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陈杰超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专帖——三年级 [复制链接]

11#

感受空气一课教学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首先回顾已经对空气的了解,空气有什么特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形状、气态等特征,还是比较了解的全面。

2.第二个环节是用三种不同容器做传递游戏,我选择了量杯(带把的)、塑料杯子、自封袋分别装石头、水、空气,学生在选择容器时大多能对为什么使用这种容器装能说明理由。

3.第三个环节感受空气,用塑料袋装空气、玩气球。把空气的特征用活动能得到内化,气球能挤,说明它容易被挤压,放气时感受空气能快速的流动等等。

4.研讨环节主要是总结空气有什么特点,同时空气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反思:1.对于三种物质在传递后的比较感受没有进一步深入。

2.空气与其他物体有什么相同特征的比较展开不足。


润羽 发表于 2019/10/18 13:32:22


为陈老师点赞,这样的教学思考很深入,对于课堂教学优化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真好!
TOP
12#

“空气有质量吗?”课后回顾及反思

本节课中重点是打破学生的前概念,引起思维冲突,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要打破学生前概念,我在教学时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从普通物体导入,如木块、水等有质量吗?再提出空气是否有重量,引起思维冲突。

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空气有质量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是无法用我们的感觉器官进行感受的。对于中低段的学生来讲,感官是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

第二步:开始使用天平进行测量,简易天平在一年级时使用过,但是一星期一节科学课学得快忘得也快,有等于无。先是将天平调试好,不平衡的建议放绿豆种子;接着是一端放空皮球,一端放绿豆,在放的时候建议先多后少,逐渐使天平平衡;然后将皮球打足气,教材建议是打10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就再增加了五下,做出来大约加1——4颗绿豆,每个小组略有差异。

第三步:进行研讨,先说交流现象,讨论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本节课中难点是学生对于天平保持平衡(平衡器的用了之后效果明显),以及明白在倾斜时哪一端重,哪一端轻,我用跷跷板的例子学生们立马明白过来了。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在40分钟以外解决好,不然整节课的时间会比较紧张。


润羽 发表于 2019/11/1 8:31:08

为什么一开始打10下效果不好,后来打5下效果好,这背后的原因可以引发教师和学生的深度分析,可以拿着这个问题问问六年级学生!
TOP
13#

风的成因一课教学过程和反思      
本课学习,需要学生知道空气的冷热变化导致空气流动是自然风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这样一个过程。但是经过实验在个别学生潜意识中,风是一种独立的事物,它可以自己产生,仍然不能从模拟实验中联系到生活实际。及时是后面我们大自然中也有这样一根“大蜡烛”后,思维开始稍稍能转变过来。因为这个实验材料存在一定偶然性以及危险性,在课中我采用演示实验。
润羽 发表于 2019/11/13 11:13:16

可以多开出几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风口旁边放点燃香效果会更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