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科学网络研修班王靖宇作业帖 [复制链接]

1#

上虞科学网络研修班王靖宇作业帖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评楼曙光老师的《怎样加快溶解》一课

评章伟军老师的《用水测量时间》

评林建锋的《一杯水的观察》

对岩石单元“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的一点看法

请注意:这不是“捣乱”!

我们的造纸术

玉米苗该不该拔?

证明空气热胀冷缩的六个课堂小实验

在解剖油菜花前的生命教育

科学、民主、人文

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蚊子

浅谈中低年级常识课中“研讨”的展开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结业感言

分享 转发
TOP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主要通过“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音叉的振动”三个活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从教材的编排来看,首先是让学生想办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同时思考感受:怎样物体能发出声音,怎样不能发出声音?在学生知道了怎样让物体发出声音之后,第二部分则是通过观察、比较一组发声和不发声的物体,去找到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发声与物体的振动有关。最后通过观察音叉的振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当物体的振动停止时,声音也就消失了。”

设计理念:

一、尊重学情,大胆处理教材。

    声音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他们在生活中不停的在制造声音、聆听声音,对声音的直接经验相当的丰富。由于本人所带班级是基础相当好的实验班,他们当中大多已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了有关声音的很多知识(我在一个班随机的进行过抽样),更有一部分校民乐队的同学,他们对声音的了解可以算得上已是专业水平。面对这样的学情基础,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淡化了怎样让物体发出声音,把这部分内容有机隐含到整堂课的各种发声物体当中;同时,大大加强了对物体发出声音时所发生的变化的具体观察、感受、描述,寻找物体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并进行充分的验证。

二、体现探究核心,培养科学素养。

    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去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从一样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变化,到第二样、第三样、到更多的物体,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物体发声与振动的关系,同时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物体发声与物体振动有关,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会消失的科学猜想,这时的学生已经是自然而然的想去验证这个猜想,在这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方案,交流验证方案,实施验证过程,交流验证结果。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地学会了从科学猜测到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体验到科学研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应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在快乐的探究活动中学到了科学知识,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经历制造声音,感受声音产生的过程。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目标: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目标: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事实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区别,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提琴、大鼓、音叉

          学生准备:20cm钢尺、皮筋、盒子、音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事先教师在教室角落放置好大提琴。

师:先猜一猜,今天我们学的内容会和什么有关?

(如果学生猜到“声音”,则问:你怎么猜到的?)

师:真不错!科学学习需要你这样的仔细观察和思考。(表扬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制造并感受物体发声

1、感受大提琴的发声

A、你能使它发出声音吗?(请一生来操作)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来感受这个声音的发生过程。

B、在发声的过程中琴弦是怎样变化的?

C、交流:  生:琴弦在动。生:琴弦开始动的厉害,慢慢的不动了。生

D、谁能用动作来描述琴弦的变化?谁还能来表演?

师:像这样来回的动,我们可以用这个词:“振动”(板书振动)

  E、能把琴弦的变化用简单图来表示吗?(生开始画图)

  F、交流展示。师巡视并询问后展示2~3张作品。

               问:这是什么意思啊?生:表示琴弦在振动。生

G、小结:琴发出声音时,琴弦在振动。

2、感受大鼓的发声

A、出示大鼓。问:怎样使它发出声音?生:击打(敲)

B、师夸张的敲鼓,你发现了什么?

生:鼓在振动。师:哪个部分最明显?

生:声音很响。生

C、把你看到的或感受到的变化用图表示出来。(师巡视询问)

D、交流展示,挑选2张。问: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F、小结:鼓发出声音时,鼓皮在振动。

3、自由感受尺子与皮筋的发声

A、每个小组都有一些材料,能用他们制造声音吗?生;能。

   谁能让尺子发出声音?给大家演示一下。生如果方法不恰当,师再问: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了?

   这个皮筋呢,怎么让它发出声音?如学生的方法是弹盒子,则问:这样谁也发出声音了?如果只能让皮筋发出声音,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弹拨)

B、师:由于它们发出的声音很轻,所以我们活动时应该
            ….
更加的安静。同时,边观察,边把看到的变化记录下来。

C、小组活动。师巡视。

D、交流。尺子发出声音时是怎样变化的?皮筋呢?

4、小结

   通过感受这些物体的发声,你明白了一些什么?

   (学生如不能说出“振动”)

   师引导:这些物体在发声的时候,都有什么变化?

三、物体不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

   过渡:如果让它们停止振动,那还能发出声音来吗?

1、交流猜测。(学生一般会说不能)

   师:这是我们的猜测,科学需要用事实来说话。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2、思考、设计实验方案。

   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可以和小组内伙伴合作交流。

3、交流方案。

   你设计的方案是怎样的?

4、小组活动、验证。

   选择一种材料,实施你们的方案吧!

5、集体反馈。

   你们是怎样研究的?得到了什么结论?

6、小结:这些物体不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

7、师让琴发出声音,问:你能让琴声尽快的停止吗?(叫一生上来)你打算怎么做?生:按住琴弦。师:试一试。师小结:琴弦停止振动,琴声也停止了。

四、观察音叉的振动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新玩意。(师出示一个音叉)他的名字叫“音叉”,是我们研究声音的仪器。我这里还有一个。(师出示另一个音叉)

1、比较声音的高低

   我分别敲一下,大家仔细听。问: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

有什么区别?生:一个声音脆,一个沉。生:一个高,一个低。生:一个声音像女孩子,一个像男孩子。生……

2、感受振动

   A、声音虽然有区别,但它们在发声的时候有没有共同点呢?

   生:声音都很长。(听的真仔细)生:都在振动。(我怎么看不到啊)

   B、想不想来感受一下它的振动?生:想。

   请材料员领取音叉。

让我们先轻轻的敲一下,放到脸上来感受。再敲的重些,放到脸上来感受。

跟伙伴交流你的感受。

C、你能想办法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它在振动吗?

生:放到水里。生:在上面挂些小东西。

想不想要一杯水?(想)那用到水了,你觉得应该注意一些什么?生:小心打翻,弄湿….

材料员领取水。学生活动。

D、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生:水在动!生:水溅出来了!

E、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生:因为音叉在振动。

F、小结:音叉把振动传到了水里。

3、描述声音的产生。学到现在你会怎样来描述声音的产生?

生: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振动有关。生:……

(如果有学生说不一定,则“想不想就这个问题课后再争论争论?”
        
作为课后延伸的一部分)

4、我们说话的声音是哪里发出的?

   你怎么知道?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手轻轻的按住,“a-------- ”你感觉到了什么?(振动)

   这里有声带,声带振动让我们发出了声音。

五、延伸拓展

那我们的耳朵又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呢?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则引导:下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把你的想法变得更完善好吗?不知道的同学!课后你打算怎样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交流方法后,师:方法很多嘛,那下课吧!)

  (如果学生沉默,则引导:不知道啊!那课后你打算怎样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交流方法后,师:方法很多嘛,那下课吧!)

课结束。

TOP
3#

评楼曙光老师的《怎样加快溶解》一课

 

看了楼曙光老师的这一堂课,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这节课的课堂气氛特别的好!没有老师的声嘶力竭,也没有学生的嘈杂喧闹,但学生的思维活动却明显是相当活跃的!我想这样的科学课堂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课堂气氛也正是我们所竭力追求的!

