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角”小学科学教师工作站学员陈斌成长帖 [复制链接]

21#

昨天做了两件事,下午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优质课说课比赛,晚上参加了“广角”工作站的QQ研讨活动。说课比赛还算顺利,经过这几天的努力,至少可以脱稿完成了,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说课比赛,但是自我感觉不是很紧张,把自己准备的东西流畅地说完了。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认真地去对待了,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晚上的Q群研讨活动,主要是讨论9月底的公开课教学设计,4位学员说说自己的改进之处和困惑的地方,导师和学员们群策群力,提出自己的建议,逐步完善设计方案。本次研讨,张博士还做了关于行动研究的讲座,虽然这些理论知识,暂时还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但我想对今后的成长一定会很有作用的。基本定于9月26日要上研讨课了,刚完成优质课比赛的我们,马上就要重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虽然辛苦,但是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相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TOP
22#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城东小学   陈斌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简析教材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物质。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这样来设计我的教学思路: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用对比的方法来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二、教法学法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知识是学习者在教师和学生同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我采用通过小组合作开展自主探究的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针对这节课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部分,导入、认识“空间”和“占据”、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占据的空间会改变、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拓展延伸,整节课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验证,动口解释。第一部分采用魔术的形式导入,先故弄玄虚的往500毫升烧杯中放点东西,然后用烧杯把燃烧的蜡烛压入水槽底部,形成蜡烛在水中燃烧的现象,再对学生提问,老师刚才往烧杯中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放了这样东西之后,蜡烛就可以在水底燃烧,这些问题等我们上了这一节课后再请同学们来解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形象地把空气放入了烧杯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空气占据了烧杯的空间,所以水不能进入烧杯中,蜡烛在水中才不会熄灭。此外,魔术导入的形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探究的欲望,同时还能够设置悬疑,让学生通过后续的探究活动来揭穿魔术的奥秘,使整个教学流程更加紧凑有序。教学过程的第二部分是认识什么叫做“空间”和“占据”,学生只有理解了“空间”和“占据”的概念,才能进行后续的学习。


在对“占据空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来证明空气是否真的占据空间。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为学生准备了水槽、水、餐巾纸、乒乓球、去底矿泉水瓶、橡皮泥、塑料瓶、吸管等器材,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共同设计实验,轮流动手实验,汇报实验,这样的自主探究不受教师、实验器材的限制,可任选实验方法,任选实验器材,有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并且"真刀实枪"地让学生自己搞科研,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清楚,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给予了学生更自由的探究空间,必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问题,我在实验指导过程中,不要求每个小组能够完成所有的探究活动,但会有意识地指导个别小组作为汇报小组,使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能够在汇报中呈现。


在学生汇报环节,我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按照4个问题来介绍实验方案:1、选择了哪些材料?2、是怎么做的?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4、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3种实验方案:一是利用吸管往塑料瓶中吹空气,将水挤出来;二是“纸的奇遇”,即将纸塞于去底矿泉水瓶的顶端,拧紧瓶盖,将瓶垂直扣入水中;三是用去底矿泉水瓶将乒乓球压到水底,这三种实验方案都能够说明空气占据空间。这种汇报形式,能够更好地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制定口头实验计划的能力。通过这些实验现象,证明了空气的确是占据空间的,然后再回过来请学生解释一开始的魔术。


本节课的另一个主要活动,空气占据的空间会改变,我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空气和水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的。为了解释什么是空气微粒,我利用一只装有泡沫颗粒的注射器,在投影仪下进行压缩和拉伸,泡沫颗粒就随活塞的推和拉变得更加浓密或稀疏。这样一来,更加形象地把空气微粒在压缩和拉伸过程中的变化呈现给学生,学生们想象注射器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就简单多了。


接下来是生活中的应用,请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向篮球中打气的道理,多媒体展示气筒、洗手液、轮胎等照片,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学过程的最后一部分是拓展延伸,共有两题拓展练习,第一题是课内完成的,吹塑料瓶中的气球,让学生试试,碰到问题能不能自己解释原因并解决,第二题是课外完成的,请学生设计一种不会滴不下去的新型漏斗。两个拓展题紧紧围绕空气占据空间的核心概念,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各位老师,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使学生亲历问题的产生——猜测假设——操作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我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探究场景,更开放,更自主。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有效引导,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大家!



TOP
23#

说课评比表现挺好!茁壮成长!

TOP
24#

萧山区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结果揭晓了,我很幸运地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从教两年来第一次突破了三等奖,并且还有机会送到杭州市进行参评,真的很开心。这让我明白,只要努力了,收获也就离你不远了。优质课比赛结束后,最近一直在忙9月26日公开课的事情,虽然很辛苦,但是辛苦得值得。为自己打气加油!
TOP
25#

恭喜恭喜,共同发展
TOP
26#

今天忙了一整天,真够累人的。上午上了一节校级教研课《磁铁的两极》,同时也是一节试教课,为明天的区级公开课做准备。这节课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在实验指导过程中会遗漏一部分,导致学生展开实验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探究磁铁两极之间的现象时,学生只汇报了一种吸引排斥的可能性,这是以前不曾遇到的情况,最后只能我把另一种情况演示了一遍,然后提问:难道是老师做错了?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但是我第一反应就想到了这个方法,看来对于学生的生成我还预设的不够。下午,去了高桥小学熟悉场地,把明天上课要用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希望明天能够顺利地把课上下来,加油吧。
TOP
27#

今天在高桥小学举行了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工作站的第二次课堂研讨活动,也是我第二次区级公开课。我们之前相约,本次研讨活动还是执教第一次活动的课,所以我仍旧上的是《磁铁的两极》。一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我在处理一些课堂意外生成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慌乱了,把握课堂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还是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比如上公开课经验比较欠缺,虽然课前谈话的方式比较新颖,但是还是有3分钟的冷场时间;实验前的指导,我还没讲完,但我的一些话刺激了学生动手开始实验,这样在完成预测等环节就打了折扣。这些小细节我处理的还不够细致,需要不断改进。通过这样反复地磨课、上课,我相信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慢慢进步的。
TOP
28#

 动作挺快的,今天刚上的课,现在就能看见你的反思了。进步真的很大!恭喜你!向你学习。

TOP
29#

今天中午,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说课比赛。说来也巧,我刚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优质课的说课评比,所以这次就把同一节课重新说了一遍。但是两个比赛时间是不同的,区说课比赛限时10分钟,而校说课比赛是5分钟,我对原来的说课稿进行了删减,总体上变化不大。意外的是,今天校长也做起了评委,在我印象中,我工作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还只听过我一节课,这次算是我在他眼里的第二次亮相吧。我抽的顺序比较靠后,看着另外老师进行说课,心里突然紧张起来,甚至比区说课比赛都还紧张,还好,当我上台的时候,我的紧张感就消失了,也许对说课内容比较熟悉了吧,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比赛。我相信,认真对待了每一件事,就会有一点一滴的成长。
TOP
30#

昨天,完成了国庆假期的第一个任务,看着6月4日在自己学校开展的中美“广角”工作站第一次研讨活动的上课录像,写课堂实录。在边看边写的过程中,我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上课的不足,不管是临场应变还是语言组织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看上课录像、写课堂实录,能够很好的看到自己欠缺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真的是一个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