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黄哲锦专帖(三四年级) [复制链接]

301#


四下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像科学家一样观察。

明确观察目的:用更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岩石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与特征。

根据观察记录表格,认识多种观察方法,从而展开观察活动。

交流观察结果,以一块新的岩石作为拓展,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岩石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对各岩石特点的观察判断

教学亮点:

1.创设“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观察”的情境,吸引学生的观察兴趣与对自身观察专业度的关注。

2.在课堂开始前明确观察目的与内容,让学生有明确的指向性与指引,从而明晰这节课要做与要学习的内容,从而高效的进行观察。

3.突出重点,对于平时经常使用的感官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以非重点的形式快速带过,将新出现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重点突出,重点指导。

教学不足:

1.对于岩石的刻划方法,应该录一个演示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明确操作方法。

对于岩石的刻划方法和划痕判断,在课堂中进行了讨论:什么才是刻画出的划痕?只划岩石的一面还是多面?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不少问题存在。而部分问题我也有存疑。

2.观察时间不够充足,由于时间问题,无法保证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这点需要改进,必须充分的让学生去观察。

3.交流讨论环节,对于观察到的各个岩石特征,多少是有出入的,没有统一明确标准,但是需要改进的是,需要明确各个岩石,最明显的特有的特征。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3-05-13 11:10:21
TOP
302#

回复 301楼冥王星的帖子

有几种岩石长的很像,不好区分。
TOP
303#

黄老师这学期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了,非常优秀!
TOP
304#

岩石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总感叹自己的储备不够。
TOP
305#

四下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像科学家一样观察。

明确观察目的:用更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岩石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与特征。

根据观察记录表格,认识多种观察方法,从而展开观察活动。

交流观察结果,以一块新的岩石作为拓展,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学亮点:

1.创设“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观察”的情境,吸引学生的观察兴趣与对自身观察专业度的关注。

2.在课堂开始前明确观察目的与内容,让学生有明确的指向性与指引,从而明晰这节课要做与要学习的内容,从而高效的进行观察。

3.突出重点,对于平时经常使用的感官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以非重点的形式快速带过,将新出现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重点突出,重点指导。

教学不足:

1.对于岩石的刻画方法,应该录一个演示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明确操作方法。

对于岩石的刻画方法和划痕判断,在课堂中进行了讨论:什么才是刻画出的划痕?只划岩石的一面还是多面?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不少问题存在。而部分问题我也有存疑。

2.观察时间不够充足,由于时间问题,无法保证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这点需要改进,必须充分的让学生去观察。

3.交流讨论环节,对于观察到的各个岩石特征,多少是有出入的,没有统一明确标准,但是需要改进的是,需要明确各个岩石,最明显的特有的特征。

冥王星 发表于 2023/5/7 21:03:28
重点和难点可以明确一下!像科学家一样精心观察——这个情境创设好!
刻画还是刻划?
刻划的是软硬——一般在新断面上刻划,能不能被刻划出痕迹是判断岩石硬度的标准!
TOP
306#

回复 305楼朱钻飚的帖子

刻划!谢谢朱老师提醒,我编辑再修改。
TOP
307#

回复 301楼冥王星的帖子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类实验最好选取特征明显,易于区分的材料。
TOP
308#

为了上《观察土壤》这一课,特地去外公家,让外公搞来的土。分别是三种土壤:泥土、田土、黄土




TOP
309#

回复 302楼挪威森林的帖子

区分岩石确实是一个难点。
TOP
310#

三下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3.6地球的形状  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以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提出古代人们认为地球形状是“天圆地方“,引出寻找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证据。
                证据一: 在地球上看到的现象是从远到近的小船,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只有地球是球体时才会出现这一现象。
                证据二:月食时的轮廓。先观看月食成因,再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地球是球体时才能出现月食时弯曲的轮廓。
                证据三:麦哲伦环球航行
                通过更多证据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拓展:地球的形状是正球体吗?结合作业本的”科学阅读“来进行。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证据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教学亮点:
1.利用简洁导入,让学生明确课堂的任务是寻找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课堂指向、目的明确。
2.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说一说认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让学生明确什么才可以作为证据。
教学不足:
1.对模拟实验的目的仍不够明确,改进可以是,让学生明确比较地球是球体和方形的情况,哪一种才会出现现实中观察到的现象。
2.对模拟实验的结果讨论不够充分,只展示了2组,根据作业情况,还是有个别小组的实验记录不够完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