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绍兴区 62号 大漠飞鹰 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绍兴区 62号 大漠飞鹰 作业专贴

绍兴区 62号 大漠飞鹰  作业专贴

读书笔记:

1)科学容不得浮躁——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中的专题有感
2)让学生的观察更深入——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二)

(3)科研能力的提高在于坚持——读《小学科学研究方法》一书有感

(4)科学的本质——读《走进中小学科学课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有感
课堂实录:

(5)《了解空气》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6)《杠杆的研究》

(7)《热胀冷缩》

原创文章:

8)议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9)科学课堂中对学生“问题”的思考

(10)我的油菜花只有三片花瓣

(11)在探究中发现科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20:38:3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议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林泳桥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其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各种方法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经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周围科学现象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养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不断的培养学生认知周围的自然事物;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透过这个问题,也就是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学生探究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发现探究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科学教师精心的做准备好材料,备好课,让学生能够从充分的感性材料中有问题可以探究,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很高。所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条件。

  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借鉴而来的。科学家的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探究性学习也是从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开始;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研究是先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因此探究教学的过程也可以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形成结论”的程序作为模式。

  1
                    
发现问题――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

  发现问题的目的包括两方面①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②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科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好一个优良的学习情景,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更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出发,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

  如在教学《米饭与淀粉》一课时,上课伊始,先向学生展示一张“白纸”,然后用喷雾器朝白纸喷“水”,在“白纸”上马上显现出一行鼓励的言语。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教师再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又如,在常识教学《电磁铁》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电池一节,导线若干、铁钉一颗。提问:“谁能利用这些材料把老师粉笔盒中的大头针吸出来?”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磁铁,知道只有磁铁才能吸出大头来,而老师手中的材料却是电池、导线、铁钉。于是学生便对这些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伟人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生的“异想天开”往往就可能成为他探究的动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地产生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心理,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自然、走科学。

  2
                    
提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形成科学问题的假设

  所谓假设,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自然或实验室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见解、看法。

  在教学《热空气》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在酒精灯上上方一加热,气球便上升了。这时我问学生,能上浮的气球见过吗?是什么气球?(氢气球)老师手里的不是氢气球,为什么它也能够上升呢?学生们经过思考以后得出好多假设:可能是气球受热以后变轻了;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能够产生一种向上升的力;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周围的气体流通了,是这些气体把气球托上去的……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小组活动和组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反过来群体行为也影响学生个体的奋进和努力。

  3、设计实验――重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体作用

  科学家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仪器,通过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和测量以及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和测量来收集实验资料。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如观察、测量、实验以及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资料,以使他们完成探究。

  在《怎样接亮小电珠》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材料(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电珠)邀请学生实验,学生很快把小电珠接亮了,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个小电珠和若干跟导线,让学生说说“你有没有办法让一节干电池同时点亮两个小电珠呢?”当学生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光靠争论是做不出结论的,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请你们小组讨论讨论,准备怎么实验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以后很快设计出了实验方法并画好了电路图(小组中出现的并联和串联都有)。并且在实验的最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中发现了两种电路的相同点:都可以同时使两个小电珠亮起来。不同之处;方案一:把电路中一个小电珠取下,另一个电珠也不亮了。而方案二,随便取下哪一个电珠,另外一个还是会亮。而且学生还发现同时接亮两个电珠时,两种电路中小电珠的亮度也不一样。

  正因为这样的探究,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选择恰当的器材,才能对学生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4、形成结论

  实验完成以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交流他们的细小发现、研究结果,让学生有探究后的成就感,交流探究结果引出的新问题,能加深学生在探究结果与现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的联系。能充分的帮助学生解决还没有解决的疑惑,交流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更加有力的证明实验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标准。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能更好的促进小学科学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TOP
3#

