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屠琴2023年专帖 [复制链接]

21#

屠老师提炼的三个进阶学习活动,非常实用和接地气,可以让我们在更多的应用到模型与体统这一跨学科概念的课堂中进行借鉴。
TOP
22#

有关《岩石与土壤的故事》的困惑

      最近在上《岩石与土壤的故事》,结合新课标理念,这节课的主要任务,除了组织学生粗略观察和描述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的表面特征、发现地点和用途;着重要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研究岩石和土壤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岩石和土壤的意义;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认识到岩石、土壤记录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节课,不仅是本单元乃至今后“地球系统”相关知识的铺垫。       理解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去落实的时候,首先,对于我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呈现故事、如何交流故事、如何升华故事。几次试教,发现学生在阅读故事、讲故事中,自主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没有成功调动。其次,为学生呈现的标本是像书本这样(石灰岩、铁矿石、水晶、土壤)等普通的岩石土壤标本,还是呈现鹦鹉螺、浮石、弓石燕、蕨类等岩石更好呢?两者的矛盾在于,太过普通的标本,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去研究,而过于花哨的标本,他们的关注点又在外部特征。我想教材的意图是希望两者都有,既要让学生能主动关注普通的岩石和土壤,也要能够通过特殊的岩石去认识到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最后,关于土壤的故事,怎样讲述才能更加让学生懂得土壤的重要性呢?我今天试教通过土壤剖面模型和真实的土壤剖面照片的对比,在交流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时,教师借助多个预设的追问让学生感悟到土壤的不普通。这样的处理是否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呢?可能还有更好的活动设计。
  多次试教这节课,每节课教学设计都在改变,离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仍有一段距离。期待周五正式公开课后,能得到与更多老师交流的机会,让我能真正上好这一课,继续加油吧。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21:21:57
TOP
23#

如何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呢?

  如何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呢?

  这是工作室袁老师在上课前,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伴随着一轮轮的试课,一次次的推翻,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清晰了。

  第一轮的试课,为了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我设计了三个递进的观察活动,分别是寻找老师丢失的岩石、寻找同学们自己的岩石(每个人的岩石被混在一起)、观察土壤剖面。有了前面两个寻找岩石的任务驱动,学生在本节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是高涨的。但是在交流研讨环节,学生对“寻找岩石”这一目的非常明确,以至于学生更加关注岩石土壤的特点,而不是发现它们背后的故事。第一轮试教,以“特点”与“故事”脱节,而被推翻。



  第二轮的试课,我舍弃了第一个寻找老师丢失的岩石活动,直接任务驱动,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寻找被混在一起的岩石。以故事展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很多精美的岩石以及它们的故事。活动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在寻找岩石的过程中,阅读岩石的故事,分享它们的故事,再来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学生在参观故事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岩石本身所吸引,再加上故事展里的故事形式并不能成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年级学生还是偏向阅读比较简单的绘本,我设计的故事单文字内容太多,而且没有趣味性),最后的交流研讨也轮为讲特征,读故事,仅此而已。这一轮的试教,让我对“寻找岩石活动”彻底放弃了。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岩石了解地球背后演化的历史”、“激发研究岩石与土壤的兴趣”,这两点并没有达成。


  最后一轮的公开课,袁老师带着我去宁波惠贞书院展示了这一课。上课之前的我还是非常忐忑的,因为距离第三轮的试课,仅仅过去了一天,也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记录单在上课的前一晚都还没成型,我就去上公开课了,这也是入职以来,公开课最没自信的一次。袁老师也看出我内心的忐忑,跟我一起重点分析了这一课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又像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帮我演练了上课的各个细节,作为一名“老师扮演的学生”,我深深地被袁特的讲课所折服了,作为学生,我的学习热情瞬间被点燃。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就讲好了我的课堂故事。

  最终惠贞书院的孩子也像前一晚的我,学习岩石与土壤的兴趣都十分高涨,即使下课了,还是围转在我的周围,一起讨论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即使再普通的岩石,我们也做到了像地质学家一样在讲好它们背后的故事。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21:09:08
TOP
24#

公开课之后的小小遗憾

  课前我去调查了学生自己带来的岩石,这些岩石来自各个地方,包括小区楼下、度假村、四明山、余姚、奉化溪口、象山花岙岛、黄山、新疆阿克苏、梅里雪山、长白山天池,有来自山上的,也有来自海里的,甚至有在沙漠里捡到的岩石。看得出惠贞书院的孩子非常重视这一次的公开课,他们准备的岩石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是上课的时候,我们交流完老师准备的四块岩石,学生今天带来的岩石我只呈现了一块,还有更多的学生来不及向大家介绍它们背后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学生在旅游途中带来的酷似玫瑰的沙漠岩都未来得及呈现。如果能给更多学生展示自己岩石的机会,更加能触动他们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感悟,也让每个孩子的旅途中有更多的美好回忆,这份回忆也包括岩石与土壤带给他们的美好。



