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3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里是科学小论文的家 [复制链接]

181#

晕!图片上传不了!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82#

你好,我是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的编辑,您能把稿件投给我们吗?谢谢!我的QQ是276104254!
TOP
183#

以前不知道科学小论文应该怎么写,看了这个帖子,学到很多,谢谢分享!
TOP
184#

 

            挑战“死亡”——蚯蚓的再生能力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第二小学   覃炳烨     指导老师:胡国强


科学课上老师说:蚯蚓被截开是不会死的。蚯蚓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真的有那么强吗?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为了找到答案,我决定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从小区园子里潮湿的泥土中挖来几条蚯蚓,把它们放在盒子里,用刀子把其中一条截成两段,然后开始观察,实验结果出乎意料,这两个小东西不到五分钟就一命呜呼了。我又把另一条蚯蚓截成三段,一开始,它们还“生龙活虎”,爬来爬去,可没过多久,无头无尾的那一段奄奄一息了。大约过了十分钟,中间部分就死了,只剩下头和尾在顽强生存,可它们还是挡不住死神的命令,过了49分钟,头和尾也不动了。一连试了两次都失败了,难道蚯蚓没有再生能力?人们习惯的说法是错误的吗?为了进一步验证,我又试了一次,这次,我把一条蚯蚓截成了四段,过了大约24分钟,二、三、四段都死了,又过了大约93分钟,头部那段也死了。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切断蚯蚓,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很快死亡,有的生命力顽强,可以延续到一个半小时以上。所以,“蚯蚓被截开是不会死的”这一习惯性说法是不完整、不科学的。  


 为什么我的实验结果与习惯的说法不同呢?我查阅了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应该说,蚯蚓还是有再生能力的,被截开后是可以存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要看截断的部位。蚯蚓的身体一般由100200个相似的环节(也称体节)构成,它的内部结构是重复再重复的。假如切在1136节的位置,那是致命的,因为那个部位恰好是它的心脏,看来,我们第一次切成两段的蚯蚓,正好切到了它的心脏部位,所以很快就死亡了。但如果不是切在要害部位,而是一般的体节上,那两段都可以存活。根据这一说法,我又做了一次实验,拿出一条蚯蚓,数好体节,避开蚯蚓的心脏部位,然后将它一分为二,将两截蚯蚓放置在湿润的土壤里,经过观察,被我截开的两段蚯蚓都活着,不仅如此,头尾分开的两段蚯蚓居然变成了两条头尾完整的蚯蚓。实验表明,确实如资料上所言,假如切对了地方,蚯蚓完全能够存活,蚯蚓是具有再生能力的。那么,再生后的蚯蚓怎么又会魔术般地变成两条蚯蚓呢?其奥秘又在哪里呢?  


带着疑问,我又上网查找了资料,原来,蚯蚓被切断后,伤口截面附近会迅速形成新的细胞团,这些细胞团会将伤口闭合,并形成环状。此时,蚯蚓体内的一部分未分化的细胞很快被输送到这里,形成再生芽。之后,蚯蚓体内的器官、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等组织细胞通过大量繁殖,迅速向再生芽里生长,长成后就变成了两条头尾完整的蚯蚓。据资料介绍,蚯蚓的前端及后端皆可再生,但以尾部的再生速度较快,再生出来的体节数目是决定于原本身体剩下的体节数。资料上还说,不同种类的蚯蚓,再生能力的强弱不同。另外还有其它实验结果显示,蚯蚓的再生能力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是相关的,若将蚯蚓切开后,保留部分的神经,则蚯蚓可再生,若将神经全部切除,则它们就无法再生。实证和资料让我得到这样的结论,蚯蚓是有再生能力的,但是如果截开的地方不准确,蚯蚓也无法再生。


这次实验和探索,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正确的结论,首先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之上的。  


 

TOP
185#

 

