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高珠怡专帖(三、六年级) [复制链接]

31#

上1-2 沸腾

教学思路:
    1.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通过让学生交流讨论日常中烧水的现象,揭示本课课题,水沸腾了

    2. 出示实验材料明确使用及作用直观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抢答名称及作用。展示酒精灯并明确其正确使用方法将温度计下发至各组,对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单位等进行交流讲述,随后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并通过趣味答题巩固知识

    3. 微课展示搭建装置教师示范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后用微课视频展示加热过程及沸腾时烧杯中的现象。

    4.交流讨论对比现象结合示范实验及微课,让学生讨论交流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及沸腾时水面之上,水面及水内部的现象,适时引导补充采用微课展示体积变化的实验。

    5. 比较蒸发与沸腾总结全课知识让学生自己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同时通过思维导图,总结该节课繁多的知识点

    6. 补充拓展,激发兴趣:通过高原上煮不熟食物的小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重难点:
    1.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2.难点明确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作用以及组装
亮点:
    1. 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 明确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适时引导
改进点:
    1. 可以通过投屏等方式直接在示范实验时让学生一起观察

    2. 实验过程可以让学生一起参与,提高学生兴趣

TOP
32#

回复 51楼欣然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33#

回复 53楼戚调菊的帖子

谢谢老师宝贵的意见
TOP
34#

回复 54楼酸牛奶的帖子

谢谢朱老师提出的建议,我会记录下来积极改善
TOP
35#

回复 51楼欣然的帖子

谢谢老师提出的意见
TOP
36#

回复 58楼陆国萍的帖子

好的,老师
TOP
37#

六上1-7 微生物与健康

一、教学思路:
    1. 课前资料查找:每位同学准备一种微生物,及其对我们生活生产方面的影响。

    2. 工具改进,引出课题:结合整节课,通过PPT展示观察工具的改进,直观形象的展现人类逐渐深入探究微小世界。

    3. 开展讨论,代表分享:小组四人进行讨论,选取最佳的资料,请代表上台分享。

    4. 总结归纳,补充内容:总结学生所讲内容,归纳后对未涉及的重要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二、重难点:

    1. 重点: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和交流研讨知道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密切关系。

    2. 难点:学会信息的获取、加工及交流。

三、亮点:

    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后,让学生上台分享,锻炼学生信息整理及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改进点:
    1. 整体课堂节奏有待调整,学生分享时部分学生声音较轻,此外下面学生无法做到专注听讲。

    2. 学生查找资料大多都很认真,但仍有部分同学课前不认真调查,课内无法调动积极性参与讨论,仍需积极引导,转变学生观念。

TOP
38#

三上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一、教学思路:
    1.结合生活,揭示课题:通过演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以及让学生结合生活,揭示本课主题。

    2.明确目标,设计实验:提出食盐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3.完善步骤,进行实验:对于实验步骤进行明确,重点强调,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4.总结交流,纠正指错:交流实验结果,总结实验问题并纠正,让学生自主归纳实验结果。

    5.知识归纳,课外拓展: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课外拓展白糖、味精、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比较的小实验。

二、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方法及结论。
三、亮点:
    在学生自主实验过程中,积极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适时纠正。通过分成小苏打组和食盐组进行比赛,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

四、改进点:
    实验过程中的纪律把控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实验,对于实验时间及整体课程安排有待商榷。

        

    

  

2.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9:29:45 上传)

2.png

3.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9:29:45 上传)

3.png

4.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9:29:45 上传)

4.png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09:31:00
TOP
39#

回复 63楼李尔敏的帖子

是的,三年级做实验会存在很多错误,而且一做实验就很难把控
TOP
40#

回复 64楼冥王星的帖子

我的进度也算慢的了,好多课被冲掉
TOP
41#

回复 62楼戚调菊的帖子

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后期科学实验设计等方面尤为明显
TOP
42#

回复 68楼专属的帖子

是的,用的是阔华配套的塑料量杯和塑料搅拌棒
TOP
43#

回复 70楼王燕飞的帖子

是的,而且作业也很麻烦,但是考虑到课时安排及学生操作安全性,有些实验通过微课和演示进行
TOP
44#

三上1-6 加快溶解

一、教学思路:
    1.结合生活,揭示课题:通过泡感冒药的生活实例引出本课题内容。

    2.演示实验,提出方法:首先通过水的温度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演示食盐,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实验,并学会寻找相同条件及不同条件。

