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睡觉的兔:201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生活日志 [复制链接]

81#

以下是引用不睡觉的兔在2014-4-11 8:07:00的发言:

    
    2014年4月10日,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撒播了一批凤仙花种子,条件简陋、时间匆忙、气候不宜,不知到时能成活多少

    


大自然中凤仙花会茁壮成长的!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82#

2014年4月11日,浙江小学科学网:神奇的“大象牙膏”实验


 


http://www.zjxxkx.com/news/dskx/lishui/201404/8975.asp


 


49日,阳光明媚,天宁小学科学俱乐部成员聚集在操场上,他们将挑战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大象牙膏。负责实验的同学在饮料瓶里倒入一些双氧水,再倒入适量的洗洁精,接着加入部分氯化钠并使劲摇晃几下,最后倒入几勺硫酸铜颗粒——瞬间产生了大量的泡沫,像牙膏一样从瓶口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有同学打趣说,这么多的牙膏,给大象刷牙也足够了,这就是“大象牙膏”名称的来历吧!


据学校科技辅导员陈老师介绍,“大象牙膏”是2009年美国《连线》杂志网站公布的十个最令人惊讶的化学实验之一。“大象牙膏”的实验配方包括双氧水、硫酸铜、氯化钠和洗洁精,其原理是双氧水和硫酸铜在氯化钠的催化作用下剧烈分解,释放出大量氧气,将发泡剂吹成大量泡沫,从容器口涌出。说白了,这就是个自动吹泡泡装置,只不过吹得快、吹得多,从而使气泡迅速膨胀起来,呈现“牙膏”的效果。


俱乐部成员又分组做了好几次,都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效果,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围观,不时响起阵阵惊叹声。相信这样精彩的实验经历,一定会在学生心灵里播散下科学探究的种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1 8:33:30编辑过]

TOP
83#

2014年4月11日,浙江小学科学网:动手做“琥珀”,快乐齐分享


http://www.zjxxkx.com/news/dskx/lishui/201404/8984.asp


 


这几天,不断有学生神秘兮兮地到科学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件件形态各异的作品,请科技辅导员陈老师欣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从前段时间科学俱乐部举行的做“琥珀”活动说起。


 


琥珀,是千万年前松树流出的松脂,由于地壳运动被深埋在地下,在各种作用下逐步凝结形成的天然化石。琥珀内部常常包含有各种昆虫,如蜘蛛、蚂蚁、蚊虫及种子、炭化的树叶等,因其珍贵和美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辅导员陈老师组织大家利用松香、昆虫等材料制作人造琥珀。


 


社团活动课上,大家先将松香加热熔化,然后把熔化了的松香倒入容器盒内。等松香稍冷却尚未变硬前,用大头针戳住小昆虫,插入松香内固定,再把松香倒满容器盒,拔出大头针。放置一段时间后,松香凝固,取出标本。最后用小刀对标本进行整修,并用蜡烛加热,使其棱角更加圆滑。


 


学生一个个玩得热火朝天,下课铃响了还觉得不过瘾,纷纷要求借材料回家继续做。在此期间,除了按老师提示的方法制作琥珀之外,有些同学别出心裁,提出把融化的松香直接倒入水中冷却,让它自然成型,完成的作品另有一番风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1 21:57:03编辑过]

TOP
84#

4月11日下午,到处州中学参加莲都区2013学年第四次小班化教育研讨暨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3 7:47:59编辑过]

TOP
85#

2014年4月13日,完成“我和月亮有约会”活动,约会时间3月14日——4月12日。


 


我和月亮约会1个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7009


 

TOP
86#

 

听课笔记:六下四4《分类和回收利用》


上课教师:莲都小学  吴柱芬


记录人员: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上课地点:莲都小学一楼实验室


上课时间:2014414日星期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052师: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你看到什么?


生:垃圾


师: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恶心。


师:对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建议?


生:拿把扫把去打扫一下。


生:回收利用。


师:你们觉得谁的方法好?


生:***(第二个学生)


105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类和回收利用》.


二、了解分类和回收的作用


1055师:上个星期我们布置大家去进行调查,下面谁来交流一下?


(课件  调查废品回收站:回收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好处?)


生:旧衣服可以回收利用,塑料瓶可以制作农用薄膜,键盘可用于装饰品……


师:还有吗?


生:玻璃瓶可以融化后再利用。


师:塑料能多次融化成形……回收玻璃……谁知道这个绿色的标志是什么?


1058生:回收利用标志


师:有回收利用标志,那就应该有不可回收利用标志,谁来画一画?


(生上台画*


师:我们来看看,对不对(课件出现相关的标志)


1059师:废品回收站的垃圾,是经过处理过的,那我们家庭垃圾中,包含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1100生完成作业本第2题。














 


回收物品的材料分类


材料


来自的物品


 


 


 


 


1103师:谁想到,先来说一下。


生:电池。


师:还有吗?没有了?


