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萧山区小学科学“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随笔专贴 [复制链接]

321#

     新街三小,崭新的校园,别致的学校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作为即将从新蕊毕业的我,心里多多少少有一丝茫然。但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了,不管在哪里研修都是一样的。两节课堂,两位钱老师都非常亲切,富有亲和力。教师基本功都很扎实。
     第一节课是《我们来造环形山》,课前的热身活动让孩子们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充分吊动起了孩子们的胃口,对于一位新老师也渐渐开始信任和喜欢。课堂的视频、图片引入更是颇有趣味,从远到近,让我们也经历了环形山的旅行。整节课脉络清晰,架构清楚。但是课堂上也稍许有些遗憾之处。比如孩子们模拟实验后的交流研讨环节,气氛比较闷,敢于回答问题的孩子并不是很多。这当中其实有一位孩子真是不错,他有很大的疑问:如果是陨石撞击月球,那月球上的陨石到哪里去了呢。如果教师能够抓着这个亮点和生成点,本节课会更加完美。
      第二节课是《在星空中(一)》,这节课教师可谓花了不少心思,无论从教学的设计,还是实验器材的准备,都可以看出钱老师准备一堂课确实不容易,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收获,让孩子们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探究之旅。本节课上了35分钟,如果再次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第一,做实做透实验探究,可以让孩子们多花些时间在探究上。第二,可以准备少许机动探究巩固题目。
      以上也是纯粹自己个人的想法,期待新蕊下一次活动。。。
个人博客:http://blog.xsdwyx.com/u/306/index.html
TOP
322#

 

    56,我们新蕊的成员又相聚在新街三小,聆听了钱星星老师执教的《我们来造环形山》和钱荷文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中》。这两课都属于宇宙单元的模型建构课,相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钱星星老师通过观察发现环形山的特点,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解释环形山成因等一系列的活动,逐步让学生明白陨石撞击可能是环形山形成的一种可能。课堂条理清楚,过程简洁明确,但在上课的过程中,钱老师在个别问题的引导上还可以再进一步,而不是直接将想法告诉学生。钱荷文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中》先从视频引入,让学生来观察了解星座,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建构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理解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钱老师设计的北斗七星的模型,设计简单,容易操作,很值得我们借鉴。不过制作模型中的第一第二步可否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几个点,这样学生印象深而且能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定点的原因。总之这次活动收获颇多,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8 9:26:12编辑过]

TOP
323#

    5月6日参加了在新街三小举行的新蕊教师共同体的活动,上午听取了2堂课和3个观点报告。2节课都是模型建构课,钱星星老师执教的《我们来造环形山》,流程清晰,只是课堂比较沉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我想原因可能有2个:1.课本身较难,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2.教师的提问偏难,学生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钱荷文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下一》,语言精炼,课堂环节环环相扣,用课件清晰展示制作星座的步骤,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制作难度,提高了学生的热情。
TOP
324#

匆匆我们新蕊两年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5月6日在新街三小的活动在别致的校园中展开。聆听了两位钱老师的课,让人印象深刻,我想两个老师性格决定了他们的上课风格。钱星星老师上课比较柔和,如春风化雨,但同时在交流环节我觉得可以做一些改进——要抓住学生的回答通过反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比如还说环形山特点的时候一个孩子提到环连环,此时我觉得就可以反问是不是所有的环形山都是像这样环连环或者环中有环的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环形山的特点——分布杂乱。我想钱老师要多一些随机应变吧。
第二课钱荷文老师的《在星空中一》我觉得在材料的选择上是不是可以改进一下:大头针钉上去容易掉;绳子容易绞在一起;绳子在悬挂中也容易晃荡;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固定容易导致结果不一致;KT板方向没有标示和强调导致结果的不确定。
以上小小的建议,不当之处就请包涵。有好的想法一起交流哈
TOP
325#

