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2021学年洪松专帖 [复制链接]

41#

记得多,思考多,收获多。
TOP
42#

让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科学课需把握的原则。
TOP
43#

从问题出发,有目的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吕坚
TOP
44#

新教材培训心得
    16号17号 我们定海区举行了五六年级新教材的培训。5堂教研课,6个单元讲座,2个爱牛器材讲解,专家教师们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五六年级的新教材比起老教材降低了难度,大部份的单元修改比较大。教学中更加指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我觉得是我们教师最需要注意的一点。经过今年的更新,小学科学已经全部换成了新教材,从新旧教材的对比中,经过林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新教材着重于从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注重科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活动做深做透。
    沈佳源老师的《身体的运动》一课,她通过让学生反复的举哑铃,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白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身体运动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构建出了关节运动的模型。沈老师的教具也是很大的亮点,创造性的用了气球来模拟肌肉,可以非常形象地表示出肌肉的收缩和舒展的状态。
     我上了一节《斜面》的课,总体感觉这一课和老教材相比改了很多,总体区别还是要求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通过模型,模拟真实情境,在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与老教材相比,弱化了控制变量思想,强调了工具与技术的联系和工程设计的思想。林老师在活动结束的评课环节,也指出了我的课的不足之处。我明白需要实时跟进学生活动中的真实发现,实时地做出正确地应对。总体下来,我感觉自己还是很有收获的。
TOP
45#

9月15号每月研修心得

9月15号每月研修心得



今晚我们进行了题为《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的培训。主讲的三位教师分别是:邵峰星老师、蒋永贵老师和褚清源老师。



三位老师首先就科学课程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邵老师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出发,阐述了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背景下,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科学教师的重要使命。人才和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全民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包含了全社会的各类人群。其实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二个话题是从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的主要走向看科学教学。蒋永贵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课标的设计基础是国际教育大背景和国家教育目标综合的结果。新课表的重要突破就是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规律是“人”字型的路径。从科学思维、科学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和科学探究最终上升到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思维、具有匹配质疑、用于探究的特点。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推进科学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更新评价观念,注重运用评价改进学习。这三点是对我们科学教学的启示。



第三个话题是素质导向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做法。深度开发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科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分为四个层次:知识、方法、思维和文化。科学概念教学对教师的挑战是如何让学生能深度理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浅层次理解。指向大概念地理解教学就是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拓展科学科学育人价值的管家环节,科学家的成功并不是从教师中学到很知识,而是从教师中学到很多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这也为我们理解为什么要教学科探究和为什么要教科学方法,提供了答案。

TOP
46#

10月8号心得

10月8号心得

10月8号,我们在舟嵊小学进行了如何出试卷的培训。林老师分别讲解了选择题、连线题、实验探究题的出题注意点。

总体感觉就是出题和课堂教学一样,更加侧重学生的活动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出选择题时,需要少出纯记忆概念类型的题目,多出和实际例子相关的题目,多提具体的实验现象的问题,多出能用已有的科学概念进行解释生活现象的题目。在实验探究题中需要考察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考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

之前我在出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出题增加的难度,并不是切合新课表的维度。这一点我还需要时间去感受,可能抱着学习的态度,多看看其他人出的单元试卷会有收获。

TOP
47#

每月研修10月15日心得

每月研修10月15日心得

10月15日,我们进行了题为科学教师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追求的每月研修活动。主讲人是来自江苏的教研员卢新祁老师。

这个题目看上去很大,但是通过聆听了这次讲座之后,我明白这是对我们全国所有科学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习总书记说,我们科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科学兴趣进行引导和培养,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使得他们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从这段话中,我明白习总书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很可能是因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与此同时,科学家也肩负着整个人类的历史使命,比如说环境保护探、索宇宙等等。

科学素养的要求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本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就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其实就突出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时代责任,很大方面就是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其实就是环境保护,如果我们能够使学生具备科学素养,形成崇高的科学理想。这样使得一部分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那我们的工作就会有无上的价值。

卢老师还指出,我们科学教育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与儿童的眼光来看待科学学习儿童能够发现成人说,不能发现的细节。如果我们能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TOP
48#

12月每月研修心得

12月每月研修心得

十二月份的每月研修,我们聆听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周初霞老师题为走进自然,探索奥秘自然观察与科学研究的讲座。周老师,从背景、观察自然,科学研究、生态研究等四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我们科学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一些自然界探索的任务。周老师,从如何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如何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奥秘?说了他的看法。我非常认同周老师提出的回归大自然的关键,第一,就是思考并提出问题。第二就是研究并回答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我觉得我们应该着重给家长和孩子强调,学生做科学研究的意义,第一,就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第二,就是培养和养成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如何选择一个科学问题,这个问题是科学的,可以探索的,并且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在这个环节,我觉得要结合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兴趣,那么确定了科学问题之后,后续的科学探究就是水到渠成的。在生态研究当中,指的就是如何在自然观察中发现生态学的问题,这一部分指向科学中生物方面的知识。在生态研究中,野外实验方法,主要就是观察法观察法,分为个体层次和群落层次。聆听了周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在指导学生自然探索的方面得到了很多收获。

TOP
49#

新教材培训心得
    16号17号 我们定海区举行了五六年级新教材的培训。5堂教研课,6个单元讲座,2个爱牛器材讲解,专家教师们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五六年级的新教材比起老教材降低了难度,大部份的单元修改比较大。教学中更加指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我觉得是我们教师最需要注意的一点。经过今年的更新,小学科学已经全部换成了新教材,从新旧教材的对比中,
洪松老师 发表于 2021/9/22 14:45:06

沈老师的教具也是很大的亮点,创造性的用了气球来模拟肌肉。有没有照片,很想看一看!
TOP
50#

12月每月研修心得

十二月份的每月研修,我们聆听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
洪松老师 发表于 2021/12/17 16:42:03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如何选择一个科学问题,这个问题是科学的,可以探索的,并且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