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大洋路学校科学俱乐部活动资料综合 [复制链接]

51#

 

活动主题:探究水流的秘密


活动时间:2012年4月6日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创新实验室


器材准备:塑料瓶、透明胶、一次性塑料杯、水桶、水、餐巾纸等


主要过程:


一、播放歌曲,揭示课题


1.刘欢《好汉歌》:“大河向东流……”


2.问:大河真的向东流吗?让我们看看中国河流流量图。



3.分析原因: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水往低处流。重力的作用。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水流的秘密。


二、探究活动一:水往高处流


1.实验:用餐巾纸绞成一条纸绳,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2.讨论分析原因。


3.视频:水往高处流 怪坡真是奇怪-精选


http://xiyou.cntv.cn/v-9c4c9ca0-f0c5-11e0-b091-a4badb4696b6.html


三、探究活动二:谁流的更远?


1.实验:一个矿泉水瓶,在同一侧不同高度打出3个大小相似的小孔,用透明胶封住。然后往瓶里装满水。再快速撕掉透明胶,观察喷射出的3条水流,谁流的更远。


2.讨论分析原因。


四、探究活动三:可以拧在一起的水流


1.实验:在一次性塑料杯底打2个小孔(小孔间隔控制在5毫米左右),用手堵住。装满水,放手,观察两股水流自由下流。再用手指把两股水流拧一下,两股水流合成一股。


2.增大小孔之间的距离,看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3.增加小孔的数量,观察实验结果。


4.讨论分析原因。


 


备注:


探究活动一:水往高处流


原理简析:毛细现象的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其表面张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变化的现象。


探究活动二:谁流的更远?


原理简析:水的压力由深度决定,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


探究活动三:可以拧在一起的水流


原理简析: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6 12:11:34编辑过]

TOP
52#

 

活动主题:神奇的乒乓球


活动时间:2012年4月13日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创新实验室


主要过程:


一、故事:乒乓球的来历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觉得颇为刺激,慢慢地就流传开来。后来,人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成了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根据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当它传到中国后,就翻译为“乒乓球”。


二、探究活动一:能悬浮的乒乓球


1.出示实验器材:一个吹风机,一个乒乓球。


2.思考: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风,乒乓球会被吹走吗?


3.操作: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或热风吹动乒乓球。


4.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


三、探究活动二:冲不走的乒乓球


1.出示实验器材:乒乓球一个、脸盆一个,自来水龙头。


2.思考:装半脸盆水,放入一个乒乓球,打开水龙头,乒乓球会被冲走吗?


3.操作:拿一个脸盆,放在自来水龙头底下,打开水龙头,先放进半盆水,然后取一个乒乓球放在水流落点处。还可以调整水的流速,看看能不能把乒乓球冲走。


4.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


四、探究活动三:乒乓球爬瀑布


1.出示实验器材:乒乓球1个,约15公分的棉线,透明胶,自来水笼头。


2.在乒乓球上用透明胶黏住约15公分的棉线。打开水龙头使水流出,以单手捏住棉线的一端,使乒乓球贴住自来水的水流。在球进入水中的同时,将棉线斜斜(约45~60度角)的抽离。


3.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


五、探究活动四:会跳远的乒乓球


1.出示实验器材: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2.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怎样吹气,乒乓球才会跳出杯子呢?如果要让它跳入第二个杯子,又该怎么做?


3.操作: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想办法让乒乓球跳出杯子,并让它跳入第二个杯子。


4.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


六、探究活动五:调皮的乒乓球夫妻


1.出示实验器材:乒乓球2个、棉线、吹风机。


2.操作:将两个乒乓球上方贴上约15公分的棉线,用两个手指捏住棉线,使两个乒乓球一样高,乒乓球间保持一段距离。对著乒乓球中间吹气,乒乓球会互相吸引,但快要接近时又会被所吹的气排开,拉大乒乓球间的距离,用吹风机对著乒乓球之间吹,可看到两个乒乓球往中间靠近。


