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风数字化课堂——《声音的变化》研究课录像 [复制链接]

11#

海风的课学了。

走自己的路,探索新发现。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 孙冲洋(人生需要折腾。)
TOP
12#

科技力量真是无穷,课堂正在悄悄地变化,未来的课堂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畅想吧。
TOP
13#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1-12-4 20:08:00的发言:
海风跨出了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一起研究。虽然传感器和笔记本目前进入课堂还是有困难,但是当这个教育效果被大众认可的时候,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进入课堂也不遥远了。我想:只要是孩子喜欢的,都应该无条件的投入,哪怕一年只用一次,说不定“爱因斯坦”、“牛顿”就出现在这一次使用后。

非常认同虫子的观点,的确科学技术在进步,我们的实验器材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4#

以下是引用诺亚024在2011-12-5 16:45:00的发言:
科技力量真是无穷,课堂正在悄悄地变化,未来的课堂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畅想吧。

一起来畅想,一起实践!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5#

昨天参加了我们区电教馆的一个会议,会议上有一项内容是久远公司客服人员对电子书包的介绍,展示视频中学生用i pad2参与英语课堂的学习,刚又看了海风的课堂,两者给了我颇多的感受。


   我们反思平时的课堂,假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往往会叫举手的同学去回答,因此有多少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听”来的,而不是自己探究而来,还有许多传统课堂无法做的的事情利用新的软件就能很方便地做到!


    另外这堂课的导入不错,很实用,也对学生对概念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16#

 


声音的变化》教学实录


                                       


                                       执教者:嘉兴实验学校     吴建伟


整理者:萧山区益农镇小   罗海军


T:刚才我们玩的这个下雨的游戏,这个过程中,你听到的声音有怎样的变化?


S:我感觉到了声音变强了。小雨的时候是弱的,中雨的时候声音是中等的。大雨的时候声音是比较大的,狂风暴雨的声音是最响的。


T:谁再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声音有什么变化?


S:声音一会强,一会弱。狂风暴雨的时候强,小雨的时候弱。


T:那么看来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化的变化,结果我们下出了小雨、中雨、大雨、狂风暴雨。接下来请同学想一想,我们声音的强弱是怎么控制的。


S:只要你的力度大,你的声音就强,如果你的力度小,声音就弱。


T:也就是要改变什么?


S:拍打的力度。


T:力度大,声音就(强,学生回答),力度小,声音就(弱,学生回答)


S:就是你下手轻一点,声音就会小一点。下手重的时候,声音就会大一点。


T:不大明白,下手轻(力度小一点)下手重(力度大一点)


T:那么声音除了强弱的变化,还有哪些变化?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继续来研究。


T:接下来我们来听两个声音。


T播放(牛叫)


T:谁来说说看这2个声音有什么特点?


S:它的声音有点粗,很长。很低沉。


T教师板书


T播放第二声音(羊叫)


S:我感觉这个声音很细,很轻快。


S:好像有2只动物在叫。


T:什么动物?


S:羊


T:学学看。


S学羊叫


T:谁学的比她更像。她还没有完全抓住羊叫的特点。


S第二个学羊叫


T:那么让我们再来听一下


T播放羊叫(第二次)


T:你听到这个声音还有什么特点?


S:我感觉这个声音很沙哑。


S:一开始要小,后来很轻。


S:这个小山羊群声音还会延长。


S:有颤音。


T:那么吴老师也发现一个,看看是什么?它的声音是尖尖的。


T:那么声音低沉的,粗的我们把这个声音称为声音低。而尖尖细细的声音,我们称为声音高,那么在音乐课中,我们早已认识了声音的高低。但是今天我们要在科学课中继续研究声音的高低。音乐课上,我们来认识音阶是怎么来认识的?听什么?听乐器。今天吴老师带来了一个乐器。像一个钢琴,音乐课我们用手来弹奏。我们来听一听。


T弹奏


S:我听到了轻快的声音。1-2-3-4-5-6-7-1


T:看来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我们一起来。


S一起1-2-3-4-5-6-7-1 1-7-6-5-4-3-2-1


T:刚才这2个音阶有什么不同?


S:第一遍是由低到高的,第二遍是由高到低的。


T:同意吗?S同意。


T:吴老师除了这个屏幕会发出声音外,还有一个宝贝。谁知道这个是什么?猜猜看


S:铝琴


T:为了奖励你,上来。


S敲铝琴 1-2-3-4-5-6-7-1


T:吴老师敲了哪几个声音?


S:1-2-3-4-5-6-7-1


T:谁知道吴老师是怎么敲的?


