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区学号076珊瑚宝宝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杭州区学号076珊瑚宝宝作业专贴

 去年因为生孩子耽搁了研修班的学习,作业做了一部分没及时放论坛里,希望还来得及。

作业目录:

一、读书笔记

1.《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重新认识 》——读  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2、《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四章“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后撰写的学习体会论文

引领孩子全身心地去感知世界——对小学科学课中观察活动的认识与实践      (发在14楼)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自己的科学用语开始——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在15楼)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自己的科学用语开始——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在15楼)

4、科学的本性:模型建立——《走进中小学生科学课——全景式教学方法》第一章介绍(在16楼)

5、呼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读约瑟夫·克奈尔 《与孩子共享自然》有感(在17楼)

二、  教学实录及反思

1、《测量摆的快慢》

2、动力与摩擦力(一)

3、《磁铁的两极》

4、《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

5、《昼夜交替的解释》(发在13楼)

三、课例及课题、论文

教学课例:

1、走进大树的世界——《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树》两课的教学体会

2、组织有结构的观察活动,进行科学性的描述 

3、重视模型建立,认识科学的本性——对《运动与摩擦力()》的重新解读

课题:

1、以问题推进科学教学——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和实施研究

2、引领孩子拥抱大自然——小学人性化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研究论文:

1、《引领孩子拥抱大自然——小学人性化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结题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6:52:3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读书笔记:

书名:  《赏识你的孩子》      作者
            
:周        出版社                   #y©和风论坛 -- 和风论坛:一个为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的综合教育论坛  c

题目: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重新认识                   

 

网名:珊瑚宝宝          学号:76         '$3W©和风论坛 -- 和风论坛:一个为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的综合教育论坛  ao

[内容摘要];WSV©和风论坛 -- 和风论坛:一个为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的综合教育论坛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视下,在著名教育专家方明、朱小曼、著名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健及当代教育家杨瑞清等一批仁人智士直接参与和帮助下,周弘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提出赏识教育的理论,并且把在女儿身上的实践经验和普及推广过程中碰到的案例汇编在本书中。

   

[ 关键词 ]   赏识教育和风论坛 -- 和风论坛:一个为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的综合教育论坛  qK4Xx

[  正文  ]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作为教师的我们,时常听到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多年的教育实践让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都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持反对态度,因为影响孩子的因素太多太多,并不仅仅是老师有责任。尽管赏识教育的这段理论中讲的是家长,可作为老师的我们面对孩子的“不争气”的时候,心情不也正和家长一样吗?不也往往是抱怨和指责吗?不也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学习农民的做法呢?

    当初为人父的周弘老师带着喜悦迎接女儿的降临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女儿会走入一个无声的世界。因为聋哑,女儿学东西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甚至还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在教女儿的过程中,作为父亲付出的更多,但正式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他改变了女儿,女儿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也改变了自己,不懈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历经了五次开窍。从一个字发展到字,然后归纳为赏识,最终达到通的目标,并把这种方法归纳为赏识教育。

    书中有很多案例,有关于周弘女儿周婷婷的,也有一些为孩子、为自己来求助周弘的,每读一个案例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后悔自己怎么将这么一本好书束之高阁了那么久。下面就把一些其中的片断拿出来和大家细细品味,我想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学会了赏识教育,我们的科学课堂也会更加富有生命力。

    (一)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在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两件事成功率最高,那就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赏识教育认为,家长们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心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家长在否认差异的同时,对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来。这种感觉便迫使家长去盲目攀比,盲目追赶。在追赶的同时,伴随着哀愁、抱怨、贬低,想尽一切办法刺激孩子,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差异越来越大,因为教育被扭曲了。

(二)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潜力的原因,在于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赏识教育为何能激发出这么大的潜力?原因就在于它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到人世间的。

(三)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

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礼物的。

批评可以,但批评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孩子在某种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家长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提醒过你多少次了,还这样,你完蛋了。考试考糟了,考这么点分,将来捡垃圾都轮不到你……

(四)赏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能经受挫折,不是温室中的花朵

对于孩子的有形生命,家长呵护有加,该孩子自己做的事父母做了,该孩子自己担的责任父母担了,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罪。对于孩子的无形生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学习好,也不能多表扬,要防止翘尾巴;学习不好就更不要说了,苛刻指责是家常便饭,父母不负责任的批评指责甚至无原则的打骂,让孩子的心灵累累伤痕。

赏识教育在把做人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承担起来,也就是让孩子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让他们的有形生命也经得起风雨的磨难。

 

 

TOP
3#

  教学实录及反思一:

课题: 《测量摆的快慢》 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时间》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探究活动过程。

2.   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完善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严谨的科学研究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到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通过实验知道测量是发现科学规律的一个方法,并且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教学重点:经历运用测量的方法对自己的推测进行科学的验证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严谨地对待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控制变量进行科学的探究。

教学准备:摆绳、钩码(或螺帽)、画好角度的卡片、铁架台、秒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摆)上节课我们经过讨论,推测出了摆动快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板书:摆重
    
摆长
    
摆幅)这节课我们通过大家设计的实验方案具体得来研究一下到底和什么有关?(出示课题:测量摆的快慢)

2.根据推测,同学们已经设计好了自己的研究方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

二、实验探究活动

1、指导研究摆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1)出示学生制定的研究方案:看一下这个研究方案,你们觉得可以吗?

2)指导学生注意控制变量:我们现在要研究摆重和摆的快慢的关系,那么我们要控制的条件是什么?不控制的条件又是什么?(板书:控制的条件
    
不控制的条件)

摆长保持不变很简单,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摆幅保持不变呢?

方法一:用画好角度的卡片确定角度(15 30 45度等)

方法二:以一种物体为参照物定位。

摆重怎样改变呢?(增加钩码个数,指导学生应该并排挂一起,串起来会使摆长也发生变化。)

3)上节课我们研究的是1分钟摆摆动多少次,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节课研究摆摆动10次需要多少时间。

提醒:实验的时候不要去碰桌子和铁架台,计时员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记时、数摆要同步开始。

4)出示记录单:将测量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研究问题:摆重和摆摆动快慢的关系(摆动10次的时间)

 

 

原来的摆重:(   )个钩码

摆重改变后:(   )个钩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结论:

 

 

5)学生分组实验

6)交流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摆重与摆的快慢没有关系。(板书)

2、验证摆长、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1)过渡:摆重与摆的快慢没有关系,那么摆长、摆幅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呢?

2)交流:怎么样改变摆长和摆幅?

提醒:摆长的改变可以大一点。摆幅的改变可以用到卡片做的角度,改变也可以大一些。

3)出示记录单,分组实验。

研究问题:摆长和摆摆动快慢的关系
    
(摆10次的时间)

 

 

原来的摆长:(   )厘米

改变后的摆长:(    )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结论:

 

 

研究问题:摆幅与摆摆动快慢的关系  (摆10次的时间)

 

 

原来的摆幅

改变摆幅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结论:

 

 

 

 

4)交流汇报

得出结论:

摆长与摆的快慢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板书)

摆幅与摆的快慢没有关系。(板书)

 

 

三、小结部分:

今天通过改变摆重、摆长、摆幅,测量了摆的快慢,你又获得了什么经验?

 

 

四、板书设计:

                     测量摆的快慢

                 摆重    没有关系

                 摆长    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摆幅    没有关系

 

 

二、教学实录: 杭州市天长小学 陈甜执教

师:上节课我们制订了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请同学们来看这份研究计划,这个组研究的是什么?

生:外力。

师:这个研究计划可行吗?有没有要改进一下的?

生:用力方法要改进一下。

师:怎么改进?

生演示。

师:这样可以吗?(演示:在摆的过程中用手碰一下)

生:可以。

师:请一个同学记时,我们集体来数一数。

(师演示,生一起数一分钟内摆的次数,共做了3次,记下数据。0

师:你能对这里的数据进行分析吗?

生:从刚才的实验数据看,外力对摆的快慢影响并不大。

生:老师,我觉得还应该做一次。

师:好,那我们再来测一次。

(师演示)

生:我觉得是有影响的,因为使它的摆幅改变了。

师:那么外力其实是改变了摆幅,对吗?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还有三个要请你们自己来做,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同学们把摆先做起来。

(教师发放表格和尺子,学生分组展开实验研究)

师:(出示一组数据)分析一下摆锤的重量、摆绳的长度、摆幅的大小,对10秒钟摆的次数有什么影响?

生: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影响比较大,摆锤重量、摆幅大小影响不大。

生:我觉得摆锤重量、摆幅大小还是有影响的。

师:请把你们组的记录拿上来看一下。(在展台上展示)

    我们集体再来做一次。(演示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和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师:刚才这个组的问题在哪里?影响摆的快慢的是哪个因素?

生:是摆长。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发现影响摆的快慢的是摆长。那么通过调整摆长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呢?

生:可以。

师:请同学们课后先设计一下,下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三、反思或建议:
    
从五年级开始,科学教学就非常强调学生能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但是在具体实施当中总是比较困难,虽然设计的是单因素的实验,学生也很难设计出一个比较完备的实验研究方案。根据教材的要求,这节课就是这么一堂在前一课设计好实验研究方案后的实验课,实验过程中体现的是由扶到放的过程。为此,前一堂如果不能很好地设计出实验研究方案就不能保证这堂课的实验开展。这里所听的这堂课是当时有天长小学的三位科学老师在同一个班连着上了《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的第二堂,在前一堂课中老师比较好地引导学生完善了自己的实验方案,这样这堂课老师就完全可一放得多些了。由于学生很强调一个外力的因素,因此老师在这堂课上先“扶”着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非常尊重学生地再反复测一次,然后“放”开让学生展开研究,整堂课研究氛围浓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 13:28:41编辑过]

TOP
4#

教学实录及反思二:

课题:1.6动力与摩擦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1、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2、经历摩擦力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进一步体验通过控制实验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3、经历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预测假设、设计实验、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2、形成研究摩擦力的兴趣。3培养乐于交流、乐于合作的态度。4、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尊重实验数据、进行重复验证实验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2、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与物体的 运动状况(滚动、滑动)有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还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对地面的正压力) 有关系。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验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做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教学准备
            

    学生:

    教师:每四人小组:橡皮手套、小车,钩码,弹簧秤,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长条形的三层板,相同大小、重量的垫圈,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
            
棉线等,透明胶。橡皮擦、新旧鞋底、新旧黑板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示一根较光滑的木棒,一端涂有油。)今天我们先来举行一个比赛,请一位我们班中力气最大的男同学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女同学。

 2、我们举行的是夺棒比赛,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谁会赢,谁会输。

 3、两同学上台进行比赛。

 4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比赛的结果和你们刚才设想的相反吗?

1、揭题。

二、感受摩擦力、认识摩擦力

1(师示新旧鞋底和新旧黑板擦)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两种物体,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为什么吗?

2、这其实就是由于摩擦而引起的!鞋底与地面摩擦变光滑了,黑板擦与黑板摩擦也变光滑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摩擦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

   (新的轮胎有很深的齿痕,而旧的变光滑了;汽车刹车后地面上留的黑色痕迹;我们的桌面比以前光滑了;衣服的袖口被磨破……)

 3、是啊!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可以观察到摩擦现象!
                

 4(师示橡胶手套、橡皮、黑板擦等)让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吧!

 5、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感受。

2、小结:由于摩擦物体运动时常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就会发生摩擦。

3、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认识了摩擦力,你还发现了什么?(用的力越大,感觉越吃力等。)

三、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么摩擦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假设: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面积大小有关系;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滑动或滚动有关系;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

2、今天我们先选择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物体运动方式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来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我们放到课外去研究。

3、每个小组讨论一下,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两个问题呢?

师投影出示两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4、汇报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实验中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要不同?

    现在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块长木板,观察木板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辨别一下哪一面比较光滑,哪一面比较粗糙)

    实验材料该如何处理?放置?

    实验具体如何操作?

    如何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方式有关系

(下略)

 5、学生实验。

1、汇报:现象和结论。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系,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滚动比滑动的摩擦力要小。

2、刚才我们从物体下滑的实验中发现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接下来,我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测出一些数据来更科学地说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其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咱们自己做的小车进行实验。

   其实我们可以用重力来拉小车,让小车刚好运动起来,这时测得拉力的数据,其实就是物体所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3、讨论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小车载重有关系

  实验中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要不同?(挂的垫圈大小、还有运动的距离、车放的起跑线、车的方向等要相同;车上放的重物不同。

  如何测得摩擦力大小呢?

