做出来更好。

 

 

3、学生互评:学生除了自评以外,还可以在学习群体之间相互评价,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如在“怎样加快溶解”一课中,大家共同讨论好实验方案后,小组四人分工,每人负责用一种方法来研究溶解所需时间,然后四人把时间汇总,再一起分析比较到底哪种方法最好,最后还要对同伴的实验情况进行互评。大家看了伙伴的评价后,特别容易接受,感到很亲切。(用星数表示)

例表二:怎样加快方糖溶解?

加快溶解的办法

溶解所需时间

组内同学评价

放在热水中

 

 

罗志锋 

用搅拌棒搅拌

 

 

姚春智

先把方糖捻碎,变小

 

 

包莹莹

把前面的三种方法结合起来

 

 

董昭言

实验小组:  第二小组     时间:
   2003/5/27

4、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学生家长可用自己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对学生的个性完善和能力提高有着独到的促进作用。

例如“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中,因为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对凤仙花的种植、观察、记录、养护,这些是教师所无法了解的。如果有家长参与评价,即可鼓励孩子对科学探究的热情,督促其认真地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培养耐心;又可让教师真实间接地了解学生课外的学习情况。为此,我在开展这一次活动前事先以通知书的形式告知家长,让他们知道有这回事和了解应该做的,寻求支持配合。等活动将近结束时,请学生把家长的评语反馈过来。三(3)班齐颖菡的妈妈这样写到:“自女儿从学校带来凤仙花苗后,她认真地把苗种在花盆中,还非常郑重地向我们宣布要在她回学校的时候,好好帮她浇花,如果等她一星期回来苗死了,要我们赔。可见,她对这三棵苗是非常喜欢的。以后的日子里,她每星期回家都要先去看那几株凤仙花,浇水,放蛋壳,还用尺子量,说是记录花的成长史。61日回来时,凤仙花开了,女儿高兴地比去吃肯德鸡还兴奋。那天,她爸爸不小心把花盆撞倒了,一看就随手仍到垃圾袋中。后来女儿看到凤仙花不见了,知道是被爸爸扔了,伤心地一定要爸爸拿回来。爸爸没办法,又从垃圾袋中找到并重新种了,女儿才放心。种凤仙花是女儿非常投入的一件事,学会了观察和简单的种植常识,只是有点任性,对我们帮她看护花不懂得感谢,觉得是应该的,望老师能给予教导。”看了象这样的评语,我们及时和学生交流,取得的效果远远是超过了种花本身蕴涵的价值。

5、社区评价:科学课程是以大自然为研究背景的综合学科,学生在校外大环境的实践活动中也离不开社区的评价,社区评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的很好的激励作用。(当然做到这一点还有待于我们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支持和完善。)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体现综合性

在科学课程的评价中,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掌握与理解,还应包括学生的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例如,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与学生成绩相关的只占到五分之一。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而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则放在第二位;日本对小学生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学习情况、品行与性格三方面。国内从理科的传统学科教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注重学生科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90年代STS理论的引进和综合理科的出现;90年代末从传统的理科学科发展到科学课程。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同步的。因而,结合《标准》,我们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涵盖两个领域:

1、学科基础内容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以检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水平为主,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科知识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如《空气》单元中,此项评价内容为“学生能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力,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有热的,也有冷的;知道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命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他生命的重要条件,知道空气还是人类利用的重要资料。”

2、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等这些非检测性或不可量化的评价内容,教师切不可忽视,而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多途径了解,多方面评价。如表一中的对“鸡蛋浮起来”的评价内容既有基本的沉浮知识点的考查,又有技能、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评价,全面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又如“空气”单元中,评价标准为“学生探究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并在探究活动基础上潜移默化意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保护空气就是保护生命,意识到科学技术就在身边,科学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增强操作性

单纯的书面考试,如以往的单元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已经不适应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科学课程的学科定位是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目标概念,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体系。由于这些要求与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教学目标,因此对他们的评价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喜欢富有变化的、生动形象的新鲜事物,好鼓励,且不易被拘束,因而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法,灵活运用。除原有的书面测试外,还应该包括教师的现场观察,访谈,轶事记录,专题作业、作品的分析,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等等。

1、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袋

有关专家认为,“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儿童某一时期一系列成长的故事,是评价学生学习进步过程、努力过程、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长水平的理想方式。“学习档案袋”则侧重以学生的学习资料的整理、积累反映学生成长的面貌,表现出对评价客体和客观事实的尊重。科学课程的成长记录袋可以包括: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定),各阶段单元的多种测试成绩(教师记录),某阶段学生典型问题的诊断矫正,措施与结果,学生变化的代表作,科学探究报告,小发明,学生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其他值得记录在案的重大事项。这些材料,不仅对家长来说是直观认识走进孩子世界的载体,更是孩子今后成长路上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积累。

2、日常的观察、访谈评价

观察与访谈是过程性教学评价中经常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这里的观察不是日常用语中通常所说的“用眼睛看”,而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评价对象的表现,搜集各种有关信息的过程。例如对某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能力的观察,教师就应该实现明确观察对象,始终关注他们的表现,进行跟踪,随时记下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观察搜集到的信息,有时需要进一步了解周围人的看法或意见,这就可以用访谈的方法。访谈也需要事先设计好目的和要求,评价者应围绕目的与要求展开提问,并对相关访谈信息作好记录。例如在对前面“某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能力”的观察结束后,我们可通过对其他合作的伙伴的访谈,更全面理性地记录下这些学生的合作情况,从而保证信息来源多渠道,真实性。这样当事者看到对其评价后,会从内心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3、专题作业、作品评价