生:铁来自家电……


生:纸做的装饰品。


师:就这么一点吗?我们来看看(课件补充呈现刚才的表格)这些都是生活中可以被利用的物品。


三、实践活动:垃圾分类


1105师:垃圾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


生: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生:厨房垃圾和电池。


师:是的,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又可以细分,包括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给你的垃圾分分类


实验要求:


1、六人一个小组,组长上台领取一袋垃圾和一张垃圾分类记录单。


2、小组成员对里面的全部垃圾在桌子上进行分类,并填写分类记录单。


3、把分好类的垃圾投入到讲台上相应的垃圾桶中,动作快、静、有序!


4、最后,将垃圾袋归还给老师,准备对垃圾分类情况汇报。


1107师:接下来动动手,给你的垃圾分分类。(课件出示分类要求)


(生开始随意讨论,没有仔细听老师的具体要求)


1108学生分组领材料,进行垃圾分类。(实验时间约5分钟。在此过程中学生随意玩闹,粗暴争辩但没有阐述依据。)


四、汇报交流


1113师:下面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出来,来汇报你们的分类。


(生为了推荐代表而争吵,用了约一分钟。)


师:没有人举手那我就抽了,***


1115一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记录单”。


师:有没有意见?


生:针筒不对。


师:是的,医疗用品属于有害垃圾。下一个,***


1117一生上台展示。


师:有没有意见?


师:其实你们的分类还没有到位,泡沫也属于可回收垃圾。


1118一生上台展示。


师:这个组的分类是不是正确?


生:泡沫的末写错了。


1119师:我发现,大家把电池和注射器都投入到有害垃圾,能说说原因?


生:电池里面有有害金属。


师:这些有重金属,会造成什么?


生:重金属会污染土壤。


师:大家看书,有哪些重金属,会有什么污染。(学生看书,师口述)


1121师:还有我们常用的节能灯,也含有汞,请看视频。


生观看视频:《废弃节能灯藏着汞污染》


1125师:医疗垃圾为什么也是有害垃圾?


生:因为它会传播病菌。


五、做堆肥箱


师:有害的垃圾,我们要集中处理,厨余垃圾,你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吗?


生:做有机肥。


师:我们看书上的“做一个堆肥箱”。那如果我们要在学校里做个堆肥箱,该怎么做?


生:埋在土里。


1127师:直接埋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小组设计你的堆肥箱。


课件:请设计你的堆肥箱  材料:泥土、厨余垃圾和树叶、盒子、污水


1128生:把这些东西搅成浆状,然后一层一层埋。


师:很好,其他小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没有了,那我们班的堆肥箱就交给你了。


(其他的学生幸灾乐祸地喊叫。)


六、总结拓展


1130师总结,并留下任务:给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


1131学生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


 


评议:


1、对教材钻研不够,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到位;


2、没有从学生主体出发,教学环节简单化、形式化;


3、活动的组织开展、如何有效交流等细节没考虑周全。


 


附:六下四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不到位


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备课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1、这节课学什么? 2、学生已经会什么? 3、在学生会的基础上讲的更深入,在懂和不懂的内容之间找临界点,备课备的就是这个临界点。


二、活动设计不理想


课前布置的调查活动意义不大,学生不大可能真的去调查废品回收站,往往是凭自己的想法填写记录单,此类操作性不实的课前布置可省略。


垃圾分类研讨不到位。分类的方法单一,只是局限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这一种标准分类,没有制订多种标准并按标准进行分类。可组织学生讨论多种分类方法,并介绍欧美等发动国家的分类方法,以及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垃圾分类方法。


垃圾分类活动设计过于简单,采用实物让学生分类有诸多弊端:1、学生看到这么多实物垃圾,往往会产生玩闹的心理,没有真正去实验;2、材料难准备,后续难处理。事倍功半!


三、教材地位未很好体现


本课的课题为《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重点抓在关键词上:1、先学会分类;2、怎么回收利用。


设计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灌输式内容太多,未触及学生心理,为什么要分类?分类的意义是什么?该怎样分类?在这节课中,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又可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当分类分好以后,还要让学生清晰地明白这些垃圾都包含哪些,也就是什么是厨余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什么是其他垃圾?环节的设计应从学生心理出发,想想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么想,你的思路怎样?沿着这条思路组织课堂环节。


四、课件制作废话太多


对于实验注意点、实验步骤等内容应尽可能简洁。避免出现一些没有实质意义的废话。实验纪律强调应在课前渗透,尽量不要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如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还是应及时处理,当然不是粗暴地骂学生,而是要通过一些巧妙的策略,让学生自我意识到课堂纪律太乱,比如故意抽问,问你们听得到吗?是他声音太轻还是大家太吵等。


五、板书设计有问题


板书分类要简洁明了,可以用大括号来连接,不应过于随意,无逻辑性。对于分类后的垃圾处理、用处也可简单记录。


六、课前资料准备不足


对于此类与生活十分贴近的教学内容,应多准备当地一些时事向学生介绍。比如当地生活垃圾量,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当地生活垃圾分类的措施,当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宣传等等。对于有毒垃圾的集中处理也可以找一些新闻、视频向学生介绍,有害垃圾不仅仅只有电池和医疗用品,还有我们使用的节能灯。对于可扩展学习的内容就是学生不懂的知识,其他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无需多讲,只要纠正和深入,激发学生的争议,这些争议就是这节课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学生未闻的信息,能起到有效提升的作用。