  准备做几次实验?(同样的载重量多做几次,然后求平均数。)

  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10、整理实验记录,汇报结果。

11、讨论: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被拉动的物体重,用力大,这说明摩擦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用力小,这说明摩擦力小。可见摩擦力的大小跟被拉动的物体轻重也有关系。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课后我们去关心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找找哪些是增大了摩擦力,哪些是减小了摩擦力。

 

补充资料:

一、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的压力、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有关。具体说,摩擦力与接触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的大小则主要决定于接触面的材料、光滑程度、干湿程度和相对运动的速度等因素,通常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二、生活中哪些摩擦力是不利的?哪些是有利的
                    

生活中多数摩擦力是有害的。例如:机器运转时的摩擦会发热,造成能量的无益损耗,而且部件会受到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离不开摩擦力,如在泥泞的道路或雪地里,为了避免汽车轮子打滑,就要增大轮子和地面的摩擦,胶鞋底上的花纹也是为了增大摩擦。想像一下,如果没有了摩擦,世界将会是怎样呢?

三、越光滑的表面上摩擦力越小吗
                    

在粗糙的表面上摩擦力比光滑表面上要大,如当两个物体的表面都磨得很光滑时,摩擦力可以减小,但这种减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两个物体的表面十分光滑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反而有所增加,甚至好像“粘”在一起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正在研究呢。
                

 

板书设计:

动力与摩擦力(一)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状况

运动状况

小车的重量

 

 

教学后记:

五下《运动与摩擦力()》中所要建立的是关于摩擦力的模型,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模型,如何才能让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关于摩擦力的模型呢?我想建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体验——设计实验研究。但从教材内容来看,对于“到底什么是摩擦力”教材中的体验活动过于简单,而且对摩擦力的解释也不够准确,教材说:“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这样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除了要两个物体紧密接触以外,还要运动起来,将静摩擦力完全排除了。学生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要再来理解小车重量与摩擦力的实验中所说的:“用中立牵引小车,逐渐增大拉力,直到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那时的拉力大小也就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而实际上这句话也不够准确,确切的讲应是约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而且从整个探究活动的安排上讲要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然后一一验证,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显然也不够。为了真正让学生建立起关于摩擦力的模型,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

(一)通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体验活动—讨论认识摩擦力和它产生的条件。

    首先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粉笔入手,观察未使用过和使用过的两支粉笔,分析使用过程中为什么会磨损,初步感知这是摩擦在起作用。

    然后列举生活中类似的摩擦现象,通过实物或图片观察这些摩擦现象中物体的磨损情况,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产生磨损?再通过手按在桌面上移动的体验活动来感受摩擦力,让学生首先认识到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接着分析物体静止时是否产生摩擦力?我们可用这样一个实验来说明,将一个钩码放在木板上,当木板慢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钩码才滑落下来。这样让学生对摩擦力的模型建立地更科学。“它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运动的力。”这比教材中的解释更加合理。

(二)讨论分析—合理设计—实验验证。

感受手在空中平移的摩擦力和前面用手按桌面的摩擦力,分析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主要涉及接触表面的光滑度和粗糙度——这属于物体表面状况;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这属于物体运动状况;车的重量——这属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而学生会提到的更多,应允许各种答案的存在,并引导学生加以归类和整合,然后选取其中几个因素来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并帮助完善实验方案。如时间允许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研究,时间不允许完全可以和后一节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来研究。

我想这样的安排,学生经过探究思考讨论建立的关于摩擦力的模型,是他们自己的努力所能企及的,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科学”。

 

TOP
5#

教学实录及反思三:

《磁铁的两极》的重新认识

一、背景分析

本课的探究活动是从观察磁铁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申到了磁铁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的观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磁铁已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能还会谈及:磁铁有南北两极,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但是学生这种认识并不完全是建立在实际探究基础上的,往往来自一些口头或书面的经验。鉴于此,在设计本课的探究活动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玩”磁铁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多次重复实验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会发现磁铁的两极不仅是磁性最强的,而且总是分别指着南北方向,并会出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磁铁相斥游戏,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通过观察斥力推动小车运动和用手亲身感受斥力的大小能更好地认识磁悬浮的原理。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磁铁的两极

    教学用的磁铁两端都涂了颜色,标了字母。学生可能知道颜色和字母能帮我们区别磁铁的南北极,但并一定能正确解释:为什么磁铁的两端要涂上不同的颜色,标上不同的字母?

为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就要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来发现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从而认识磁铁的南北极是和实际的南北方向相对应的。

    第二部分: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先从问题“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会有什么现象?”开始,希望学生能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开展实验研究。因此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完成实验,然后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一教学活动虽然难度不大,但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活动,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强调反复多次的实验,并记录多次的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做一辆磁力小车

    这是运用磁铁“同极相斥”的性质开展的游戏活动。主要涉及两个活动:一是用斥力推动小车运动,二是通过斥力使磁铁悬浮,用手感觉斥力的大小,并在感受磁悬浮现象的基础上引入磁悬浮列车。在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时又涉及一些电磁铁的知识,为今后学习电和磁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反思后的教学设计

2.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2能进一步关注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逐步发现磁与电的密切关系,为今后进行电与磁的学习做好准备。

3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发现磁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的介绍,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棉线若干、门形木架子一个、两块没有标明颜色和磁极但在两极标上数字的条形磁铁两块。

分组实验材料:棉线若干、条形磁铁两块、玩具小车一辆、环形磁铁两个、小塑料棒或小木棒

多媒体资料:关于磁悬浮列车的文字、图片及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两块没有标明颜色和磁极但在两极标上数字的条形磁铁:我们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那么两块磁铁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2、学生进行猜测。

 3、真是这样吗?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认识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你准备怎么研究呢?

2、讨论交流:

1)两块磁铁接近的方式有几种?(1-31-42-33-4

2)试一次能不能说明它一定是吸引或排斥的?(强调要多次重复实验)

3)共同设计好实验记录表。

3、分组实验。

4、交流分析:

1)出示表格汇报实验结果。

2)通过实验研究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用一块磁铁的一端分别去接触另一块磁铁的两端,一端为吸引,一端为排斥。

6、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观察悬挂起来的磁铁,有什么发现?

7、小组实验:拨动磁铁,静止后每一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强调多次重复)

8、交流实验中的发现: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后,一端总是指着南极,一端总是指着北极。

9、小结: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SOUTH)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NORTH)表示。(出示涂色的磁铁)为了方便区别,人们经常在磁铁上涂不同的颜色。

10、判断实验中未涂色的磁铁的南北极。

11、对照记录表,寻找磁铁相互作用的规律。

12、归纳小结: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三)探究磁铁在生活中应用

1、磁铁有了这么多的性质,那么在生活中磁铁又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呢?

2、实验感受磁铁的排斥力。

3、对磁悬浮列车的介绍,进一步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根据磁铁的性质,你能否自行设计一个磁性玩具呢?

5、分组讨论设计(也可放到课后进行)

反思以后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给学生两块没标明颜色和磁极的磁铁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发现它们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发现它们有磁极。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孩子们经历了一个更真实的发现磁铁的磁性的科学研究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 13:35:30编辑过]

TOP
6#

在科学学习中关注前概念的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当孩子第一次睁开眼睛接触外界的时候,呈现在他面前的便是一个五彩缤纷、奇妙无比的陌生世界。由于各种事物现象对儿童感官的刺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大脑便逐渐形成了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因此,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对多种事物和现象便已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这就是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科学教学时,教师对此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清楚其特征,注意其影响,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完成心理转变过程,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例如在五上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中,教材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第二部分:做一个观景箱。

根据这样的安排教学设计如下:

一、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1.教师出示场景——“阳光下围墙阴影里的小球
                

2.提出任务:不移动小球,让阳光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3.学生根据任务设计实验。
                

4.学生交流实验方案。
                

5.学生活动:利用平面镜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6.在阳光下做一做镜子反光的各种游戏。

二、镜面的反射和应用

1.交流在反光活动中的心得和发现。

2.说一说阳光是怎样照射到小球上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3.认识镜面的反射现象。
                

4.交流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三、做一个观景箱

1.阅读观景箱的制作过程,小组讨论制作的材料及方法步骤。
                

2.教师展示观景箱的制作过程。
                

3.学生根据自选材料自制观景箱。
                

4.学生观察观景箱里的有趣现象,并尝试解释。
                

5.展示各种利用镜面反射制作成的小玩具或自制物品及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6.课外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开一个小型展览会。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我发现如果把握不好很有可能把科学课上成劳动技术课,从教材分析来看安排的科学活动少了点,就只是通过一面镜子来感受阳光传播路线的改变。而且对照镜子也属于反射现象没有很明确的阐述,从镜子能反射阳光要想到照镜子也是反射现象在认识上缺乏了一个过渡。为此,我觉得在教学中还应增加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两面、三面镜子的组合游戏自己发现镜子组合以后发生的多次反射现象,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镜子可以制作观景箱、万花筒,并且当我拿出潜望镜的时候学生立刻就明白了它的原理。以下便是我的设计:

一、导入:把阳光请进教室

1.谁能把阳光请进教室,照在天花板上?(请学生尝试)

2.为什么用镜子就能做到?

3.引出反射的概念:

1)用红外线教鞭演示一束光线照到镜子上产生的反射现象

2)画光线反射示意图加深理解

二、认识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1.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反射现象?

2.出示一面大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影象:你看这是反射现象吗?这种反射是怎么发生的?阳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认识更多的反射现象:根据学生说到的展示相应的图片或录像

三、镜子游戏

(一)两面镜子的游戏

1.刚才我们玩的是一面镜子的游戏,现在给你两面镜子让我们通过两面镜子的组合来看看会有什么有意思的现象发生?

2.说说两面镜子可以组合的方式:面对面放、并排放然后相对慢慢靠拢或靠拢后慢慢打开

3.分组活动:提示学生可以在两面镜子中间竖立一支笔,看看笔在镜子中产生了什么变化?

4.交流: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5.出示图片:数数餐厅里有多少桌椅?(餐厅的两面墙上安装有镜子,使原本面积不大的餐厅看起来大了两倍,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镜子的运用)

5.出示观景箱(用布蒙住):老师这里有一样宝贝,谁有兴趣来看看?(请两到三名同学)

6.向全班揭开谜底:请没看过的同学说说通过这个装置可以看到什么?然后请看过的同学来评判,并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7.讨论:给这个有趣的玩具取得名吧?如果让你自己来制作你准备怎么做?

(二)三面镜子的游戏

1.现在老师给你们三面镜子,你看你可以怎样组合?

2.分组活动:主要让学生体验看万花筒的感觉

3.交流:怎样组合?看到了什么现象?解释这种现象

4.通过这个游戏你有可以制作怎样的反射玩具了?

5.了解万花筒的制作方法

四、认识潜望镜和潜望镜的制作

1.出示潜望镜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潜望镜有什么作用吗?它是怎样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的呢?

2.出示潜望镜模型:猜测一下它是怎样制作的?(不给学生答案)

3.请你课后自己去研究制作一个潜望镜

 

 

 

TOP
7#

教学课例一:

走进大树的世界——

《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树》两课的教学体会

        科学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能够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的认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直接体验,观察往往停留在单纯的用眼睛看。科学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月第一版)起始单元近似于在引导一个初学科学观察的孩子,通过选择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形成对科学观察的感性的了解。

一、亲近我的大树

    树对于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自然事物,但他们平时所见的都是一些零碎的显而易见的片段,还不能称之为观察,并且仅仅是停留在视觉的认知上。要使观察者(学生)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即教材中所提到的“我们看,我们听,我们摸,我们闻……”就应该让他们与自然界的大树来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

与大树亲密接触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产生了仔细观察一棵树、希望知道更多的愿望,然后我带他们来到学校附近的一片树林。(可以结合学校周围条件开展活动,有条件的可以带学生去植物园、去树林等大树比较多的地方,条件不够也可以利用校园里的树木。)按事先分好的组排好队后,我要求学生用蒙眼布将眼睛蒙上手拉手地在老师带领下进入树林。将孩子们一组组带到大树前告诉他们:“这就是你的大树,现在请你用除了眼睛以外的其他任何一个器官去认识它,和它交朋友。”(可以有意识地将各组安排成一个圈,便于教师站在中间观察孩子的活动,及时进行指导。)在“失去”了视觉后,孩子们只能用他们的耳朵、小手、鼻子来接触属于自己的大树,但那份热情却远胜于拥有视觉时。我看到有的孩子不仅用手还用脸去蹭树皮,遇到粗糙的树皮还做个夸张的表情;有的将鼻子凑近树干闻一闻,然后告诉同伴我们的大树有一股特殊的气味;有的一靠近大树就扑上去将自己的大树抱了个满怀,发出惊异的叫声:“我的大树比我爸爸的腰还要粗!”;还有的学生将耳朵紧紧地贴在树干上,问他在听什么?他说:“老师告诉我们,每棵树都是活的,它和我们人一样要吃、要呼吸、要休息,身体里也有‘血’在流动。所以我想它应该也有心脏,我在听它的心跳。”……孩子的发现是惊人的,有时真是出乎我们老师的意料。

5分钟后,我们领着孩子回到出发地,请他们除下眼罩。

“你能重新找到你的大树吗?现在再用你的眼睛去看看你的大树朋友长什么样吧!”

