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奉化市实验小学 王世力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探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的关系,经历一个“发现——否定——再发现——再否定”的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探究过程。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性,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3、 科学知识:获得关于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关系的科学认识。
二、教学材料准备:
1、 每组准备:泡沫、瓷砖、棋子、小番茄、蜡烛、橡皮、木牙签、回形针;5种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物体;一块抹布;几张小纸片;一个水槽;
2、 木块、石头各一块;5种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天平一架;木板一块;演示台;
三、教学设计过程:
(一)推测:
1、 拿出一块木头和石头,放入水中,引出沉与浮。
2、 出示第一组材料,学生推测沉浮。
3、 说说推测的根据,引出大小、轻重等。
(二)发现:
1、物体的沉浮真的与大小、轻重有关吗?我们的推测正确吗?
2、学生实验,发现自己推测的正误。
(三)否定:
1、学生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按轻重排列,发现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无关。
3、学生按大小排列,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无关。
(四)再发现:
1、出示第2组材料,引导学生与第1组材料相比较,找出主要的不同。
2、发现第1组材料不合理,第2组材料比较科学。
(五)再否定:
1、5种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按轻重排列,发现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
2、学生分析交流,否定前面的论断。
3、出示第3组材料,按大小排列,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否定前面的论断。
4、 归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
四、板书设计:
沉 浮
大小一样 重 轻 ? ×
√
轻重一样 小 大 ? ×
√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实录
奉化市实验小学 王世力
师:这是什么?(木块)这是什么?(石头)
把他们放入水中会怎样?
生:木块会浮,石头会沉。
师:(把木块、石头放入水中)
大家推测得不错,石头会沉,木块会浮,沉与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现象。
(板书:沉 浮)
师:木块和石头我们都比较熟悉,大家都推测对了,我这里还有一些物体,我们来
认识一下。
(介绍:泡沫、瓷砖、棋子、小番茄、蜡烛、橡皮、牙签、回形针)
师: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又会会怎样呢?我们也来推测一下好吗?各小组把你们认为会浮的物体放在一堆,把认为会沉的物体放在另一堆,如果有争议的怎么办?(放中间)
(材料员领取第一份材料,学生推测、摆放)
师: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推测结果好吗?你们主要是根据什么来推测的?
生:……
生:物体的轻重。
师:那么你们认为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板书:重 轻)
师:还有吗?
生:我们是根据物体的大小来推测的……
师:小的容易……,大的容易……。
生:我们是根据……
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不是跟这些因素有关呢?这节课我们着重来研究“大小、轻重”这两个因素。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真的与大小、轻重有关吗?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有了推测后我们接下去该怎么做?
生:我们做实验看看。
师:怎么做?需要些什么材料?
生: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需要一个水槽。
师:请材料员领取水槽。实验完成后,请各小组把物体从水中取出,分成沉的一堆和浮的一堆。注意保持桌面的干燥。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完成了吗?请各组把手和桌面擦干。
你们的推测对吗?有没有推测错误的?
生:……我推测错了,我本来以为它会……,结果……。
师:那你之前是根据什么来推测的?能说明什么吗?
师:物体的沉浮是否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呢?为了更清楚的观察,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所有这些物体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来看看沉浮情况呢?
生:好。
师:谁来排列?(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沉浮情况。(用箭头 表示)
是不是重的这边的物体都沉了?轻的这边的物体都浮了?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师:我们要更清楚的观察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的关系,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生:按照大小排列起来,然后看看它们的沉浮,是不是小的都沉,大的都浮。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选择一组同学上来展示。)
师:我们请这组同学来汇报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他们组提问。
师:看来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好像与大小也无关。我们的研究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生:……
师:科学家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在研究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觉得这些材料的选择有问题,不太合理,于是又准备了这样一组材料来研究物体的沉浮与轻重的关系。大家看,这组材料与之前的材料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之前的材料有什么问题吗?哪组材料更合理?
生:这组材料的大小都一样,而之前的材料大小、轻重都不一样。我觉得这组材料更合理。
生:……
师: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是否有关的时候,应该选择大小一样的物体来研究比较科学。下面我给每组这样的一组材料,大家再按照从重到轻进行排列,然后标出它们的沉浮,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师:发现什么吗?哪组同学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把这5种物体按照这样排列,发现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这说明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那之前为什么我们认为无关呢?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关,之前的物体大小、轻重都不一样,这次大小一样的物体得出的结论更合理。
师:那么,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是不是有关呢?我们该怎么研究比较科学呢?
