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3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里是科学小论文的家 [复制链接]

161#

 

为什么竹席比草席凉快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林小学603班   沈雁驰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炎热的夏天到了,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差不多要拿掉毯子。有些人睡竹席,有些人睡草席。我的奶奶是睡草席的,但是她还是觉得热。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竹席比草席凉快呢?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趴在奶奶的草席上看了好半天。草席是由一根根的草编成的,这一根根的草不到2毫米,编得密密麻麻。我找来坏掉的草席,剪了一小撮草。只见一根根草芯外表光滑呈黄色,茎里柔软呈白色,我想这白色的部分就是这种植物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吧!这白色的输送通道里充满了空气的柔软体,就像是每根草里裹上了一股小棉袄,草的导热能力就差了,人的热量就不能很快传递出去了。这不到2毫米的草编织在一起,同一平方米的草席每根草之间留下交界处的间隙也多。间隙多了,导热也慢了。手摸在草席上没有凉意。


      再回到我的房里观察竹席。只见竹席由一根根竹篾排列成的,篾与篾之间的距离很小,手摸上去有股冰凉的感觉。为什么草和竹篾编的席子,手感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我上网查了资料。草席是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编织而成的,有除异味的作用,而且清洁方便,缺点是降温性不好。竹席近年逐步取代草席成为流行品种。竹席一般以水竹、毛竹、油竹等竹子为原料,并将竹皮劈成篾丝,经蒸煮、浸泡等工艺后以手工经纬编织而成的。竹篾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原来,竹子的导热性能比草的导热性能好,一接触竹席,人的热量就会传递给竹席,凉快得快;草的导热性能差,人的热量传递的速度慢,感觉不到凉快。


                                                                                        2011/7/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4:48:51编辑过]

TOP
162#

 

花儿为什么会香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二等奖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士林小学603班     沈烨芳

                  

      我家在浙江湖州德清的一个小农村。四月,菜园里、田野间,绽放着大片大片金灿灿的


青菜花和油菜花。好温和的花香啊!一凑进黄色的朵朵小花,我的小脑袋就被柔柔的花香包围着!花儿为什么会香呢?


      我随手采了一捧青菜花,细细观察。记得四年级科学课中青菜花和油菜花都是十字花科植物,由4片花萼、4片花瓣、6枚雄蕊、1枚雌蕊组成。花香是从哪儿散发出来的呢?萼片、花瓣、雄蕊或是雌蕊吗?


      黄黄的花瓣真的挺幽香的,真的是它在散发花香吗?我赶紧用百度搜索了一下。原来,花的香味来源于花瓣表皮中有一种油细胞,它会不断分泌出带有香味的芳香油。因为芳香油很容易挥发,当花开的时候,芳香油就会随着水分一起散发出来,这就是人们闻到的花香啦!天气晴朗、温度升高的时候,花瓣中芳香油挥发得比较快,飘得也比较远,这跟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一个道理。表皮中的油细胞属于分泌细胞,是单个散在的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常比周围细胞大,其分泌物储存在细胞内。

      不过,并非所有的花儿都有油细胞的,有一些花的花瓣里是不含油细胞的,但在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芳香油。原来,它们的细胞中含有一种叫做配糖体的物质,配糖体本身没有香味,但当它经过酵素分解的时候也能够散发出芳香味的气味来。
      花儿为什么要散发香味呢?为了吸引什么呢?青菜花上飞舞的小蜜蜂给了我答案。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 “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科学书上灰框框里的这段话也帮助我解了花香的疑惑。植物利用花瓣散发的花香吸引昆虫授粉结果,代代相传。所以,因为各种植物花朵散发不同香味是自身开花结果、传宗接代、适应环境的需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4:51:12编辑过]

TOP
163#

 

苍蝇为什么不会滑下来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士林小学502班   陈艺韬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二等奖


 


 

           
       在我的家里,每天都会有有几只苍蝇停在厨房玻璃的侧面。苍蝇很平稳地在玻璃上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决不会滑下来。此时,我心中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这么光滑陡峭的玻璃上,苍蝇不会滑下来呢?

