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引领教研,高压锻炼,促进成长
——丽水市莲都区小学科学备课会综述
2012年2月16—17两日,丽水市莲都区小学科学备课会在莲都区人民路小学举行,本次备课会以“回归常态备课,凸显教研实效”为主题,旨在引领示范各学校的学科教研,培养、锻炼年轻教师。现将本次备课会概况进行回顾:
一、创新形式,抛砖引玉领教研
本次备课会改变以往的模式,采用了“理论引领——分组集体备课——15分钟模拟上课——二度备课——课堂教学研究课——互动研讨”的形式,这样的形式让课堂教学研讨课真正回归到常态,使教研更具实效性,也为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二、精彩讲座,前辈教师传经验
在两天的会议中,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蓝岳美老师简单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背景以及议程安排,梅山小学的史佰友老师、莲都区外国语学校的陈美丽老师、刘英小学的夏日红老师分别作了题为《把握教材思想,理解活动内涵》、《课前准备,实验教学第一步》、《如何组织科学课堂教学》的讲座,三位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介绍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为科学老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展智慧
人民路小学毛剑梅老师、刘英小学的吴勇老师、囿山小学的黄端军老师和大洋路学校的陈建秋老师分别作为备课组长主持了三至六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分年级、分场地进行,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们在独立钻研教材之后,由各年级备课组长组织引领,重点将组内教师在解读、钻研教材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教学预设进行讨论、优化。一小时之后,所有老师集中在主会场,主备教师根据初次备课进行15分钟的模拟上课,根据模拟上课的情况,参会教师一起再次交流研讨,进行二度备课。这样的备课形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人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思考、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解决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问题,有效设计教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
四、高压锻炼,青年教师现功夫
碧湖小学的周飞燕老师、莲都区外国语学校的蓝鑫龙老师、梅山小学的李姗姗老师和碧湖二小的高福乐老师分别承担了此次的课堂教学研究课任务。执教的四位老师中,有三位是新分配,任教不足一年的新教师,另一位也只有三年的教龄。为了呈现更真实的常态教学课堂,本次备课会采用的是当场宣布课题,现场进行集体一度二度备课、上课的形式,给四位上课的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事实证明,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四位老师都顶住了压力,给我们提供了四节非常值得研讨的课例。虽然四节课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都欣喜地看到了科学青年教师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和他们所具有的潜力,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看到了莲都区小学科学新的希望。四位老师也都表示,这样的一次锻炼,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
五、积极发言,参会教师亮观点
在为期两天的备课会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到会教师的人数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与会教师的参与度较以前相比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不论是集体备课还是课后的交流研讨,老师们都能积极发言,亮明自己的观点,会场上还多次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我们莲都区的科学教师虽然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但老师们已经非常重视科学,积极地去思考科学问题,不再将科学作为副科来对待,这对莲都科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
两天的备课活动时间是有限的,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入的,我们将带着这些思考继续我们的科学道路。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路小学 毛剑梅
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 蓝岳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6:10: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