      宇宙单元的模型建构课一直是大家公认的难点,比较抽象,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最不喜欢上这些课。两位钱老师亲和力都很强,学习单的设计都很值得我学习,图文并茂,简单明了。第一节《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钱老师教学板块清晰,上课条理明确,观察特征——猜测成因——动手造环形山——验证自己的猜测,整个教学时长35分钟,我觉得钱老师在追问方面可以有所改进,比如学生在猜测可能原因时,有个学生讲到月球内部,此时就可以再加以追问,孩子们模拟实验后的交流研讨环节,教师也可以通过步步追问来让学生的交流碰撞出火花。钱荷文老师的一个“星座”模型,令我记忆犹新,一开始我看到学生用线吊起球,绳子一直稳定不下来觉得用细棒效果更好,不过后来看看细线成效也不错。钱荷文老师的设计、材料准备很吸引学生,孩子们都非常主动积极地参与,特别是动手探究的环节。正如教研员最后的点评,学生观察研究点进行定点,可以更一目了然。靖江二小  高霞。
TOP
326#

 

      今天听了由任伯年小学钱星星老师带来的《我们来造环形山》,新街三小钱荷文老师带来的《在星空中一》。这两节都是六年级宇宙单元“模型建构课”,两节课都是比较抽象的,如何化抽象为具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是课的难点。两位钱老师都让学生经历了,问题驱动-模型制作-模型探究-解释原形的过程,很好地化解了这个难点,课堂结构清晰完整,环节流畅,展现了两位老师扎实的功底,相信两位老师都对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钱荷文老师的实验教具,定时花了不少心思,观摩了钱老师的教具后,我想是否还可以继续改进:1.确定两个观察点,固定学生观察位置。2.细线容易晃动,把细线换成竹签或细棒;学生手握手电筒也容易晃动,用手电筒支架,把手电筒固定;学生手举投影KT板,也易抖动,是否也可以考虑将KT板先固定后再画。 益农镇小  赵海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8 12:01:28编辑过]

TOP
327#

这个学期,正好带的是六年级的科学,对于宇宙单元的教学深有感触。学生对宇宙方面的知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但也最不容易理解这些内容。这时,课堂上精心设计的探究实验或教具就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钱星星老师执教的《我们来造环形山》中的模拟实验——通过在面粉上模拟“陨石撞击月球表面”让学生将猜测的想法进行实践模拟,不仅仅是在论证猜想,更让学生增加了感性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钱何文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中(一)》中给学生的实验材料进行星座探究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空间想象的支架,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星座。两位钱老师的精彩展示让我对这两节课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也让我对教学新范式中的模型建构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党湾一小赵丽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8 15:14:51编辑过]

TOP
328#
TOP
329#

周三,在新街三小参加了我们“新蕊”本学期的第二次活动,聆听了钱星星老师《我们来造“环形山”》和钱荷文老师的《在星空中(一)》两节课,让我感触颇多。首先是这两节课在我眼中难上的模型建构课,被两位老师化繁为简,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在学习单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问题驱动--模型创制--模型探究--解释原型的探究过程。在这背后是两位老师在实验教具的制作和选材上花的心思,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尤其是钱荷文老师的北极星模型,选材简单,设计精心,但是如果学生作图和观察的KT板如果能固定,棉线换成细竹竿就更好了。感谢几位老师的精彩展示,也感谢实验培训老师的辛苦付出。   -------------红山农场学校   丁燕
TOP
330#

 

     今天有幸听了两位美女老师的课,第一节课是钱老师执教的《我们来造环形山》,整节课思路清楚,导入新颖,特别是模拟造环形山来再现,重构环形山原型这个环节占了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真正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这节课我觉得还可以不足的地方有:(1)导入部分得出环形山的主要特征时大部分特征后来都是老师自己说的,所以时间上省去了很多。(2)在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明陨石撞击产生了环形山时,打算怎么做”时,出现了冷场,学生不知道应该怎么模拟,如果这时候给一个视频模拟,还有出示实验材料的话,学生可以有力有序的回答。(临江一小  诸雅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8 16:35:28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