孩子们带着兴奋和新奇奔向他们的大树,最快的小组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就找到并确认了他们的大树。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找得这么快时,几个孩子兴奋地抢着回答:“我们在地上摸到了它的树叶,现在拿出树叶一对,发现这地方就这棵树长着这种叶子。”抬头一看,那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在所观察的区域内也确实只有这么一棵银杏树,孩子们的确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方法。再询问别的小组,有的摊开手心说他们记住了,在他手臂平伸能触摸到的位子有一个掌心那么大的疤;有的说他们的大树有三条根是露出地面的;还有的说他们听了好久,一直听到有一种鸟停在他们的大树上唱着欢快的歌,所以刚才就是寻着鸟的歌声在找……孩子在不能使用视觉的情况下,进入了一个重未体验过的境界,发现了许多视觉占主导的情况下所不能发现的更细致的自然事物。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观察不再局限于用眼睛单纯地看,而是充分地调动了嗅觉、触觉、听觉,广袤的树林变成了一棵棵充满个性的、与众不同的树的集合,对树的观察也更为全面了。          于是我宣布接下来的任务是:继续观察你的大树,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介绍你的大树,使听你介绍的同学一下就能找到你的这棵大树。

 

二、介绍我的大树

能对观察对象进行描述也是科学课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作为科学课的首次描述,我们不能期望学生对大树描述得多有条理、多具体,重要的是突出“有趣”,让坐在那里听的同学感受到的不是不耐烦,而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情绪。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进行描述的形式应该是有所变化的。

首先可以运用科学教材所提供的形式,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加上文字描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大树。我们大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听第一个人描述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新鲜的;当第二个用同样的形式进行描述时有了不过如此的情绪,但还能忍受;第三个还是如此好像有点没兴趣了;第四个再如此,座位上的骚动开始了……最后,骚动越演越烈,根本没几个孩子在听自己的同学到底在讲些什么。为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避免孩子课内外认真开展的观察活动得不到自己同学的肯定,我在请了两组进行这样的描述后,带大家又来到那片树林里。

“请你向其他组的任何一位同学介绍你的大树,让那位同学先在原地蒙上眼睛,然后你把他(她)带到你的大树前,让他(她)抚摸着你的大树倾听你的介绍。介绍完像上次那样回到原地后,拿掉蒙眼布,请那位同学回去找到你的大树。”

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兴奋地牵着小伙伴的手迫不及待地去介绍自己的大树了。在巡视中我听到了一些让我为之骄傲的描述:

“这是我的大树。这是它粗糙的‘皮肤’,上面裂成了三角形。它还长着一只大大的眼睛(其实是树枝折断后留下的一个疤痕,看上去像一只眼睛,所以学生这么认为),好像在看着我。……”

那个想听大树“心跳”的同学带着他的小伙伴,拿着我帮助他向卫生老师借的听诊器来到了一个较为僻静的地方。“我的大树是一棵非常强壮的大树,它还非常年轻,所以它的‘心跳’很强。不信,你听听……”

……

 

三、我也是一棵树

观察一棵树,不是要我们停留在简单地获取关于这棵树的一些信息,而是要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了解它的生长,怎样生根发芽,怎样抽出新叶,叶子怎样从树枝上衰老脱落,怎样开花结果,怎样适应周围的环境,怎样和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等都可以是观察的内容。学生在经过前面与树的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后,很多孩子其实已把大树真的作为自己的朋友来看待了,有的时候会跑到我这里告诉我:

“老师,今天我看到我的大树上有一群蚂蚁在搬家。蚂蚁在它身上爬它会不会痒痒?”

“老师,昨天晚上的大风把我的大树的一段树枝刮断了,它一定很疼吧?”

“今天我在我的大树上发现了这样一种小虫子,它会不会把我的大树吃掉?”

……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孩子对大树的观察活动还在继续,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把观察活动延续下去,我引导学生来做一棵大树,通过想象来体验做一棵树的生活。下面是我在学习了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的成功经验后设计的一段引导语:

“美丽的西湖边载着许多桃树和垂柳,那一步桃树一步柳的美景不仅让外地游客陶醉,也让每个杭州人赞叹。春季,它们最早为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夏季,它们为人们遮阳送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春天西湖边的一棵新栽的桃树或柳树。分开你的双脚站好,想象着有一大勺水正淋在你的身上,于是你臀部以下长出了粗壮的根,它越长越长,从大腿……膝盖……脚踝……直至穿过脚底扎进泥土,并且穿过松软的土层,不断往下,再往下,一直扎进很深很深的土里,于是你牢牢地扎根在西子湖边了(停顿)

你是一棵健康的树,虽然叶子还不够浓密,但你的树干粗壮,是你同龄树伙伴中的佼佼者。设想一下你的树皮,是光滑的?粗糙的?颜色是深色还是浅色?在西子湖边暖暖的春风的吹拂下,你生长着,长出了分枝,它们就象你的手那样一直向空中伸展出去。

夏季来临了,这是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阳光充足,时而的一场雷阵雨又为你带来了充足的水分。你不断地在长出新的树枝、新的叶子,你的叶子是怎样的呢?椭圆形?针形?还是披针形?在阳光下,你的发达的根不停地从土壤中吸取水分,用你身体里像人体血管似的管道,把水往上传送,一直到达树叶。当水分以每小时160米的速度直奔树顶的时候,你都能听见水在你身体里流动的声音,就象是人的心跳。

你的叶子随着阳光舞动着,利用水分不停地制造出氧气和养料。你把氧气和一些水分释放出来,为湖边游玩的人送去了清新和湿润;你又把养分向下输送,输送到根部,把它储存起来,那是你过冬的“食物”。

一阵大雁由北向南飞过美丽的西子湖,告诉你秋天来临了。阳光不再那么充足,树叶停止了制造养分,而且随着水分的流失,你原本绿绿的树叶渐渐变成了黄色或者红色。半夜起风了,而且越刮越猛,已经枯黄的树叶再也无法在你的枝头站立,纷纷掉落地面等待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因为你还小,人们怕你在寒冷的冬天冻坏了,所以为你的树干穿上了稻草衣,在瑟瑟的秋风中你感到暖暖的。

当树叶落尽后,你开始进入冬眠,寒冷的冬季也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边。(停顿)……

有一天,你苏醒过来,听到了燕子的叫声。真的是燕子,它就停在你的枝头。哦!又一个春天来临了。阳光越来越暖,深藏在你根部的养分也苏醒了,不断地涌入树干,越来越多,一直钻到树枝和新芽里。一片,两片,三片……小小的、嫩嫩的新叶。如果你是桃树,在这个春季你开出了你生命里的第一朵花,红艳艳的,吸引了无数人在你面前停留,对你发出赞叹;如果你是柳树,在这个春季你垂下了你扎根西子湖畔的第一条垂枝,一直垂到湖面,微风吹过,你柔软的枝条轻轻划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

一切都复苏了,你和你的伙伴将在美丽的西子湖边幸福地生活下去。”

    在老师配以音乐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就像是一个哑剧演员,用他们的肢体和表情全身心地扮演着自己的大树,体验着大树的生命周期,让孩子进入了一个“人格化的自然。”
            

TOP
8#

教学课例二:

      组织有结构的观察活动,进行科学性的描述                         

 

 

一、          主题内涵

“观察”是学生接触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各种事物特性的最直接的方法。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观察,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并且科学教材中观察活动的设计也是非常有结构的,可以说我们的科学教材就是由一个个有结构的观察活动组成的。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往往停留在单纯的用眼睛看,他们的观察是不全面的,也往往容易把观察和想象混淆在一起。科学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从一开始就近似于在引导一个初学科学观察的孩子,通过选择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开始了有结构的观察活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科学性的描述,逐步引导孩子感性地去认识世界。

二、          案例描述

案例一:

科学三上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这样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也是第一次经历观察后的描述活动,因此进行正确的引导显得犹为重要。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教法: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碰到不认识的事物,要认识它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方法?”我问学生。学生回答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耳朵听、鼻子闻等。“那么你会观察吗?”我继续问。学生当然回答“会”。于是我出示一棵大树的图片或投影片:“当你站在一棵这样的大树前,你会观察些什么呢?”然后我就开始引导学生说出观察树的形状,树的粗细,树的高矮,树皮、树上的果实、叶、花,树上的小动物等等,说出一个就问一个“你怎么观察?” “怎么介绍你这位朋友的形状、高矮、粗细……?”孩子们在我的引导帮助下结合自己的经验想到了用画的方法、比划的方法、量一量、用手箍一箍、拓印树皮等。然后我发放观察记录表进行约15分钟的室外观察,回到教室简单进行交流,课后完成树的观察记录。

第二种教法:

我先请学生看图片上的大树“给你一分钟,你估计你能发现多少点情况?”然后请3-5位学生上台,按排队顺序分别一口气说出他刚才观察到的几点,其余学生帮助数,并强调重复的只能算做一点。接着请学生回忆以前在树前看到过什么?“在一棵真的大树前是不是也只能看到这么多点情况?”“回忆一下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看到过什么?数数有几点?比看图的时候发现得多还是少?”“小组内进行交流(轻轻地说):请把你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情况在小组里说一说,数一数?”全班交流讨论:“为什么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比图上看到的多?”然后我再问学生“如果我们现在到校园里再去看一看这棵大树,你估计一下:你可以看到多少点情况?你看到的情况会比看图片、对它的回忆多还是少?”
            
在认识了观察的意义后再来讨论使自己观察到更多的内容的方法。到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有很强烈的想去实地观察的愿望了,于是在明确观察任务后学生就到校园里开始了大树的观察活动。

案例二:

在观察活动后,《我的大树》一课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大树,下面来看看孩子们的一些描述:

“这是我的大树。这是它粗糙的‘皮肤’,上面裂成了三角形。它还长着一只大大的眼睛(其实是树枝折断后留下的一个疤痕,看上去像一只眼睛,所以学生这么认为),好像在看着我。……”

“我的大树是一棵非常强壮的大树,它还非常年轻,所以它的‘心跳’很强。不信,你听听……”

“这棵树会长大”

“这课树到了秋天会落叶”……

三、案例分析

从案例一的第一种教法中可以看出老师完全没有理解教材设计有结构的活动的意图,在一堂课中整合了两堂课的内容。我的许多问题的设计也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导向,如“当你站在一棵这样的大树前,你会观察些什么呢?”,于是他们就呈现片段式的回答,而不是像科学课所提倡的要“一口气能说出很多点”。整堂课的设计所体现的也都是教师占主导,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讨论研讨的时间相当少,可以说这根本不像一堂科学课。而第二种教法注意到了教材中观察活动的结构性,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他们的观察活动也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案例二是孩子们观察后的描述。教材要求描述我的大树是怎样的?是从整体开始然后到具体的。学生会将注意放到鸟窝、虫子上,而教材的目标是对一个事物的观察能发现几点。但是一条条说不是详细描述,一个孩子说一条、说二十条也一钱不值,这是对孩子发展没把握好。
            
再来看描述用的语言,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描述孩子用的是一些拟人化的语言,这是可以说是他们的想象。“这棵树会长大”“这课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些是学生根据以往经验的推测。以上的描述都不是当时观察所获得的,不可信,教师不能也不应该去附和,而应该引导孩子说的是当时观察所获得的。当孩子一口气要说出10点时,问题就暴露得更多了,老师在这时候要发挥好引导作用,让孩子明白学习进行正确的描述才是这一活动的内涵所在。有了观察树、观察叶的基础,孩子就能说出关于蜗牛、关于手、关于纸的那么多点。

  四、思考与讨论

1.观察要全面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是观察的主题和变量一多,小学生的观察就会产生困难,我们该如何设计观察活动使观察的主题和变量要少,但又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2.观察后的描述和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但是如何能让我们的孩子静下心来倾听别人的发言呢?

  五、拓展思考题

1.在教学运用感官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个苹果的蜡果:请你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1:这是一个苹果。

生2:这个苹果红红的,应该是成熟了。

生3:我想这个苹果一定香。

2.学生在观察了蜗牛后,在蜗牛的观察记录里这样写到:“我的蜗牛和胆小,一碰它的触角它就缩回到壳里了。它的嘴里有一万多颗牙,吃东西的速度可快了。我觉得它真是太可爱了!”

  对于以上两例中学生的表现,你将做何评价?