那么这样的课堂气氛怎么打造就值得我们深思!在此,我也结合这一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观念:“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问题。也就是新课标中所提到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楼老师是怎样去做的呢?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一、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就是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根”。

(时髦一点的话也就是学生的“前概念认识”)

考虑到学生对溶解已经会有很多生活的经验,楼老师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完成了对学生原认知的展现。就两句话:第一句:不同的物质溶解的速度怎么样?第二句:同一种物质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同样快的溶解呢?在这两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想到了自己平时生活中的很多事例:如吃药时把搅拌药溶解的快,把药捣碎溶解的快,泡糖水时用热水溶解的快等等。搅拌、捣碎、用热水…这些方法在平时生活中学生早已经有体验,而这节课的探究也正是以此知识基础为根基而展开的,扎好了这条“根”,学生接下来的思维活动也就顺理成章、轻松自然了。由此想到我们平时的一些科学课:那真是为活动而活动,看起来我们老师准备充分、学生也上的很开心,但老师是不是真的准备的很充分呢?有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原认知基础呢?我想未必!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学生准备器材,而对其他方面考虑的实在太少了!

二、重视小组内的讨论。给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更大的“空间”。

这一课时我曾经上过,也听过一些课,这一课时的活动内容与课堂时间一直就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好三个对比实验,我们老师往往会在指导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结果造成学生活动时间紧张,或者三个活动只能任选一个进行展开。确实这节课的对比实验对于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难度,但我们也不要太不相信我们的孩子。楼老师是怎么来解决这个“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之间的矛盾?“由扶到放”做的非常到位!在进行第一个搅拌能否加快溶解的活动前,楼老师带领大家讨论出了“公平”这个词语,在学生理领会了比较应该公平的原则后,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哪些方面应该公平?从效率和最后学生反馈的结果可以看出效果是非产好的!接下来的几个活动,楼老师只做了简单的过渡,也都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指定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整节课有这样的三次讨论、实验、反馈。学生的思维在这一次次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同时有效的解决了时间与活动量之间的矛盾!

整堂课楼老师都力求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自己选择实验内容,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各自发表自己意见,认真倾听他人讲解,在合作中设计并完整实验方案,在合作中完成实验的操作,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也正是因为楼老师心怀“学生主体”这一理念,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堂气氛融洽且思维活跃的好课!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好课!谢谢大家!

 

TOP
4#

评章伟军老师的《用水测量时间》一课

一、单元概述:

《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四课。整个“时间”单元,意图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这一单元的活动设计试图通过一些可操作的活动、可感受的体验不断增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增加更多的意会知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记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实践中水是怎样记量时间的呢?教材又呈现了“滴漏实验”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记量时间这一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积聚105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如果漏杯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1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将会怎样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速度还和滴孔的大小有关。教材以“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结束。

 

章伟军老师的《用水测量时间》一课,特别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握理念,重教材处理。

章伟军老师的《用水测量时间》一课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合理的处理。结合科学史——古代的水钟引入课题“用水测量时间”。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制水钟,并经历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实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知道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

在学生对前面测量100毫升水所需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对积聚30609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突出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随后进行验证。通过实践,对数据进行纵向分析,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流水速度不是均匀的,这个水钟是不能精确计时的!

如果要让流水速度均匀,那应该怎么办?接着章老师让学生经历一个“加水计时”的探究活动,对比数据,发现水钟流三个30毫升水的时间在接近,从而意识到:只要在流水过程中,想方设法使水位保持不变,流水速度是会均匀的。这里的“加水计时”活动是本堂课设计的一个亮点,是正确把握“探究”理念,对教材进行的最为出色的处理。

在前面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回过头再来看古人制作的水钟,理解其原理和精确计时的精妙之处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寻找生活中的水钟,使学生发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挂盐水”时用的那个输液器,完成课堂科学探究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让科学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二、关注探究,重思维发展。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节课,章老师通过三个探究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完整、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1、整节课紧紧围绕“用水测量时间”这一主题展开。从一开始观察古人的水钟,到自己的水钟计时,到猜测流水速度是均匀的,然后开始验证,却发现水流速度并不均匀,于是又提出设想:加水计时。进一步验证,发现确实有效。从而真正发现:水位高、流速快;水位低、流速慢;保持水位高度,可以控制流速均匀。最后再在古人的水钟当中得到对探究结果的支持!整个探究活动完整、有效,学生思维发展扎实、自然。

2、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章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第二个探究活动“测量306090毫升水各需要多少时间?”时,章老师首先让学生进行了预测:“假设这个装置流100毫升水需要大约100秒的时间,那么流30毫升需要几秒?60毫升、90毫升呢?”这样的一个预测,为学生的思维展开提供了有效的依托,诱发了探究的兴趣和行动的内驱力,因而为后面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学生进行预测后,实验开始前,章老师又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进行测量?”并给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蕴涵着丰富思维价值,由于这个活动的操作方式灵活,可以连续计时,也可以独立计时,但都有优劣!独立计时是最原始的方式,学生一般都能想到,但比较花时间;而连续计时却可以一次完成,但难度较大。通过一个短暂的讨论交流,起到的作用远不止是探究方法的指导,更是对学生思维的迁移和深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发现水位高低影响了水的流速之后,章老师不失时机的提出:怎样使水的流速度均匀呢?并让孩子亲历第三个探究活动“加水计时”。这个活动的呈现不仅让孩子的探究更加的深入,同时也让孩子思维的发展显得更加的完整!

 

三、联系生活,重材料选择。

科学来自生活,科学联系生活。以生活为基石的科学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以“生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才具有无穷的美丽!所以,章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非常注重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首先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如:漏杯的选择,选用的是一次性杯子钻孔;计时工具选择的是学生自己的手表等等。

在课进行到末尾的时候,章老师还引进了“输液器”,这个孩子们在“挂盐水”的时候经常看见的玩意儿,居然也和“水钟”联系上了。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挂盐水”中也有科学,感受到科学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最后通过延伸真正让孩子们把科学带到了生活当中去!

TOP
5#

评林建锋老师的《一杯水的观察》

 

早上,看了林老师的课《一杯水的观察》。很显然,这节课非常的精彩!我呢,曾经也试着上过,所以也来谈一些我的感受吧。

首先,我看这些上课的学生。

他们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非常大胆、自由,但纪律观念不强,语言表达能力也一般。

第二个感觉是来自课快结束时的情景,那些孩子都站在那里入迷了,可见林老师的课有多么精彩!

林老师成功的把这群一般的孩子带入了科学课快乐的探究活动中,每个孩子都那么开心、兴奋,而且有收获,真的很佩服!

其次,我看上课的林老师。

林老师的细节意识非常强,对学生的指导更是到位。林老师的语言,特别是林老师两次活动前的小黑板提示,还有对倒水、听水声的指导等等,都相当的细致。除此之外,林老师设计的问题精练有成效。举一个例子:当讨论得出几种用感官观察水的方法后,林老师设计了非常简练的两个问题:一问:就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可以吗?生:可以!二问:再看看,可不可以?生:沉默…(很快就有了惊喜、深入的发现了)这段沉默太重要了!学生这段沉默的时间,我想是他们的思维活动最激烈的时候!这两个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对观察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真正明白了:原来观察还要有顺序!

