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遂昌团队廖鑫胜2024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91#






TOP
92#




TOP
93#



TOP
94#

回复 85楼流风的帖子

手写的反思很认真,向你学习
TOP
95#

植物的解剖学生肯定很感兴趣吧
TOP
96#

最近忙于上数学0.0
TOP
97#

优秀的廖老师
TOP
98#

真认真,向优秀的廖老师学习
TOP
99#

网络研修记录4:2024年4月15日《科学课该为孩子的素养发展做些什么?》(叶军)

TOP
100#

网络研修体会4:2024年4月15日《科学课该为孩子的素养发展做些什么?》(叶军)

在科学课堂的学生交流研讨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素养以及质疑、补充、提问的能力,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明确角色与规则:
阐明研讨目的:在研讨开始前,向学生清晰阐述科学交流的意义,强调语言表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设定角色分工:可以设定报告者、评论者、提问者等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不同职责,锻炼其特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制定交流规范:强调使用科学术语的准确性、逻辑条理性和证据支持观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发言,遵循轮流发言、耐心倾听的原则。
创设情境与任务:
设计主题研讨: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或实验项目,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研讨议题,如科学现象的解释、实验设计方案的优化、科学争议的辩论等。
模拟科学会议:组织小型科学报告会、研讨会或模拟国际科学大会,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准备并发表研究报告,回应他人的质疑与建议。
引导与示范:
示范有效表达: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正确的科学语言表述、逻辑推理过程,以及如何恰当地提出疑问、补充观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语言表达范例。
适时介入指导:在学生研讨过程中,教师应敏锐捕捉语言表达的不足之处,适时给予提示、纠正或追问,促进学生反思并提升表达质量。
运用合作与反馈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讨,通过集体讨论、分工协作,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和语言互动,提高表达与倾听能力。
同伴互评与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他人及自己的研讨表现进行评价,关注语言表达的清晰度、科学性、逻辑性等方面,通过反馈与改进循环提升表达能力。
培养质疑与提问文化:
鼓励大胆质疑:强调科学精神中的批判性思维与怀疑态度,表扬敢于对现有知识、实验结果甚至教师观点提出合理质疑的学生。
教授提问技巧:教授如何提出有深度、针对性强的问题,如使用5W1H(What, Why, Where, When, Who, How)框架,或区分事实性、解释性、预测性问题等。
利用技术与资源: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动画、模拟软件等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用科学语言描述和解释所观察的现象。
在线平台:利用教育平台开展线上讨论、投票、问卷调查等活动,扩大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表达的意愿。
最后编辑流风 最后编辑于 2024-04-26 20:17:5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