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阅读分享 [复制链接]

31#

二、
少说多做,多思考

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医书”,不仅告诉我们“病症”及“病因”,还告诉了我们“良药”。王老师在介绍每一种问题学生的问题的时候,都在要求老师要冷静的思考,要仔细的观察,去了解关爱我们的学生。主张我们老师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而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如果学生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老师就急着把措施和惩罚拿出来,这样也是表面上解决了,但学生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反而还让师生关系变得很对立,以后的相处会更加困难重重。老师一定要学习怎样去了解学生的问题。书中说到王老师对“不注意听讲”的学生的分析,我觉得分析得特别精彩。

“很多老师遇到严重不注意听讲的情况,都简单认为是学生对学习不重视,或者不想学习。教师的对策,就是给孩子大讲学习的重要性,课上提醒、批评、罚站,赶出教室,再解决不了,就请家长,还解决不了,只好怀疑孩子有毛病。”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真的会就像这样很武断,殊不知这样的后果就是只会造成学生继续不听讲,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解决的重点是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少批评,多表扬和鼓励,不该“哪壶不开提哪壶”,而应该“哪壶开了提哪壶”。

TOP
32#

三、
孙子兵法与和平外交并用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我教你学,随着教育的进步,我们越来越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辅助。那么面对问题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多:我们可以是队友,可以是对手,可以是......我觉得,和问题学生的相处就像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每一个问题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针对他的想法(谋略),展开对策,在不直接教育某一个孩子的情况下,改变他们。这就像王老师指出:教育问题学生,上策是把问题学生晾在一边,全力以赴带领全班同学前进。中策是个案诊疗;下策是维持。但是,我认为不是所有的问题学生都会吃这一套。

TOP
33#

当然,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很好,问题学生尤其需要我们关注。和学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朋友,能够倾诉一些情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教育是润物无声、文火慢炖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见影,都是需要时间的。教育问题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问题要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进而对症下药。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让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TOP
34#

笔记分享1:
TOP
35#

笔记分享2:
TOP
36#

笔记分享3:
TOP
37#

一、掌握学情我们在进行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和最近发展区,然后通过教学支架以及交互式教学,同时安排合理的学习进阶,使学生达到“做思共生”的深度学习。例如,在《点亮小灯泡》课例中,老师通过课前让学生自主设计小灯泡可以被点亮的方法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小灯泡被点亮需要被连接
蓝宸 发表于 2024/1/2 22:17:53
以学情为教学起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永远不是一张白纸进入课堂~~
TOP
38#

在阅读中思考,蓝老师做得很好
TOP
39#

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阅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TOP
40#

一、用一颗爱心关爱学生
       刚任班主任的时候,有很多想法,想在班级里实施,但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很多都成了泡沫;也总认为摆着一副冷峻、威严的面孔面对学生,甚至有时因为学生的一点错而大发脾气,以为这样,能够使学生畏惧自己,服从管理。但是,后来我越来越发现,学生表面服从而心里不服,背地里怨声载道。跟学生的距离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不利于班级管理,更不利于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蓝宸 发表于 2024/1/11 20:59:13
很巧合,刚翻完曾经记录的班主任日记,初初就是这样类似的想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