最后,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大家,这个问题也是来自课堂上学生的问题。课堂上有一个环节,在讨论观察方法,师贴出学生回答的观察方法时,有一个学生一直在问:怎么都准备好了?怎么都准备好了?……我想这首先说明林老师的预设非常的到位,准备充分!但我又似乎感觉这里好象有个硬框架!不禁问:难道没有其他观察的方法了吗?再说这里在讨论方法的时候也没明确是用感官,我想是不是应该加一个省略号?毕竟观察的方法是很多的!

TOP
6#

对岩石单元"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的一点看法

 

 

在四下岩石和矿物单元有一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利用小苏打和醋发生化学反应时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中的洗洁精或肥皂水等洗涤剂产生大量气泡,外溢并沿着铝箔流到报纸上。实验中外溢的气泡相当于岩浆,瓶口即火山口,而铝箔相当于火山体,报纸则代表着地面。这个实验虽然比较形象的解释了浮石的形成,但仅通过这个实验来认识火山喷发的现象我认为有些不妥。这个实验的喷发原理是小苏打和醋的化学反应,而真正火山喷发的内在原因是化学反应引起的吗?我们来看看火山喷发的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

3、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

根据我对资料的理解,我觉得火山喷发的真正内因是压力差,造成压力差的原因是温度差、热胀冷缩原理。内部在高温的情况下,岩浆和空气不断膨胀,内部的压力在不断增加,当火山口无法承受时,高压气体首先冲破火山口的岩石层,然后岩浆喷涌而出……

显然小苏打加醋的化学反应并不能代表火山喷发的真正原理!

我觉得设计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倒是比较符合火山喷发的原理的:在一个烧瓶底部装一些洪水,用带小吸管的橡皮塞封口,再用蜡油密封住吸管口。然后给烧瓶加热,当温度上升的时候,里面的红水犹如高温的岩浆,由于红水和空气的不断膨胀,里面的压力不断增强,最后冲破封口的蜡块,喷出红水……

 

 

   

TOP
7#

请注意:这不是“捣乱”!

案例(一):火柴用完了!

在上《混合身边的物质》时,有一个混合实验:先在一个杯子里放进“醋+小苏打”,观察其变化,然后把点燃的火柴伸进去,看看火柴会怎样?实验开始后,孩子们发现火柴突然熄灭了,非常的好奇!于是一根、两根、一次、两次、有的甚至五根一块来,看看还能不能熄灭?没一会工夫,有好几个小组就向老师告急了:“老师,火柴用完了!”老师一听,心想:一盒新火柴本还打算至少用上四个班呢,怎么一下就没了?一问原因,发现用完的小组是在几根几根的点火柴,立刻翻脸,勃然大怒!这还了得,明摆着存心捣乱嘛!

 

案例(二):他把玉米苗拔了!

在上《凤仙花》单元的时候,老师给每个小组配备了一个花盆,并发给他们一些凤仙花籽。由于怕孩子们的凤仙花长不出来,另外又配发了几颗玉米粒,让他们以防万一。半个月后,老师准备上一节凤仙花的观察课,让孩子们把小组的凤仙花花盆拿来,有的小组的花盆里凤仙花长的很好,有的只有玉米苗,有的既有凤仙花又有玉米苗。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的时候,有一个小组内部突然吵了起来。于是,老师立马火上心头,责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学生告状:“老师,他把玉米苗给拔了!”老师心想:居然还有这等事?好好的不观察,却搞破坏!明摆着存心捣乱嘛!

……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可能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情景!从表面上看,确实像孩子们故意在“捣乱”!如果身处当时的课堂环境,那就更加深信不疑了,因为“当局者迷”!为什么说是老师“当局者迷”呢?其实,细细一想你会发现自己错了,那根本不是孩子在故意“捣乱”!

 

案例(一)孩子行为的心理分析: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浪费火柴?他真有这么大胆子吗?为什么其他使用火柴的实验他不这样做呢?想到这里,你应该发现孩子浪费火柴是有原因的!当他发现一根点燃的火柴在杯子里无缘无故的突然熄灭后,他内心非常的惊奇,这种好奇迫使他反复的去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当他发现一根火柴确实会熄灭之后,他想试试:两根火柴会不会也熄灭呢?直至后来发展到四根、五根……火柴用玩了!

 

案例(二)孩子行为的心理分析:

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纳闷!孩子为什么要无缘无故的拔掉玉米苗呢?他为什么不好好观察,反而搞破坏呢?而且还有理由在课堂上跟小组里的同学闹矛盾呢?看来,这拔玉米苗的孩子也是有他的想法的。这是课后从小组成员了解到的:

“刚才我们在量花盆里的凤仙花有多高,结果发现它并没有长高,还是和以前差不多,我们还发现凤仙花的叶子有点发黄,好象比以前更憔悴了!我们在讨论为什么会这样的?其他小组的凤仙花越长越好,我们的会不会是生病了?可他们俩硬说是玉米苗的原因,说它把凤仙花的食物都抢走了,二话不说就把玉米苗给拔了!”

 

科学老师的心理分析:

老师为什么会勃然大怒?是因为当时的情境给了老师一个误导——“学生在捣乱”!而捣乱是无须解释的,所以老师容易一上来就是给所谓的“捣乱”学生一顿批评!一方面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另一方面可以给其他学生以警示。

造成老师认为“学生在捣乱”的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老师本身的“想当然”习惯!例如在案例(一)中,老师给学生准备好了材料,“想当然”的认为是绝对充足的;当学生说“火柴用完了”时,又会“相当然”的认为学生在浪费!在案例(二)中,学生拔掉了辛苦种植出来的玉米苗,老师就“想当然”的认为那是在伤害植物,在搞破坏!与小组同学因此还闹矛盾,又“想当然”的认为肯定是拔“玉米苗”的同学错在先!正是这些“想当然”让老师“当局者迷”了。以至于在没有深入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相当然”的批评了所谓的“捣乱”学生!

 

写在最后的话:

科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景,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应该有所准备!偶尔的误会学生还可以原谅,经常性的误会,那就要不得!因为这会深深的伤害到的学生,影响到他的发展。案例(一)中的那些“捣乱”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原本是执着、坚韧、不断求真、较劲的体现,是应该受到重视和鼓励的行为。而且,这恰恰就是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培养和科学精神熏陶的绝佳时机。现在却因老师的误会,他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错误(我错了!不应该浪费火柴!……)案例(二)中那位“拔玉米苗”的学生,他的行为是经过深入思考的,是很有创造性的,也是具有实际价值的。现在却成了一个“破坏者”!长期以往,孩子的创造性必将在老师认为的“循规蹈矩”中泯灭!

科学老师,让我们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对孩子内心的了解;少一些卤莽,多一些理性的分析,让这些原本被认为“捣乱”的孩子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吧!

   

TOP
8#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五单元有《我来造一张纸》一课,重点是让学生亲历造一张纸的过程。教材上提示是这样造纸的:

1)把一小块纸巾浸湿,揉成纸浆团,放在杯子里。

 

 

 

2)加一点水化开,调成糊状。

 

3)再加些水,搅拌成均匀的稀纸浆。

 

4)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

 

 

5)观察棉布上留下的是什么?是一张可以揭下的纸吗?

 

 

 

 

教后反思与改进:

第一次试教,我严格按照教材的提示让学生造纸,结果发现两个地方很难!一是制浆,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但调制的纸浆却并不令人满意,鲜有几个调均匀的小组,制浆不成功,造出来的纸也就无从谈“好”了!二是倒浆,纸浆调均匀了,要把它倒均匀也非常的困难,浆倒不均匀,最后造出来的纸是厚薄不均,怎一个“难看”了得!介于这两难,孩子们很少能有成功的体验!

