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5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9学年共同体余沁专帖 [复制链接]

261#

191222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一篇:《开班仪式、平台使用培训》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在杭州学习的一周,希望自己成为:

1.做会思的学习者;

2.做守规矩的学习者;

3.做有素养的学习者。

TOP
262#

191223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二篇:《人与德性是怎么不见的》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李更生教授有一颗有趣的灵魂。他用生动的举例向我们讲述对“立德树人”的思考。

    从李老师的讲座中,我收集了一句金句——教育,始于倾听。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19-12-28 13:29:20
TOP
263#

191223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三篇:《智能互联时代的教育策略》

张阔老师的培训气场儒雅,思想具有前瞻性,点醒教师要具有互联网思维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变革。


TOP
264#

191224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四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促进教学转变》

石其乐老师的培训语言幽默,分享内容干货满满,帮助教师更好地将软件程序应用到教学。


TOP
265#

191224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五篇:《教育App助力教与学的创新》

石老师不止一次地在培训中倡议教师要终身学习,学习所需技能。我想,教师一定要终身学习,要有自觉学习的态度,为教育改革助力。


TOP
266#

191225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六篇:《幸福心理学》

廖艳华老师的培训互动频繁,设计活动有趣,引导教师在轻松的活动中领悟自己职业的幸福感。


TOP
267#

191225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七篇:《杭州文化考察》(人文建设考察)

下午在张翠老师的带领下考察杭州人文建设,行程安排在杭州博物馆参观,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路过清河坊,见识了烟雨杭城,异常迷人。


TOP
268#

191226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八篇:《知行合一视域的教研管考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张寿松老师指出教育学生要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做学问。受益于张老师,种草了两本书:《魏书生文选》和《孙维冈谈立志成才》。


TOP
269#

191226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九篇:《21世纪名师特征与自我修炼》

听了陈峰老师的讲座,不由感叹:名师的人生是漫长的求道人生;教师的成长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长期积累教育智慧。


TOP
270#

191227上虞区小学教育管理教师90学分理论培训

第十篇:《不断提升感知变化的能力》

培训之前就看过徐建平老师的作品《旧船票能否登上新客船》,在培训中能看到真人,感觉很是奇妙。有种追星奔现的感觉。徐老师讲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句话:

l 留下思维碎片

徐老师出了好几本书,有听课老师询问是如何做到的,徐老师答“留下思维碎片”很重要,上完一堂课,立即把课堂中的闪光点或遇到的困难记下来,进行教学反思,留下智慧的碎片。那样积累素材多了,到了写文章、写论文的时候就很方便了。

这一点跟朱老师总是鞭策我们写“一课一得、一活动一反思”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也从中获益:191122,我在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主题送教崧厦中学、小越中学学区活动中展示课例二上年级的《不同材料的餐具》。活动结束,朱老师便给我布置写“教后感”,那次憋了很久,挤出1787字的反思。等到最近有一个“活教育·活课堂”典型案例征文评选的活动,因着上次已写过近2000字的反思,我在此基础上修改,花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写完了活教育征文。史上最快速完成一篇3000字的征文。

l 感谢“逼”你成功的人

徐建平老师在讲座上说要感谢生命中“逼你一把”的人,成功是被“逼”出来的。他自己就是一个喜欢“逼”下面老师的人,学校了有好几个特级教师就是他给逼出来的。

这一点我又想到了朱老师,朱老师以惊人的统计力,统计每周科学教师发帖的数量、每月网研科学教师听课的人数和发言的次数,“逼”着老师们去听课、去思考、去动笔。“逼”着老师们“留下思维碎片”,帖子中尽显有图有真相的观点。

我上学期的论文形成就是在平时为了发帖而积累了大量图片素材、案例材料之上的。没有平时的积累,我想,等到要写论文了,是想破头都很难挤出字来的。感谢朱老师的“逼”。

l 野雁群理论

徐建平老师详细介绍了一个理论——野雁群理论,该理论有很多小分支,其中一条是这么说的:野雁群有计划地南飞,整个雁群呈现一种高飞进取的姿态,雁群后面几只弱雁不想跟着雁群飞了,想偷懒便脱离了雁队。但是它反而飞得更累。原因是:雁群中后面的大雁飞翔会受到前面大雁飞翔造成的浮力,飞起来比孤雁轻松。

我不免想到自己所在的群体,自己就是那只时常想偷懒的雁,比如上学期写论文,我本打算偷个懒不写了,一直挨到临近截稿时间。师傅勤奋,加了几个夜班写完了自己的论文,顺道在微信问我一句:“你写了吗?”我总不能说:emm没写。于是乎,我当晚没回微信,熬了一个夜,由05000字写完了一篇论文。然后在天亮后微信回师傅:“恩,写完了。”我真是个小机灵鬼,O(_)O~

在师傅以及其他“大雁”(共同体成员)的榜样作用下,自己总不好意思安心做一只离队的大雁,被“逼”跟牢雁群高飞;总不好意思做一条“闲鱼”,被“逼”翻个面,时不时蹦跶几下。

“雁队”的“浮力作用”下,我的“飞翔”也省力很多。比如新教师比武,比如公开课,有给我倾囊相授帮助、逐字逐句指点的师傅,还有抽时间听我课、给我建议的戚老师等“大雁”,使我能够省力地获得几张奖状。如果没有这些“浮力”,我想我一定是没法获得这哪怕只有一两张的上课奖状的。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19-12-28 14:07:0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