 

参考书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一版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TOP
9#

教学课例三:

重视模型建立,认识科学的本性

                                    

——对《运动与摩擦力()》的重新解读

 

一、主题内涵

科学教学是由一个个有结构的科学探究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其实是学生在模仿科学家在探索和发现环境问题的新答案的过程中的实践,这是模型建立的过程,是建立能够表达未知事物本质的心理映象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模型就是明确表达出的一种理论,它能够解释并且使属于一个特定自然现象的所有已知信息融为一个整体。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使得他们对理论的表达来自于对最感性的、最具有经验性的、最好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事物的研究,这样他们才能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属于他们的“理论”。

 

二、案例描述

五下《运动与摩擦力()》中所要建立的是关于摩擦力的模型,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模型,如何才能让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关于摩擦力的模型呢?我想建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体验——设计实验研究。但从教材内容来看,对于“到底什么是摩擦力”教材中的体验活动过于简单,而且对摩擦力的解释也不够准确,教材说:“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这样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除了要两个物体紧密接触以外,还要运动起来,将静摩擦力完全排除了。学生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要再来理解小车重量与摩擦力的实验中所说的:“用中立牵引小车,逐渐增大拉力,直到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那时的拉力大小也就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而实际上这句话也不够准确,确切的讲应是约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而且从整个探究活动的安排上讲要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然后一一验证,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显然也不够。为了真正让学生建立起关于摩擦力的模型,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

(一)通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体验活动—讨论认识摩擦力和它产生的条件。

    首先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粉笔入手,观察未使用过和使用过的两支粉笔,分析使用过程中为什么会磨损,初步感知这是摩擦在起作用。

    然后列举生活中类似的摩擦现象,通过实物或图片观察这些摩擦现象中物体的磨损情况,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产生磨损?再通过手按在桌面上移动的体验活动来感受摩擦力,让学生首先认识到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接着分析物体静止时是否产生摩擦力?我们可用这样一个实验来说明,将一个钩码放在木板上,当木板慢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钩码才滑落下来。这样让学生对摩擦力的模型建立地更科学。“它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运动的力。”这比教材中的解释更加合理。

(二)讨论分析—合理设计—实验验证。

感受手在空中平移的摩擦力和前面用手按桌面的摩擦力,分析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主要涉及接触表面的光滑度和粗糙度——这属于物体表面状况;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这属于物体运动状况;车的重量——这属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而学生会提到的更多,应允许各种答案的存在,并引导学生加以归类和整合,然后选取其中几个因素来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并帮助完善实验方案。如时间允许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研究,时间不允许完全可以和后一节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来研究。

我想这样的安排,学生经过探究思考讨论建立的关于摩擦力的模型,是他们自己的努力所能企及的,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科学”。

 

三、反思与讨论

科学课中时常提到:“我们的研究问题是……”这里的“我们”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要把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说想让学生研究的问题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问题,这样他们才有积极的研究热情。孩子们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的科学课堂要努力把问题生活化,并尽量寻找对孩子来讲那些最感性、最具经验性的、最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结构的科学探究材料,创设“做中思考、做中学”的条件,这是有利于学生科学模型的建立的,也是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们要好好研究的。

TOP
10#

课题方案一:(此课题为2007年度杭州市西湖区立项课题)

以问题推进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和实施研究

 

 

一、课题的缘起

在日常生活中谈到科学,往往联想到的是大量的知识、原理和成套的测量工具,说到科学家那更是让一般人觉得遥不可及的。而事实上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结构、有目的的方式,科学教学则是将知识的教学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成功的教育。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会对学生讲: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来研究问题。这说明我们的科学教学所采用的活动是模仿科学家在探索和发现环境问题的新答案的过程中的实践。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主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认为这是一条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思路。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学习者要不断就当前问题解决活动获取信息,同时,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的问题作出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直到问题解决。所以,通过问题解决能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应的知识、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此,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下的科学教学就必须是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活动,就必须设计一个好的问题。

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技能,提问一直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关注,因此国内外关于提问的技巧、提问的艺术的研究也比较多。科学教学提出以探究为核心后,科学探究问题的设计更成为每个科学教师关注的目标。但是,在不同教育方法下,学生问题的功能不同。在计划教学中,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计划,教师要赶教学进度、要应付统考,丧失了对教材的自主权,教师往往是将每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准备好,课堂上按部就班完成课本内容,当学生出现与教师教学目标无关的疑问时,也只能是暂放脑后,按老师的提问去思考,整堂课几乎没有学生的问题。同时,由于教师的权威也扼杀了学生的疑问,当学生的观点与老师不同时,出于教师的权威学生也会无耐地与老师保持一致。可以说,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被动的接受方式势必导致学生提问能力的丧失。由于这些研究问题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学生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在被动学习的同时,学生也在被动地思考问题,甚至在老师想通过探究法进行教学时,得不到学生的合作。另一个极端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问题成为教学的主要指导力量,但是因为学生提问能力有限,很难围绕教学目标提出研究问题。从笔者观察来看,有如下一些问题发生在我们当前的科学课堂上:

1.当教师在学生对提出问题无法作出回应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时,只有很少的同学能真正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只会做倾听者,一旦讨论时间过长,甚至有学生开始讨论动画片或者关注的电脑游戏上去了;

2.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没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追问,结果绕着问题一大圈学生还是没答到点子上,或者出现学生面面相觑的情况;

3.学生在进行观察实验活动时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探究,更多地关注于活动材料本身而忽视活动的目的,实验探究时课堂上显得乱糟糟;

4.教师给出研究问题,学生不能合理地设计研究方案,研究问题和实验方法无法对应等等。

以上这些是科学教学开展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科学教师的,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设计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的科学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真正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而能针对看到的事物和显现自己提出研究问题展开探究。

 

二、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1)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在各种教学技能中,提问是比较复杂的教学技能。根据提问的概念,提问的分为检查知识的提问和创造知识的两大类。检查知识的问题一般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学习者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回答即可,不需要深入的思考,判断时也较容易,只简单地分为正确或错误,这类问题又称为低级认知问题。创造知识的问题是在学习者的内心引起新知识的问题,通常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答案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出,判断时根据提问的意图,判断答案是否有道理,有无独创性,或者在几个答案中比较哪一个更好一些。因此,这类问题又被称为高级认知提问。

2)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用图式来表示,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导致个人内部图式的变化,这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实际上上就是建构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以此来逐步将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转化为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认为教学内容应减少单一性增加问题性,减少确定性增加情境性,以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应把课程看作是促进特定学习结果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理科课程内容应该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活动项目。确切地说,建构主义的科学本质观下的探究式科学教学认为,理科课程内容必须是科学探究内容,必须包括问题和情境等要素。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设计出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的问题:

(1)问题必须能引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

(2)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能引起所有学生回答并要求很大范围的认知能力;

(3)问题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与学生的个人经验与生活密切相关;(4)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励他们去探索;

(5)问题能鼓励学生作出可检验的预测,并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有效地进行评价;

(6)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协作学习中共同建构知识。

2发展教师的口头提问和追问能力,提出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的回答、探查学生的看法、帮助学生结束讨论。

3.通过教师提出的启发思维的问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问题意识,积极主动地提出研究问题并有所创造发现。

4.学生能围绕问题设计出合理的研究方案,并展开实验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理性探究方法教学生解决问题,所谓理性法就是教师使用可操作的材料向学生提出一种现象,或者通过示范,或者通过一项动手活动,然后通过提问题来指导他们的得出对科学的概括。

2.避免急速提问,允许足够的等待时间,尝试将自己的问题和学生回答之后的等待时间增加到5秒钟或更长时间,并减少对学生回答做出对与错的反应。

3.使学生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直问直答式的低级认知提问技能,还要教给学生懂得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辨疑提问的技能。对学生的提问行为,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同时引导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使学生能独立地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

4.在开展科学学习的同时对学生不断强化探究学习的程序,使学生明确探究学习包括以下过程:

(1)发现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将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收集资料。引导学生集中对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已确定的问题,或由学生共同讨论,或阅读教材,或观察、实验等,收集整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

(3)提出假说。在分析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假说并提出验证假说的实验设计方案。

(4)得出结论。由个人或小组共同实施方案(讨论研究,实验验证等),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重新设计实验,用不同方法组织资料,解释资料,再一次进入探究过程。

5.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一些科学的推论方法,如归纳、演绎、类比等,以及一些创造方法,如立体思维法、侧向思维法、同中求异思维法、异中求同思维法、反向思维法、特性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缺点逆用法、组合创新法、多路思维法、移植法等,指导学生用这些推论方法来分析数据或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即课题组成员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它要求研究者积极参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广泛收集了行动研究的各种资料,通过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的程序进行对比研究,强调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了研究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实际工作的质量。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此研究法将有助于经验的总结以及方案的及时调整。

2
            
个案法:根据本方案设计教学案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等,及时加以记录、保留。之所以采用个案法,是因为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效果等都有差异,也各有自己的个性表现与主观态度,这些个案对于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其他方法

实验研究法:寻找同年级各方面情况大致相同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做横向的比较,同时进行对两个班级进行纵向的比较。

 

六、课题研究具备的条件


            
研究基础:

1.课题负责人詹玲玲老师为西湖区原科学教研员吴光鉴老师主持的《让学生会学科学》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曾担任该课题的副组长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由其负责的2003年省级课题《引领孩子拥抱大自然——小学人性化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已经结题,所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也获得了2005年全国科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对于探究性学习策略积累了一定经验,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也均有一定科研能力,平时又极为注重理论的学习及经验的积累。


            
资料掌握:

1、《新课程标准解读》

2[]大卫·杰纳·马丁《走进中小学科学课——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3、《课程设计基础》钟启泉主编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与人员分工


            
课题组成员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课题负责人

詹玲玲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文三街小学

小教高级

专家顾问

吴光鉴

退休

原科学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吴利坚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教高级

    

陈文伟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文三街小学

小教高级

余丽华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嘉绿苑小学

小教高级

吴建鑫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文三街小学

见习期

 

   
            
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 20073   撰写课题方案,组织实施。

   主要任务

   1.  撰写好课题研究方案,拟订具体的实施计划;

   2.
            
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完成对自己所教年级学生的前期调查并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 :200778月整理资料,进行阶段小结。

           20079-20084月 课题调整,继续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 20085   收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录像课等)

2、学生作品(小论文、观察日记、环保小制作、种植饲养成果等)

TOP
11#

课题方案二:(此课题为2003年度浙江省立项课题)

 

 

引领孩子拥抱大自然

 

——小学人性化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环境教育的迫切性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早在1987年,联合国就提出把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环境教育10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上,环境教育被列为会议议程之一。1997年联合国再度召开世界环境教育大会,并制定21世纪第一个环境教育十年

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对开展环境教育也非常重视。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在批转《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的通知中,就要求普遍中学和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内容1981年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文件中更加明确地要求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又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但是,十年过去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根据《中国教育科研文摘》上所载,目前小学环境教育存在以下几种状况:

现状之一:环境教育的意识滞后。当前人类普遍面临的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淡水资源面临枯竭、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臭氧层耗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并未能引起学生甚至教师的警觉。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生活在杭州这样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很多人觉得环保不急于一时。

现状之二:环境保护的知识匮乏。许多教师对臭氧层耗损、土壤酸化、温室效应等常见的环境污染情况都解释不清楚,更不用说学生了。

现状之三:环境教育的途径偏少。许多学校真正开展的环境教育主要是植树节树和日常大扫除等环境卫生教育,几乎没有开展过其它专项或综合性的环境教育活动。

这种状况不仅不能适应《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所提出的要求,也远远不能适应为21世纪培养出合格四有新人的要求。

2.人性化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目前要建立一门专门学科来开展环境教育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环境教育中,研究方法和途径,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

小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环境教育也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把握针对性和灵活性。然而,当前所开展的环境教育往往停留在单纯的说教上,形式也较为单一,通过列举一些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件、参加植树、搞卫生活动就算是进行了环境教育。小学生易受情绪支配的特点,使他们对枯燥、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只有通过深刻的情感体验,认识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才能在他们的心灵上产生情感的激荡,才会向往清洁美丽的环境,从而进一步产生环境道德需求。因此,一旦将枯燥的环境教育理论形象化,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而环境教育活动就是将之形象化的绝佳途径。许多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以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灰暗污浊,从而缺乏向往清洁环境热情。只有带学生回归自然,才能亲身体验到自然的和谐美好。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自然也是人的天性。孩子对树木、池塘、草地、小花、小草有着与生俱来的关注。然而现代都市生活的淡漠、当前教育对这些的忽视,扭曲了儿童纯真的童心,使他们渐渐地漠视周围的生物,不懂得珍惜生命。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小男孩用绳子牵着一条狗,一会儿拖到左,一会儿拖到右。然后招呼另外几个孩子拿着棒子残忍地将狗打死,再以胜利者的姿态拖着狗的尸体邀请别人去吃狗肉。还有一次,在常识课堂上研究植物种子,教师引导学生解剖种子,几分钟后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孩子手中“粉身碎骨”。在这些孩子的眼中,狗生来就是任人宰杀的,这不会说话不会动的种子是没有生命的,通过伤害和破坏他们获得的反而是一种快感。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也更突出了人性化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并正式将“环境教育”的名称确定以来,各地区和国家不断得探讨着环境教育的概念和方法论,以便更精确地弄清环境教育的内容、主题和方法。同时,不断加强了环境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使环境教育更为有效地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手段。例如: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会(BSCS)早在1976年就曾出版了一部题为《环境科学:我和我的环境》的教材,供1113岁的学生使用;马来西亚则以跨学科的方式发展了科学课程,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近几年,德国的环境教育在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行列的,它所倡导的是一种环境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调动他们探知自然奥秘的积极性。
                        