用代表作评价的方法也是教育评价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学习态度、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学习的整体质量、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等都可以用代表作来评价。评价者可以从学生作业、作品的立意、设计、实施、资料的正确完整性、结论的科学独创性等方面综合考察其所学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科学方法与研究能力的运用水平。如三(下)《科学》中关于“植物一生的科学报告”“动物的生命周期的科学报告”中便能一窥洞天。教师也可以在作业作品评定的过程中设立多种奖项,分类评定,如“科学理论星”“科学实验星”“科学设计星”“科学创意星”等,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中多少看到一线属于自己的阳光。

四、评价时机全程化,注重过程性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还有一个特点是评价时空的拓展。它强调评价伴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仅当学习告一段落袄时要进行结果性评价,而且在学习开始的时候要进行前置性评价,学习之中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实现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时机全程化的提出基于两个理念:一是评价伴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二是小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的、重在发展性的评价。只有关注学生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努力过程的全程性评价,评价才能深入学生的发展进程,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本质上的价值判断应有质的改变。只有在“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观的倡导下,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一批的学生成为个性迥异、卓尔不群的佼佼者,为师者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原创性文章之五:

让科学探究活动增加科学思维含量

南海实验学校小学部    周燕娜

科学新课程自实施推广以来,到今天已在我们一线进行了6年。新课程教材有很多值得我们大家研究探索的问题,其中“科学探究活动”大概是研究频率最高的一项内容。章鼎儿老师在05年全省五上备课会议上强调“在有限的新课程教材里,我向大家推荐的研究重点,或者说研究建议是两个字:活动。研究“活动”——研究科学课的活动;研究科学教材的活动。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广大科学教师是在朝这方面研究,努力探索。在一些不同场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学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教师精心准备设计了一个个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去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场面热热闹闹,甚至是群雄激昂,沸沸扬扬。但冷静下来我们思考:我们所要追求的科学素养真正内涵在哪里?科学探究活动只是为达成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有形可观的载体,最终要落脚在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品质养成、科学探究习惯的培养上。毕竟,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介入的深度和广度及有效度,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活动的质量。而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被热闹的表面活动现象所迷惑掩盖,忽视或欠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本文就有幸在06年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分会成立会上所拜听的姜向阳老师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为例,谈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增加科学思维含量的思考。

一、充分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思维先行,活动跟上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构成的,如果没有材料空谈活动,那就是纸上淡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材料不够典型,没有结构,还是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我们必须认清材料的作用,是为我们探究活动提供有形的桥梁,让抽象的科学概念知识等用可观可感的现象来说明,从而实现从具体现象,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我们教师在出示精心准备的材料时,必须让学生思维先行,继而进行探究活动,才能有效保证探究活动的目的性、秩序性和有效性。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中,老师主要为学生准备了二三份材料。第一份是不控制无关变量的一组生活材料,有小石子、木块、塑料块、回形针、胡萝卜、橡皮塞、蜡烛、小玻珠等,主要引发学生对原有认识,经验的冲突:第二份和第三份均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探究活动材料:有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塑料圆柱、木头圆柱、铁圆柱、铝圆柱和有相同体积形状,不同重量的塑料圆球;另一份是相同重量,不同体积大小的泡沫、木块和铁等。这些材料针对性强,是专用的这一课实验材料。

案例:在出示第一份材料时,老师是这样引发学生科学思维的:

师:(材料实物投影)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生:能。

师: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学生每人自己判断记录。)

师:请大家抓紧时问。你们把材料整理一下。

师: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2:我用手去感觉。

师: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石头都认为是沉,其它的意见都不一样。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先不做声,然后都异口同声说做实验试试看。)

师: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在投影上提供建议卡)

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

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速度快的小组思考交流老师出示的建议卡)

反思:石头、瓶盖、回形针、胡萝卜、蜡烛等材料是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物体,当他们进入科学课堂作为研究沉浮的材料时,学生的直觉思维很容易受到原由认知的干扰影响。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充分尊重和运用了每个学生的原有经验认知,先让每个学生在一张表格进行自我科学思维的判断过程,然后全班选取样本进行反馈。大家马上从反馈表中发现,每个人的判断都是不一样的,孰是孰非呢?继而进入动手小组实验,这样大家对实验的目的就相当明确,活动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发现以前觉得物体沉浮和轻重有关,和大小有关,现在一下子似乎变得没有关系却似乎又有关系,到底和什么有关???当经验和现象相矛盾,不能靠原有的认识解释现象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下子产生了强烈的挑战,就很想知道“为什么”,脑海中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

建议卡A的出示,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显得非常有层次性和深度,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让学生在探究中动手动脑学科学,也在潜移默化中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作用。当然,教师在设计这样的建议卡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表述明确性。

二、创设安静的氛围,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梳理科学思维,彰显个体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在发现生活中的这一组材料无法说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时,他们就会有“试试看”其它材料能否可以证明的打算。这是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因而在科学课中,我们要坚持唯物论的立场,把实验检验列为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检验认识”的唯物论熏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设计实验也是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一种积极的科学思维活动,特别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选择确定实验材料上,可以看到很多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