科学容不得浮躁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喻伯军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中有二十个专题,其中第十二个专题是“如何在科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在这个专题中通过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的两次教法的比较,提出“光有简单的经历是不够的”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在“一枚硬币上能滴多少滴水”和“倒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几枚回形针”的两个实验里,操作都很简单,第一个实验只需要学生往硬币上滴水就是了,第二个实验只需要往杯子里放回形针就行了。但第一个实验却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果一碰到桌子,水就会流出来,或者同学之间说话太多,一口气也会把水给吹出来,又或者在水流出来之前没抓住机会观察,实验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往满满的一杯水里放回形针,它需要学生花比较多的时间,一枚一枚地重复做好几次看似简单的实验,但其实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耐心、较真的科学态度。到底能放几枚?这个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那种追求精细的科学态度。

“这个答案并不重要”,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上有多少老师和学生会这么真正的认为并付于行动呢?案例“《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的教法”中的老师第一次教法中采用的是先让学生猜测一枚硬币上最多能滴多少滴水而水不流出来,在学生实验中老师走到每组学生前问的就是“你们滴了几滴了?”在最后汇报的主题是一共能滴几滴水。教师一直关心着滴水的“数量”这种做法非常符合老师日常教学中的心态,我也会这么做的。但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请看这一段的描述:“2分钟后,教师问:你们滴了几滴了?这下,4人均抬头,只听生120滴,生2却说24滴。教师追问到底几滴,他们好像不知所措,记录员开始发话:22滴算了。”“算了什么叫算了算了是科学吗?汇报时,第一组滴了25滴,第二组滴了30滴,第三组滴了41……老师好像并没发现什么问题就转到了下一个实验中去了。如果是我可能对第三组的同学表扬一番,理由是他们能干获得了冠军。算了一词出自学生之口说明了学生有浮躁之心,25—41滴差距这么大居然没发现什么问题,不刨根问底则是老师的浮躁,如果要因为获得了冠军而表扬,那就是更浮躁,简直是糊涂。

  反思我们平常的科学课,这种浮躁的现象会少吗?假如在《奇妙的指纹》一课中一个学生汇报说他的指纹是弓形的,你会怎么做?我们很多老师都不会走过去说:“让我也看看这个指纹”,而很快地加以肯定。我开始也这么做,后来在一次调查学生的指纹中发现我任教的三年级三个班149名学生中居然没有一个指纹是弓形的,都是斗形和箕形的两种,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事后我叫学生去查找弓形指纹,很多学生到其他班去找居然也没找到,我就很奇怪,好不容易在一年后的一次夏令营中学生在一个外校的学生手上找到了弓形指纹。学生汇报说指纹是弓形的,是真的是弓形的,还是看错了,或不知道什么是弓形等等,我们在不经意中就已经浮躁了。再如蜗牛壳的左旋和右旋,当学生有的说有左旋,有的说有右旋,你会怎么做?你们那里的蜗牛壳真的有右旋又有左旋吗?再如我们在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通过一个铜球实验发现就得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科学吗?你用铜球做实验,铜球有这个性质可能铁球没这个性质呢!铁球有这个性质可能木头没有这个性质呢!还如学生在用检测器测导体和绝缘体,用一节电池当电源测铅笔芯时,小灯泡不亮,学生马上就会得出铅笔芯是绝缘体。请问铅笔芯真的是绝缘体吗?学生用过两节、三节、四节甚至更多的电池去检测过吗?检测铅笔芯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到底检测了几次。

  学生的浮躁根源在何处?学生的浮躁根源在教师的浮躁。老师为了赶进度,赶时间,很多时候不会考虑这样做究竟科学不科学。以偏概全、急于求成,这样能科学吗?学生的科学素养能提高到何种程度关键看教师的科学素养。目前一线的科学教师有几个是专业对口的?所以很有必要对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不仅仅要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还要丰富老师的科学知识,提升老师的科学素养。