    我国的环境教育虽起步于7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在广东、辽宁、上海、北京等省市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始进行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试点。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环境教育正不断向前迈进。如西南师范大学成立的环境教育培训中心所进行的渗透式环境教育研究;上海中小学环境教育近几年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教育研究往往停留在政府、环保部门。过于宏观地思考环境教育问题,导致有的人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的事,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我国的环境教育在态度和情感的教育上的滞后显而易见。
                        

 

三、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1.概念的界定

 人性化环境教育:即在环境教育中,为孩子提供令其兴奋的体验自然的方式,引导学生用人性化的眼光来对待周围的一切。通过“倾听自然”,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探究,体验生命的和谐与美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同情,对周围事物的爱与尊重,对大自然的极强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爱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获得启迪的能力。其基础是人性化教育,即人品涵养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做学问的良好态度和热情,为实现有意义的校园生活创设条件。本研究所述之“人性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动物、植物、周围环境而言,即把它们看作与人是同等的,有感觉、有情绪的,引导学生在观察、参与、处置与周围环境的一切活动时,能主动地赋予对象与人类相似的情感、人际关系等,从而以一种平等、关爱、呵护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关爱每一个生命,有意识地主动保护与自己共生的一切环境。二是指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用人性化的眼光平等、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环境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广泛的信息,发现并获得知识以及情感体验。其特点包括:(1)强调学习中内在的体验与学习;(2)坚持寓教于乐原则,通过自主实践活动欣赏环境的美,理解环境的规律。
                        

2、理论依据

    ⑴ 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用图式来表示,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导致个人内部图式的变化,这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实际上上就是建构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以此来逐步将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转化为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其中同化实现了认识结构的量的补充,是把环境因素纳入认知结构;顺应则是认知结构质的变化,是对认知结构的调整以利于接受新的环境信息。实践活动中的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建构和完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要重视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探索研究的作用,重视实践活动中有关问题情景的创设。

⑵ “自然教学法”的实践。

 世界知名的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许多“共享自然”游戏,这些游戏是提高自然意识的非常好的活动,它能引导孩子探索自然,教会学生爱、教会学生欣赏。在游戏中自然变成一位睿智、风趣、亲切的朋友,使学生亲近自然。学生则通过亲近自然不仅掌握了关于自然的知识,还更爱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他还总结了一套命名为“自然教学法”的教学系统,将教学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激发热情。也就是激发起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自然而强烈地流露的对大自然进行探究的热情,这是从大自然中汲取有意义体验的基础。

 第二阶段:集中精力。引导学生将热情平静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焦点,精力充沛地去认识自然和环境中的其它事物。

 第三阶段:直接体验。集中精力后,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触摸、闻专心致志感知周围世界的节律和脉动。

 第四阶段:分享启示。通过讲述有关大自然的故事使学生获得心灵的启示,使内心的体验得以升华和巩固。

“自然教学法”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把人们从个人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敞开心扉,放松自我,在游戏活动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它为本研究人性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⑶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特指本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这一教育思潮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其教育理念有:为学生打造一个幽雅、人性化的校园空间;为全校师生塑造全方位的成长空间;积极融入社区,与社区互动及资源共享等。它反对忽视儿童内在的需要、愿望与经验,儿童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易受到残害。特别注重人格与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情意的陶冶,指引人追求完美的生活,帮助人建立更正确的生活态度与更和谐的人际关系。运用于环境教育,也就是要懂得和环境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关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四、理论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在加强学生课堂中环境知识的学习基础上,从他们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人手,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个大课堂,通过多种角度的自主参与和实践活动,鼓励他们从小乐于投身自然、探究自然,用他们敏锐的感官去拥抱自然,去发现环境中的变化和奥秘,去欣赏周围环境的景色美、生态美、沧桑美和协调美,使环境教育完成从理论认识——感性认 识——理性认识的过程,最终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人性化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学会运用科学仪器观察自然事物;发起或从事一些有关水循环、食物链等与环境问题有关的项目的小研究;能积极主动地收集自然事物标本、资料,发现某个地方存在的环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包括收集信息、归纳信息、正确表述等)得到加强。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㈠ 研究方法

1.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法:即课题组成员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它要求研究者积极参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广泛收集了行动研究的各种资料,通过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的程序进行对比研究,强调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了研究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实际工作的质量。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此研究法将有助于经验的总结以及方案的及时调整。


                        
个案法:根据本方案设计具有人性化教育因素的科学探究活动,将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等,及时加以记录、保留。之所以采用个案法,是因为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效果等都有差异,也各有自己的个性表现与主观态度,这些个案对于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其他方法

⑴ 实验法

     调查法

㈡ 研究内容:

1. 结合现有教材设计课内外相联系的探究活动,渗透人性化环境教育。

  现有小学《常识》教材和即将采用的《科学》教材都包含了许多环境内容。通过设计一些考察、饲养、观察、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懂得每种动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好环境才能使动植物生长得好。知道地球上要是没有植物,也就没有动物,人类也就无法生存,以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人性化环境教育活动设想

     

         活动    

年段      类别

    及活动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

 

 

[三上]美丽的大树(我的大树)

[四下]收集种子比赛、制作种子标本

[三上]模拟表演:我是花(草、树木)

[四、六]种子“喝水”实验研究

[四、六]种子发芽

[三上]我给树宝宝记日记

[一—六]认养一棵树、给树设计名片

[五、六] “我为西湖添新装”——绿化设计方案征集

 

 

[四—六]走近珍稀动物

[四—六]珍稀动物图片展

[四下]鸟—人类的朋友

[四下]收集鸟类图片、访问鸟类专家、招引小鸟、为小鸟安个家

[五—六]学习生态盆景(瓶、鱼缸)的制作

[五—六]关于生态平衡的调查

 

  

[三、五]水滴的“旅行”(水循环)

[三—六]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三下]水域的污染和保护

[三—六]西湖风景区水污染监测(北山路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调查)

[三—六] “口渴”的城市

[三—六]参观污水处理厂

  

 

  

[一下]认识空气

[三—六]学校周围空气中尘埃含量的测定

[三下]呼吸与健康

[三下]测测哪儿的尘土多?

  

  

[一—六]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一—六]制作分类垃圾箱、对学校及家里的垃圾分类处理

[三—六]研究一张纸的由来、

[]学做再生纸

[三——六]学校(班级)纸张消耗量的调查

  

  

[六下]算算人口帐

[三—六]口香糖对环境影响的调查

[四上]说说杭州的名胜古迹

[四—六]北山路名人故居的调查

 

2.结合少先队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人性化环境教育氛围。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良好素质,也是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环境教育的隐性功能,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塑造人美好性格,陶冶人的心灵。初步设想有:

⑴ 成立校园绿色护卫队:给校园植物挂牌、完善花仙子种植园、定期对校园绿化进行维护;

坚持垃圾分类,开展变废为宝活动;

⑶ 在 “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日子,通过自己主持、自己设计动手、知识讲座、知识竞答、参观访问、图片展览等形式让孩子在愉快的情境中自然地接受人性化环境教育;

⑷ 发挥少先队“花仙子”社团的优势,环保组、茶艺组、记者团等互相合作,结合身边的一些活的教材,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并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展示,提高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

⑸ 开展“认养一棵树”、“认养一种小动物” 等活动。

发挥学校地域优势,建立导师制环境研究组。

 我校地处西湖风景区,周边有杭州植物圆、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杭州市旅游局、杭州市西湖区文体局等部门,结合学生开展的环境研究课题,聘请相关专业人员担任顾问和导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

    在活动中设计“亲近自然”的游戏,创设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境。

 通过扮演一棵树、一种动物、组合成食物链等角色游戏,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主体参与、亲身体验的情境,使学生非常自然地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六、完成课题研究已具有的条件

研究基础:

1.本校所承担的浙江省重点立项课题《一体化德育探新》的子课题《一体化学科德育》已结题,并获得了杭州市小学德育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20017月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子课题《小学学科德育功能的研究》也已立项。上述课题的成功经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极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课题负责人詹玲玲老师为西湖区常识教研员吴光鉴老师主持的《让学生会学科学》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曾担任该课题的副组长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由其负责的2001年区级课题《小学常识课课堂教学开放性探究学习研究》已经结题,所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也获得了2002年西湖区科研成果三等奖,对于探究性学习策略积累了一定经验,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其还参加过由叶松伟、柯孔标老师主编的《新概念作文起步》丛书的编写工作,对指导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也有不少经验。

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也均有一定科研能力,平时又极为注重理论的学习及经验的积累。如王丽萍老师所撰写的课题结题报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获2002年西湖区科研成果三等奖。仇敏婷老师被2001年度杭州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并组织策划“花仙子”社团活动。

资料掌握:

1、《新课程标准解读》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教与学的策略》

3、约瑟夫·克奈尔《与孩子共享自然》

4、《课程设计基础》钟启泉主编

已做工作:

     已对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环境意识调查,确定好了实验对象,正组织实施。

 

七、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教学设计 、活动录像等)

2、人性化环境教育活动资料(活动方案、开展活动的图片录像资料等)

3、学生作品(小论文、观察日记、环保小制作、种植饲养成果等)

 

八、课题的组织与研究的时间

㈠ 课题组成员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课题负责人

詹玲玲

杭州市西湖小学

小教一级

专家顾问

吴光鉴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常识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徐丽华

杭州师范学院

副教授

    

王丽萍

杭州市西湖小学

小教一级

仇敏婷

杭州市西湖小学

大队辅导员

小教一级

相关任课教师

杭州市西湖小学

 

 

    ㈡ 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 20027-12   撰写课题方案,组织实施。

   主要任务

   1.  对三—六年级进行环境意识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好研究重点开展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环境教育。

第二阶段 :20031-2   整理资料,进行阶段小结。

             20032-6   课题调整,继续组织实施。  

             主要任务       

1.继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环境教育;

2.继续开展课外人性化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环境意识;

3.完善教材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活动设计及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 20036-8   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人性化环境教育活动安排

 

 

           

2002学年

第一学期

举办环境知识讲座

组织学生参观杭州植物园并请植物专家进行介绍(三、四年级)

举办环保摄影展

举办环保漫画比赛

2002学年

第二学期

结合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低年级开展认养校园的一棵树活动

举办废物小制作比赛

组织学校能源消耗的调查,写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节约能源

结合爱鸟周进行人工鸟巢的挂放和观察

 

 

 

 

 

 

 

 

 

 

 

 

 

 

 

 

 

 

 

 

 

 

 

 

 

 

 

 

 

 

 

 

 

 

 

TOP
12#

无法粘贴,只好上传附件。
2007-7/20077314124073460.rar (, 下载次数:76)

TOP
13#

课堂实录:

 《昼夜交替的解释

所在版本、第几册《科学》及单元: 教科版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执教者:金华浦江陈老师

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科学课,老师来自金华浦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就是这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地球一半比较暗,一半比较亮。

师:一半比较暗,一半比较亮,还有呢?还发现什么?这是一个现象,还有其它的现象吗?

生:亮的地方比较清晰,暗的地方现在人类发明了电灯隐隐有点亮光。

师: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到了吗?(用鼠标指点)这些地方啊有一些亮光,你还发现什么?

生:沉默……

师:半边比较亮,是白天,白天用一个字来表示叫……

生:昼

师:(课件出示“昼”字)还有半边呢?

生:夜

师:(课件出示“夜”字),我们大家都知道白天过去就是黑夜,黑夜过去就是白天,科学上这种现象叫什么?

生:昼夜

师:对昼夜交替(课件出示“昼夜交替”),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这种现象呢?你能够作出自己的解释吗?(课件出示“的解释”

师:这样吧,老师呢给各个组准备了一张表,我们讨论一下,把你们讨论的假设填到表格上,这张表格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地多想几种假设,明白吗?好,开始。

解释一:

 

 

解释二:

 

解释三:

 

解释四:

 

 

 

 

 

 

 

生:小组讨论活动

师:(巡视,3分钟后请第一个学生将讨论的结果画到黑板上,随后在巡视中又分别请了五个同学,黑板上共出现6种解释)

师:(约10分钟后)时间差不多了,请同学们把你们的那张表放在桌上,看一下小黑板上的六幅图。根据你们自己的假设,对照黑板上的六幅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第一幅图是哪个组做的啊?请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上前进行说明

师:老师问一下太阳在转吗?

生:太阳不转

师:哦,老师再加一点(板书:太阳不动)太阳不动,地球在自转是吗?

生:
        

师:那第二种,地球、太阳、月亮,是哪个组画的?站起来说明一下。

生:月亮绕着地球转,太阳的光给月亮

师:月亮绕着地球转,太阳的光给月亮。你们听明白了吗?那我们来假设一下,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和月亮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师:到底有没有关系?有还是没有?有些同学说有,有些同学说没有。那这堂课我们把研究的范围缩小一点,先不管月球,好吗?这种方法如果你有兴趣到课外去研究,我们在今天这堂课堂上不去研究,好吗?(师划去第二种解释)

师:请坐。这种方法是哪个组,汇报一下。

生:我是这样想的,地球先是不转的,太阳围着地球在转。

师:他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好,请坐。这种想法是哪个组?