案例: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经过第一个探究活动,师生形成下面的认识:

师;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到底怎么解决?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设计一下,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生:(个别学生独立思考,大多数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般采用你一言我一句的对话式)

生:(个别反馈交流时,但还是没有很清晰的实验思路或具体方案)

师:(引导)木块是大的,浮了;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却沉了。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它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生:(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混乱之中。没有一位同学设计出研究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实验方案。)

师: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把水拿上来。

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师: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师: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掘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反思:在这堂沉浮课中,应该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设计实验的环节不是很明显,也不是重点。(教材本身的安排就是这样)但从五上科学教材开始,设计实验方案的环节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如“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建立栖息地”、“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各种材料的锅”、“我们的小车”“测量摆的快慢”等,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其实在脑海中已形成了一套清晰的、严谨的、具体的操作思路,基本上建立了这个实验的模型。如老师让大家设计“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受到了挑战,“难道研究物体的沉浮还要受到物体本身的条件影响限制吗?那么怎样的物体合适作研究?研究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虽然此时的课堂是沉默安静的,但大家的思维却是跳跃奔放的。当然,从课堂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想出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作物体沉浮研究显然还是有点困难,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课堂机智,及时地观察得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加以适当适时的启发。老师的策略是采用直接出示材料,通过材料特征的暗示作用,打开学生新的思维,这是可取的,只是教师要在小组学生设计方案时,及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不可抛过空、过大、过高问题,否则学生不切合实际,没有逻辑,没有证据依托的设计方案都是不符合科学思维的表现。

三、细致观察,分析比较,从实验中展开科学思维。

我们认为,“探究”是一个多系统的综合的过程,它首先是一个行为参与的过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其次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兴趣培养,还有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的形成,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而最重要的,探究学习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为何做?”“做什么?”“怎样做?”“做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等思维活动,是学生们通过探究任务的形成和解决参与认知过程,得到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这种以“思中做,做中思”为特征的思维参与过程是“探究”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收集证据,从中分析推理或归纳等一系列理性思维,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案例: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组相同体积大小、不同重量、不同颜色的塑料圆球。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师:(小组实验,得出结论,很明显最重的沉在盆底,最轻的浮在水面,还有两个分别悬浮在水中)

师:请大家把这组实验现象和刚才的相同体积不同重量圆柱体沉浮现象作一下比较,你对物体的沉浮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1:相同体积大小情况下,越重的物体越会沉。

2:不同材料的物体也会影响沉浮,颜色对沉浮没有影响。

3:在大小相同的时候,才能比较物体沉浮和什么有关。

反思:在教师提供有结构的两组典型材料后,学生观察操作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很简单的,沉就是沉,浮就是浮,但关键姜老师把教学的焦点放在前后两组材料的实验现象分析比较上,在第一组材料出现木块塑料是浮的,铝块、铁块是沉的时,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材料有关。章鼎儿老师曾说这是一组教学沉浮知识的材料,不适宜作探究活动材料,两个变量太多,其实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老师出示另一组相同材料、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红黄绿棕四色球后,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收集到越轻越上浮,重的下沉的证据,而不会把物体的颜色与沉浮联系起来,既颜色这一变量不会干扰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思维发展,前后两组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变量的概念,非常明确地得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容易浮,重的物体容易沉”科学规律。

四、平等对话交流,虚心倾听深思,碰撞出思维的新火花

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活动往往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活跃。但在我们目前的大多数科学课掌上,经常可以看到“唧唧喳喳“讨论交流型,虽愉快平等,却使之凌乱。学生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内兜圈,最终只获得一些零碎的、局部的、偏颇的直接经验,而将学习活动结束在肽浅的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水平并没有向前发展。这是非常遗憾和欠缺的。在老师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我们也看到学生在小组或集体讨论交流中虽有零星思维的碰撞,但自我独立思维、专注思维、深入思维等,都是很少见的。

案例:在学生研究完第一组生活中材料的沉浮以后,教师出示了建议卡A让学生讨论交流。

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

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可以说这种形式是非常高效有层次性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养成“平等对话交流,认真倾听深思的习惯,科学的思维仅仅迈出一小步,而停滞不前了。

1:我觉得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和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生:(一片唏嘘声,胆子大的有几个已经按捺不住,说“不对”“错了”。)

师:(示意安静)

2:我认为物体的沉与浮和大小有关系。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3(马上举手反驳)不可能。那为什么大轮船那么大,重,却在海上航行,回形针却沉下去了呢?

2(坐在座位上反驳)那是因为大轮船是在海上。海水会浮。

4:我觉得物体的沉浮有时和大小有关,有时又和轻重有关。有时又好象没关系。

师:(追问)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生:(在座位上各说各的,声音高涨)

反思:斛学课上,学生们之间在交流讨论时发生争执,意见相左,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是激发他们进一步思维的起点或导火线。但综观课堂教学,我们的学生往往会仅仅抓住自己的理不放,而忽视对他人想法观点的再思索,至使思维单线发展,而没有交叉,放射状发展。我觉得教师在处理学生交流讨论时,要想思维的碰撞多角度发展,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习惯能力的训练培养:

