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们课堂内外的精彩发言 [复制链接]

1#

孩子们课堂内外的精彩发言

  以下内容是引自赵伟秀老师的一篇小随笔,孩子们课堂中的发言是多么的精彩,其中蕴含着的前概念及科学概念的发展轨迹是多少有趣呀!


 


http://kexue.zjpdt.cn/default.asp?CateID=5&page=2


 


 


老师,能让我听一听tomato(西红柿)吗?
                                           (一二年级的综合活动课)
      这几天,一直跟小朋友们在研究西红柿在水中的沉浮以及怎么样让沉的西红柿浮起来的问题,当我在上课一开始让小朋友们猜测:If  I put this tomato in to the water,what can you see?(如果我把西红柿放入水中,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A、水会变颜色。B、西红柿里面有些东西会渗出来。C、水会高起来。当然有更多的学生把问题聚焦在西红柿在水中的沉浮上,有些人认为西红柿小,轻会浮,也有些人认为会沉,究其原因,其中一个竟然这么说:“老师,你刚才不是说西红柿很有营养,那里面肯定有很多东西,那究一定是沉的。”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觉得东西多,就重,重了肯定就沉。最经典的是二(1)班的姚柯,他说:“老师,让我听一听西红柿?”为什么要听一听啊,我觉得非常奇怪。“好吧!你上来听。”他上来后,拿了个西红柿这个耳朵这里晃晃,那个耳朵哪里晃晃,“听出什么来了吗?”“是沉的。”“为什么?”“我听听里面没有水,所以是沉的,有水的话,应该是浮的。”是吗?“对啊,西瓜里面有很多水啊,所以是浮的。”多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啊!!
     老实说,在备课时我对孩子们把西红柿放入水中会这么样的回答是有些预测的,但无非就是觉得孩子们会从颜色、沉浮方面去考虑,沉浮方面的原因也无非是西红柿的大小,轻重去说明,但孩子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的。面对孩子的回答,除了惭愧,更多的是一种惊喜,惊喜的孩子们对我的一种信任,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的,不加修饰的、原始的呈现在我的面前,惭愧的是自己对孩子们的了解竟如此得少,如此的成人化。看来,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永远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继续努力吧!!!

分享 转发
TOP
2#

孩子的认识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逐渐形成对一个现象的概念。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才是真正的面对孩子的教学。当然,对学生呈现的原有认识,我们要梳理,针对主要矛盾下工夫,在许多情况下,一些错误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了。
TOP
3#

还有,对提问的问题也要做深入的思考,问题的针对性不强也会引发出孩子的各种问题。

一直努力中……
TOP
4#

下面的内容引出:袁革霞老师的博文:


http://kexue.zjpdt.cn/blogview.asp?logID=233&cateID=5


 


 