生:地球在自转,而且绕着太阳在转,这样一来的话照的面就不一样了。

师:哦,你的意思是不仅仅是在自转,而且还绕着太阳在转。那这里还要加一点什么?对,还要绕着太阳转。(板书)这样的话和这种方法就不一样了是吧?来看一下,哪个组?

生:太阳围着地球转,这样地球每一面都照着,而且有昼夜交替。

师:地球动不动?

生:动

师:地球动,怎么动?

生:自转

师:哦,你的意思是地球自转,太阳绕着地球转,比较一下这种(指黑板上第三种):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一样的。太阳绕着地球转,还要加一点什么?

生:地球自转

师:对,(板书:地球自转)这样这两种就不一样了。最后一种,哪个组画的?

生:太阳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地球转

师:太阳自转同时绕着地球转,那地球呢?地球动不动?

生:地球不动

师:那要再加一条(板书:地球不动)

生;跟上面那个差不多。

师:跟哪个差不多?我们要把每个球体的运动状态要描述清楚,太阳自转绕着地球转,老师问你这个地球怎么样?

生:地球不动

师:你说这种?(指第三种)

生:我还有

师:哦,你说,和这些不一样的。

生:(上前在黑板上第五种解释上添画)地球不动,这里有多个太阳,这里还有一个月球围绕着地球转。

师:他的这个想法比较复杂,我们来数一下他画了几个太阳。12,……有13个太阳,评价一下他的这种解释。

生:笑

师:有13个太阳,一看就知道荒谬之极,像这种肯定不符。(在黑板上划去)还有吗?还有没有其它假设?

生:(在黑板上画)这表示地球,这表示行星

师:哪颗行星?

生:还不知道的行星,这颗行星把太阳光给挡住了。

师:他认为另外一个星球把太阳光给挡住了,挡住了是黑夜,没有挡住是白天,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不是月亮,是另外的星球。我们说过了把范围缩小,我们就把他假设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其它星球我们这节课不来研究,好吗?老师给它编个号码。(共5种)有5个小组认为这五种现象都能导致昼夜交替。那么这些现象当中哪些假设是能够证明昼夜交替的,哪些是不能解释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来证明这个假设?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这种实验我们需要哪种器材?

生:灯光

师:(出示手电筒)我们用手电筒代替,可以吗?

生:还要地球仪

师:(出示小塑料球)这就是地球。

生:我觉得第一种……

师:哦,我们先来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好吗?现在我们器材有了,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你看——笑脸。那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出示实验提示)找出做标记的这个图象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就是我们,仔细观察做标记的地方注意会不会变化,会是怎么变化的?根据实验情况判断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记在表格中,表格呢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我们按照这个顺序,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五种解释都验证一下,明白吗?

生:明白了。

师:材料员来领材料

生:(领取材料后分组活动)

师:(发放表格)巡视

生:(5分钟活动)

师:好,时间到。刚才老师在观察时发现有很多组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这样,我们先按照这个顺序来汇报,等汇报完了再汇报与众不同的发现,好吗?把器材放到抽屉里。哪个组愿意拉汇报第一钟实验情况?

生:可以演示一下吗?

师:可以的,你可以拿着器材当面演示给大家看。需要其他同学帮忙吗?找个助手,我们掌声欢迎,一边演示一边解说,好不好?

生:(演示并解说)地球一圈一圈在自转,反面是黑暗的,并不能被手电筒的光给照到,出现了昼夜交替。

师:你们做第一个实验,发现结果和他们一样的请举手。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如果按照他们这样的话365天转一圈。

师:他说365天转一圈,你说自转还是公转?

生:地球自己转一圈。

师:地球本身在转还是绕着太阳转?我们的问题是地球在自转,仅仅是自转,你认为需要几天?谁来告诉他?他说地球自转一圈要多少时间他还不是很清楚。

生:一天,24个小时。

师:就是我们将的一昼夜,是不是啊?那么根据这个实验能不能验证昼夜交替这种现象?

生:可以。

师:打个勾吧。第二种哪个组来汇报一下,先汇报一下能不能?

生:能的。

师:给大家来演示。

生:演示

师:地球不动,怎么演示?

生:如果照到了这一面,这一面就不能照到,这一面就是昼,这面是夜,然后太阳如果转到这里的话,这里就是昼,这里就是夜,反复地这样转也能证明第二种是可以的。

师:你们做这个实验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个是可以的,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大家都同意是吗?第三种解释哪个组来汇报?好,请你汇报一下,能不能?

生:能的。(上前演示)这是地球,这是我们所在的城市。

师:地球一直在自转,你先自转演示给大家看。

生:(演示)地球自转,太阳公转,也是可以的。

师:(帮助学生转)看清楚了吗?这样做实验能不能的出昼夜交替的现象?

生:不能确定,因为手电筒发光是只有一面的。

师:非常好,她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啊?我们的太阳发光和手电筒发光是不一样的。

生:它是四面八方的。

师:对呀,手电筒呢?

生:就一个面的。

师:就一个面的,所以就不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的是吧?

生:用电灯泡就行了。

师:对,用电灯泡就行了。但是我们如果用手电筒做这个实验的话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四面八方转。

师:对,我们让它始终对着地球,是吧?我只要把它想象成太阳,非常好。假如说太阳是向四面八方发光的,地球呢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我们看能不能出现昼夜交替?

生:(帮助演示)

师:能吗?

生:能

师:所以说这样的一种解释也是……

生:不能

师:哦?他们认为是不能够的。

生:(上前演示)这个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如果现在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那么照者的永远是我们这边。

师:有这种可能性吗?

生:有

师:能不能解释得更详细点?

生:(演示)如果地球这样转啊转,这个面永远朝向太阳……

(学生产生了争论)

师:(帮助学生一起演示和解释)他的意思是说这个面始终朝向太阳,始终朝向太阳在不在自转?

生:在自转的。

师:老师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太阳,现在我们的位置是在这里。我们的问题缩小为地球在不在自转。(师演示)这里学生其实讲的是同步转的问题,老师没理解学生的意思。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昼夜交替了,是吗?我们要向这两位同学学习,给他们掌声。

生:我们再解释一下第四种。

师:好,汇报一下吧。

生:(演示)

师:你的意思就是说……

生:也是牵涉到速度问题。

师:他说也牵涉到速度问题。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好,老师记住了。老师到杭州来上课记住了他,我们科学研究就应该这样,善于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观点,我们再次把掌声给这位同学。

生:我们发现如果它公转是顺时针的话,那逆时针就……

师:地球自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呢?

生:……

师:那我再问一下是自西向东的还是自东向西的?没有去研究过这个问题是不是?那我们这堂课先不来研究。你的意思是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公转方向不一样,一个顺时针转,一个逆时针转,这样会不会出现昼夜交替?假如这个太阳,顺时针转也好,逆时针转也罢,对这个地球的光线的影响有没有?

生:没有

师:是不是顺时针光线照到地球上,逆时针转就没有了?

生:不会的。

师:对呀,太阳自转不自转,对地球上的光线影响有没有?没有。到底太阳自转不自转?自西向东的还是自东向西的,不重要是吧?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研究。那我们把范围缩小一点,你说地球自西向东的还是自东向西的对昼夜影响有没有关系?(请两个同学分别拿两个“地球”,演示)这样转和这样转对昼夜交替有没有影响?

生:没有,都要交替的。

师:都要交替的是吧?至于它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对昼夜交替有没有影响?那至于真实的情况是怎样转的呢?这个问题课后再研究。最后一种,太阳自转,绕着地球转,地球不动,谁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可以的。

师:刚才我们用实验验证了,我们发现很多种解释都能够表明昼夜交替这种现象,那么客观世界是不是既有可能这样转又有可能那样转?是不是地球今年是这样转的,明年就那样转了?

生:不会

师:那么哪一种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生:第三种

师:第三种?第一钟也有可能,第五种也有可能啊?照我们今天这种实验器材做的模拟实验能不能证明哪一种解释肯定是正确的?

生:不能。

师:确实,我们发现很多种解释都能表明昼夜交替。到底哪一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在第三课、第四课会讲到,今天我们就研究到这里。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堂课时,很多老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对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对于地球在自转\公转通过平时的学习有了认知,虽然他们可能并不能很好得加以解释。所以在教学时对学生提出如何解释昼夜的形成的问题时,要学生提出四种解释似乎有点可笑。陈老师在教学时设计的目标起点比较高,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不仅提出书本上有的解释,还有了新的解释,再通过对自己的解释的证明让学生经历了头脑风暴式的训练,整堂课上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值得思考的是,学生思维的发展了,但参与更多的是男生,女生在这里似乎思路没有打开又或许本身对这部分内容没什么兴趣,要如何在这样的科学课堂中激发高年级女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当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提出的设想是你老师都没有预设到的,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回答?

     这是省教育学院农村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来我校交流时上的一堂课,我将课堂实录加以整理,因为觉得这一堂比较难上的课,但金华的陈老师上得挺精彩。

TOP
14#

读后感:在学习了《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四章“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后撰写的一篇关于观察的文章。

引领孩子全身心地去感知世界

 

——对小学科学课中观察活动的认识与实践
            
                                   

 

  “观察”是学生接触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各种事物特性的最直接的方法。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观察,因此观察活动也就贯穿于整个小学的科学教学中。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对科学教材中观察活动设计的内涵有所领会,也尝试着分析了科学教材在“观察”上的联系,对科学课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积累了点滴的经验,在此作一些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观察  观察力 

【正  文】

一、观察的意义

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备优良的观察力。比如瓦特是从对烧开的水顶动壶盖的观察中琢磨出蒸汽机的基本原理;伽利略是从观察教堂里铜吊灯的摇曳开始,经过实验研究,发现了摆的定时定律;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从小热衷衷于观察动、植物,坚持二十年记观察日记,写出《物种起源》;我国明代名医李时珍幼年时就爱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过程,细致地察看它们如何抽条、长叶、开花,花草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正由于这种观察细致的严谨作风,使他得以纠正古代药草书中的很多错误,而写出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

科学家们做科学是首先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出一系列问题,然后把科学的过程仔细、恰当地运用到这些问题中来。我们的科学课当然不可能期望孩子像科学家那样地去研究科学问题,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却能使他们知道科学家是如何思考和工作的,他们也可以用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方式探讨他们自己的问题。这一探索过程可以包括提问、观察、测量、数据采集、组织和解释数据、控制其中一个变量对结果进行预测、形成和验证假设、设计实验、现象推理、交流模型等。此外,孩子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也是和科学家一样的,上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实验可以看成是“借助仪器的观察”),可以说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鉴于小学科学教材是由一个个有结构的科学活动组成的,因此它突出了科学探究,“鼓励孩子从小乐于投身自然、探究自然,用他们敏锐的感官去拥抱自然,去发现自然中的变化和奥秘,去欣赏自然的景色美、生态美、沧桑美和协调美。”而这些都是离不开细致的观察的,科学教材在编排上也就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开始。

 

二、对两个概念的理解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艺术创造、教育实践都需要对所面临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精确、审慎的观察,从而探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观察力则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练,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科学教材(科教版)观察活动安排上的联系

1.教材中观察的结构特点:

1)从观察到描述再到引起新的观察

比如三上第一单元《我看到了什么?》是完成对一棵树的观察,在第二课《我的大树》就需要孩子对自己前一堂课的观察向全班进行介绍(这就是一个描述的过程),通过孩子们的介绍引导他们发现大树不单单是一个孤立的生命体,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世界,进而激发他们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2)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

比如从观察一棵大树到叶的观察。

3)从一个维度的观察到一个小系统的观察

如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到观察完整的叶。

2.不同观察活动体现不同的观察发展水平

我们从教材中一些提示语就可以看出对观察活动的不同要求:

例如三上植物单元有如下的提示语: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先想想观察什么,再想想怎样观察”

3)“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

再比如三上动物单元:

1)“在观察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2)“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3.对观察事物特征的要求一步步提高

比如:从描述一片叶的特点(常见的自然事物的观察)到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常见的液体的观察,液体观察比固体的相对来说要难一些了),再到观察一张白纸,详细描述这张纸的特点(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的观察,对这样的物品的观察要还原其原始的面貌,难度自然又增加了)

4.在定量观察上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例如:《我捡了几片树叶》(对直观物体的直接观察)
            
到《
            
比较水的多少》(借助参照物进行的观察)
                
再到观察一袋粳米(数量上的观察往往是孩子们会忽视的,因此在这课中要引导学生数数一袋米有多少粒。)

 

 