   3.明确目标,设计实验:提出研究搅拌对溶解快慢影响的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4.完善步骤,进行实验:明确对比实验方法,梳理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强调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5.总结交流,纠正指错:学生自主交流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总结并纠正。

   6.知识归纳,课外拓展: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课外拓展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小实验。

二、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水温和搅拌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具有影响。

    2.难点:学会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根据目标设计实验步骤并总结实验现象,用科学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
三、亮点:
    通过演示温度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演示,让学生总结对比实验方法,随后实践应用,探究搅拌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在总结,经历“了解原理——实践应用——总结归纳”的过程,将所得知识实践应用。

四、改进点:
    演示实验可让学生互动参与,采用投屏方法。
1.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16:19 上传)

1.png

2.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16:19 上传)

2.png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0-12 09:18:35
TOP
45#

回复 72楼李尔敏的帖子

是的,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46#

六上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一、教学思路:
    1.回顾旧知,揭示主题:通过学生对地球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入本课题。

    2.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使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剖开并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剖面。

    3.地球海陆分布模型的制作:首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在塑料泡沫上进行绘画,直观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4.微课展示地球自传模型的制作:引导学生思考,结束后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对经纬线、赤道、地轴等进行初步介绍,让学生学会看地球仪。

    5.总结三种模型:学生自主探讨模型间区别及可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二、重难点:

    1.重点:掌握地球结构模型、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以及地球自转模型的制作。

    2.难点:学会用身边的物体制作地球模型,并明确各个模型间区别及其内在意义。
三、亮点:
    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们动手实验,积极巡视指导,让学生自主讨论归纳总结,适时引导。

四、改进点:
    实验课程中学生在泡沫球上作图时间较长,进度较慢。


1.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21:59 上传)

1.png

2.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21:59 上传)

2.png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0-12 09:23:03
TOP
47#

三上1-7 混合与分离

一、教学思路:
1.展示混合物,揭示课题:直接展示食盐与沙子混合物并提出实验最终目的。

2.筛网实验,明确原理:让学生使用两种孔径的纱布分离混合物,了解该方法应用原理,同时通过该方法无法实现分离而引出正确方法。

3.比较两物质,得出溶解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明确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差距,提出用水分离沙子与食盐的方法。

4.结合筛网,引出过滤:通过筛网体验,引出滤纸,孔径更为微小,可透过食盐水,但会阻挡沙子。此外,对过滤中滤纸使用及方法进行指导。

5.学生自主完成溶解、过滤食盐,巡视指导。

6.取学生过滤液,引导学生思考水和食盐的分离,并进行演示,演示过程中让学生上台搅拌,经历实验。

二、重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过滤装置,能分离食盐、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2.难点: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思考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并应用科学手段进行实验。
三、亮点:
让小组内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实验,例如一号主导溶解实验,二号与三号主导筛网实验,四号主导过滤实验。同时,由于材料及实验空间、安全性等问题,蒸发结晶实验有老师演示,但是让每位学生上台进行搅拌操作,一方面通过这个上台机会来把控学生前期实验纪律,同时另一方面仍让学生参与实验,明确各步骤。

四、改进点:
在上台实验时可以对蒸发皿内液体进行投屏监控。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0-24 09:34:52
TOP
48#

三上1-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教学思路:
1.回顾旧知,揭示课题:水的三态变化情景视频,引出水依旧是水,只是状态变化。

2.展示图片,引发思考:通过纸与橡皮泥的变化,引发学生思考。

3.比较三种变化,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

4.课堂作业巩固知识,明确物质本身无变化。

5.用乒乓球变化拓展热胀冷缩。

二、重难点:
1.重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

2.难点: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用科学语言论述结论。
三、亮点:
用橡皮泥和纸的奖励机制来控制实验纪律及学生积极性

四、改进点:
增加学生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总结。
TOP
49#

六上2-2 昼夜交替现象

一、教学思路:
1.结合生活,微动画引入:通过昼夜交替动画引出课题。

2.引导思考,提出假设: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内容提出假设。

3.补充观点,实验验证假设:学生互相补充完善,适时引导,最终得出多种假设,进行实验验证。

4.交流讨论,总结发现:通过实验总结讨论,对各假设现象进行总结。

5.总结梳理:通过微课视频展示各假设现象,再次明确结论并总结。
二、重难点:
1.重点:就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2.难点:思考并归纳各种假设异同点,明确本质区别是地球运动状态不同。
三、亮点:
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各种假设,活跃思维。