 

第二次试教时,我在教材上提示的基础上,对有些步骤进行了调整,并选择了更合适的材料与工具,让更多的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以下是我们的造纸术:

   我们用到的材料和工具:玻璃杯一个、水槽一个、干毛巾一块、筷子一双、过滤网一个、质量较差的纸巾若干张。                        

                     

 

 

 

让我们开始吧!

 

 


1)把纸巾撕成碎片,这样在做纸浆时会更加轻松!

 

2)把撕碎的纸巾放入杯中,加适量的水,用筷子将纸巾捣烂,越烂越好!

 

 

 

3)把捣好的纸浆倒入水槽中,并用筷子继续搅拌,做成稀纸浆。

 

 

4)用过滤网从水槽里取一网稀纸浆,裹入干毛巾中,小心的按压,把水尽量吸干。

 

 

 

 

5)十分小心的把纸从过滤网上揭下来。

 

 

6)最后,让我们把这张湿湿的纸放

在太阳下晒干吧!

TOP
9#

玉米苗该不该拔?

------记凤仙花观察活动中的一次意外

 [ 情境描述 ]

“老师,他把玉米苗给拔了!”。一向喜欢插嘴的小罗又嚷开了。“啊!”孩子们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第四小组徐镇洋同学的身上。只见他手上正拿着一棵偌大的刚拔下来的玉米苗,小脸霎时涨的通红,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得出,他害怕了!甚至有些颤抖!“我…我…”话到了嘴边却又说不出来!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整个教室的气氛显得异常的紧张,孩子们都睁大眼睛等待着我的“判决”…

在我的印象中,徐镇洋是很有想法的一个同学,但不太爱说话,很老实。他不可能做出这么大胆的行为!再说这个花盆是他们自己小组的,孩子们爱护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去破坏?我感到很是纳闷!但直觉告诉我:要冷静,事出肯定有因,决不能断然进行责问、批评!但此时直接问他,还真问不出什么来。怎么办?问他们小组的同学啊,他们可能知道原因。

“刚才你们小组都在讨论些什么啊?怎么就把玉米苗给拔了呢?”我问到。

小罗等不及了:“刚才我们在量花盆里的凤仙花有多高,结果发现它并没有长高,还是和以前差不多,我们还发现凤仙花的叶子有点发黄,好象比以前更憔悴了!我们在讨论为什么会这样的?是不是它生病了?可徐镇洋就说是玉米苗的原因,说它把凤仙花的食物都抢走了,二话不说就把它给拔了!”

“原来是这样,那玉米苗到底该不该拔掉呢?”我继续问到。

这下,教室里热闹开了。争论声一片:有支持该拔掉的,说凤仙花和玉米种在一块,玉米会把土壤里的肥料都抢走,凤仙花就长不好了,而且,花盆这么小,玉米以后要长的很大,肯定呆不下,迟拔还不如早拔,这样凤仙花可以长的好;有不支持拔掉的,说这样做太残忍了,把一棵好好的玉米苗给毁掉了,如果真是玉米苗抢走了凤仙花的肥料,那可以多施点肥就好了……争论不断,难解难分!

“为了让凤仙花和玉米都不受到伤害,我们怎样做更好呢?”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到最后,孩子们也一致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玉米苗从花盆里迁走,种到地里去,让凤仙花继续呆在花盆里,这样它们都可以长的很好了!

就这样,一节观察凤仙花的课就在解决徐镇洋同学拔玉米苗的事件中结束了。很显然,我没有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的预设也完全成空了。但我并没有因此感觉到失落,相反,为孩子们经历了这次意外的“生成”而怯喜。假如当时我对此事置之不理或简单批评,我想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将不成任何问题,但这样做真的合适吗?我想对于小罗和徐镇洋同学来说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通过这节课的经历,让我对自己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又有了新的认识!

[ 我的反思 ]

一、让“冷静”成为科学教师的一种品质。

在上科学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很多我们老师所不想看到的“意外”,诸如:学生的突法其想,或者打破器具了、实验失败了等等。这是由科学课的本质所决定的,以培养小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宽松、融洽、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出现“意外”是家常便饭!然而,当“意外”发生后,如何处理就显得相当的关键了。很多时候,我们老师都会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阵脚,慌张、焦急、甚至恼怒…而在这样的心态下产生的处理方式就自然比较的简单、主观,也就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试问,假如我在听到了小罗的惊呼后,就简单的进行训斥,然后组织自己的教学,我想肯定也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徐镇洋同学能心服吗?其他的同学以后还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所以,要想真正的解决“意外”,我觉得老师首先应保持头脑的“冷静”,诚恳地对待已经发生的“意外”,然后心平气和的去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就会事半功倍,甚至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意外”本身往往就是我们课堂的“亮点”,如何画好这“点睛一笔”呢?那就让我们气沉丹田,“冷静”执笔吧!

二、科学教师要敢于“直面生成”。

科学课堂中有大量的活动,学生的体验是很丰富的,这样,科学课堂将必定“变幻莫测”
        
!作为科学教师,那就必须要有敢于“直面生成”的勇气!而一般我们老师往往会非常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非常“塌实”的执行教案,以完成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当课堂上出现具体的生成问题或者意外时,不敢越雷池半步,避重就轻,置之不理,或一句“课后继续研究”敷衍了事!目标达成了,老师自己也满意了,但学生呢?殊不知在这一次次老师的循规蹈矩中,泯灭了多少儿童智慧的火花,伤害了多少渴望探究的心灵!想起自己这次的课堂经历,我为自己的勇气感到欣慰,因为至少我真正面对了“它”
        
,并让孩子们亲身参与了整个过程。我相信孩子们在讨论“玉米苗该不该拔?”的过程中收获的远不是科学知识那么简单,更丰富的将是对生命情感的体验!这是我原先的教学预设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假如当初我因为担心害怕完不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回避了这次意外,也就不会有后来融入了孩子们真实情感的关于“玉米苗该不该拔?”的热烈讨论,失去的就是这千载难逢的生成机会,课堂也很难焕发出如此的活力了!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观点。确实,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而我们的科学课堂更是如此,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有敢于“直面生成”
        
的勇气,只有这样,科学课堂才会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生机和光彩!

 

 

 

 

TOP
10#

证明空气热胀冷缩的六个课堂小实验

 

一、取一试管,用橡巾把气球皮扎紧在试管口,把它放入热水中加热,气球皮会明显鼓起,再放入冷水中冷却,气球皮慢慢恢复原貌。(实验成败关键:气球皮要是已经吹过的气球上剪下的,试管口一定要扎紧,不能漏气。)

推荐指数:

 

 

二、取一试管,用试管口在肥皂水中蘸一蘸,使得试管口上被肥皂水覆盖,把它放入热水中加热,试管口会吹出肥皂泡,再放入冷水冷却,肥皂泡变小。现象十分明显!