倾听:即是尊重别人,创设安静和谐课堂的首选,也是理解别人想法观点的必要做法。具体要求每位教师可以自己制定。

回答:声音响亮,自信。要在其他同学回答完后才能举手进行,不能轻易打断别人的回答。

思考:不要固守自己原有的想法,应该从实验现象出发,结合他人的发现观点,用事实讲话。

总之,我们追求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是愉快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但千万要保证每一项活动中科学思维的含量,一种客观的、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一种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才能渐渐走进科学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浙江省优秀教学论文汇编》——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喻伯军)

《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教学出版社(张红霞)

《探究一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罗星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14:37编辑过]

TOP
13#

外出学习培训心得收获之一:

参加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同一堂课”课堂教学研讨

暨 “开 放 周 活 动” 感

 

小学部——周燕娜

 

很凑巧,参加完嘉兴备课会议后,第二天在杭州的崇文实验学校举行“章鼎儿工作室”开放教学活动暨“崇文开放周”活动,和我们科学相关的有4堂课,其中两堂是同课异构,科学五(上)年级《摆的研究》;两堂是上城区教研员老课新上《混合小苏打和醋》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科学的权威人士章鼎儿老师闭关五年后的老课新上《磁铁的磁性》。怀着对崇文实小的期待心情,和对大师的景仰,我顺道参加了此次活动。

汽车载着我们在近江五园小区的一幢楼前停下,16日我们率先到会场报到,站在校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篆的“崇文尚德”四个字的校训,简洁但极具文化底蕴,校门口也一改传统学校的造型,采用封闭式的会客厅形式,内陈设阅报栏、等离子电视,校务公开、休闲座等,让接送孩子的家长能享受等待中的放松、闲暇,也体现管理者“以人为本”,营造开放型学校环境的办学思想。

在我们报到完等车的时候,我无意中和一位等孩子放学的外婆聊起琐事,想从另一层面对崇文有所了解,这种了解也许是最真实直接的,“您小孩读几年级呀?”“一年级”“崇文学校如何?”“在杭州的国有民办学校中应该是最好的吧!很多人包括杭州市外的家长都希望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很难进的。”这位外婆很真诚,也稍许对自己的外甥进了这所学校表现出一丝自豪。“那么这所学校在择生上有什么要求呢?”“唉,首先是钱,一学期大概5000元左右,住校再多一点,其次是孩子的素质,入学都要经过严格测试,比如说话表达,在玩中算题,操作玩具、生活常识等,最后就是门路啦,我们那阵子真是又托人,又辅导,半夜起来查看电脑中有没有录取,真是担心呀!”“那你们是住校吗?”“没有,我们每天来回汽车接送,加上有时睹车,要二个小时才到。”听完那位外婆的一席话,感受有三:其一现代的家庭对孩子教育越来越舍得投资;其二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是好的学校,再远的路程也有人会克服困难,把孩子送来;其三,学校和家长其实是利益共同体,互相促进,如果能让家长孩子认可喜欢就是一所好学校。

回到宾馆后,我大略翻看学校简介,得知崇文实验学校是杭州胜利小学投资建造的一所国有民办小学,采用“新班级教育”即小班化教学(28人班额,很羡慕哟!)强调学科综合,建构主动,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平均年龄26.7岁,有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中坚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天,我们学习欣赏了4堂科学课,先行者和后来者都用心对教材进行了处理,用新的理念和学生共融一体,在整个教学思路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处,当然对这样的课,我们也不能全盘照搬,具体设计处理还是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而论,除去学科本身的收获,有这样几点想法:其一,小班制教学对我们科学课堂中在实行的小组合作,教师个别组内指导,实验后的反馈修正等都有很强的影响,效果特别好;其二,学生的表达很自信、完整,为老师的课是锦上添花,这样场合的课我们不仅是看教师如何,也在看学生怎样,崇文的学生整体感觉不错;其三,像这次他们崇文学校的开放周其实我们南海也在搞,(教学成果展),为什么他们能吸引全省各地的教师专家?除却学校本身浑厚的积淀,老师专家的人物效应外,我想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外部“炒作”上很成功,借助浙大的力量,搞好一些后勤工作,利用特级教师工作室做大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其四,活动有主题,符合时代特色。他们通知中有一段话我很有同感:“从昨天到今天,时光从来都没有停止游走脚步。昨天,有那么一些课,让你感动,令你激动。这些课是昨日的经典,曾经成为你理想坐标。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曾经创造了经典的名师,毅然用新的理念延续昨日的经典,打造新的经典。相信,今天的经典会更让你感动,更令你激动,成为你新的理想坐标。同一堂课,是一个大舞台,是一个研讨新课程改革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将上演一出出缔造新经典的好戏,而且会告诉你——新经典诞生的过程以此支撑她诞生的理念。”是呀,一个老师谁不想自己的课成为经典呢?就像张艺谋说:“《千里走单骑》不想和《无极》比票房,但哪一个导演不想自己的电影去角逐奥斯卡呢?”行行都一样,当然我们老师在追逐外在“名利”的时候,要从为学生负责发展考虑,保持自己内心的恬淡和丰富充盈。

不要刻意的去追求什么,

但我们还是要有所追求的,

从自己的内心出发,

努力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实现自我!