对于优质课评比,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确保不出纰漏,二是保证有亮点。教学设计要让自己感觉充实、有趣,连自己都吸引不了如何去吸引学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4 21:42:53编辑过]

TOP
87#

以下是引用不睡觉的兔在2014-4-13 8:12:00的发言:

2014年4月13日,完成“我和月亮有约会”活动,约会时间3月14日——4月12日。


 


我和月亮约会1个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7009


 


不知不觉已过一个月,,过几天也去检验学生们的记录。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88#

 

20140417听课笔记:徐益南《磁铁的两极》


上课者:老竹民族学校   徐益南


记录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上课时间:2014417日下午


上课地点:莲都外国语学校


 


一、谈话导入


1329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磁铁。


师:磁铁有哪些特点?


生:有磁性。


生:会把铁的东西吸上来。


生:两端有磁极。


1330师:你们以前玩过磁铁吗?


生:玩过。


师:请一个同学来玩一下?


生用一根条形磁铁吸了许多螺帽。


1332师:还可以怎么玩?


生:用一根磁铁把这些螺帽连起来。


师:这样一定很好玩。那你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两端吸得多?


1333师: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中间没有磁性,两端磁性强。


二、提出问题


1334师板画一根条形磁铁,标上ABCDE


师:这根磁铁各点的磁性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确定吗?


生:确定。


1335师:你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这五个点的磁性是不一样的?


生:中间是没有磁性的,有两种不同颜色。放在这边吸的话会掉落。


1336师:那你取个点试试。


生:A点和E点可以。其他点不可以。


师:我觉得每个点都要去试一下。


生:……


1338师:怎么能判断某个点的磁力比较大?


生:抓整把螺帽放上去。


师:还可以怎样做?


生:把螺帽一个接一个挂上去。


师:这相当于我们平时玩的游戏接龙。


1339师:我们来总结一下。(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并进行适当说明)


三、学生探究


1341师:每个组长来领材料,开始实验。


1350师:如果已经完成的小组把记录单交给我。


生交实验记录单。


四、组织交流


1352师:我把各组的实验谁进抄在黑板上。




























































 


A


B


C


D


E


1


9


7


0


8


8


2


9


8


0


5


9


3


10


6


0


2


10


4


11


7


2


10


9


5


10


7


0


3


11


6


12


5


2


7


11


7


10


8


1


8


10


1353师:把各个组数据比较一下,你发现什么问题?


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师:数据越大,说明什么问题?


生:磁性越强。


师:大家看看哪个地方磁力比较强?


生:最两边。


师:恩,也叫两端。


1356师:磁铁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条形磁铁有几个磁极?


生:2个。


五、深入探究


1357师:这个磁铁叫什么磁铁?


生:马蹄形磁铁。


生:U形磁铁。


师:你找找看它的磁极在哪里?


生分组实验。


1359师:刚才你们都找到磁极吗?哪个组来说明一下?


生:我们发现马蹄形磁铁的磁极在两端。


师:你们怎么做的?


生:马蹄形磁铁去吸的时候,螺帽都集中在两端。


1401师:这个组是把马蹄形磁铁放在里面,然后拿出来,发现都集中在两端。


1402师:还想不想继续玩?磁铁的磁极是不是都一样?


生:不一样。


师:当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相遇,会怎样呢?


1403生分组实验。


1405师:当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相遇,发现什么?


生:相同的磁极会互相彷徨,互相分开。


生:互相排斥。


1406师:刚才有同学说相同的磁极,这个相同是什么意思?


生:我看到磁铁上都有NS,如果颜色相同或字母相同,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磁极。


1407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如果颜色不同的磁极相遇呢?


生:和正常的一样。


生:吸在一起。


生:互相吸引。


1408师:我把大家的观点先写下来,主要是两个现象,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六、总结拓展


1409师:为什么要标上SN,它们表示什么?为什么会有相吸或相斥?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


师: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生:磁铁有两个磁极,磁极接触时有可能是相互吸引,也可能是相互排斥。


1410师:如果条形磁铁不小心断了,两根断的磁铁磁极会是怎样?有兴趣课后去研究。


 


评议:


1、优点:(1)探究材料的连贯性,几个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充分利用前一实验材料,再加上新材料,组成新的探究活动;(2)对教材的再处理,删除教材上繁琐的磁极探究设计,改为让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的磁极相遇,会发现什么现象,探究磁极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合理,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2、不足:(1)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到位,各组的实验数据各不相同,有共性也有特性,还有些迷失数据,老师只是粗浅地得出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大。(2)实验的指导不够细致,比如在讨论方案时急于让学生演示,缺乏理性的思考,再比如探究马蹄形磁铁时没有让学生去猜测和设计,让活动价值打折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7 19:34:40编辑过]

TOP
89#

2014年4月17日,到莲都区外国语学校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学习团队研训活动培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7 21:18:20编辑过]

TOP
90#

2014年4月17日晚,作为科学教师参加学校六年级家长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7 21:37:41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