推荐指数:

 

 

三、取一烧瓶,在烧瓶口套上一个小气球,把它放入热水中加热,耷拉的气球会竖起来,

再放入冷水冷却,气球恢复原貌。

推荐指数:

 

 

四、取一烧瓶,用橡皮塞密封,插入一跟细管,细管中间留一段红色水注,把它放入热水中加热,红色水注会上升,再放入冷水中冷却,红色水注慢慢下降。

推荐指数:

 

 

五、把一气球吹大并扎紧开口,过一段时间放气,微剩一些,再次扎紧开口,这时气球比较瘪,用重物把它沉入热水中,气球会慢慢鼓起来;再沉到冷水中,气球又恢复原貌。

推荐指数:

 

 

六、取一乒乓球,微瘪,放入热水中加热,乒乓球可以恢复原貌,而如果乒乓球有小洞就无法恢复。

推荐指数:

 

 

 

 

TOP
11#

在解剖油菜花前的生命教育

                                      

 

在上《新的生命》单元《油菜花开了》这一课时,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一边要解剖油菜花,一边还要宣扬热爱生命”。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好呢?以下是我在课堂上的一段谈话:

师:今天,为了更好的观察研究油菜花的结构,我们要来解剖油菜花…

话音没落,早有学生在惊奇于解剖了,口中反复着一个词语:解剖?解剖!

师:知道解剖吗?听到解剖,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情景?

生:医生在手术台上的情景…

生:很血腥的…

生: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拿着小老鼠做实验…

师:解剖在很多时候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你怎么看?

生:很残忍!

生:为什么不拿死掉的进行解剖呢?

生:死掉的跟活的会不一样的!

师:很多时候解剖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确实很残忍!那为什么还要解剖呢?

生:为了能够知道的更多!

生:可以解谜!

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生:牺牲了一些小生命,可以保护更多的生命!

生:可以让人类社会更加的进步!

师:今天老师只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朵油菜花!知道为什么吗?

生:可以少牺牲一些油菜花!

生:一个小组一朵就够了,我们可以小组分工!

生:不能随意的解剖!

 

 

 

TOP
12#

科学、民主、人文

——浅谈转变旧观念、走进新课程

 

 

.坚持创新教育的学习观

有人曾这样描述传统教育“教师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培养未来的人才”。尤其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凸现的今天,“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老化”已属必然。

新的科学课程要求我们自然教师首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修养,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实现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事实上教师如果没有教育理论武装头脑,是不可能产生教育的创新的。其次教师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实现兼收并蓄,达到宽广厚实的程度,修正过去“一桶水”与“一碗水”的观念,使自己的知识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涓涓流入学生心田。再次教师要学习创新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逐步使自己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论的素养。

.坚持创新教育的人文观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其本质是对完整、健全的人格的追求及培养。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能。同时科学学科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教育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这是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一。

.坚持创新教育的民主观

民主、自由、安全的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土壤和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之中,学生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自然教师在思想上急需实现两个让位,一是传统教育的操纵——依附式的“权威与奴仆”师生关系急需让位于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关系;二是传统的唯书是从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急需让位与培养科学和创新品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上要鼓励学生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胆怯,尝一下“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试一下“心血来潮”、“异想天开”。教师只有真正为学生创设心理安全、心理舒畅的心理情境,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

.坚持创新教育的个性观

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在科学课学习中,有的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很感兴趣,喜欢探索其中的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在意自然事物的空间分布,时时喜欢搬弄地图;还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搞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教师必须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

.坚持创新教育的教师观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唯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才能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教育专家。研究型教师要具备四勤。一是勤读书,“学然后知不足”。面对知识爆炸,观念更新,不读书不看报,孤陋寡闻,何以从事教学研究,哪能奢谈教书育人?二是勤思考,孔老先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就是研究,学而不思,学习的知识就是死知识
        
,遇到活的问题就无能为力了。有人把读书比作耕牛吃草,把思考比作反刍。读后多思,识辨真伪,去粗取精,探索规律,方能它山之石为我所用。思考就是研究,思考之后所产生的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就是学问。三是勤实践,实践出真知,教学长才干。教师以有的经验有时因时间、地点和学生的改变而失效,遇到新的问题,要找新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生命不息,实践不止,上下求索。四是勤总结,教学贵在总结,总结出新知。通过总结找准得失,积铢累寸,为到达新的彼岸建站加油。以上四勤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完全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倘若固步自封,无视“四勤”,一味地墨守成规,老生常谈,其结果只能是新药不会用,老方不治病,枉做老郎中。“四勤”不是花架子,而是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功。四者兼备是教师创新的基础,也是走进新课程的需要。

 

TOP
13#

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蚊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实验教室外的长廊顶上聚集起了成千上万的黑色蚊子。蚊子学生在天气热的时候经常见到,不足为怪。而在如今的11月份,天气转冷,见到如此多的蚊子集聚,自然对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每次来上课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着在追打蚊子,甚是热闹。还不时有学生跑来问我: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的蚊子啊?

是啊,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的蚊子啊?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问题,多好的问题啊!此时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多么的感兴趣!心想:何不以此为内容搞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呢?说做就做!课间,学生们还在追打蚊子,上课铃声响完了,很多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中,交流着各自的成就。就在此时,我说:“刚才大家都在教室外面追打蚊子,许多同学也问我: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的蚊子呢?”话一说完,甚时,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那里高,别人打不到,安全;有的说那里的温度蚊子喜欢;有的说那里的光线比较暗;也有的进一步提出了问题,现在都11月了,怎么还有这么多的蚊子呢?……

结合大家的讨论后,我郑重的把这个问题:“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蚊子”?写到了黑板上。并把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猜测进行了统计:

我认为的原因

赞成的人数

占百分比

那里高,打不到,安全

4

8.2%

那里的温度蚊子喜欢

15

30.6%

那里的光线适合蚊子

10

20.4%

可能那里有它们喜欢的气味

7

14.3%

那里是他们的家

2

4.1%

上面的其中几个原因

8

16.3%

其他不清楚的原因

3

6.1%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不失时机的引导着大家为这一活动设计着自己的方案。一年多的科学学习下来,学生已能轻松为自己选择方法,制定方案了。再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活动方案渐渐形成。全班主要分成了12个小组进行研究,小组里再进行分工落实。主要的方法有这些:1、查找有关蚊子的资料,对蚊子的生活习性进行全面了解。2、询问有关人员,如:父母、老师、校爱卫会成员、灭蚊灭蝇技术人员等。3、实地观测,如:在不同的气温、湿度、光线、风等环境下,蚊子的反应。4、记录自己小组的活动过程和发现,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等等。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花一星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研究活动。就这样,关于蚊子的研究活动开始了。在这个活动期间的一星期,经常有同学来和我交流他在活动中的发现,有数落蚊子的罪状的,有表扬蚊子的作用的,有汇报蚊子的习性的,有介绍灭蚊的方法的……我为学生能够这么投入的参加这个探究活动感到无比
                
的高兴,不禁感慨:要是他们平时能够以这种热情对待科学作业,那还需要我这样费劲的催交作业本吗?

