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9学年共同体杜银江专帖 [复制链接]

241#
TOP
242#
TOP
243#
TOP
244#
TOP
245#
TOP
246#
TOP
247#
TOP
248#
TOP
249#

关于如何对人说话,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你以为口无遮拦是直白,其实那只是你幼稚的表现”。学会说话,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修炼和讲究。

每当自己要写点什么时,其实最害怕最后就成了一篇世人都懂的通俗大道理。更怕是成了一篇感人肺腑的真心话。还怕是一篇矫情得不行的伤感文。其实不过就只是一点感想罢了。那是积压在心底很久,恰好赶上这时候有一股力量让它喷发了出来,像山洪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罢了。写到这里,自己
上虞区蒿坝小学杜银江 发表于 2019/11/15 13:37:40
说话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TOP
250#
TOP
251#

回复 250楼上虞区蒿坝小学杜银江的帖子

杜老师,你的内容太丰富了!
TOP
252#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读后感

生命的精彩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脚步,正如篱笆阻挡不了攀爬的牵牛花,山川阻挡不了奔流的江河,风雨阻挡不了展翅的雄鹰。生命的过程注定是从激越到安详,由灿烂到平淡。在浮躁而慌乱的世界,让自己活成一株山崖上迎风而立的花蕊,让生命吐露芬芳,你所追求的一切才会款款而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很喜欢。有多少人在异地漂泊,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下雨没人送伞,吃饭没有人陪,没人分享喜悦,难过只能一个人哭……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相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世界绝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TOP
253#

       吃苦的年纪应该可以追溯到求学的年纪,现在的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知道学习,天天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中,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育,好好学习,要不考不上大学。我也这样 天天对女儿说,但他们依旧这样,如果该学习时不学,终将会后悔,世界上名言卖后悔药的地方,不要辜负你的大好时光。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一切都会过去的成为很多人的人生名言,指引着我们前进。
TOP
254#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别人嘲笑的不是你的梦想,而是你的实力。当年的马云也贩卖过内衣、礼品、医药等小商品,四处跑推销,受尽屈辱,吃了很多苦头。有谁能预测到今天的马云是上市公司的CEO,成为励志中国的榜样人物。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你没有实力的时候,你的梦想就是个笑话,当你有实力的时候,你的梦想就是奇迹。所以,在你不如意的时候,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在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无需焦虑难受怀疑自己,要做的就是默默的努力,默默地增强实力,不断努力,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也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几年,别在这个应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别让自己的人生毫无所获。生命是可贵的,绝不能浪费了,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广度。

   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会布满崎岖的山路、坎坷的洼地与曲折的河流,但是,有的人一生光环无数,有的人却潦倒穷苦。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也没有人一生坎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挣脱束缚,跳出内心的困境,超越内心的障碍,继续赶路,你会发觉自己越飞越高,心情愉悦开朗。
TOP
255#
TOP
256#
TOP
257#
TOP
258#
TOP
259#
TOP
260#
TOP
261#

《孔子传》的读后感

孔子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把孔子培养成一个人才,忍辱负重带少年孔子到曲阜求学,最终劳累而死。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人生却因为对母亲的爱而显得更加厚重和深沉。为了帮母亲分忧,孔子去作吹鼓手,靠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哀乐挣一些干肉。看到这些,孔子的母亲却很担心,她怕孔子因此分心,动摇的学习的志向,耽误了学业,无法成为一个君子。她带孔子向当时鲁国非常有学问的左太史求学,左太史要孔子发誓立志于学,为了学习可以放下其他一切,包括挣干肉。孔子却放不下自己的母亲。“丘儿,拜师”母亲的声音充满关切而坚定,仅此一句话,孔子凭着对母亲无限的爱与信任,依左太史的要求发誓了。
TOP
262#

君子,代表有德行、有学问又代表高贵,还代表丰满的人生,那时学问与生命还没有割裂。因此立志于学也就是立志修养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并以之为天下苍生带来幸福。爱母亲还是爱天下,这是摆在少年孔子面前的艰难的抉择。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远见,孔子的一生能成为一个孝子,却无法成为一代圣贤、流传两千年多年的文明的塑造者。母亲的爱是成全。孔子的爱则是顺应了母亲的心,割舍了亲情的小爱,存养了对天地苍生的大爱和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

