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71#

4月19日,参加了新蕊和骨干共同体的活动,一共听了三堂课。现在主要对第三节课,凌启育老师的《掌上花园》做一定的思考与分析。
优点:1、《掌上花园》主要的内容是有关于多肉植物的观察探究学习,属于科学课本之外的拓展内容,利用已有科学观察技能去探索未知并且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科学概念与科学技能的目标完成到位。课堂中学生对于种植多肉真的是跃跃欲试,可见有效把握学生兴趣是科学教学的比较关键的方面。
2、课堂中利用简单的几个磁铁,起到激励学生认真快速安静完成实验的作用,简单的操作,作用很大。
3、实验中,时间较长,但从学生汇报的成果来看,观察是认真的,给予学生资料阅读,在遇到问题时,资料起到关键作用。
思考与改进:1、在科学概念和科学技能的基础上,教师教授养殖多肉植物的方式方法,再升华一些环境问题知识可能更有利于科学情感态度的发展。
2、课堂中的激励措施,到最后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长沙小学方佳)
TOP
72#

    4月19日,我在新街小学参加了新蕊和骨干的共同体活动,一共听了三堂课,收获不少!三位老师自身素质都比较高,值得我学习借鉴。下面我就李梦楚老师执教的《污水与污水处理》作一些思考和分析。
    李老师的课堂大气,思路十分清晰,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目的性很强。评课时听到不少老师建议课的内容再丰富些,我个人觉得一堂课40分钟有限,想要学生在课堂里真正有所收获,那么老师必须事先定好这堂课的核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将要训练的技能落到实处就好。一节课要同时保证厚度和深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十分高。我觉得我目前先要学习的,就是将课的核心目标努力落实。
    另外,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困惑:难道课堂实验一定要成功的吗?就像李老师这堂课,先放手让学生做,再进行指导,不正是在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性的表现吗?这个污水处理我个人觉得学生应该很少人有体验,李老师这样先给孩子们创设体验,实验结果有的小组成功,有的小组没有成功。李老师机智地将这一现象先回避,到最后再引出问题。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
    为什么非得保证实验成功呢?
我反复想了之后,觉得有这样两点是我们要努力创设成功实验的理由:
    1、多给孩子们带去实验成功的愉悦感,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
2、搜集证据,秉持观点,科学论证。                                                  
如果是站在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话,那么我认为努力保证实验的成功率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努力保证实验成功,万一失败了,老师也不必慌了阵脚。科学家的实验也是在失败中一步步迈向成功的。给孩子一些失败的体验,反映出科学家在实验中的一些真实情况,也是可以的。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我们老师给孩子们创设的实验体验,要成功的次数多于失败的次数更好。 (大同小学  曹高凤)                                                                                                                                                                                                                                                                                                                                                                                                                     













最后编辑曹高凤 最后编辑于 2016-04-22 13:36:55
TOP
73#

       新街小学的教研活动紧凑而活跃,是一次让人值得回味和思考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观察探究课的教学,分别展示了《污水与污水处理》、《种子萌发》、《掌中花园》这三课,都各有亮点,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拓展性课程的《掌中花园》让我印象深刻。《掌中花园》不是科学课程中已有的,而是老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的,这是以后我们都将面对的,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下面讲讲我对这节课的几点感受:一、流畅。执教的凌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名称,观察一株多肉植物,阅读多肉百科,解剖一片多肉叶片让学生了解了多肉植物,明白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道理,知道了多肉植物的生活习性。整个过程环环紧扣,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
二、竞争。凌老师运用黑板一角设置的三条进度条,很好的管控和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虽然老师没有说比赛,但是每个组的学生都在暗自竞争,课堂积极,快速紧凑,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多材,凌老师的学习材料反映出老师的多才,十二种之多的多肉植物,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实物比图片的效果要好的多,也在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认识更多多肉植物的兴趣。可惜由于实物投影的问题没有让学生全面地看看其他多肉植物。                                                                                                                                                
反思:既然我们通过整合三四年级内容来认识多肉植物,是否可以在课结束之前提上一句,我们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去研究一下你家里面的一种植物,也不一定要限制在多肉植物。利用学过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所前二小  丁灿标
最后编辑八爪鱼 最后编辑于 2016-04-22 13:41:47
TOP
74#

4月19日,参加了新蕊和骨干共同体的活动,一共听了三堂课。现在主要对第一节课,《污水与污水处理》做一定的思考与分析。
       李老师台风大气,设计思路清晰,材料准备充足。特别欣赏李老师污水的处理这个设计,在我们很多老师的设计中,课堂都是尽善尽美,保证学生实验一定要成功,给与学生过多的指导,探究变成了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做实验去验证。李老师给了适当的指导说明后,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尝试。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的出现错误,积极动脑,马上改进。尽管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有很多组没能完全设计制作好,但通过李老师分析成功小组经验,孩子们想法在别的组得到了实现,课后也保持着高涨的探究热情,李老师的板书设计精美,利用磁贴,直观的展示了孩子们的设计,一目了然,协助突破重难点。
       当然实验中更多的还是需要给孩子一些成功体验,设计改进好实验材料,帮助孩子突破思维的难关,减少无关的干扰,系统化的呈现材料,放手让孩子去做。