    于是,我就去问了爸爸:“爸爸!爸爸!你知道苍蝇为什么能在竖直的平面上自由来往,却不滑下来呢?”爸爸说道:“这……我怎么知道呢?要么……你去问你妈妈吧!”“好的。”接着,我去问了妈妈同样的问题,妈妈也说不知道,我只好去查电脑了。


    原来,苍蝇的脚有适合于在垂直玻璃上行走的特征。它的6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当苍蝇在玻璃片上走动,脚部茸毛尖处便分泌出一种黏液,经分析,这种分泌物是由中性脂质物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粘附力。为了确定脂质分泌物的作用大小,科学家让苍蝇在浸有乙烷过滤液的玻璃片上行走,同时测定其粘合力,结果仅为有脂质分泌时的1/10,这说明,在玻璃与茸毛间,该脂质的表面张力发挥了粘附剂的作用。当苍蝇走动时就会把它的一只脚固定,另一只脚向前进,所以苍蝇在竖直的玻璃上自由来往,不会滑下来。


    更重要的是,蝇类的爪垫盘是一个袋状结构,内部充血,下面凹陷,其作用犹如一个真空吸盘,便于吸附在光滑的表面上或倒悬其上。我找到爸爸汽车里吸在玻璃上的漂亮挂件,上面有个吸盘。这个吸盘吸得太久了,我怎么拔也拔不下来。为了弄明白只好恳求妈妈帮我再买了个带吸盘的挂件。这透明的塑料吸盘很像个扁扁的漏斗,漏斗底部是封口的。爸爸告诉我,只要弄一点点水,把塑料吸盘捏住放在玻璃上就能吸住。我赶紧试了一下,果然是这样,高兴极了。


    为什么塑料吸盘吸住了,就很难拔下来呢!我观察了好久——吸盘扁扁地沾在玻璃窗上,比不沾时塑料漏斗更扁了。吸盘周围,除了有少量的水分外,空气几乎没有。为什么里面空气没有了,就能紧紧贴在玻璃上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问了科学老师。老师告诉我,大气有压强,吸盘里面没有空气时,吸盘外面的压力大,吸盘里面的压力小,就像一个大人和小孩面对面推凳子。当然最后结果是:大人把凳子推过去,小孩一直倒退直到靠在墙上不能动弹。吸盘的圆形边缘有一点点水,正是这一点点水阻挡了空气进入塑料吸盘里,才使得里面的压力非常小,而外面的压力非常大,吸盘就这样被大气压力牢牢地固定在玻璃上。怪不得,我几十斤的人也拔不出吸了很久的挂件!要是再使劲,可要把挂件或是爸爸的汽车玻璃给毁了!
    啊,原来是这样!苍蝇伸出脚踏在玻璃上时,往玻璃上一踏,就把爪垫盘的空气挤了出去,脚部的茸毛尖分泌的粘液,使苍蝇脚上的爪垫盘粘在玻璃上,也阻止了空气进入瓜垫盘里。苍蝇的脚就像真空吸盘一样,被大气压力牢牢地压在玻璃上,真是太神奇了。苍蝇虽然很小,但它脚上的独特构造能让苍蝇在很多光滑陡峭的地方来去自如。真是苍蝇的拿手本领了!


    小小的苍蝇真神奇!


     


          [upload=jpg,苍蝇_副本.jpg]UploadFile/2012-6/20126304442188172.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4:53:49编辑过]

TOP
164#

有时候手放在胸部也会产生"鬼压床"的感觉.
TOP
165#

如果用这样的结构弄到船体表面,会不会减少阻力呢?
TOP
166#






这是熟鸡蛋还是生鸡蛋











金师附小 六(3)班  曾佳琳



 


      吃鸡蛋喽!吃鸡蛋喽!我跑进厨房看见有两个鸡蛋,我以为这两个鸡蛋都是熟的,就随手拿起一个,可妈妈却说:“不能吃,这个是生鸡蛋,快放下,拿另一个!那怎么办,以后吃鸡蛋,不是都要把生的鸡蛋当成熟鸡蛋吃了,熟鸡蛋当生鸡蛋吃了!完了完了,怎么办?正当我思绪万千的进候,我想到了能否用实验来鉴别。


在实验前,我把生鸡蛋的壳上画了一个笑脸,把熟鸡蛋上画了一个哭脸,先把它们区分开来。


      我用的第一种方法是旋转法,把鸡蛋放在桌面上,看看哪旋转持续的时间短,时间长的用“A”表示,时间短的用“B”表示,实验结里如下。




























次数


生鸡蛋


熟鸡蛋


1


B(转不动)


A


2


A(转起来就倒下)


B


3


B


A


4


B


A


5


B


A


     我用的第二种方法,还是把鸡蛋放在桌子上旋转,然后用指轻轻地使它们停止,哪个是立刻停止?哪个还在微微旋转?其他和前面一样。立刻停止的打“C”,微微旋转的打“D”,实验结果如下。




























次数


生鸡蛋


熟鸡蛋


1


D


C


2


D


C


3


D


C


4


D


C


5


D


C


      经过对实验的分析,发现旋转能持续时间长的,用手指轻轻地使它们停止转动,鸡蛋就立刻停止转动的是熟鸡蛋;而转不动或者转起来就倒的,用手指轻轻地使它们停止,但还能微微旋转的鸡蛋是生鸡蛋。


为什么熟鸡蛋旋转能持续时间长,用手指轻轻地使它们停止转动,鸡蛋就立刻停止转动;而生鸡蛋转不动或者转起来就倒的,用手指轻轻地使它们停止,但还能微微旋转?