3.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


4.往乒乓球中间吹气时,两球之间流速快,气压低,附近的气流快速往中间移动,将乒乓球推向中间使其吸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快速疾行的车经过身边时,就可以感觉到有一股吸力将人吸过去。



备注:


探究活动一:能悬浮的乒乓球


原理简析: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


探究活动二:冲不走的乒乓球


原理简析:这是物理学上“伯努利定理”的一种表现。贴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外层的水流速小,压强大,而且四周的压力基本相等,所以它只能在水里不断翻滚,却永远无法逃脱,除非关闭水龙头。


探究活动三:乒乓球爬瀑布


原理简析:乒乓球一接触到水流,水就会沿着乒乓球的曲面流下来,结果是乒乓球受水流之力被吸附过去了。这个时候,如果向上拽一下绳子,就可以看见乒乓球宛如登山一样向上攀去。


四、探究活动三:会跳远的乒乓球


原理简析: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五、探究活动四:会跳远的乒乓球


原理简析:向乒乓球的正上方吹气,上方的压力变小,下方压力变大,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乒乓球就能跳进第二个高脚杯中了。”


六、探究活动五:调皮的乒乓球夫妻


原理简析:乒乓球中间吹气时,两球之间流速快,气压低,附近的气流快速往中间移动,将乒乓球推向中间使其吸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快速疾行的车经过身边时,就可以感觉到有一股吸力将人吸过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0 19:06:11编辑过]

TOP
53#

大洋路小学的科学活动很频繁,内容也很丰富.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54#

 

活动主题:哪根蜡烛先熄灭


活动时间:2012年5月4日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创新实验室


材料准备:大玻璃罩1个,大烧杯若干个,长、短蜡烛若干,打火机。


主要过程:


一.趣味导入


1.热身:房间里点燃9根蜡烛,被风吹灭了2根,到第二天早上,剩下几根蜡烛?


2.提问:一长一短两根蜡烛,点燃后,用一个容器把它们同时罩住,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蜡烛燃烧一段时间之后会熄灭。)


3.追问:那么,你认为哪根蜡烛先熄灭呢?


4.揭题:哪根蜡烛先熄灭


5.学生自由猜测,汇总统计。


二.演示实验:大玻璃罩罩住长短蜡烛


1.用大的玻璃罩同时罩住长、短蜡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


三.分组实验:大烧杯罩住长短蜡烛


1.用大烧杯同时罩住长、短蜡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


四.畅谈感受,尝试解释


1.出现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


2.学生若提出重做实验或换材料做实验,则请该生上台演示。


3.说说本次实验中的收获。



知识链接:


气体温度愈高,密度愈小。所以在烧杯内,由于蜡烛燃烧,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向上升,使烧杯内上方二氧化碳浓度大,长蜡烛因缺氧而熄灭。而大玻璃罩内,空间较大,二氧化碳上升后,遇罩壁冷却而下沉,因此大玻璃罩下方二氧化碳浓度较大,短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TOP
55#

  动作真快哈!把今天要上课的东西也发上来啦!很不错的想法!是源于那道考试题目吧!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6#


活动主题:探究光影世界 


活动时间:2012525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创新实验室


材料准备:小孔成像装置、照相机成像模型、透镜和棱镜。


主要过程:


一.活动介绍和说明


1.现在,照相机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随身物品,那它是怎样成像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照相机成像的问题。


2.两人一组领材料,自由探究。


二.探究活动一:小孔成像


1.拨开暗盒的前端,然后将小三角形孔板放入暗盒前端内,将其套牢,此时可以通过暗箱的尾部经过毛玻璃可以看到倒立的像。


2.再换小方形孔板、小圆形孔板、中圆形孔板、大圆形孔板去实验。


三.探究活动二:照相机成像


1.取下光屏(毛玻璃),用三脚架的云台将相机模型的机身与三脚架连接牢固,并将照相机的镜头对准被拍摄的物体。


2.装上光屏,这时在光屏上出现被摄物体的模糊的倒影。


3.调节镜头的前后位置,使图像清晰为止,光屏上的图像就是照相机所成的像。


4.说明光学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一个景物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呈现出一个该景物的缩小的倒像。


