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浙江省“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送教活动(舟山)图文报道 [复制链接]

61#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0-11-12 22:29:00的发言:

李家绪老师的"十字提问法"第一环节核心是  研究从提出一个问题开始


 


例如本课<使用工具>   提出问题第一步:认识.认识一样工具,知道工具名称;  第二步:描述.描述这样工具的使用过程;  第三步:思考.思考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第四步,提问,提出适合我们研究的问题


四个步骤形成一个十字分布,故为"十字提问法"


 


第二环节核心:适合我们研究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判断依据(1)问题是否直接触动你的思考?(2)材料是否比较容易得到?(3)过程是否容易操作?


 


比如,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各小组许多问题的判断,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订书机为什么靠近前端按下去比靠后端按下去要省力?


谢谢!很认真的看到这一楼让我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十字提问法

TOP
62#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0-11-13 12:54:00的发言:

兴趣+毅力才能成功     要努力挺过“高原期”


 


 


"高原期!"真是太形象了!深有感触!





TOP
63#

谢谢翁老师!


 


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是一种幸运,把活动的收获与大家共享则是一种幸福。

TOP
64#

及时详细的报道,辛苦了!正在学习中!!
TOP
65#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0-11-12 21:24:00的发言:
 

八至十一楼:精彩课堂掠影


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非常精彩,精彩的课堂掠影照片听课的老师们也都拍了很多,可以满满地贴上好几页贴子。我就抓几个课堂上的细节吧。


掠影一:你看这个孩子,课堂上问问题还真是问对人了。哈!在《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一堂课上,他总是转过身去向喻老师问问题:松树长在哪里?香蕉是不是长在热带?……应该是喻老师离他最近最方便,而且回答问题也亲切极了,当然成了他的首选了,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小04-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2 21:26:23编辑过]

抓拍得太好了!

TOP
66#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0-11-14 9:19:00的发言:

谢谢兔子和晓秋老师,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做完一个图文报道和大家一起分享也会很有成就感。


这两天也反复的来看自己做的这个报道过程,也是一次次对整个活动再进行梳理和理解,同时也增加了自己对活动的消化和吸收量。一举两得。


 


好话大家说的很多了,我不重复了。


 


关于活动报道,我想提出几个建议,供翁老师和其他朋友参考:


 


1、组成报道小团队,进行人员分工——一般按文字报道、摄影、资料收集等方面分人落实。


 


2、发贴,我比较倾向适当分类,比如资料贴、报道贴、花絮贴,再用一个综合贴概括在一起。


 


3、要主动和会议组织方联系,特别是扯上喻老师的大旗,就可以比较顺利的拿到会议重要资料。


 


4、报道及时,发贴和回贴的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不要过于密集,否则会让朋友错过许多精彩资料。

TOP
67#

以下是引用不睡觉的兔在2010-11-14 23:55:00的发言:

 


好话大家说的很多了,我不重复了。


 


关于活动报道,我想提出几个建议,供翁老师和其他朋友参考:


 


1、组成报道小团队,进行人员分工——一般按文字报道、摄影、资料收集等方面分人落实。


 


2、发贴,我比较倾向适当分类,比如资料贴、报道贴、花絮贴,再用一个综合贴概括在一起。


 


3、要主动和会议组织方联系,特别是扯上喻老师的大旗,就可以比较顺利的拿到会议重要资料。


 


4、报道及时,发贴和回贴的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不要过于密集,否则会让朋友错过许多精彩资料。


陈老师的想法有道理的,值得改进,这样可以使上论坛的老师各取所需,也更方便.可以成为论坛发贴的一种模式.谢谢

TOP
68#

哎呀,我怎么才看到呀,错过了真是可惜
TOP
69#

谢谢各位老师。 


分享真的是一种快乐。


今天一上论坛又看到大家很多的需要和支持,莫大的喜悦和鼓舞。下次一定按照陈老师的改进建议,做得再细致一些。

TOP
70#


 


3、要主动和会议组织方联系,特别是扯上喻老师的大旗,就可以比较顺利的拿到会议重要资料。

这条很重要,能获得主办方的大力支持!
一直努力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