S:大的。


S:我觉得应该是先长的敲,然后到短的。


S敲1-7-6-5-4-3-2-1。


T: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亲自来证实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吴老师也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铝片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把你们的发现写在1号信封的记录纸。


友情提示:


1、  请每个同学亲亲的敲打铝片琴,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2、  仔细听,1、2、3、4、5、6、7、1声音的高低与铝片有什么关系?


15分开始活动


19:27秒结束活动


T:铝片琴发出声音是怎么变化的?


S:最长的铝片声音最低,最短的铝片声音最高。


T:其他小组有意见?


T:而且声音的高低是怎么变化的?随着铝片怎么变化的?


S:铝片越短声音越高。


S:铝片越长,振动的越多,声音越低,铝片越短,振动越少,声音越高。


T:谁对这位同学有什么意见?


S:他们的振动不一样,频率


T:什么是频率


T:我们先来梳理下,声音有的高,有的低,我们同学觉得跟振动有关,为什么你觉得跟振动有关?


S:因为声音都是由振动发出的。


T:是什么振动发出的。


S:物体振动。


T:刚才我们在敲击长和短的铝片的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他们振动什么发生了变化,没关系,我们再拿出一种材料来看一看。


T教师出示大小音叉,介绍共鸣箱。


T:我们敲击顶端。我们来听一下大小音叉,发出声音的高低是怎样的,同时再思考下,跟振动有什么关系?


26分开始活动


27:16分结束活动


T:谁来说说看,你刚才听到两个音叉的声音高低是怎样的。


S:大的音叉声音低,小的声音高。


T:其他小组一样吗?


S:一样


T:主要的问题没解决:怎么会这样?


S:因为音叉振动声音传到物体里,传到耳朵里。


T:我们研究的不是声音的传递,而是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


S:因为大音叉振动的要多一点,小音叉振动的要少一点。


T:其实这2个音叉上面有数字的。这个是256,大音叉,小音叉 512,记住这2个数字。吴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资料,认真的看一看?谁已经看懂了。


S:它那个是每秒振动的次数


(对话:大音叉每秒256次,小音叉512次)


T:你们相信吗?今天吴老师还带来了一个软件,吴老师通过话筒来测一测,我们首先来看下大音叉。


T教师演示。


T:这是为什么?


S:因为力度不一样。


T:这个软件还是精确的告诉我们什么?这个2个音叉什么有关?


S:每秒振动的快慢有差别,振动的快声音就高,振动低声音就低。


T:谁能解释我们刚才铝片琴。为什么铝片短声音会高。


S:因为铝片越短在越短的范围里振动,如果长的铝片振动时间就多,振动次数会短,次数要少。


T:今天吴老师还带来了一样好东西,这里有3个水杯,装的水是不一样,轻轻的敲击,测得数据才会更准。


T教师敲击


T:听到的是怎么样?谁告诉我是怎么变化的


S:吴老师敲的时候声音是从低到高。


T:水最少声音越低,水最多声音越高。


S:我听出来水少声音高,水多的声音低。


T:怎么办?


S:试验


T:怎么试验?


T:这个软件测出什么?


S:振动的快慢。


T教师解说软件使用方法。


39分钟开始活动


44分钟活动结束


T:我们看一下第一组小组的发现。


S:杯子里水最多的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被子里水越少,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越高。


T教师重复发现。


T教师出示啤酒瓶子


T:有什么发现?


S:水的多少不一样。


T:吴老师用同样的力敲击,声音会怎么样?


S:声音会变化。


T:怎么变化


S:有的高有的低


T:怎么变化的?听出来了吗?


S:1-2-3-4


T演奏 S唱


T:吴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宝贝 吹奏,这2个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S:一个高一个低


T给学生看


S:一个长一个短。


T:回家继续研究,拿报告换这个笛子。


下课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整理了吴老师的《声音的变化》,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在课堂中让大部分学生来分享他们的想法,这点是做的非常好的,他实际是体现了学生为主的课堂,值得商讨的地方就是吴老师介入的方式,填空式的介入还是比较多,在课堂中就会给人一种教师控制欲较强的感觉,纯属个人想法。希望有所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1 17:33:25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7#

罗海军老师很有心。感谢分享
TOP
18#

录像加实录,好好消化。谢谢!
TOP
19#

怎么看不到录像啊?


 

TOP
20#

以下是引用明珠在2012-12-23 19:29:00的发言:

怎么看不到录像啊?


 


可以的啊!可能你播放插件没有安装!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