四、对现阶段科学教材中观察活动教学的一些探索

生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不仅有看、听、嗅、摸、闻5大感觉,还有平衡意识,肌肉收缩系统、肌肉记忆意识,方向意识。例如在皮肤里,有四种不同的接收器:冷、热、深层压力和表面压力。总的来说,人体约有30种不同的接收系统,因此可以说人体有超过30种不同的感觉。在发展观察能力时,孩子们学习使用各种感官,以获得充足的经验基础来获得刺激,这种刺激将刻在他的感觉记忆中,并渐渐形成过程记忆。在长期记忆中,连接记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刺激,使用记忆比使用感觉更容易。观察活动经历得越多,孩子们的长期记忆储存量就越大,就越能更好地与所观察到的新事物产生连接。我们所强调的观察就是要调动学生用多种感知器官去观察事物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知器官的协调功能,这也是观察事物本质属性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初次接触科学课的孩子来说,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直接体验,他们的观察更多得是停留在单纯的用眼睛看,觉得观察就是仔细地看。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形成对科学观察的感性的认识,形成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呢?笔者在起始年级教学实践中有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观察

大自然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广阔天地,它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知识和乐趣。树对于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自然事物,但他们平时所见的都是一些零碎的显而易见的片段,还不能称之为观察,并且仅仅是停留在视觉的认知上。要使观察者(学生)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即教材中所提到的“我们看,我们听,我们摸,我们闻……”就应该让他们与自然界的大树来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科学教材一开始就选择树作为观察对象,把孩子们的观察活动放之于一个变化多端、又充满吸引力的自然环境中,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就很容易地被调动起来了。如何与大树来一次亲密接触呢?请看以下几个对大树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亲近我的大树

与大树亲密接触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产生了仔细观察一棵树、希望知道更多的愿望,然后我带他们来到学校附近的一片树林。(可以结合学校周围条件开展活动,有条件的可以带学生去植物园、去树林等大树比较多的地方,条件不够也可以利用校园里的树木。)按事先分好的组排好队后,我要求学生用蒙眼布将眼睛蒙上手拉手地在老师带领下进入树林。将孩子们一组组带到大树前告诉他们:“这就是你的大树,现在请你用除了眼睛以外的其他任何一个器官去认识它,和它交朋友。”(可以有意识地将各组安排成一个圈,便于教师站在中间观察孩子的活动,及时进行指导。)在“失去”了视觉后,孩子们只能用他们的耳朵、小手、鼻子来接触属于自己的大树,但那份热情却远胜于拥有视觉时。我看到有的孩子不仅用手还用脸去蹭树皮,遇到粗糙的树皮还做个夸张的表情;有的将鼻子凑近树干闻一闻,然后告诉同伴我们的大树有一股特殊的气味;有的一靠近大树就扑上去将自己的大树抱了个满怀,发出惊异的叫声:“我的大树比我爸爸的腰还要粗!”;还有的学生将耳朵紧紧地贴在树干上,问他在听什么?他说:“老师告诉我们,每棵树都是活的,它和我们人一样要吃、要呼吸、要休息,身体里也有‘血’在流动。所以我想它应该也有心脏,我在听它的心跳。”……孩子的发现是惊人的,有时真是出乎我们老师的意料。

5分钟后,我们领着孩子回到出发地,请他们除下眼罩。

“你能重新找到你的大树吗?现在再用你的眼睛去看看你的大树朋友长什么样吧!”

孩子们带着兴奋和新奇奔向他们的大树,最快的小组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就找到并确认了他们的大树。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找得这么快时,几个孩子兴奋地抢着回答:“我们在地上摸到了它的树叶,现在拿出树叶一对,发现这地方就这棵树长着这种叶子。”抬头一看,那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在所观察的区域内也确实只有这么一棵银杏树,孩子们的确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方法。再询问别的小组,有的摊开手心说他们记住了,在他手臂平伸能触摸到的位子有一个掌心那么大的疤;有的说他们的大树有三条根是露出地面的;还有的说他们听了好久,一直听到有一种鸟停在他们的大树上唱着欢快的歌,所以刚才就是寻着鸟的歌声在找……孩子在不能使用视觉的情况下,进入了一个重未体验过的境界,发现了许多视觉占主导的情况下所不能发现的更细致的自然事物。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观察不再局限于用眼睛单纯地看,而是充分地调动了嗅觉、触觉、听觉,广袤的树林变成了一棵棵充满个性的、与众不同的树的集合,对树的观察也更为全面了。于是我宣布接下来的任务是:继续观察你的大树,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介绍你的大树,使听你介绍的同学一下就能找到你的这棵大树。

探究活动二:介绍我的大树

观察既然是为研究问题收集事实,那么,明确了目的之后,还要知道怎样收集、记录事实,这就是我的大树所要解决的问题。课本中安排的活动,是让学生带着表述观察结果的目的去收集事实的,这就包含了观察要全面、准确、细致这些基本要求。用什么方法观察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是有关系的。这节课同样应该把重点放在研讨上,让他们从上述这些关系的角度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使观察结果变成丰富、有序的东西,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们在翻看学生的观察记录时感到学生的观察结果比较简单、零乱,觉得不好处理。其实作为科学课的首次描述,我们不能期望学生对大树描述得多有条理、多具体,重要的是突出“有趣”,让坐在那里听的同学感受到的不是不耐烦,而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情绪。对于3年级的孩子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这正是科学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就是通过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不是一两节课可以解决的,只能让学生在不断经历各种研究过程中逐步解决。关键是教师要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科学素养的意识,要善于实事求是地把握不同问题、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这就决定于教师对教学、对教材和对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了。

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我们首先可以运用科学教材所提供的形式,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加上文字描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大树。我们大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听第一个人描述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新鲜的;当第二个用同样的形式进行描述时有了不过如此的情绪,但还能忍受;第三个还是如此好像有点没兴趣了;第四个再如此,座位上的骚动开始了……最后,骚动越演越烈,根本没几个孩子在听自己的同学到底在讲些什么。为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避免孩子课内外认真开展的观察活动得不到自己同学的肯定,我在请了两组进行这样的描述后,带大家又来到那片树林里。

“请你向其他组的任何一位同学介绍你的大树,让那位同学先在原地蒙上眼睛,然后你把他(她)带到你的大树前,让他(她)抚摸着你的大树倾听你的介绍。介绍完像上次那样回到原地后,拿掉蒙眼布,请那位同学回去找到你的大树。”

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兴奋地牵着小伙伴的手迫不及待地去介绍自己的大树了。在巡视中我听到了一些让我为之骄傲的描述:

“这是我的大树。这是它粗糙的‘皮肤’,上面裂成了三角形。它还长着一只大大的眼睛(其实是树枝折断后留下的一个疤痕,看上去像一只眼睛,所以学生这么认为),好像在看着我。……”

那个想听大树“心跳”的同学带着他的小伙伴,拿着我帮助他向卫生老师借的听诊器来到了一个较为僻静的地方。“我的大树是一棵非常强壮的大树,它还非常年轻,所以它的‘心跳’很强。不信,你听听……”

……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探究活动三:我也是一棵树

观察一棵树,不是要我们停留在简单地获取关于这棵树的一些信息,而是要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了解它的生长,怎样生根发芽,怎样抽出新叶,叶子怎样从树枝上衰老脱落,怎样开花结果,怎样适应周围的环境,怎样和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等都可以是观察的内容,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孩子们不断去发现新的观察内容。学生在经过前面与树的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后,很多孩子其实已把大树真的作为自己的朋友来看待了,有的时候会跑到我这里告诉我:

“老师,今天我看到我的大树上有一群蚂蚁在搬家。蚂蚁在它身上爬它会不会痒痒?”

“老师,昨天晚上的大风把我的大树的一段树枝刮断了,它一定很疼吧?”

“今天我在我的大树上发现了这样一种小虫子,它会不会把我的大树吃掉?”

……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孩子对大树的观察活动还在继续,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把观察活动延续下去,我引导学生来做一棵大树,通过想象来体验做一棵树的生活。下面是我在学习了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的成功经验后设计的一段引导语:

“美丽的西湖边载着许多桃树和垂柳,那一步桃树一步柳的美景不仅让外地游客陶醉,也让每个杭州人赞叹。春季,它们最早为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夏季,它们为人们遮阳送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春天西湖边的一棵新栽的桃树或柳树。分开你的双脚站好,想象着有一大勺水正淋在你的身上,于是你臀部以下长出了粗壮的根,它越长越长,从大腿……膝盖……脚踝……直至穿过脚底扎进泥土,并且穿过松软的土层,不断往下,再往下,一直扎进很深很深的土里,于是你牢牢地扎根在西子湖边了(停顿)

你是一棵健康的树,虽然叶子还不够浓密,但你的树干粗壮,是你同龄树伙伴中的佼佼者。设想一下你的树皮,是光滑的?粗糙的?颜色是深色还是浅色?在西子湖边暖暖的春风的吹拂下,你生长着,长出了分枝,它们就象你的手那样一直向空中伸展出去。

夏季来临了,这是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阳光充足,时而的一场雷阵雨又为你带来了充足的水分。你不断地在长出新的树枝、新的叶子,你的叶子是怎样的呢?椭圆形?针形?还是披针形?在阳光下,你的发达的根不停地从土壤中吸取水分,用你身体里像人体血管似的管道,把水往上传送,一直到达树叶。当水分以每小时160米的速度直奔树顶的时候,你都能听见水在你身体里流动的声音,就象是人的心跳。

你的叶子随着阳光舞动着,利用水分不停地制造出氧气和养料。你把氧气和一些水分释放出来,为湖边游玩的人送去了清新和湿润;你又把养分向下输送,输送到根部,把它储存起来,那是你过冬的“食物”。

一阵大雁由北向南飞过美丽的西子湖,告诉你秋天来临了。阳光不再那么充足,树叶停止了制造养分,而且随着水分的流失,你原本绿绿的树叶渐渐变成了黄色或者红色。半夜起风了,而且越刮越猛,已经枯黄的树叶再也无法在你的枝头站立,纷纷掉落地面等待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因为你还小,人们怕你在寒冷的冬天冻坏了,所以为你的树干穿上了稻草衣,在瑟瑟的秋风中你感到暖暖的。

当树叶落尽后,你开始进入冬眠,寒冷的冬季也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边。(停顿)……

有一天,你苏醒过来,听到了燕子的叫声。真的是燕子,它就停在你的枝头。哦!又一个春天来临了。阳光越来越暖,深藏在你根部的养分也苏醒了,不断地涌入树干,越来越多,一直钻到树枝和新芽里。一片,两片,三片……小小的、嫩嫩的新叶。如果你是桃树,在这个春季你开出了你生命里的第一朵花,红艳艳的,吸引了无数人在你面前停留,对你发出赞叹;如果你是柳树,在这个春季你垂下了你扎根西子湖畔的第一条垂枝,一直垂到湖面,微风吹过,你柔软的枝条轻轻划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

一切都复苏了,你和你的伙伴将在美丽的西子湖边幸福地生活下去。”

    在老师配以音乐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就像是一个哑剧演员,用他们的肢体和表情全身心地扮演着自己的大树,体验着大树的生命周期,让孩子进入了一个“人格化的自然。”

在以上的一组科学探究活动中,孩子们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的观察内容更丰富了,观察活动也更持久了。在教材中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观察活动,比如三下年级的植物的一生、蚕的一生等单元。

(二)感官训练营——《运用感官》一课中的几个活动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之前的观察植物和动物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开始充分运用各种感官了。这里提出“运用感官”既是对前面认识事物方法的总结,也是对运用感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学习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应该更自觉得、更综合地运用感官。这里例举几个教材中未设计的运用感官的案例,相信通过这几个活动,孩子们对感官的功能有更深的认识。

1.发挥鼻子与味蕾的功能——嗅出好味道

    当我们捂住鼻子而尝出东西味道的时候,当我们感冒鼻子不通时,是否感到食物的味道有所不同?其实我们经常提到的“味觉”实际是味觉和嗅觉的共同作用。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事物中的一些分子在我们口中通过口腔后部的空气,运动并粘在鼻子上的感觉接受器上。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鼻子与味蕾的功能。在《运用感官》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味觉”。

探究活动四:好吃的巧克力豆(花生糖)

步骤一:捂住鼻子将巧克力豆放入口中。当捂住鼻子时,咀嚼巧克力,但不要咽下去。

步骤二:咀嚼后的巧克力仍在嘴里,放开捂鼻子的手,看看味道是否有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重复实验,集中注意力比较捂住鼻子前后味道的变化。

步骤三:用花生糖做材料,重复做实验的步骤一、二。鼻子捂住时味道怎样?放开手以后呢?