水上行走鞋          


                   瑞安市塘下镇鲍一小学 501班  程浩  指导教师 虞文文


    在我们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雨鞋、球鞋、皮鞋、拖鞋等多种鞋,可它们都只能在陆地上行走。我就想了,能不能设计一种可以在水上行走自如的鞋子呢?要想鞋子能走在水上,就得想到水上交通工具——船。


    船是我们常见的交通工具,每种船都有它不同的用途。轮船适合用来载重物,不像鞋子一样轻便。要使鞋子轻便,就应该用小型气垫船。还要能折叠,这样才是既轻又便于行动。


我觉得水上行走鞋应该这样设计:将气垫折叠并安在鞋底,只要鞋底碰到水就会将空气吸进气垫,然后自动充满气,形成一个气垫船式的鞋子,这样就能行走于水上了!

TOP
186#

 

可以让人消除恐惧的房间     


              瑞安市塘下镇鲍一小学 601班  唐莉琴  指导教师虞文文


我是一个胆小的女生。几乎每天晚上,爸爸和妈妈都要出去,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看书。每当父母走后,原本热热闹闹的家便变成了一个冷冷清清的家,四周也静悄悄的,我十分害怕。于是,我想发明一种可以让人消除恐惧的房间。


这些房间由芯片控制。每当大人出去办事情,只把孩子留在家里时,这个房间的芯片就会通过孩子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把鸟儿、风儿、树木、小花、小草都弯着腰的样子描绘出来,而且,这些人物、事物都与现实一模一样。等孩子飞奔过去时,就可以与父母一起做游戏。直至这个孩子的父母回来了,有人按门铃,或者这个孩子马上就要睡觉了,这个房间里的芯片才会自动把这个系统取消。


我想,如果这种可以让人消除恐惧的房间发明出来以后,一定会受到很多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的!

TOP
187#


蚕茧里怎钻出了蝇蛆


作者姓名:童建迪 (浙江省海亮教育集团小学一部三年级D)    


指导教师:李冰清    


电    话:13095658510



510日——514日,我们实验小组养的近百只蚕终于陆续结茧了,看着白白胖胖的茧挂在蚕山上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我们每天都要到实验室里看望心爱的蚕茧,盼望着蚕蛾姑娘早日从茧里钻出来。


519800,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十几个蚕茧的顶端都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小洞,每个小洞旁竟钻出了一只乳白色、长约1.3厘米的小虫,小虫身上泛着光,尾部有两个圆圆的黑点,还竖着一根黑色的毛,在蚕茧旁不停地蠕动着(图一)。这是什么虫子?是蚕蛹吗?不可能!我们赶紧跑到办公室找来科学老师,


         


(图一)


边走边报告“敌情”。科学老师仔细查看后说:“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是什么虫子,我也下不了结论,像蛆,但没见过这么光洁的蛆。”“我们打开有小洞的蚕茧,看看里面的蚕蛹怎么了。”科学老师掏出一个有小洞的蚕茧用剪刀小心的剪开,里面的蛹已经变黑腐烂,发出一股臭气(图二)。


 


(图二)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科学老师自言自语地说。“把这些虫子收集起来,养着,


看看究竟是什么?”我们在科学老师的指挥下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蠕动的虫子收集在一个盘子里(图三)。


   (图三)  


防止出现意外,我们把这些虫子一直带在身边,形影不离。下午4点左右,这些虫子不再蠕动,渐渐缩成一个个长约1.1厘米、肉红色、椭圆形的蛹(图四)。


520日,蛹逐渐变硬,变成褐红色,最后变成黑色(图五)。


            


(图四)                               (图五)


为防止蛹变成成虫逃走,我们把这些蛹“囚禁”在昆虫饲养槽里,这样过了近十天。直到61日,饲养槽里出现了几只麻头大苍蝇,蛹皮裂开,槽底只剩下几个蛹壳(图六)。


(图六)


原来,从蚕茧里钻出来的竟是蝇蛆,蚕茧的杀手竟是苍蝇!