立志于学

孔子幼年时就喜欢摆弄礼器,似乎显示出不凡的预兆,然而他真正明白学问的意义却是从了解对残酷现实的认识,对天下苍生的悲悯开始的。鲁国大夫专权,三桓把持朝政,已有四代。到孔子少年的时候,三桓逼昭公废掉中军,将兵权和赋税都交给三桓。国人议论纷纷,有人指责三桓,有人说三桓的能力强过鲁昭公,治理鲁国也很好,有人说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要挽救这个局面恐怕只有圣人出世才行了。这种种的议论,少年的孔子全都记在心里,一颗悲悯天下苍生、向往真理和正义的心被残酷的现实所刺痛,他不知不觉也去思量拯救天下苍生的良方。他鼓起勇气,在国社找到左太史,问他“什么是圣人?”菩萨发心成佛,也是因为看到众生的悲苦而愿去寻求无上正觉,“为利众生愿成佛”即是成佛的种子。那么此时,一颗成为圣人的种子已在孔子心中发芽。
TOP
263#

母亲的爱长养了孔子的发心,她带着孔子登门拜访左太史,左太史故意说不在家,她就带着病与孔子一起等着,良久,孔子说:“母亲,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要我一直等到左太史回来,不,是一直等到左太史收我为弟子。”母亲这才微笑着离开。母子之间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话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学有所成,六艺融贯于他的生命当中,他的神态始终谦恭而安详,他敞开的内心,仿佛始终在散发着一种鼓舞人的光明力量。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求学,求学的目的,许多人是想脱离贫贱的生活,成为一个高贵的人。想要高贵,不管是物质上衣食丰足还是文化上的知书达礼,都不是坏事,都是人上进的动力。好的教育,能引导这种愿望,为生命找到提升和成长的出路。这么多的学生,对孔子是一种很大的磨练。在这些磨练和考验中,孔子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体悟人生的道理,学问和德行都在师徒切磋中提高。
TOP
264#

有一次在大家在学习《关雎》这首诗,子路因打猎而迟到,加上他对《关雎》这首诗的理解对身为大夫而来求学的何忌观过,何忌当众说子路是贱民,不会理解这首诗的意蕴。子路闻后大怒,要找何忌拼命,何忌则说他一句话就可以杀死子路。孔子为了保护子路,呵斥子路出去,并请求何忌不要怪罪子路。子路就愤愤地离开学校。后来孔子向其他弟子了解情况,知道子路打猎是因为家里穷,双亲没有粮食吃,就专门带粮食送给子路的父母,并向子路道歉。孔子又教育何忌说,作为一个想要遵守礼仪的君子,应该学会宽容和克制。对人宽容,对己克制,这样才不会再行持礼仪时与别人冲突。领悟到这一点,孔子问弟子,《关雎》中的君子是不是也具备这种宽容与克制的人格。因为他内心的品格,故他的追求也不凡,那么他所追寻的窈窕淑女,也可以代表一切美好的事物,君子心中的理想,君子为了理想“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按照礼仪按照正道去追寻,最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来庆贺理想的实现。

从这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孔子内心对真理的仰望与追寻,因为他有这样一颗纯粹而不断进取的心,故他能从一切境界中学习,能从《关雎》这首讲男女爱情的诗中看到君子之道。他的行为、他的教诲,都是这样一颗心的自然流露。这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都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因为自己所属的不同的阶级、族群,因为生命体验的差异而形成种种的隔膜、误解,其根源都是一“我慢”二字。而好的教育能消解这种隔膜。而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不断切磋琢磨,不断上进的心感染了弟子,因为他的生命有方向,弟子们也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TOP
265#

国学高人啊,高手在民间啊!
TOP
266#


TOP
267#


TOP
268#

沈老师报告
TOP
269#


TOP
270#

朱老师点评和小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