一星期的时间在学生的忙碌中过去了,大家纷纷上交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经过研究,大家发现蚊子其实有很多的种类,全世界有2000余种,我国就有200多种。而在科学教室外长廊上集聚的是一种叫做摇蚊的蚊子,它们与我们夏天常见的叮人的蚊子不同,虽然从外形上看很像蚊子,可口器已经退化,它们不吸人血。摇蚊比较耐寒。每年除了春季,9-11月也是摇蚊的羽化高峰期(幼虫变成虫期),在温暖的南方,这个时间还可延长。摇蚊的幼虫生长在水里,就是人们常喂金鱼的红虫。摇蚊的成虫是没有取食能力的。

有的小组还介绍了关于蚊子的生活习性,蚊子是生活在两个不同栖地的昆虫,幼期水生,成蚊则在陆地生活。虽然有的蚊子可产卵在湿土或缸罐等容器潮湿的内壁上,但是这些卵只有在水中才能孵出幼虫,幼虫和蛹在水中生长发育,离水不能生存。同时,气温对蚊子的生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30℃的气温最适宜蚊子生长繁殖,25℃以上至30℃加速蚊子生长。

根据蚊子的生活习性,结合大家的讨论,得到了如何灭蚊驱蚊的一些方法:蚊子在幼虫的时候是最容易扑灭的,因为孑孓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导积水,经常清理存水的器皿,孑孓无处生存,灭蚊就一定会收到好效果。家中为避免蚊子传播各种疾病,门窗最好装上铁纱或细密的纱布以阻止蚊子飞进。在房内四壁、天花板及各角落可喷洒灭蚊剂。床上使用蚊帐,避免睡着后蚊子叮咬。同时发动群众翻盆、倒罐、堵树洞,填平水坑,低地,使蚊子没有繁殖场所。
                

同时大家也找到了我们这里的这些摇蚊的来历,原来在学校科学馆的中间有一弯水池,长年积水,这里自然成了蚊子大量繁殖的摇篮,加之以合适的气温,导致了大量的摇蚊集聚。如果能够切断这只摇篮,那么一定能够有效的控制摇蚊的大量繁殖。为此,大家找到了学校的灭蚊人员,给他提了建议。实施以后果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蚊子集聚的现象消失了。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的收获是颇丰的!给予我的感触也特别深。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当学生们遇到有大量的蚊子在11月这样冷的天气状况下集聚,与生俱来来的那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了,此时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为什么会这样?作为科学老师怎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我以此切入,组织了这次以“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蚊子?”为题的科学探究活动。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充分经历了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蚊子;猜测原因;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整理获得的各种信息;交流并作出自己的结论;最后进行汇报交流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自己去寻找知识。活动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活动中,他们真正成为了这次活动的主人!所以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得到的不仅仅只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同时还获得了关于蚊子的一系列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到了呵护。可以预见,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们会更加关心周围的一切,会去发现和思考更多存在于身边的问题,谁说牛顿不是这样诞生的呢?

二、培养问题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章鼎儿老师说过: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开展探究,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才不断地得到提高。所以,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蚊子?”这是孩子们根据身边发生的实际现象而提出来的,是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问题。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往往具备更强的参与积极性,这从活动期间学生纷纷来跟我交流成果的现象中可以很明显的体会到!其实这个关于蚊子的探究活动整个就是由问题来引导的,从一开始的“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的蚊子?”到最后的“如何想办法消灭摇蚊的集聚现象?”同时,学生的提问能力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培养!由于这不是课本上的学习内容,学生也会感到:其实老师是非常关注他们所提的问题的!这样,孩子们提问的积极性就得到了极大的呵护,这远比一般课堂上的表扬要有用的多!

三、通过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加深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再认识,更加正确地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即:大多数青少年具有原始的创造欲望,一个人的创新意识表现为敢于突破前人的规范,善于交换角度重新审视事物,善于从前人或他人的错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独立地对已有知识重新认识、组合,表达、应用等,独创地从实践活动得到发现,产生疑问、获得结论、提出设想。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是无法进行创新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丰富实践体验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TOP
14#

浅谈中低年级常识课中“研讨”的展开

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回顾历史:100多年前,当中国孩子正在油灯下苦读四书五经时,西方孩子则已经坐在电灯下阅读着牛顿与达尔文的科学论著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注定了19世纪中叶,两种文明的不同命运!当前小学常识的教学现状是:常识课的内容,多年没有更新,教材还是那么几本,教案,每年重复使用,问题仍然是那么几个,答案,只有一个标准的“规范”……殊不知,世界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当前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产品”怎能适应“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老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呢?所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让儿童自行探求和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学科教学尤其是常识教学的主要方向,教师应放手让他们自行探究,把有限的时间用到训练他们获取知识的本领上。而研讨是就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表达与交流,包括对事实的描述,基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等原因,研讨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那么如何在小学中低年级中展开“研讨”呢

一、研讨之前的铺垫。

  
            
1.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创设研讨的心理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首先应该提供一种利于学习的情境,建立起一个热情的学生喜欢的气氛而使他们学习行为具有广泛的自由。让学生想到老师是他的朋友,相互之间可以交流、争论,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心理的安全环境。使他们处于一个能动的状态。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犯了错误可以无需感到难为情,也不会受到责备。犯错误的自由对创造一个利于学习的气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这个角度看,课的导入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将奠定整体心理基调。一般说来,导入部分的设计有两种情形:

  与研讨内容直接相关联。例如《影子》一课,有这样的设计:

   
        
师:(幻灯机的光投射在银幕上,教师在载物台上做手势,银幕上出现鹰的手影)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只鹰的影子。

   
        
生:看到了一只正在飞翔的鹰的影子。

   
        
师:有意思吗?

   
        
生:(表现出兴奋状)有意思。

   
        
师:你如果也想做的话,让老师教给你方法。

   
        
生:(依老师的样仿做)

   
        
师:有哪位同学上台来试试?

   
        
生:(在幻灯机载物台上试做,银幕上出现鹰的影子)

   
        
师:(在旁边故意关掉幻灯机)怎么了?

   
        
由此展开了对影子产生条件的研讨,这个设计的游戏部分,旨在创设良好的、轻松愉快的研讨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态快速、准确地进入到研讨状态中去。

②与研讨内容并无直接关联。例如路培琦老师上《注射器》一课,就是从题外话谈起的:你知道老师最关心你们什么?学生的回答正规而呆板,或答老师最关心我们的成长,或答老师最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或……
        
其实这时候学生正紧张地猜测教师的心理。而老师却告诉孩子:我最关心你们的。如此意料之外的答案 ,使学生在心态上产生柳暗花明的突变,倏忽间紧张的心情得到了释放,整个课堂气氛就变得异常活跃。

2.引导学生精确地感知材料。

乌申斯基曾指出:一切外部世界进入人的灵魂的东西都是通过注意的大门。事实上,学生在课间的心理活动内容常常是异常丰富的,注意状态因主客观无关刺激因素的干扰而未真正地进入教学过程。这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恰当地凸现所发出的某些教学信息,使学生对之能精确地感知,从而产生感召的力量,引起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如《空气与燃烧》,真正研讨开始前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点燃一支蜡烛放在讲台上)你能根据你看到的现象说一句话吗?

生:蜡烛在燃烧。

师:蜡烛在什么地方燃烧?

生: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师:假如把玻璃杯盖在蜡烛上,会怎样?

生:火会灭掉。

师:火是马上熄灭还是等一会再熄灭?

此处的研讨,涉及到三种结构材料:燃烧的蜡烛、空气、杯子。特别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果事先不进行充分、精确地感知的话,之后的研讨就无法围绕结构材料来展开。

 二、研讨过程的展开。

在研讨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充当“研讨会”的主持人或主持者,同时也是一个重视的记录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提问者”、“仲裁者”。中低年级学生的研讨,一般是从事物的外表现象出发,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一个科学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综合渗透运用推理、归纳、分析、演绎、联想、抽象等思维手段,扩展深化对基本事实的分析 ,达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一并对他们的意志、情操、志趣、心理品质及其他非智力素质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诸方面受到科学熏陶。在指导学生研讨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应着重考察如下几方面因素,以保证研讨顺利有效地展开。

1.
                    
