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山市小学科学教师成长互助联盟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01#

学着把事情做到极致,就会大把大把地收获:
TOP
102#

哈,我首先会找楼层了。以后不会爬错楼了。看大家写得长长的,更加语塞的感觉来了。
TOP
103#

RE:100楼每月研修

看到周老师对科普阅读的推广,再和自己相比较,真的是已经落后了很多。不仅是教师本身需要阅读,我们的学生孩子也非常需要。
那我们为什么会忽略这方面呢?1、农村孩子缺乏相关的书籍;2、阅读习惯较差,就我们书本上的资料库有很多孩子都懒得去看;3、疲于对考试内容的应付;4、整体环境较差。
所以我们科学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OP
104#

回复 100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科普阅读和书香校园相结合是个很好的点子,不仅让孩子们增长见识,还能潜移默化树立科学意识。
TOP
105#

回复 100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2016.5.18每月研修有感——想得多一点,美一点,去做。
    听了周燕娜老师的《引领科普阅读,助推科学教育》讲座,我的感触很多。周老师的语言淳朴,一句句一字字仿佛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专注做一件事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科普书籍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常常会订阅《我们爱科学》等书籍,书中有很多自然知识,同时也有一些动手操作的家庭实验。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加以注意,仅仅只是推荐学生多去阅读,并没有静下心来去研究科普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其实,科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很小,一旦知识灌灌输给学生,很容易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为了给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尽量保护好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供竟可能多的素材,而科普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木星——周笑梅
TOP
106#

回复 100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总是认为科普书只是增长孩子们的见识,补充课外知识,从来没想过科普书能与科学教学有机结合,周燕娜老师让我大开眼界。周老师讲到科学课上使用“科普资料卡”介绍科学知识,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合点。这不禁让我想到教材中一些不好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的知识,比如说地球的运动及其表面的变化、宇宙和土壤等章节,能不能有一本配套的生动形象的科普读物(类似漫画书)推荐给孩子们阅读。这样,再讲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难理解了。这既能解决教师教学的问题,又能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我想以后我们学校再开展“读书月”活动时,就不光只有语文老师有推荐的必读书目,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也可以有推荐的必读科普书籍。也可以让他们也写写读后感哦!
TOP
107#

回复 1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旨在团结我市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力量,促进校际交流和教研活动,借助成长互助联盟及网络研修平台,使各梯队教师在融合中共同进步。
TOP
108#

回复 100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听了周老师的关于科普阅读课题研究报告,感受到周老师在研究中发现自我,获得存在感、价值感的满足。这是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也是周老师说的成熟提高期到反思创新期。专注一件事去做,想得多一点,美一点,去做!这样真的挺好!
我们学校的科学组老师最近也提交了一份关于科普阅读的课题研究方案,她们从新的角度去推进学生的科普阅读,如果成功实施,相信学生和老师都能收获很多。
最后,奉上我几年前整理的各年级科普图书推荐:
一年级  上    《蚯蚓的日记》
    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着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
       下    《昆虫记》
很多孩子喜欢玩弄各种小虫子,我小时候也不例外。要是我早知道有法布尔这个大孩子的话,我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玩法!让我们一起和法布尔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关于昆虫的故事在等你温暖地阅读。

二年级  上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一个小女孩,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小狮子吮吸着她的拇指睡得很香……这不是童话,这是法国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交朋友的真实故事。
        下    《神奇校车》
请搭上这列神奇校车,跟着神奇的弗瑞丝小姐和她那些精怪顽皮的学生,历经一次接一次精彩又刺激的自然科学大探索吧。


三年级  上    《万物运转的秘密》
     作者把大与小、宏观与微观随心所欲地转换,把读者的视角忽而拉到太空,忽而缩到针眼,非常过瘾。看这本大书,你会被机械的原理、科学的魅力迷倒,相信小读者也会倾心于它。)
        下   《马小跳爱科学》
知遍天下事,玩遍好玩儿的,将科学进行到底!科学并不是枯燥的,它充满了色彩,就像是搭在我和未知世界中间的一座彩虹桥。  


四年级  上    《它们是怎么来的》
    世界上几乎每一样东西都来自大然。快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六十多种吃的、喝的、玩的、穿的、用的都是怎样从大自然转变来的吧。
        下    《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
本书目前共有7季,每一季画风不同,人物也不同,但又有共同点——既搞笑,又有丰富的知识。


五年级  上    《可怕的科学》
    软软的、黏糊糊的小虫子你敢吃吗,你能想到美丽的蝴蝶也喜欢吃人吗,你清楚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工厂”在我们的身体里吗,你了解世界上有些海岛居然如同“幽灵”一般时隐时现吗?
        下    《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
    读过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脏的东西,那些所谓的脏东西里居然隐藏着那么多神奇的科学知识!


六年级  上    《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
一个有追求的富二代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他的研究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他绅士谨慎地质疑并推翻了独创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论,论据生动充分却不露锋芒,娓娓道来。----走近达尔文,膜拜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进化论”。
        下    《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科学人物,真实又传奇般的探索故事,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万物。读了它,你会对身边的人和物都怀揣敬畏,心存感激。你会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却又多么伟大,你的存在从未如此幸运和重要!
TOP
109#

回复 100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我认为科普阅读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需要,更是教师和家长的阅读需要。当学生、家长和教师一起来阅读的时候,不仅会产生交流的共鸣点还能营造一种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一时的事情,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学习应该是终身的事。没有人能达到知识的顶峰,所有的人都在攀爬的路上,即使是老师和爸爸妈妈。让学生知道在学习的路上他并不孤单。
TOP
110#

回复 109楼chenzhenqi945的帖子

同意,阅读需要氛围,更需要培养。当我们要求学生去读、去听、去看时,我们更要做好表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