生:选轻重一样的物体。
师:好,老师也准备了这样一组材料,它们的轻重是基本一样的。(放天平上演示)我们也把他们按照大小排列……下面我们标出它们的沉浮情况来看一看……(边演示边讲解)。发现了什么?
生:大的物体都浮,小的物体都沉。
生: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
师:为什么之前我们认为无关呢?
生:……
师:那么,现在,如果游人问你: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什么关系你该怎么回答呢?
生:……
师:根据我们今天发现的物体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的关系,你觉得什么样的物体最容易?什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沉?
生:大、轻的物体容易浮,小、重的物体容易沉。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其他的因素有没有关系,好吗?
教后反思:
我本人对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基本上体现了我的设计思想,学生的探究过程、科学的态度、探究的兴趣、获取的科学知识基本达到了我的要求。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想说明几点。
1、 我对教材的第一环节进行了处理。
对于教材为什么要在第一环节中安排观察方法的选用问题,我不理解编者的真正意图。我想可能是学生在一次观察物体的沉浮时有些同学把物体放在水面上,而有些同学把物体放于水里观察,这样结果就不同,而第二种观察方法的结果比较确定,所以,编者安排这一环节以此引导学生用第二种方法来观察物体的沉浮,解决不同的争论。然而我在多次的试教中,却发现学生没有出现这两种方法,而我又偏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问学生哪种方法更合适,结果学生不知所措,鸦雀无声,于是我又不得不演示一番,以此体现第2种观察方法的合理,最后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观察其它的物体,然而在下面的环节中所用的物体不管用哪种方法来观察都不会出现争论的,无所谓用第2种方法观察的,这就无形之中显示出这个环节与下面环节的脱节,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价值。在课外,有学生问:轮船是沉的还是浮的?我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按照常理说轮船当然是浮的,但按照第2种方法观察,把轮船放入水中,不就是沉的吗?这又作何解释呢?因此,我觉得2种观察方法无所谓好坏,偏要说第2种方法合理,也是不科学的。况且又会引起学生的疑问,所以,我终于决定把这一环节给删了,把时间留给下面的环节作充分的探究。不知是否合理。
2、我对教材为什么不直接拿出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和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的问题的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通过我最近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思考以及对教材的深入分析与钻研,我终于理解了教材的意图。教材先安排一些大小、轻重各不相同的物体杂合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而得出“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这一错误的认识是独具匠心的。如果直接让学生观察典型的2种材料而得出“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的话,学生的认识不会深刻,只会停留在表层。而创设这样的情境先让学生得出错误的论断,然后通过探究再否定得出正确的论断则情况大不一样,这样可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否定——再发现——再否定”的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探究过程,这样的结构设计就能达到-1+1>2的教学价值。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印象深刻。而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有另外的意图,那就是让学生明白在研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其它条件的统一,这才是科学的研究,体现科学性,也为学生以后进行类似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3、对于有人可能提出“教师引导多,学生动手少”的理解与解答。
我认为这节课学生动手时间少是正常的,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不用1分钟时间就能完成,用不着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作“无用功”,况且观察到物体的沉与浮并不是本课的真正目的。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中发现与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推测——发现——否定——再发现——再否定(肯定)”的科学探究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自行探究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所以出现“教师引导多,学生动手少”的情况也是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后,才会明白以后进行这样的探究活动时如何保证材料的典型性,如何让比较物体的其它条件统一,如何使探究更科学性。所以,这次“教师的引导多”是值得的,是为下次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教师能更少引导作准备的。
通过本次的教学,我也感觉到某些需要我继续研究与改进的地方。首先由于实物投影仪出现故障,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虽然是客观原因造成,但是我如果能在事前做好两手准备的话就不会浪费时间,使教学更紧凑。其次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地还不够,所以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师思考范围的问题时会有一些别扭,这需要我对学生这一头研究的更细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不会乱了手脚。最后对于我的语言需要更简洁些,教学环节的过渡更自然些,教学的激情更足些等方面需要我以后不断的努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