TOP
14#

外出学习培训心得收获之二:

参加省科学第六次备课会感

 

1214日~1215日,我有幸参加了省科学第六次备课会活动,本次活动在嘉兴市的嘉兴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科学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欢聚一堂,有熟悉的、看似脸熟的、也有完全陌生的,学科性质使然,男性的脸庞多于女性,大会报到处和会场整体有点灰色,但这仅仅是表面的,走进这群率真务实求特的科学教师,我们便会发现体会到这次备课活动的多种色彩。

一、红色——热烈真诚的互动探讨

嘉兴的南湖是红色旅游之地,在报到结束后,我和几位同行的老师忙里偷闲先游了南湖一圈,从会景园买票乘南湖号游船,先游了湖心岛,内有烟雨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是否是此?)中国共产党秘密转移开会过的画舫船,再乘船到南湖革命纪念馆,整个馆造型从空中俯瞰象一面党旗,内部陈列着一些党的发展史对党员进行教育倒是不错,之后又游览了揽秀园、壕股塔,可能不是旅游旺季,总体感觉比较安静冷清,当然少了人的纷扰,让我们能更真切自在地领略事物的原本面目。

15日,我们听了海盐县向阳小学计锡萍老师的“昼夜交替的解释”(1课时)和宁波镇明中心小学凌彬老师的“夜间的计时器”。(2课时连上)。课堂上两位老师都能比较充分的体现科学新理念中倡导的探究、合作、开放、创造,用实证讲话,讲求在事实的基础上推测结论,对实验的材料也能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凌彬老师自己制作的“水钟”、“沙漏”等,给予我们较强的视觉冲击,体现科学教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的同时,自己首先要有主动探究精神,不断尝试调整,才能有底气去接受学生的“拷问”。下午的评课互动可谓是热烈之极,台上台下、质疑的、寻问的、探讨的、解释说明的,这里的科学教师卸下中国人特有的谦虚,不好意思和个人诚见,大家有话直说,有问题尽管问,特别是海宁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科学特级教师钱金明老师、宁波鄞县的李维教研员和另一个马教研员对目前科学课中存在问题的尖锐批判和策略的寻求,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打开了思路,指明前行的方向更为难得的是,有个别科学教师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材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和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我们对教材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绿色——从网络到现实,清晰真诚

上次的沈家门第五次备课会后,在省教研员的组织发动下,我们部分科学教师参加了教育互联下的科教第一线,在网络上,大家资源共享,难点、热点探讨,趣事互享,当然也偶尔互诉科学教师的苦与乐,不曾相识,却相互勉励,科教第一线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科学教师的心灵家园,这次的会议上,大家见面除了互相寻问真名和学校外,说起网名真是“一见如故、倍感亲切”,特别是兔子湖水青青、秀水等网上大虾,招来的热情如同明星,社会在变,人们固有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甚至生存方式都在悄无声息发生变化,由此我感受到我们教师必须要“思变”,放开眼界,用开放的心态多元化地包容,有选择的吸收新元素,固步目封只能是死水一潭,今后我还要在网络学习上多下功夫,不仅是获取,也要参与提供。

三、黄色——感动于他们的用心,鞭策自己走个性科研之路。

在几位实验区教师的五(下)年级教材分析活动中,让我最感动和受益的是温州实验小学陈耀老师的介绍,他把自己和学生在运动和力单元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个片断用相机纪录,用独特的平等的欣赏的视角通过故事的形式串连起来,好象他讲的是发生在昨天,在我的身边上演、真切平凡,却用心用情,他介绍说自己每天工作基本都在12小时左右,最长的是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730才去休息,可见天底下的老师有时都是一样的。在他们温实小有4个荣誉性的茶室,语文教研组两个,英语教研组1个,科学教研组1个,这虽是物化的证明,但实在难得,让人羡慕佩服。有了这样的老师,温实小的学生在科技活动、科学探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热情能力都是一流的,和他们相比,我觉得甚是惭愧,感觉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走科研化的治学之路,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突破口,有自己的特色,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一席之地。

TOP
15#

外出学习培训心得收获之三:

再向前走一步的时候到了

——参加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成立大会的收获感想

科学组:周燕娜   2006年4月10日

4月5日~7日,我和俞校长参加了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成立大会,会议行程活动安排如下:

45日:早上9:15从学校坐车出发,乘坐直达临海的班车,下午1:40左右到达。马上报到,入住市政府招待所。

46日:早上,举行简短的开幕式,成立大会。接下来听研究课,是由东道主执教的五(下)科学《是清晨还是黄昏》;再接下来是一位名叫钱金明的嘉兴籍特级教师作观点报告,题目是《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下午听了两堂课,四(下)温州教师饶正辉执教的《豌豆荚里的豌豆》和杭州上城区教研员姜向阳执教的三(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大家直言不讳,开诚布公的进行了互动式评课,气氛比较热烈民主。又快马加鞭,听了另一位李玉宇特级教师的观点报告《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育的若干思考》,很受启发。

47日:上午,我们又听了章鼎儿老师的学术报告《科学教师的责任》。听后很受启发,但也很有紧迫感,责任感,小学科学,是该再向前走一步的时候了。下午,急忙买票从宁波再到白峰再到定海,回家的归途中。

回来后,整理了一下资料,闭眼回忆这几天在临海的活动,有这样几点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       走出学科,看台州临海城市的感触:

第一次去台州,原本以为需要5个小时的行程,不想4个左右小时就到了。得感谢隧道,连通了山这头和那头,缩短了山与山的距离,当然隧道是外显的,这改变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车子开在临海的外围大道上,第一个抢入我视线的是他们的城市绿化,道路两旁种的主要树种是樟树、白杨和梧桐,非常高大,茂盛,造型也特别。尤其是樟树,虽然在我们舟山也很常见,但完全不同。直冲云霄大概高达30多米,在长长的一段树干上是不长叶子的,园艺人员的文章就做在树冠上,修建成了一团团,一丛丛的,而且每棵树都差不多,非常整齐干净又显生命活力。

临海的整个城市规模并不是很大,三面都环山,一面靠海。恰逢春意盎然之时,显得特别黑翠青黛。很有意思的是临海有“古长城”,(被称为江南长城,皆为明朝的戚继光所修建)站在大街上就能看见由山底而向山上延伸,虽不可与北京的八达岭同日而语,但秀丽完整,独显江南之灵秀。

离我们住宿很近的地方有一座古楼,可惜大门是关着的,进出必须绕道而行。如果能从别具风味的古楼下走过,大概能在脑海中浮现出电视中看到的古时情形。楼旁有一处东湖,湖水清清,杨柳相依,小型的古建筑相伴,刚好天色有点迷蒙,走在湖边甚是诗情画意!

由于时间关系,对于临海的地质博物馆、珠算博物馆、紫阳古街等没去走走,留着下次有机会再去游览。

二、       走进科学,谈谈学科方面的收获感受。

1、会长方红峰的讲话中,得到的启发是:

科学教育的本质,是科学文化在个体心灵中的再生;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心灵逻辑,建立公众的科学素养。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也许过多的考虑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所能够承受的思维逻辑,情感态度等,所以,往往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的科学后,真正留在自己头脑中、内心深处的东西很少。换句话说,我们自以为学生达到了一个认识、能力、情感的什么层次,其实什么也不是,检测出来很不尽人意。这一点,在科学泰斗章老师的报告中得到见证。

2、章老的学术报告中,受到的启发:

开门见山,以在不久前对一所杭州非常有名学校六年级毕业班中18位年级段最优秀学生的科学素养调研为切入口,直击“科学教师的责任”这一主题。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还是处于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状况,这有来自与整个国家、社会的大背景因素,也有在教学改革中的人为多方因素。但既然,今天,我们已经作为了一名科学教师,就应该有责任去努力,尽力改变、改善这一现状。

我们浙江的科学教育教学应该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面临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已走过了5年,到了我们回顾与整理、反思与批判、改革与创新的阶段,我们应该脱胎换骨,动真格了!我们应该进入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阶段了!我想,只要是改革,都会是一个痛苦、艰难、漫长的过程,都会有迂回,曲折,但只有经历过一段这样的过程,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幸福和充实。

印象最深的是章老师为了使我们明白改革的重要性,举我们科学课中要教学研究到的蚕宝宝为例,用超乎想象力和透射力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摘录几句,如下:

蚕的蜕变过程引人深思

l蚕宝宝几乎一刻不停地吃25天的桑叶

l然后用20天来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

l从蚁蚕到熟蚕,每天都在长,不知大了多少,却仍然是蚕

l从蚕到蛹到蛾,才算长成;长成成虫。

我们处于阶段?(自问)

 自然课?  常识课?   科学课?

 我们处于科学课的阶段?

需要警惕自己!

l吃一口桑叶就吐丝,吐出一段丝就以为完成一个茧了

l其实,这一点丝只是粘附住桑叶,不使自己掉下来而已

l要结一个茧还有许多事情、许多日子

l即使结成茧了,不过是准备工作完成了

l真正重要的才开始:开始脱胎换骨过程

l     这是走在最前面的一批科学教师的任务

l     我希望成为在座各位老师的任务

这里,他又讲到科学课堂时间分配的问题,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学生科学活动中科学思维的问题,字字珠玑呀,发人深思。最后,他祝愿我们成为:

l     飞起来的长着羽毛的第一批获得鸟的资格的鸟

l     后面的鸟是从鸟的卵里孵化出来的

而对于将近70高龄的自己,他还想:

l     我还在想象着做一个茧

l     再破茧而出变成一只蛾

共同期待:

l     我还希望不久的将来

            还飞出一大群蝴蝶!

                             一对对孔雀!

                                  一只只搏击长空的鹰!

年近70的人,还是如此的善于思考,乐于思考,把小学科学的改革使命,扛在双肩,真是佩服佩服。

3、另外两名特级教师的讲座中,受到的启发是:

A、钱金明老师:

○立志、

○把学习作为一种内在需要、

○用教科研来指导每一堂课。

总结: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自学反思,把握机遇,努力积淀,永不停步b

B、李玉宇老师:
Z智慧是什么?智慧是知识。但是,博学并不是智慧。智慧也不是机智。机智是一种行动,而智慧是一种内在。
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作用。作为一个老师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去关注教学中的细节。
我们就要去关注细节,去分析这些细节,从技术层面等。

有问题才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看到的不是真的,反过来才是真的。——这种思路以后,学生会不会怀疑,我看到的都是不对的,其实都是相反的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这么一种强化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削减,其实是停步不前的表现。包括老师也一样。
不仅要培育我们孩子们的问题意识,还要培育我们自己的问题意识。
专家有专家的发言权,我们有我们发言权。……

4、三堂示范展示课的收获:

A、教师对于自己执教的课要有充分的自信,但不要过于自信,任何事过分了就有自负之嫌,走入做作,不自然的境地。而且,现在的优质课、展示课,示范课大家也见得多了,让这些课回归常态,回归自然,我想也是一种追求和改革的趋势吧。