四、改进点:
部分学生在做实验时,太阳斜射地球进行转动,这表明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差距性,为此,之后课堂可能要对实验的某些内容提前讲述。

TOP
50#

六上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一、教学思路:
1.回顾旧知,提出问题:回顾第二节课内容,提出课题。

2.资料阅读,明确观点: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资料,寻找两种学说的异同点。

3.改进模型,再次模拟:通过比较学说,明确“日心说”的可信性,并根据学说改进模型。

4.研究讨论,阐述原因:对改进模型进一步实验,并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5.总结归纳。
二、重难点:
1.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2.难点: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三、亮点:
有一组学生将亮片贴至北极点,顺势向学生介绍了极昼极夜现象。

四、改进点:
实验时长可空余些,此外,可以让学生演示,投屏展示。

TOP
51#

回复 80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52#

三上2-1 感受空气

一、教学思路:
   1.出示谜语,揭示主题。

   2.通过联系实际,讨论空气特征及作用。

   3.传递游戏,感知空气于水及石块共同点。

   4.采用封口塑料袋和气球进行活动,进一步感知空气特点。

   5.拓展至固体、气体和液体,小结课堂。

二、重难点:
   1.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

   2.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
三、亮点:
   让学生自主实验,采用封口塑料袋及气球加强真实体会。

四、改进点: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记实验目的,需要加强目的引导。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1-08 12:39:12
TOP
53#

六上2-4 谁先迎来黎明

一、教学思路:
    1.回顾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引出本课探索内容。

    2.学生手拉手进行模拟实验,直观感受转动方向的影响。

    3.总结整理,引入相对运动,提出太阳东升西落的日常经验,得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4.用地球仪和手电筒再一次进行模拟实验,并交流讨论结果,让学生看看自己喜欢的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

    5.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二、重难点:
    1.重点:模拟实验: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
    2.难点:认识相对运动,感受相对运动,并且联系实际,从而分析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亮点:
     先组织学生通过群体转圈模拟地球自转,真切体会自转方向对谁先迎来黎明,随后进一步通过地球仪手电筒模拟,再一次明确谁先迎来黎明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关,经历探索——得出结论——实践论证。

四、改进点:
    转圈过程全员参与在户外纪律无法控制,部分参与时底下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1-08 12:39:44
TOP
54#

回复 84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55#

回复 85楼陆国萍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56#

回复 86楼李尔敏的帖子

我第二节课也选用了少人数的室内转圈模拟实验
TOP
57#

回复 87楼润羽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这一点我确实需要更加注重和改进
TOP
58#

三上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一、教学思路:
    1.通过纸巾遇水就湿,揭示第一个实验,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提出“杯底的纸巾会湿吗?”的问题。

    2.明确四个实验(竖直压杯入水,倾斜压杯入水,扎孔后压杯入水,打气实验)以及目标,让学生自主实验并观察纸巾是否变湿、水位高度等现象。

    3.研讨交流,课堂小结。

    4.延伸拓展,应用挑战。

二、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2.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做出科学的解释。
三、亮点:
    结合课堂作业本,引入倾斜压杯入水实验,并让学生改变倾斜角度,更好地理解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四、改进点:
    在倾斜实验中学生会发现纸也没有湿,会有一个强烈记忆,导致后期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讨论交流。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1-08 12:38:06
TOP
59#

六上2-5 影长的四季变化

一、教学思路:
    1.回顾一天影长变化,提出本课主题。

    2.阅读资料,提出圭表,展示并讲解结构与原理。

    3.微课播放建议圭表制作,利用已有圭表,模拟影子长度变化。

    4.实验模拟,讨论交流。

    5.总结归纳。
二、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分析同一地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2.难点:学生能通过了解古代圭表的特点,圭表的制作及正确使用。
三、亮点:
     让学生通过电筒模拟太阳东升西落,加深体会感悟,明确圭面需朝向正北方向。调查了绍兴地区的太阳仰角在四季的数据,增加应用性。

四、改进点:
     虽然查找了绍兴地区的正午太阳仰角,但是没有较多数量的大型量角器,学生只能根据相对太阳高度高低进行观察,可以得到一定规律,但是体验性会高。

TOP
6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