  袁老师宽慰道,每节课都会有无法弥补的遗憾。向前看,让这份遗憾去填补以后的课堂,遗憾最终会成就完美。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21:20:19
TOP
25#

坚持记录不易,一起加油
TOP
26#

非常佩服屠老师精益求精的一次次的试教,并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生学习时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学完后在岩石与土壤上的情感认识升华。学习!
TOP
27#

回复 4楼金旭峰的帖子

只有改掉平时拖拉的习惯,相信加班熬夜就会远离我。
屠琴 发表于 2023/2/12 23:00:13


拖延症 好像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
TOP
28#

回复 6楼屠琴的帖子

芦丁鸡的情境创设是基于学生的真实在养殖的场景,寻找到芦丁鸡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描述方向,并且在寻找的过程中知道不仅是要明确方向,距离的描述才能完整芦丁鸡的位置。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能结合课堂堂教学,引发学生有效思考和解决是屠老师身上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TOP
29#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反思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在上这一课之前,我利用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准备的材料就是学生手上的学具袋,我只提供了测量方法的视频。       1.整理、分析和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通过一天的影子记录,大部分同学记录的影子比较“稀疏”,集中在上午或下午某个时间段。所以,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对学生记录的影子进行整理、比较和发现。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天之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此时,学生的交流都是停留在零散的回答,比如“中午影子最短”,“早上的影子很长”、“早上10点的影子在西北方向”、“下午16时的影子在东北方向".学生对于一天中的影子的变化有了简单的初认知。
       此时教师又引领学生认识到,一天中的影子变化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影子长短和影子方向的变化。此时,教师再适时地追问,“结合刚才交流的影子变化,你能说说一天之中的影子在长短和方向,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变化的吗?”




       经过小组分享,学生很快会建构关于影子变化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从长到短,再到长,中午影子最短;从偏西方向转到北,再转到偏东方向。
       在整理影子变化规律的时候,教师通过有层次递进的两个问题,引领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分析数据,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推理影子变化与太阳位置变化的联系
       根据影子变化规律,去推理天空中的太阳和地面相比,它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这是本课需要重点研讨的第二个问题。在研讨中,学生很快会发现影子的方向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变化是相联系的,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学生的第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那影子的长短变化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是否有联系呢?这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准备了两样材料,一是手电筒,模拟太阳,二是带立杆的记录纸(上面已经画出了一天中的影子长短)。根据这两样材料,请同学借助手电筒模拟的太阳,照射记录纸上的立杆,使记录纸上留下的影子与已经画的影子长短相重合。在这一模拟实验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经建构的科学概念(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还会通过模拟实验推演出手电筒(太阳)的位置。原来太阳的位置低时,影子长,太阳的位置高时,影子就短。进而联系生活,学生也会佐证认识到早晚的太阳都是在地面线附近(低),影子很长,中午的太阳仿佛在头顶上方(高),影子很短。
       由此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推演太阳的位置变化,进而认识到影子的长短变化、方向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高低、照射方向是相联系的。


       3.拓展应用,感悟古人的伟大智慧
      此时出示,学生的记录纸,我们会发现影子的方向变化像时钟一样。对照古人的日晷,学生很快会理解古人应用日晷计时的伟大智慧。再出示圭表,学生也会发现它的计时方式是利用了影子的长短变化。一古一今的对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自己记录纸上的影子变化能不能也用来计时呢?”
      结合本课所学,学生会萌生更多改进的想法,从中也体会到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认知自然规律的推进作用。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30 23:15:23
TOP
30#

回复 29楼屠琴的帖子

       在落实第二个环节的时候,今天上课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学生在模拟实验中,通过改变手电筒(太阳)与立杆间的距离也出现了影长微妙的变化,学生把这种变化也认为是长短的变化。因此这时候就有两种观点出现,一是太阳距离立杆的远近导致影子的长短变化;二是太阳位置的高低导致影子的长短变化。
        如何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呢?
        此时我再让提出第一种观点的学生来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影子的长短变化不明显的,反而是大小的变化更加明显(这在后面一课《影子的秘密》会涉及到)。再者,联系实际,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在一天中真的是这样一会远,一会近的吗?
        在学生的积极探究下,全班达成共识——是太阳位置的高低导致了影子长短的变化。虽然过程曲折,但是这样的探究过程才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的价值。很开心,我能在课堂上去真正实现它。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30 23:26:2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