      因为熟鸡蛋里面是固体,而生鸡蛋里面是液体;生鸡蛋由于里面的蛋黄是流体而产生惯性,所以就出现了上面的实验现象。有了这个发现,我也就学会了怎样辨别生鸡蛋还是熟鸡蛋了,妈妈说我是个小科学家。


                                                                                                       指导老师:江美华


 

TOP
167#





环境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浙江金华师范附属小学  六(8)班  俞  慧



      暑假前,科学老师发给我一些玉米种子,让我们试种玉米,看看是否能够结出像样的玉米棒子。我心里想:“这难度也太大了吧!毕竟以前我什么也没种过啊!顶多发个芽就算不错了。”



      我把这些种子放到花盆里,上面薄薄地覆盖上一层土,细心地洒上水。过了三天左右,嫩嫩的小芽长出来了,这令我激动不已。又过了几天,小芽越长越大,花盆已放不下了。我把最粗最高最大的一株玉米苗留在花盆中,其余的转种到我家门前的花坛中。我精心呵护着这些玉米苗苗。可随着玉米慢慢的长高,水也越来越费,一天要浇三四次呢!因为学业重,要做的作业多,我已经没时间管花坛里的玉米了。直到有一天,爸爸说:“慧慧,你看。”边说边将手指向了花坛杂草丛中的玉米。我一看,顿时惊呆了。只见几株健壮的玉米高高地冒出草丛,且每株玉米都要比我花盆中的玉米粗上几倍。

 

      花盆里的玉米我天天浇水,一点儿都不耽误,而花坛里的玉米却总忘浇水。没想到花盆里的玉米偏偏长得很小,花坛里的玉米反而粗粗壮壮的?



     看着花坛中的“壮苗”,我突然想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营养,现在花坛中都是杂草,营养不是都被杂草抢走了吗?这可不行!我要把玉米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我兴奋地将我的想法告诉爸爸。爸爸笑了一下,摸着我的小脑袋说:“这样吧,你只清理一株玉米,其余的维持原样,过几天再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别。”说干就干,我蹲在地上,花了五分钟就将我认为长得最漂亮的一株玉米的四周的杂草拔得一干二净。我想,说不定过几天会长粗一倍呢!可是,不幸发生了。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那株漂亮的玉米就枯死了。原因嘛!不用爸爸说,我自己也一下就看出来了:“因为夏天烈日高照,玉米根部的杂草本来正好为玉米提供阴凉的庇护。而我好心却办了坏事,结果,玉米被活活晒死了。”幸好我只为一株玉米拔了草,其他的都还好好的,但这也足以让我心痛了好久。



     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时间,我的玉米也要收获了。花坛中的玉米每株都结了一个大大的玉米棒子,头上还长着长长的“胡须”,可爱极了。更可爱的是:“我精心照顾的花盆里的小玉米,虽然比花坛里的小多了。但也结出“迷你型”的玉米棒子,还长了“迷你型”的小“胡须”。可是,当我迫不及待地剥开“迷你型”玉米棒时却傻眼了,玉米棒内一粒籽都没有。难道是种子有问题?我连忙又去剥花坛中的玉米棒子。哇!金色的玉米粒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像一排排的小牙齿,太美了!



      我精心照顾的盆栽玉米为什么不及花坛中自然生长的玉米呢?通过分析,我认为,这是环境的问题。花盆小,制约了植物的生长,土壤里养分也不够。而花坛面积大,植物的根系可以充分伸展。后来,我把花盆和花坛中的玉米都拔了起来,发现它们的根系大小果然如我所料,差别十分明显。还有,就是花坛中土壤要肥沃些,因为常有小狗狗跑到花坛中“方便”一下,哈哈!另外,室外充足的阳光也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花盆中的玉米叶比花坛中的黄多了。



      通过试种玉米,我掌握了植物的一些种植技术。我想,如果下次再种玉米的话,那一定会比这次有更大的收获。


                                                                                                          指导老师:江美华


TOP
168#

顶一个...学习了....
创新才能进步,原则却是基础!
TOP
169#

不错的论文,有机会我也试试!
TOP
170#

学习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