B、教师在对教材处理的时候,应该从整体,整个单元的主线出发,不可把活动切割,否则活动的有效性将无法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也就有困难了。

C、学生有学生的思维特征,我们教师在预设教学设计时,多想想学生会怎么想?会怎样回答?会出现哪些疑问?如果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你的教学策略如何对待?有了这样的预先多种考虑,才会在上课时有备无患。当然,有的教学意外是无法在事先预知的,这种对生成状况的处理需要我们的教学机智,是长期磨练形成的一种能力。

断断续续的写着,有些当时的感受慢慢的淡忘,今天才完成这篇收获感受,惭愧。

TOP
16#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收获之四:

结束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始

——参加浙江省第八次小学科学备课会议的感想收获

时间真的如白驹过隙,温州瑞安的第七次备课会议还历历在目,不想第八次备课会议又如期而至。非常感谢领导能给予机会,让我比较有幸系统性的参加了5次的全省性备课会议,从而能比较全面、前瞻的进入到新课程的改革和教学研究中。

一、会议概况

1219,浙江省第八次小学科学备课会议(六下)在湖州长兴第二实验小学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代表以及长兴部分科学教师集中在长兴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扎实有效的学科培训。

本次备课会议共有全省各个市县的 280代表参加。19日与会代表聆听了两位特级教师陈彤、任洪和第二实验小学李建荣老师执教的《月相变化》、《看到的和想到的》、《放大镜》三节研究课和金华环城小学程丽萍老师、丽水缙云县紫薇小学陈彤老师、鄞州区章水镇中心小学陈锡江老师关于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微小世界》、《宇宙》、《信息》三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如何钻研教材、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等方面对老师们作了具体的指导。20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喻伯军老师和陈胜钢、张建芳老师作了关于小学科学评价的专题报告。

二、会议亮点

在坚持一贯的高效、简约、求实、平等的会议氛围下,本次会议最大的改进之处是评课过程中互动形式的改变。也许是科学老师以男性为主,年轻,都比较直言较真,每一次的活动研讨中,大家都是你方说罢我来唱。这次的评课安排在每一节课后,以手机短信的形式把你听课过程中的想法、建议、观点发到指定的手机,课结束,工作人员就把手机上的信息交流反馈到大屏幕上,这样执教者和听课者以及专家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在这种即时性、开放性很强的环境中,大家畅所欲言,真诚坦荡,使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又各留余地。

三、会议的导向

每一次这种大型的省级会议上,总会有一些方向性的指导,提示。在本次的活动中,大师级的人物向我们作了有关“小学科学到底如何有效评价,而且又能落实”,“在评价中,我们怎样转压力为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等讲座,具体的讲座课题为陈胜钢老师的《以初中科学教学的视角,谈小学科学的学业评价》,张建芳老师的《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我认为其实有些讲的东西我们在实际中也在做,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总结,积累,上升到经验的程度,并且做的过程中,要讲究坚持性、连贯性,有效性,这样我们的科学教学也许能多一些实实在在,看的见,考的出。

四、其他感触

这次的备课资料中,另外添加了2006年的省论文、案例评选结果中一等奖的文章。在会议的间隙,我抽空把文章拜读完,最大的感触是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亮点,新的观点,想法,并且所讲述的都是和我们的实际教学紧密关联的。特别是几篇案例中讲到的故事,我们也曾遇见过,只是我们自己忽略了提炼总结,再进一步的思考。

最近我总是有很多的想法,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实每一堂课总有东西值得我们去记录,反思,虽然我在暑假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偶尔也把教学中的一些故事想法进行记录,但是总是忙于批改、上课、准备东西、其他的等等,博客里的文章日期日渐拉长拉长,有时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了。

此外,这次的另两位上课老师是今年刚刚评上省特级教师的,都非常年轻,以前印象中的特级,那时一个头发花白、神态可拘、体态龙钟的剪影,现在看来得转变观念了。同时,我觉得在我们小学科,有时机会比较多,比在语文、数学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的幸运,所以自己要看到这种优势,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别样幸福,要学会珍惜,把握。

虽然,在这样的场合上课,人所要承受很多的压力,但是我总觉得有一种释放,呈现,并且在这样的场合后,我们所能得到的经验积累有时是无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的。不管成功失败,这是淬炼,是凤凰涅槃,所以,我们要做的更好,必须去经历这样的场合,只要有机会。
TOP
17#

外出学习培训收获之五:

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委员会2006年全国年会的收获

周燕娜

20061113~16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小学科学年会。这次的年会是在六朝古都——陕西西安举行,所以收获分两点记录,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       领略欣赏了古城的魅力

到西安,不可不去看看秦始皇兵马俑。在会议的前一天,我在西安友人的陪伴下,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华请池、西安事变纪念馆和后人模拟唐朝时的情景所建的“大唐芙蓉园。”游览一圈的总体印象是:毕竟是古都,又是西部的城市典范,城市的现代建筑和文化遗迹相交相生,除了特别明显的高新科技园区外,大多数的西安还是比较低矮,内敛,沉稳。高高的城墙,让我回想起电视中出现的场景,威严,不可攻克。