步骤四:重复前三步。这次,当你要打开鼻子时,先吸气再呼气,看看哪一个对味觉影响最大?你发现差别了吗?你会解释这一现象吗?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当你捂住鼻子,嘴里巧克力豆(花生糖)的味道是否和平常所吃的巧克力豆(花生糖)味道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不再捂住鼻子,发现味道有变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味道好像有变化,比较捂鼻子前后的味道并记录下来。

捂鼻子时的味道

放开鼻子时的味道

巧克力豆

 

 

花生糖

 

 

另外,为了能使孩子们对嗅觉和味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给补充一些关于鼻子和舌头的“工作原理”的介绍(可以作为课外知识的补充)。

2.你有一双能干的手——了解你的触觉

    触觉可以帮助我们感觉温度和压力,并辩识物体和物体之间质感的区别。触觉还给我们提供了关于环境的许多重要信息,可以保护我们不受这样那样的伤害。

探究活动五:暗箱实验(辩识形状和材料不同的物体)

实验准备:

两人一组,每组鞋盒一个,在盒子的一边开一个刚好能伸入手臂的洞;

每人准备56种物品(不能让小组其他成员知道你准备的是什么?)交给老师;

教师将同学准备的物品随机得放入鞋盒后发到每个组,不能让组里的同学知道里面放了什么。

步骤一:请一个同学把手伸进盒子开始感觉里面的东西,说出物体的某些特性:如是软的还是硬的,光滑还是粗糙……在实验报告中试着用描述性的词语记录自己的感觉:如有豁口的、凹凸不平的、圆形的、短而细的、尖尖的、有弹性的、可以弯曲的等等。

步骤二:当感觉到已经掌握了这个物体的“所有”特性,在实验报告“猜测”这一栏填上猜测的结果,不要让同伴看到答案。

步骤三:继续感觉,直到猜测出盒中所有的物体。然后把盒子交给同伴,他也用同样的方法对盒子中的物体进行猜测。

步骤三:当两人都完成后,交换各自的实验报告,检查一下你们认为盒子里有多少物品,再比较一下对于一个物品你们有不同的观察、相同的猜测吗?你们有相同的观察而不同的猜测吗?

步骤五:打开盒子,看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1

物体2

物体3

物体4

物体5

物体6

观 察

观 察

观 察

观 察

观 察

观 察

猜测

猜测

猜测

猜测

猜测

猜测

探究活动六:辨别砂纸(辨别材料相似物体之间的细微差别)

实验准备:三种不同的砂纸(细砂纸、中等粗糙砂纸和粗砂纸),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砂粒面朝上依次粘在一块硬纸板上;一块蒙眼布。

步骤:

1.将同伴的眼睛蒙上,请他用食指摸砂纸,分别对三块砂纸进行判断;

2.在同伴认为最细的砂纸下标“1,中等粗糙砂纸下标“2,粗砂纸下标“3

3.,拿下蒙眼布,揭晓谜底;

4.请同伴重新安排三块砂纸的顺序,你来感觉。

大多数的人对室温都很敏感,可以体察到12摄氏度间的温度变化。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身体是如何感觉到温度的。

探究活动七:触觉温度计

步骤一:把食指放入一杯冰水中5秒,拿出后立即放到盛有室温水的杯中,注意刚放入室温水中的感觉,在杯中保持1-2分钟,描述水温的感觉。

交流:室温水比你想象的温度高还是低?当你的手还在水中,你感觉到温度变化了吗?如果有是怎样变化的?

步骤二:将另一只手的食指也放入室温水中。你发现了什么?怎样解释你的感觉?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但这次食指在冰水中保持20秒后再放入室温水中。

交流:与冰水中放5秒相比,感觉是不是不同?如果有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二,但这次用的是热水,注意热水以不烫人为标准。交流温度的变化和发现。

当孩子们把手指插入冰水5秒钟再放入和室温相同的水中,会感觉到手指插入了温水中。当把另一只手食指插入和室温相同的水中,会感觉水比刚才凉得多。把手指放在冰水中20秒并重复以上实验,当手指再放回室温水,很长时间以后才能感觉到温暖。这是因为大脑在判断温度时运用的是相对温度而不是绝对温度,也就是说大脑感觉到巨大的温差,因而认为温度比实际温度要高一些。当然我们不一定在教学中向孩子们阐述得这样明白,我们所期望的是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明白尽管你的触觉很灵敏,有时也是会“欺骗”你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认识事物。

(三)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呈现出更多的观察内容

实验的目的也是为了“观察”,但这与一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是不同的。首先,实验是经过精心提炼的,是以自然现象中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为内容的。其次,在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是诸多客观现象中我们所需要的一部分,这样有利于学生排除干扰,集中观察。如“研究不同用途的纸”,纸的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弯曲的性能,光凭肉眼的观察是难以达到知识的准确性和可信性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地感知自然事物,就能使他们建立起一种比较牢固、清晰的概念。类似这样的科学实验在我们的科学课中是很多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下面例举其中的两种。

1.科学的测量方法:例如三年级教材中设计的有测量树的高度、树的粗细、树叶的大小、蜗牛和蝗虫的身长、水的多少、凤仙花的高度等等。

2.把化学付诸于实验:例如用碘检测淀粉实验、混合单元中涉及的混合实验及颜色的分离实验等等。

此外,在实验时为了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我们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有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观察实验的能见度与清晰度低,不易达到教学的要求,这时合理地选择利用电教媒体,既可以增强观察与实验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下混合物单元分离土壤中的沙和粘土,有时沉淀后不是很明显,我们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的变焦功能把沉淀部分放大,结果孩子们很容易就发现了杯子底部分成了明显的粗细不同的两层。

(四)抓住思维的火花,将思考与观察相结合

我们可以发现,多听、多看,锻炼感官、积累感性知识,是观察力得以发展的前提。观察的过程也恰恰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真正的有效的观察过程既包含感知的因素,也包含思维的成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不注意锻炼思维能力,那么观察也只是笼统、模糊和杂乱的,既不可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更不可能作出科学的判断。归纳而言,靠自己的感官,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去感知,并且只有将感知与思维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观察;而这种观察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良好的观察力。正因为在观察中思考、思考与观察相结合,达尔文、牛顿等科学家们才真正抓住了那些别人眼中"稍纵即逝的事物",做出重大发现。因此,在观察时我们要向孩子多提问(也可以是上述的观察实验报告的形式),让孩子制定观察计划,可以使孩子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并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答案。

 

五、思考与讨论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的科学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如何有目的地组织孩子观察?如何让他们不凭自己的兴趣来观察?如何让他们要明确观察的任务,去关注那些不易引起他们注意的地方?在观察中,如何在发挥给孩子自主性的前提下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如何才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以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等等。而作为科学教师,要真正地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除了要读懂科学教材,学会活用教材外,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一些科学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注释: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月第一版P80

 

参考书目:

1.《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月第一版

2.《走进中小学科学课——建构主义教学方法》长春出版社20031月第一版

3.《科学探究活动手册》 长春出版社 200310月第一版

TOP
15#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自己的科学用语开始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四个字写写容易,但是要培养起来很难,更何况很多时候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们自己的科学素养还跟不上。在《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第十二个专题
            
“如何在科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中看了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的两次教法的比较,让我在反思自己,如果是我的课堂上出现了“22滴算了。”的时候,我会怎么做?我能科学得引导学生吗?“证明”一词,在探究活动丰富的科学课堂上出现的频率很高,我在引导学生证明他的解释的时候是否引导学生解释得合情合理了?我想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握证据的能力,学生往往会把想象的当作看到的事实来作为证据,老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区分。我想在科学课上要让学生知道“玩”和“做实验”的区别,不能把做实验说成来玩。

从上科学课开始,我就很想重新做回学生去学习,课堂上被学生问住让我感到羞愧,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得进行实验更让我有一种犯罪感。我想在自己课外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很希望我们的教研活动增加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相信通过培训我们的用语也能更科学。

TOP
16#

                       科学的本性:模型建立

——《走进中小学生科学课——全景式教学方法》第一章介绍

走进中小学生科学课——全景式教学方法》是一本帮助小学预备教师和小学在职教师获得那些能够使他们在课堂上教“好”科学的技能、知识和观点的的书籍。书中阐述到:“科学的本性是模型建立。因为科学教学中采用的活动是模仿科学家在探索和发现环境问题的新答案的过程中的实践。”就像盲人摸象,“摸到不同的部位他们的脑海中的大象就是哪个部位的形状,只有把他们各自的信息集中在一起才能把大象描述得更准确。他们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也许以某种系统的方式,各自研究大象的某一部分。在每一步研究中,当他们遇到一起传达并讨论各自的发现时,就会形成对大象的一个崭新的、更准确的映像。最终,在大量的观察和推测之后,他们就可能会了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些盲人就会形成对大象结构的一种理论或模型。这就是科学是怎样工作的。建立能够表达未知事物本质的心理映像的过程就叫模型建立。”

我们当前的科学教学就是由一个个有结构的科学探究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其实是学生在模仿科学家在探索和发现环境问题的新答案的过程中的实践,这是模型建立的过程,是建立能够表达未知事物本质的心理映象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模型就是明确表达出的一种理论,它能够解释并且使属于一个特定自然现象的所有已知信息融为一个整体。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使得他们对理论的表达来自于对最感性的、最具有经验性的、最好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事物的研究,这样他们才能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属于他们的“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把自己原有的经验放进去,甚至和要新形成的“理论”产生混淆,
   
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动手经验的实践为基础,允许学生自己发现能够解释他们周围世界的概念和模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6:49:59编辑过]

TOP
17#

                     呼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读约瑟夫·克奈尔 《与孩子共享自然》有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与自身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约瑟夫·克奈尔的 《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就向我们生动得展示了这一观点。我们为轻易结束自己幼小生命的孩子扼腕叹息,我们为孩子们虐待动物、破坏绿化的行为感到气愤,其实反省一下是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台湾都专门开设有生命教育课程,但是国内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作者通过设计一个个有结构的循序渐进的自然活动,营造细心探索、直接体验的氛围,激发学生体验的热情,提高孩子在自然领域的认知能力。从而引领孩子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和美好,形成关爱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使学生的人性获得完美的发展这比空洞的说教要强百倍。虽然我们的科学教材中也有这方面的涉及,但内容毕竟太少,真希望能有这样的课程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树立更完美的人格。最后附上我改编的一篇引导孩子扮演一棵树的引导文(可用于科学三上《我的大树》一课的教学中。

“美丽的西湖边载着许多桃树和垂柳,那一步桃树一步柳的美景不仅让外地游客陶醉,也让每个杭州人赞叹。春季,它们最早为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夏季,它们为人们遮阳送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春天西湖边的一棵新栽的桃树或柳树。分开你的双脚站好,想象着有一大勺水正淋在你的身上,于是你臀部以下长出了粗壮的根,它越长越长,从大腿……膝盖……脚踝……直至穿过脚底扎进泥土,并且穿过松软的土层,不断往下,再往下,一直扎进很深很深的土里,于是你牢牢地扎根在西子湖边了……

你是一棵健康的树,虽然叶子还不够浓密,但你的树干粗壮,是你同龄树伙伴中的佼佼者。设想一下你的树皮,是光滑的?粗糙的?颜色是深色还是浅色?在西子湖边暖暖的春风的吹拂下,你生长着,长出了分枝,它们就象你的手那样一直向空中伸展出去。

夏季来临了,这是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阳光充足,时而的一场雷阵雨又为你带来了充足的水分。你不断地在长出新的树枝、新的叶子,你的叶子是怎样的呢?椭圆形?针形?还是披针形?在阳光下,你的发达的根不停地从土壤中吸取水分,用你身体里像人体血管似的管道,把水往上传送,一直到达树叶。当水分以每小时160的速度直奔树顶的时候,你都能听见水在你身体里流动的声音,就象是人的心跳。

你的叶子随着阳光舞动着,利用水分不停地制造出氧气和养料。你把氧气和一些水分释放出来,为湖边游玩的人送去了清新和湿润;你又把养分向下输送,输送到根部,把它储存起来,那是你过冬的“食物”。

一阵大雁由北向南飞过美丽的西子湖,告诉你秋天来临了。阳光不再那么充足,树叶停止了制造养分,而且随着水分的流失,你原本绿绿的树叶渐渐变成了黄色或者红色。半夜起风了,而且越刮越猛,已经枯黄的树叶再也无法在你的枝头站立,纷纷掉落地面等待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因为你还小,人们怕你在寒冷的冬天冻坏了,所以为你的树干穿上了稻草衣,在瑟瑟的秋风中你感到暖暖的。

当树叶落尽后,你开始进入冬眠,寒冷的冬季也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边。(停顿)……

有一天,你苏醒过来,听到了燕子的叫声。真的是燕子,它就停在你的枝头。哦!又一个春天来临了。阳光越来越暖,深藏在你根部的养分也苏醒了,不断地涌入树干,越来越多,一直钻到树枝和新芽里。一片,两片,三片……小小的、嫩嫩的新叶。如果你是桃树,在这个春季你开出了你生命里的第一朵花,红艳艳的,吸引了无数人在你面前停留,对你发出赞叹;如果你是柳树,在这个春季你垂下了你扎根西子湖畔的第一条垂枝,一直垂到湖面,微风吹过,你柔软的枝条轻轻划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

一切都复苏了,你和你的伙伴将在美丽的西子湖边幸福地生活下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