蚕茧里怎么会有蝇蛆?回想起来,我们在养蚕的时候曾看到几只大头苍蝇在蚕床上飞来飞去,难道它们正在“播种”让蚕把蝇卵带到茧里?


为什么每个蚕茧里都只有一只蝇蛆?难道苍蝇妈妈在“播种”的时候就给自己的宝宝分配好了“美餐”?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TOP
188#

以下是引用湖北赤壁李在2013-6-5 8:58:00的发言:


蚕茧里怎钻出了蝇蛆


     

<!--EndFragment-->

图片不能直接上传,通过添加图片、上传图片再上传。


 


蚕得蝇蛆病,我的学生也写过相关内容的文章,欢迎移步观看指导。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6965&page=1&star=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5 11:27:58编辑过]

TOP
189#

蓝精灵的天宫保卫行动


              台州市章安中心小学 吴可依



“5,4,3,2,1”倒数过后,几次晕眩地加速后,笨笨晕乎乎地意识到目的地到了,勇勇则兴奋地东摸摸西瞧瞧,而蓝妹妹终于有机会仔细研究身上这个厚重的宇航服,蓝爸爸从容地从行囊中拿出几支“牙膏”分发给孩子们补充体力。这是蓝精灵们偷偷潜入天宫一号,到达太空的场面。


前段时间,“受实践号科学试验卫星发射失败影响,天宫一号发射时间调整,具体时间待定” 看到这则消息,蓝爸爸内心着急。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当看到“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几个字样,更坚定了偷偷进入天宫一号一探太空奥秘同时保卫天宫的决定。


原来纽约的奇遇开拓了蓝爸爸的眼界,意识到一种称为人类的生物智慧非凡。自那之后,蓝爸爸和聪聪一起完善了通信系统,一直密切关注着外界的信息。很快,蓝爸爸发现一种统称为“航天器”的蘑菇房可以进入太空,带来更多的消息。蓝爸爸想,住进航天器蘑菇房里,就能离蓝月亮更近吧。更巧的是,一个叫中国的国家最近正在建设空间站,于是,蓝爸爸突发奇想,想进入天宫一号。


蓝爸爸是个行动派,为了心中的蓝月亮,背起行囊就出发。途中被蓝妹妹、笨笨、勇勇等小精灵发现,一起出发。而聪聪被蓝爸爸留在地球负责通信系统。


几天的适应,蓝精灵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步的挑战——和神舟八号对接。蓝爸爸通过通信系统不断地将画面传输给地面,心里计划着一定要参与嫦娥三号卫星发射,更近距离地了解月亮。


紧张的时刻似乎来得特别快,蓝精灵们还在唱着“啦啦啦”歌鼓励自己,通信系统传来聪聪要求核对时间的庄严声音。蓝爸爸镇定地看了眼原子钟沉稳地报了时间,核对完毕,静待名叫神舟八号飞船的蘑菇屋。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是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对接需要使两个航天器在某个时刻以同一速度到达空间同一位置,实现轨道交会。然后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使两者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神舟八号飞船距天宫一号300米以内时,即实现了交会。


安静的飞船里,突然传来聪聪焦急的声音:“神八已机动变轨多次,仍无头苍蝇似的捕获不到天宫一号的范围。蓝爸爸,你检查下天宫一号的姿态和信号。”


在聪聪的指令下,勇勇和蓝爸爸有条不紊地检查设备,果断地操作。“目标已找到,进入自动寻找阶段!”在蓝精灵们的协助下,地面终于传来喜讯。“前方出现不明物体,我们看到神八了!”蓝爸爸边说边向交接口移动。


“发动机已关闭!”传来聪聪兴奋地声音,短暂地欢呼后,蓝精灵们在蓝爸爸的带领下有序地进入新蘑菇屋,静静等待神舟九号飞船的到来,一直保卫着。


                                                    (辅导师:李丽琴)

TOP
190#

挺实用 的  先收藏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