可以说,秦始皇兵马俑没有我想象中的雄壮,磅礴。除了1号坑外,2号和3号坑的开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还是用帐篷覆盖着,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主要是遗产的保护问题,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很好的解决。

印象最深刻的是“铜车马”,它是按照真实的一半比例造的,真的是技术高超,惟妙惟肖。一个赶车人头顶上的一把伞,也有非常精妙的设计,他可以根据一天中太阳位置的改变而自动改变伞的朝向。我在放大的模型器物前亲手尝试了一回,啊,真是佩服之极。

另外我感触秦始皇兵马俑的占地范围真是广。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开掘出真正的秦始皇陵墓,发现的不过是一些陪葬坑,看来,古人的“事死如事生”观念是非常强的。我们走在秦陵的周围,开玩笑说,也许我们的脚底下有无数“宝贝”呢。

此外,告诉大家,西安的“羊肉泡馍”可是最有名的招牌小吃。虽然我是不吃羊肉的,但是入乡随俗,了解一个地方,首先要从吃开始。在朋友的怂恿下,我开了“羊”戒,感觉这“羊肉泡馍”没我想象中的羊臊味,汤特别得鲜,还是可以接受的。从吃“羊肉泡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北方人的闲情雅致,把一块又大又厚的馍自己掰,掰成一粒粒象黄豆那么大,然后用烧熟煮沸的羊肉汤浇下去,“羊肉泡馍”就完成了。如果你吃完一碗还想吃,那就自己再慢慢掰馍,再浇汤。哎,真是有空没事的时候,才会想出这么悠哉的吃法。

二、       开阔见识了全国小学科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由于是全国的年会,自然上台交流的课有各个版本的。这次,我有幸听了5堂优秀的现场课,其中2堂是“做中学”的实验课,一堂是青岛版的,还有2堂是我们在教学的教科版的。我感觉其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教材,关键教师的理念是一样的,科学的本质不应该偏离。每堂课结束后,各省的专家和现场的老师都进行了互动评课交流,我认为在这几方面有些启发:

1、我们一定要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科学课上我们已经习惯并且似乎默认了一种热热闹闹、沸沸腾腾的教学场面和氛围,其实仔细深刻地思考这种场面背后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有多少呢?科学其实是非常严谨和安静的环境中研究和进行的,如果我们把科学课定位在学生快乐宣扬的场合中玩,这是一种误区,也是一种悲哀。所以我认为走过这么多年的小学科学、常识教学之后,我更应该去关注学生的一种静态中的动态参与,一种有内涵的参与以及每位学生的不同参与和发展。这是我在自己今后的课堂中应该把握和努力的方向。

2、  我们要事先对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运用学生的前科学概念,通过有结构的教学,让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得到新的整理、内化,从而形成完整正确的科学概念。

    我们都知道,学生来上课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很多背景性的知识、能力、情感,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深化学生的这种资源,并且要灵活的引导,把学生模糊的概念、零碎的认识整合,从而达到一定的水准,这才是教学使学生发展的体现。

3、  我们科学教师自己一定要加强科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补充,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必须讲究科学性。

    在现场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也有一些新的见解,当然他们的表述中有的是科学的,也有的是模糊错误的,我们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结构,才能够不慌不忙地得心应手的加以解决。否则,老师自己都搞不零清的东西,越讲解越糊涂,不是误人子弟嘛!

4、  我们在关注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时,要先从整体上把握,相对清晰,适度模糊。

这一点体会主要来源与我们当时三、四百个听课的教师、专家等评课时引发的我的想法。在我的感觉中,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无论你课前如何的准备,想尽一切可能来应对,还是会出现我们始料不及的事件和状况,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动态变化的,有情感的人。而且,我们每一堂这种大规模的研讨课,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能获得的都是掌声,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层面去听取,去吸收,这才是这样的大课上完会给你带来新一轮成长发展的开始。

那么,我们在作为观众,旁听者欣赏这样大课的时候,首先要从整体上,他的一些设计思想上理念上去感悟学习,他们的创新之处,进步之处,而对于课的一些细节上,我们可以适当模糊,在评课时不作为重点,当然自己还是要以此为鉴,提醒对照自己,在同样的环节情况下以后不犯这样缺陷。

5、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的教学研究,要从一个个的典型案例着手,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反思,然后形成资料,这样可能会切实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

    这一点的感触主要来自于韦钰专家的讲座。她一直在最近的几年中研究“做中学”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推广和试验活动,他们非常注重对一个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和不断的反思、改进,然后再在改进完善之后,形成可以供大家参考学习的典型案例,书面呈现。而且这样的案例研究,也是适合我们一线教师自己做的,对我们的日常教学是会起到推进作用,而不是高不可及。

6、  我们在把握好整体教学环节的背后,应该要关注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不仅仅是热闹,更重要的是沉淀、思考,不断的理清思路,让学生的科学思维朝有序螺旋型地发展。

要做到理清学生的思路,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或者说,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先清楚自己这堂课中的一些基本目标、要求、教学的重难点。好像这是非常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又非常容易忽略最基本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在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中,教师一定要实在可行,切忌大而空乏,形式主义,这直接会导致我们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或者说是效率等。

其实,每参加这样的大型研讨教学活动,总会有很多新的感触和思考,也许正是这样的感触和思考促使我们不断的去改造自己的教学,去尝试新的变革,告诉自己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提高,这也是我们教学常新的因素之一吧。

 

                                 20061130日星期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