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

中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因此出现没有语言的思维和迷路的研究等情形并不是奇怪的事。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充分相信孩子们潜在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假设,充分研讨,使孩子们得到更多的语言及非语言信息。

课堂整体设计上要有策略,研讨内容的难度要适合研讨的参与者。中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 描述能力弱,常常制约了思维的启动,使研讨陷入困境。教学《竹》,让学生观察紫竹有什么特点?因为观察的点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过于散漫,小学生的注意力分配能力不够,在研讨开始就出现语言空白,呈现了没有语言思维的尴尬场面。而如果把毛竹和紫竹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时,学生对紫竹的观察有了背景,有了比照,就可以启动思维,引发语言。

②课堂中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老师提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却让你啼笑皆非。发生这种情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出现迷路的研究。只有因势利导,加以疏通,才能使研讨顺利进行。比如教学《空气与燃烧》时,讨论杯子里的蜡烛火灭掉的原因时,一位学生回答说:因为空气变热了 ,所以火就灭掉了。另一位学生则更明确地说:燃烧需要冷空气。学生怎么会把问题引申到冷热空气上去呢?原来是上节课讲了《空气的流动》后,学生把知识负迁移了,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怎么办?如果简单的一句话否定掉了,肯定会破坏整个研讨气氛。我就再提了一个问题:空气冷热真的与燃烧有关吗?很快有学生提出异议,于是新的研讨又开始了。一位学生说:如果燃烧与空气冷热有关的话,蜡烛在夏天就比较难点燃了。如此一辩,学生的思维很快走出迷沼,走向解决问题实质的方向。

③虽然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层次不高,但在组织展开研讨时,也不要怀着如履薄冰的心理去对待学生。只要设计得当,挖掘出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相信我们的研讨会更具有真正教学上的意义。如教学《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把两个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学生提出办法后一试,却发现其中一个鼓不起来,怎么回事?原来是这个乒乓已经开了一条缝,开了一条缝为什么就鼓不起来呢?这样研讨的问题就比较深入了,研讨的意义也大大扩展了。知识不是孤立的,总要在联系中、矛盾中产生和发展。这样的研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不仅使学生增长知识、智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意志品格、获取新知的习惯诸方面得到有益的熏陶。

2、     尊重、鼓励一切积极思维、需要表达的学生。

   
        
按照L··维果茨基的说法,思维和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根源。他指出,可能存在没有语言的思维和没有思维的语言,而教育的作用就是把思维和语言联系起来,使它们彼此丰富而且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概念。孩子们在摆弄操作材料时,许多发现进到了他们的头脑,但只是些不明确的、片断的、多变的前语言信息。这就是中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如何处置呢?通常有三种做法:①保持孩子们的语言原貌。如《 空气的流动》中讲到风是有力量的,三年级的学生很难一下子说出力量一词,他们会用能使帆船前进
        
推风车转动等语言来表达,那么教师就不一定非要学生说出力量一词不可。②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当的词汇。主要是指对形成概念的关键词要适当点拨。如研讨物体振动发声时,学生的发言是:钢尺在上下颤 动,有很多叠影鼓皮跳动皮筋颤动”……这些描述都是具体的、生动的,但不是科学的词语,教师就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直接归纳出像这样的运动就叫振动,那么,在刚才的现象中,钢尺、鼓皮、皮筋都在做怎样的运动呢?这样,就帮助学生渡过了语言难关。③学生语言的相互作用。教师要设法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说的话,有些话,学生常常比老师更懂得彼此间的意思。比如学生说:铁比泡沫重,所以铁下沉泡沫上浮。对字的理解,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倾听他们语言中的意义时,你就不难发现它的真正意思。这时候 ,教师就不能说他错,而应积极引导,让学生互相解释、阐述,以求达到最高层次的概念水平。

根据中的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研讨过程中,不可能说的橡书上说的那样“科学”,那样精确,这是必然的。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说不了“科学”,不准确的话,教师必须指出,必须纠正,否则就会受到责难,然而,研讨的价值并不十分要求学生说的像科学家的研究结果那样的精确、科学,而是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所以,一切积极思维、需要表达的学生都要受到尊重、鼓励。

 

TOP
15#

 

嘿,展示你的时候到了,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 考试时间:40分钟 )

实践部分(20分)

一、收集信息我最棒!(10分)

在你养蚕的过程中,你肯定收集了很多的信息,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吧?

    注:考试前提醒学生准备好自己收集的信息材料,师提供材料袋收集。

二、我是造船工程师!(10分)

请你用所提供的1平方分米的卡纸造一艘小船,看谁的小船载的玻璃弹多?
                

    注:考试前提醒孩子准备好剪刀、胶水、透明胶带等工具。

笔试部分(80分)

一、我想、我填、我能行!(每格1分,共22分)

1、请你列举身边的三种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        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______________

4、这学期我们种植了凤仙花,发现它的身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种子6个部分。

5、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幼虫、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6、在沉和浮单元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淹不死人的湖,它叫_________

7、水受热时体积_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___,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8、我们常见的一些温度计,它们是根据物体的___________性质设计制造的。

9、蚕在吐丝结茧前要蜕________次皮。

10、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_________,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

二、小法官来审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小明学习很认真,回家又做了一个实验,用体温计测出饮水机里热水的温度是87℃                                                            

2、蚕宝宝刚从卵里孵出来时,又黑又小,像一只蚂蚁,所以我们叫它为蚁蚕。(     

3、凤仙花的种子是灰色的,个儿大如花生。                                  

4、我们吃饭时,把饭和菜放到嘴里面咀嚼的过程也是一种混合。                

5
        
养蚕、织丝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6、在水中,用木头做的东西是浮的,用钢铁做的东西是沉的。                  

7、如果把密封玻璃瓶里的空气用抽气枪抽去半瓶,玻璃瓶里的就只有半瓶空气,不再充满瓶子了。                                                          (    )

  8、蚕只吃桑叶,没有桑叶就不能养蚕。                                       

  9、我们种的凤仙花要到秋天才会结果呢。                                    

 10、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空气流动得慢时会形成微风。                          

三、擦亮眼睛,我来挑吧!(每格1分,共14分)

1用同样的力量拍几个同样大小的皮球,球的气越足,它就弹得(     )

(1)越高        (2)越低         (3)一样高

2、(      )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      )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

1)黄豆和沙子    2)醋和小苏打 

3、分离沙子和铁屑你觉得下面哪种方法最合适(     

1)用风吹        2)用筛子过滤     3)用磁铁吸

4、把土块放入水里,有气泡产生,这说明土壤里有(      )

1)水           2)空气      3)动植物尸体

5、怎样做可能使马铃薯浮在水面 (       )

1)把马铃薯切小    2)水多一点     3)水里加适量的盐

  6、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1)摄氏度          2)华氏度       3)毫升

  7、把纸揉皱后,塞入玻璃杯的底部,把玻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1)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2)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3)空气能流动

  8、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有一条缝隙留着,原因是(      

1)为了美观        2)为了行人方便
        
3)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9、下列动物中,也像蚕宝宝那样经历变态过程的是( 
        
  )

1)兔子       2)鱼     
        
3)蝴蝶

 10、下列哪种方法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       

1)用手剥          2)用磁铁吸      3)用放大镜看

 11、下列物体中,(       )最可能沉入水中;(        )最可能浮在水上。

    1)针              2)泡沫          3)纸

 12、种子发芽时(      

    1)先往上长        2)先往下长      3)都有可能

四、小侦探推测题(每题2分,共8分)

  1、小明刚刚跑完步,测了一下自己的心跳是每分钟105下,当晚上小明睡觉时,推测他

的心跳会是(          

   1)每分钟100下左右    2)每分钟70下左右   3)不跳

  2、看图推测:(       )物体是沉的;(       )物体是浮的。

 

(上浮)     (下沉)

50

50

50

50

50

50

A                B              C           D           E          F

 

 

 

 

 

 


  3如图:把一张纸揉皱后,塞入玻璃杯的底部。把玻

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纸会湿吗?(       

为什么不会湿?(                               

4看图推测:哪一盆是热水?哪一盆是冷水?