蚯蚓的环带不见了



       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蚯蚓了,为了方便昨天晚上从渔具店买了三袋蚯蚓,蚯蚓红色的湿润的身体蜷缩在土壤中不用筷子挑开,看不出有蚯蚓在里边,只看到一堆土壤。我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想到第二天科学课,孩子们可以领到蚯蚓尽情地观察,我的内心无比喜悦。
      早上漫步在校园里,走在柏油路上,低头看见那些蠕动的小生命,就知道蚯蚓又出来透气,只是常常是透气不成身先死,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是被晒死就是活活地被行人踩死,看见这些半截身体还活蹦乱跳半截身体已经血肉模糊的可怜虫,不禁对这些小生命产生了怜悯之心,真地想对蚯蚓朋友说:“蚯蚓啊,蚯蚓啊,你说你出来散步也好透气也行,不要从马路上过,沿着花坛的边爬行不就完了,何苦冒着生命危险大老远地散步!搞得最后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常常会弯腰拾起这些沾满沙砾和尘土艰难爬行的行进者,它们放回草坪,或移到路边。这次索性小心地把他们放进杯子里,拿回办公室,找了一个盒子,去楼下花坛挖了点土,把买来的蚯蚓和拾来的蚯蚓一起养着了。
     下午三年级的三节科学课,我把蚯蚓一条一条地用筷子夹起,放在一个个透明的小养殖罐里(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常常在关键时候帮我们大忙),这些小小的透明的观察盒很便于孩子观察蚯蚓。我把蚯蚓和放大镜发到小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这是观察时部分孩子们的发现——
     三(2)班杨王议:我发现蚯蚓会变长变短,蚯蚓爬起来跟蚯蚓一样,蚯蚓身上一节一节               赵文斌:蚯蚓的头像尾,有筋,看不见眼睛,全身是红的。
                  陈疏桐:蚯蚓的头会往里缩,身上有线,蚯蚓爬的时候头先会缩进去。
                  王越洲:蚯蚓爱爬在盒子边上,喜欢盘起来,有粘液。
     三(3)班孟洲伊:它很软,舌头(其实是头)伸进伸出,中间有一根静脉。
                   陈泽皓:]蚯蚓头细尾粗,嘴巴是一个洞,身体一节一节的。   
     三(4)班葛城捷:蚯蚓会缩,会爬会跳舞,会写8字,会钻洞,蚯蚓有口。
                  孙秋雁:我的蚯蚓是红色的,蚯蚓的头很小,很细。碰一下蚯蚓的头会转弯,蚯蚓会跳芭蕾舞,会伸缩爬行。
                          .........           
      在观察中一直没有孩子提到蚯蚓的环带,后来我仔细观察了我的蚯蚓,发现这些蚯蚓很多都是从头到尾一样的粗细,很难发现这样的环带,只有个别几条粗壮的蚯蚓可以看清环带。当我挑了一条环带明显的蚯蚓放在实物投影上,放到足够大,放大的蚯蚓在大背投的屏幕上伸缩爬行,速度还挺快,可能是怕光怕热的原因,蚯蚓急着想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蚯蚓显得有些慌乱,孩子们看见迅速蠕动的蚯蚓,几乎是尖叫了起来,这时由于蚯蚓的爬行速度快,它的环节也拉得很长,自然环带也显得特别清晰,只是小蚯蚓的环带小一些不是很明显,有的粗壮一些明显一点。
      为什么一开始我的蚯蚓环带找不到或者不明显?事后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蚯蚓在第14-15节之间无节间沟, 状如指环,是为生殖带,又称环带。在生殖时期它能分泌粘液形成卵茧,以适宜不良环境。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第17节腹面两侧, 其旁常有乳突数个。雌性生殖孔一个,在第14节腹面正中央。受精囊孔三对,在6/7、7/8、8/9三个节间沟的腹面两侧,孔的附近也常有乳突。背孔是位于背中央节与节之间的小孔,约自12/13节间起,直到身体的后端都有背孔,平时紧闭,遇干燥或刺激时孔张开,射出体腔液,湿润身体表面,使蚯蚓易于在土壤中钻洞和保护体表。肛门在身体的末端,成直裂缝状,两侧略隆起。   
     蚯蚓的环带是它的生殖带,大概是这些小蚯蚓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好比是个未成年人,生殖系统未发育成熟因此也就很难找到这些环带的原因吧.

TOP
5#

  三上第四单元课堂教学中:


 



水是怎么样的?学生们的回答:

水是无形的、无味、是无色的、是透明色的;

是抽不断、抓不住的;

水是清的、干净的;

是凉凉的、是湿的;

水能映出影子

水有重量、是液体、是一种物质;

水是有酸碱的、会流动的

水会被蒸发

水里面有空气、水里有漂白粉;

 

 

水是白色的、是蓝色的。


TOP
6#

  三上第四单元课堂教学中:

 

水存在在哪里?学生的回答:

在冰雕中、在雪花中;

在雨点中、云中、雾中、露珠中、汗珠中;

在脑中、身体中;

鱼身上;

在树中、植物上、大叶子中、水果中

在茶中、饮料中;

在地下水中、空调水中;在墨水中、泉水中;

在垃圾中;

在洗洁清中、在油中;

 

 

在水银中、石油中;岩浆中也有水。

TOP
7#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后对学生的访问:


 


问:空气是一种物质吗?


 


答:不是物质。


 


问:为什么?


 


答:因为空气是空心的,不是实心的。


 


 


令人忍俊不禁!

TOP
8#

孩子们对空气的前概念:


 



空气是什么样的?

 

 

 


是无色的、无气味的、是轻的、是空荡荡的;

 

是透明的、是无处不在的;是无限的

 

是由植物产生的;

 

是无形的、是看不见的、摸着没感觉;

 

是抓不住的;会随风飘;会造成龙卷风;

 

易压缩、有重量;会占据空间;

 

比水轻;可呼吸;

 

空气里有细菌;

 

在风中、 在木板中;

 

很冷;

 

有冲击力;

 

是生命需要的;

 

宇宙中没有的。
TOP
9#

不错,学习的范本
让一切归于平淡
TOP
10#

从钓鱼店买来的蚯蚓是刚刚培育出来的,一般都还没有达到性成熟,环带都不明显。


我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的环带就很不明显。还好,还有很多同学都是自己挖来的,很粗,环带很明显了!

师傅,能不能跳着前进?。。。。 欢迎光临童话世界http://susandew.bokee.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