任伯年小学赵熠

TOP
75#

4月29日,在新街小学开展了小学科学研训活动。我聆听了三节课,分别是李老师的“污水和污水处理”,富老师的“种子的萌发”,以及凌老师的“掌上花园”。这次研训活动研讨的是观察课,我在这次研训中受益颇多,对观察课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
“污水和污水处理”亮点:1、重视学生小组合作观察
                                       2、观察时采用对比方法使现象更明显
“种子的萌发”亮点:1、科学知识掌握扎实
                                2、素材提供丰富
“掌上花园”亮点:1、选题新颖
                            2、学生观察积极性高
而且这三节课都让学生课外在持续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观察学习的兴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76#

         4月19日,我们在新街一小参加了有关“观察探究课”研讨的教研活动。首先非常感谢李梦楚、富燕飞、凌启煜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现了3堂精彩纷呈的科学观察课。三堂课都有各自的特色,这里我主要对第一节《污水和污水处理》讲讲自己的一些看法。从知识概念的方面来讲,学生们先通过观察污水和自来水能过发现污水在颜色、沉淀和气味上具有一定区别。然后通过观察污染源的资料框架图知道人类的活动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净水器滤芯的选材、设计、制作、使用以及交流知道了污水是可以净化的并且滤芯材料的孔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安放效果最好。但在最后进化后的污水与自来水比较的环节中没有展开,沉淀和过滤只是物理处理,要达到饮用的标准还需要进行消毒灭菌这个步骤。从技能能力方面来讲,学生们通过净水器滤芯的选材、设计、制作和使用掌握了用过滤和吸附的方法来去除污水中的杂物,通过各小组净水实验成果的分析提高了科学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从情感态度方面来讲,学生们通过水污染的图片和资料框架体会到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通过自制净水器进行净水实验发现了污水的处理有着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珍惜水支援保护好自然环境。         (党湾二小   吴彬)
TOP
77#

       4月19日,参加了小学科学新蕊、骨干共同体的研训活动,听取了三位老师精彩的观察探究课,很有收获。特别是富老师《种子的萌发》一课,整个教学设计流畅:从认识不同种种子进行课的导入,具体以蚕豆种子为例,出示种子和植株两图,很顺畅的揭示了课题。富老师设计的记录单精致巧妙,学生观察、解剖认识种子的结构,把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所有内容给予这张记录单。在平时教学中学生经常把胚根和胚芽的结构和种子的结构与植物的各部分联系混淆,而富老师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进一步认识了胚根、胚芽和子叶,教学效果明显。富老师的上课思路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值得学习的。(朝晖小学  张晓)
TOP
78#

     4月19日,我参加了《新街小学承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新蕊”骨干教师共同成长体》研训活动,上午三节课,分别是李梦楚老师的《污水和污水处理》、富燕飞老师的《种子的萌发》以及凌启煜老师的《掌上花园》。
     李梦楚老师执教《污水和污水处理》的课堂条理清晰,引入直截了当引人入胜,让学生体验了滤芯的设计和制作的乐趣;富燕飞老师执教《种子的萌发》的课堂中设计非常巧妙,设置了一些列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同时准备了很多种子发芽过程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种子的组成部分及其变化过程,看得出来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非常值得学习,而且教态亲切,全程微笑面对学生,让本来烦躁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课程最后给每个学生布置了课后任务,还送了学习资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凌启煜老师的《掌上花园》内容不是教材中的,很有新意,教授了多种多肉植物,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只是开头引入过快,不够足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发言机会较少,如果语速再放慢点,开头引入再多加设计点,相信效果会更好。                                                       【宁围小学   李梦琼】
TOP
79#

       “观察探究、接近生活”是我4.19参加了在新街小学举行的小学科学研训活动以后最大的感受。三位老师准备三堂耳目一新的观察探究课是《污水与污水处理》、《种子萌发》、《掌中花园》,各具特色,都为我们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特别是《掌中花园》选择的观察对象贴近学生生活,基本都有护养的经验,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整个教学设计流畅:从开门见山导入介绍多种多肉植物,给出学习单,明确观察任务,再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与阅读资料,每个组上台展示小组观察成果,一气呵成。整个过程利用黑板上的进度条显示每个组的观察进展,有效的评价各个组的观察过程。这个内容是对于书本知识的拓展与开发,值得我借鉴和学习,今后我也会以此为榜样,努力开发拓展性从课程。    萧山区金山小学 范益飞
TOP
80#

4月19日,参加了小学科学新蕊、骨干共同体的研训活动,听取了三位老师精彩的观察探究课《污水与污水处理》、《种子萌发》、《掌中花园》。
      我主要对第二节《种子萌发》一课讲讲自己的一些看法。整节课结构清晰,从认识种子内部到.种子内部结构的功能性。通过粘一粘、画一画、认一认自主探究种子内部结构让学生很好地动手动脑,对观察实验做到了很好的诠释。对种子,教师设计的学习单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们经历从解剖、观察到记录的过程。通过完成第一个活动才能领取第二个活动的材料这一手段,通过实验材料的有效控制,是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有效调节。对于种子的解剖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索生命起源,发展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情感。                                      (新街四小  孙林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