 

 

 

 

 

 

 

 

 

 

                                               

 

五、连一连、画一画、填一填(每题4分,共12分)

 

 种子

 发芽

 出现花蕾

 果实成熟

 开花

1、用箭头表示出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来!画一条蚕宝宝吧!可以配上你的文字说明哦!

 

          可爱的蚕宝宝                           我的介绍

 

 

 

 

 

 

 

 


  3以下均是摄氏温度计,请写出下列温度计上的读数

                                              

 

 

 

 

 

 

 

 

 

 

 


六、迎接挑战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能行!(第一题5分,第二题4分,第三题5分,共14分)

1、有一包沙子、铁钉、木屑、盐的混合物,你能把它们一一分离出来吗?请把主要的方法和过程写在下面。

(1)、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2)、写下你设计好的分离过程:

                                 

                                 

                                 

                                 

                                 

2、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吗?

(写出两种或以上方法得满分)

1)、
        
                              

   
        
                             

2)、
        
                               

   
        
                             

(3)                        
                         

  
             
                              

3、你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请你结合空气的特点,写一个小故事,或者小童话,或一首小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小朋友,你已经认真做完了试卷,不过,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得仔细检查呦!

 

 

 


老师的话:

 

 

错题门诊:

 

 

 

爸妈对我说:

童心、人情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试卷说明

[  思考、改革 ]

考试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评价方式。然而,现在新课改的理念正在不断地冲击着它。传统的考试正在接受新理念、新方式的挑战。试卷作为考试的重要道具,迫切需要一些创新与变革!在设计这张试卷时,我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让试卷充满童心、童趣。

这是一张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试卷,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我觉得让试卷充满童心、童趣,更有活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轻松面对考试,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考试,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为此,我在命题的语言上动了一番脑筋!我摈弃了过去的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死板的语言,代之以
            
“我是造船工程师”、“小法官来审判”、“擦亮眼睛我来挑”“小侦探推测题”等贴近孩子们心理的语言,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做题要求,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自信地答卷,使考试成为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情。

二、让试卷洋溢浓浓人情。

为了让试卷更加的人性化,在卷首我特地设计了一段寄语:“嘿,展示你的时候到了,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在卷尾设计提醒语:“小朋友,你已经认真做完了试卷,不过,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得仔细检查呦!”除此之外,在一些题目的要求中,还大量使用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如:“我想、我填、我能行!”“收集信息我最棒!”“迎接挑战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能行!”等等。

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老师、家长等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为了让试卷能够把孩子、老师、家长都联系到一块,达到一个很好的沟通,我还特地在试卷的最后留了一块园地,设计成“老师的话”“错题门诊”“爸妈对我说”三部分,达到了一个交互评价的效果。

[其他特点]

一、层次分明、难度适宜。

试卷整体呈现“由浅及深、由简及繁”的规律,难度系数控制在9左右,但并不缺少能区分优差的挑战题。

二、内容贴近孩子生活。

试卷设计中的具体题目,以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原则。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尽量避免了那些纯概念的问题。而且,很多题目都涉及到了具体的实践、操作。如:“收集信息我最棒!”中要求学生出示试前收集的信息材料;“我是造船工程师!”中要求学生现场制作等

三、题型丰富多样。

实践部分涉及了信息的收集和具体的动手操作。在笔试部分,总共设计了6种不同的题型。有:“我想、我填、我能行!”、“小法官来审判”、“擦亮眼睛,我来挑吧!”、“小侦探推测题”、“连一连、画一画、填一填”、“迎接挑战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能行!”。除此之外,还有最后的:“老师的话”“错题门诊”“爸妈对我说”三部分组成的互动家园。总体看来,题型丰富多彩。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实践部分建议结合平时活动,请老师自订标准。

笔试部分

一、我想、我填、我能行!(每格1分,共22分)

1、
                
如:土壤、肉粽、蛋汤等等

2、
                
无味、无嗅、无形、很轻、占据空间等等

3、
                
液体、气体

4、
                
根、茎、叶、花、果实

5、
                
卵、蛹、成虫

6、
                
死海

7、
                
膨胀(变大)、缩小(变小)

8、
                
热胀冷缩

9、
                

10、气泡

二、小法官来审判,对的打“√”,错的打“×”。(每格1分,共2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擦亮眼睛,我来挑吧!(每格1分,共14分)

1、(1

2、(2)、(1

3、(3

4、(2

5、(3

6、(1

7、(2

8、(3

9、(3

10、(2

11、(1)、(2

12、(2

四、小侦探推测题(每题2分,共8分)

1、(2

2EFAB

3、不会、空气占据着被子里的空间。

4、热水、冷水

五、连一连、画一画、填一填(每题4分,共12分)

     1

 

 种子

 发芽

 出现花蕾

 果实成熟

 开花

 

 

 

 

 

 

 

 


2、略

310 °C (10摄氏度)  -5°C(零下5摄氏度)

六、迎接挑战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能行!(第一题5分,其中(11分,(24分,分离出一种物质得1分;第二题4分,写出一种方法得2分;第三题5分,共14分)

1、(1)磁铁、一杯水、一个用滤纸的过滤装置(2)把四种物质都倒入一杯水中,木屑上浮可第一个分离出来;再用磁铁吸出铁钉;然后用滤纸过滤出沙子;再把水蒸发干就剩下沙子了。

2、(1)在水中加盐、糖等,让水变重。(2)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3)把它放用浮的物体上,如泡沫。等等

3、略

 

 

 

 



°
                    

 

TOP
16#

 三下

四下

无法上传

 三下

四下

无法上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1 16:45:55编辑过]

TOP
17#

结业感言

 

一、兴奋:第一期网络研修班学员就要结业了,这一年多来我在论坛上的坚持和学习情况在此刻也得到了最好的证明。从和风论坛——万鹏论坛——浙江小学科学论坛,一路走来,有激情高昂的时期,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刻,但我坚持下来了!感谢“坚持”!

二、感恩:

初次登陆科学教学论坛,参与网络研修,论坛上热闹的气氛吸引了我,那里有很多的朋友,相识的,不相识的,却都异常热情、真诚.从此,我的科学教学之路伴随着研修班逐步成长!在论坛上发贴和大家交流,大家的思想照亮了我前进的步伐,极大地鼓舞了我的科学热情!正是这热情让我在以后的科学教学道路上更加的拼搏,收获更多!所以,我感谢论坛!感谢网络研修班!感谢傅老师!感谢所有研修班的学员,感谢所有论坛上的朋友!

三、展望:

我毕业了,我该走了!不,我绝不会离开!结业只是对我网络学习的一个肯定,它只是我的另一个新的起点!在研修班这片园地里还有无尽的营养等待着我,我怎么舍得离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