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小科青研社姜小圩专帖 [复制链接]

51#

定海区五六年级新教材培训

2021年9月16-17日,参加了定海区小学科学团队的盛会——五六年级新教材培训。本次培训,既有名师对新教材各单元的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也有青年教师的精彩展示分享课,还有别出心裁的工具箱各课材料介绍。尤其是教师展示课,让我感触颇深,每节课看似按部就班,但每个细节中都提现了授课教师和磨课团队的心思巧妙。

TOP
52#

沈佳源老师的《身体的运动》一课,教具设计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在操作时出现一点问题,没有讲清楚,导致学生描述时有偏差。“做一做”环节,关于手臂的运动情况,分了三步让学生体验:第一步,1个同学演示,其余同学观察,暴露出学生的前概念;第二步,自己操作,自己观察,亲身感受手臂运动时各部位的变化;第三步,模型模拟,使手臂上的变化“可视化”。整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充分地体验和感受。
TOP
53#

施婷译老师的《地球的表面》一课,前后的听了三次试课,每次都有不同,每次都有更好的设计。作为单元起始课,其实很不好上。施老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设计给了学生观察。由集体观察世界地图→小组观察中国地形图→聚焦某个区域的地形特点→具体某个地形地貌的特点,范围由大到小,由集体观察到小组观察,由图片观察到立体地形图的观察、触摸、比较,学生的观察更为详细,感官越来越丰富。
TOP
54#

沈梦薇老师《我的水钟》将一节课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节课让学生设计了自己的水钟。本节课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测试-分析评价。展示分享环节,充分体现了沈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对学生反应的及时有效的应对能力。本环节完全由学生做主,其中一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听,提出疑问和改进意见,展示小组对问题进行回答并决定是否采纳改进意见。自由但有度,民主不失章法。
TOP
55#

期待姜老师更多的教学分享啊
TOP
56#

科学教师的历史责任和现代追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态度,这就是科学教育要做的事,重视科学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一环,是中国梦的一个元素。这是当前背景下,赋予“科学教育”的时代意义。回到科学课,科学教育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自然科学为主要教学内容,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并通过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弘扬现代文明。





科学课历经多年的变革发展到现在,形成了更加成熟、系统化、贴近现实的课程体系。21世纪的教育现实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专业敏感度,还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完善进步的能力。总之,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TOP
57#

20211019青研社活动体会

2021年10月19日,青研社临时举行了一个听评课,虽然很仓促,但是授课两位教师在短时间内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呈现了两节较为优质的课,体现出两位老师优秀的教学素养。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这节课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一节全新的内容,在备课时既要理清整节课的脉络,也要结合整个单元一起分析,甚至是思考其在小学阶段教材内容中的意义,从而给如何上这节课提供思路。

听了王卓梅老师和滕静兵老师的课后,我主要有以下想法:

1、课堂上应避免无效提问。诸如“你想当一名抄书匠吗?”“你想当一个印刷工吗?”我觉得这种问题问出来,学生的回答并不是很重要了,没有意义。换一种表述:抄书匠工作看上去就是简单的重复抄写,但想当好一名抄书匠,并不是那么容易,你知道要注意些什么吗?然后自然的接入下一个环节。

2、研讨环节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很好地开展,不能偷工减料,不能只顾实验的完整性,而忽视研讨环节,学生思维的发展。研讨环节时间不充分,或者探讨的不深入,就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学生思维得不到深化,听课老师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3、我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设计一个情境:想象一名抄书匠,一步步走来,穿越历史,发现当下的问题,经历历史的演变,工具的更迭。让学生融入到这个情境中,把自己想象成主角,感受每一个环节,从抄写到印刷,体会每种方式的优缺点。

TOP
58#

回复 57楼zs891213的帖子

写得好深刻,很有自己的想法
TOP
59#

回复 58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个人浅见
TOP
60#

重视课堂研讨是王卓梅老师的特色,学习她对课堂研讨环节的处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