四.探究活动三:透镜和棱镜


1.选择透镜做实验,通过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透镜,观察光路的变化。


2.选择三棱做实验,通过光源,观察光的色散


五.活动小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3:24:49编辑过]

TOP
57#

做了就马上记录,反思,真是个好习惯!真的希望有这么一个时间属于我们自己和孩子们。先收藏,以后用!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8#

 




战斗吧,陀螺小战士!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打陀螺,俗称“抽贱骨头”、“打懒婆娘”,是我国民间传统游戏项目之一。在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的历史最少有四、五千年。传统陀螺是用木头削成一个面平底尖的圆锥体,考究些的还在尖脚部安一粒钢珠。打陀螺的时候,先用一根小鞭子的鞭梢缠住陀螺的腰部,再用力一拉,使之旋转起来,然后用鞭子不断抽打,令其在平滑地面上旋转不停。如今,陀螺这种玩具风靡全世界,发展出许多种式样,一般可分为“手旋陀螺”、“鞭力,还旋陀螺”和“鸣声陀螺”三种。


打陀螺不仅可以健身,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技巧,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而在陀螺制作过程中,要求家长共同参与,可以极大增进长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为此,我们策划举行“战斗吧,陀螺小战士!”的主题科普活动。


二.参与对象


大洋路小学科学俱乐部成员、部分爱好少儿科技的同学


三.活动内容


1.活动成员搜寻各种陀螺,举行陀螺展览会。


2.活动成员亲手制作一个木陀螺,进行外观评比。


3.活动成员用自制的木陀螺进行各项比赛。


4.与市电视台“欢乐天地”栏目组联合拍摄一期电视节目。


四.活动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分“策划宣传→制作收集→快乐展示→活动总结”四个阶段落实,具体安排如下:


12012513518:构思活动方案,公布活动内容


22012519525日:活动成员制作木陀螺,收集各种陀螺


32012526日—531日:举行陀螺展览会,进行陀螺比赛


4201261日—66日:活动总结,宣传报道


五.活动比赛细则


1.陀螺展览会:根据各成员收集的陀螺数量和种类评出若干名“作品展览奖”,颁发校级荣誉证书。


2.陀螺计时赛:转动陀螺后,测量出一次鞭子抽打后到陀螺转动停止的时间,每人统计三次,以最好成绩为比赛成绩,评出若干名一、二、三等奖,颁发校级荣誉证书。


3.陀螺相扑赛:在地面上画一个圈,猜拳决定先后顺序,然后两位选手先后将陀螺打入圈中,再用一个纸筒罩住。由于两个陀螺在纸筒里高速旋转,肯定会发生碰撞,先停止转动者输。若其中一人未能及时将陀螺打入盒中,也算输。评出若干名一、二、三等奖,颁发校级荣誉证书。


4.陀螺短跑赛:类似于我们的短跑比赛,各选手占据一条跑道,然后同一起点开始,比赛谁先到达终点。评出若干名一、二、三等奖,颁发校级荣誉证书。


六.其他说明


本活动方案为初稿,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大洋路小学科学俱乐部


2012513


TOP
59#

这“贱骨头”居然也被兔子们拿来用作科学的主题活动了。看来真所谓身边处处有科学呀。这样的活动真正体现了玩中学的宗旨。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60#

视频资料收藏:

 

2011年11月27日,市电视台“欢乐天地”栏目播放我校科学俱乐部“畅想太空”主题科普活动。


http://www.lsol.com.cn/html/2011/huanletiandi_1201/67514.html 
 


2011年12月4日,市电视台“欢乐天地”栏目播放陈建秋老师的“趣味实验课堂”。


http://www.lsol.com.cn/html/2011/huanletiandi_1204/67644.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3 21:02:03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