  以灌输知识为中心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但要把每一个实验真正动手“做”起来,目前由于专职教师少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即使我们做到了这一步,让学生有亲身经历,光有简单的经历还是不够的。如何在“做”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科学容不得浮躁,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TOP
4#

让学生的观察更深入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二)

      读了《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这本书以后,我深受启发,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有了很大的触动。让我不禁反省自己一学期来的工作。科学课教给孩子什么?孩子能学到什么?孩子们喜欢我的科学课吗?如何在科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各种能力?等等。

反思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我觉得《科学》三上教材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设计了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只要你深入分析、比较、判断这些活动,便会发现他对学生形成和发展观察能力的活动是有层次有序列地进行的。每个单元、每一课、每个活动之间是有结构的,每个活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着逐步深入的内在联系。例如《我看到了什么》:第一个活动观察图片上的书,交流我看到什么;第二个活动是回想在大树前我曾看到过什么;第三个活动讨论怎样观察一棵树;第四个活动交流实地来到大树下观察什么;第五个活动是:实地观察。通过比较后不难发现这五个活动之间是有层层深入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间接认识树到通过实地观察树,从单纯用眼睛看一棵树到调动所有感官想办法观察一棵树,领悟到观察需要有目的,体会观察方法,仿作迁移。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有了观察力,学生就能全面、深入、精确地观察事物,为创造储备各种知识经验。而敏锐的观察力又是创造的基础。我们科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喜欢观察、热爱观察、随时观察的好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自觉性

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敏感,好奇心强,尤其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有较浓厚的探究兴趣,爱“打破沙锅问到底
            
”。直观具体,色彩鲜艳,形式新颖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针对这些特点,常常给他们提示一些具体的观察范围,指导他们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所能理解和感兴趣的事物,如在《观察蚂蚁》这一课始,我就向学生提了几个问题:蚂蚁有几条腿?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八条腿的,有六条腿的,也有四条腿的,还有十条腿的,答案五花八门。我并不着急,接着又问蚂蚁的触角怎样的?学生有说是像倒八字,有的说是像小括号,还有说是像火柴棒……这时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蚂蚁。这样通过问题激趣,激发学生观察蚂蚁的欲望,减除学生的消极心理,调动他们观察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给观察方法,拓宽观察面!-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兴趣后,我就逐步把随机观察改为定点观察。观察的目的明确了,观察的要求提高了,学生便会发现凭借原有的知识经验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就会产生迫切的求知欲。这时,我便在观察实践中渗透方法指导,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乐于在实践中应用。我向学生渗透的观察方法主要是三方面:

1.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第一堂定点观察课,我在学生面前放了一个苹果,让他们说说观察所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是一只圆圆的苹果,表皮青里透红,看上去真诱人。”观察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呢?远远没有。我请一位学生拿一拿这苹果,他拿后补充说:“它摸上去很光滑,掂掂份量,还挺沉的,估计有半斤吧!”我又请一位同学闻了闻苹果,他又补充了几句:“把它放在鼻子边,我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我忍不住咽下了口水。”最后我又请一个同学咬了一口苹果,他又添上这样几句:“咬一口果肉,硬硬的,细细咀嚼,开始觉得有点酸,但挺爽口,稍后便感到一丝甘甜,味道可真不错!”通过这种形式的观察课,学生明白了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去看,也可以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
            
,用舌头去舔,用手去摸。总之,只要能帮助我们达到认识和了解事物的目的,全身无论那一个感觉器官都可以利用。

2.选择合适角度,广泛观察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送蚂蚁回家并说说有什么新发现。一个学生说他找到了秋天,那就是桂花。我心中一动:这不是观察秋天的好机会吗?我乘机问学生:“只有这一种景物能代表秋天吗?”于是学生们继续寻找,直到找全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为止。他们找到了飘在地上的落叶,枯黄的小草,盛开的菊花,香气袭人的桂花等。回到班级后,我请学生谈谈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找到校园里的秋天的,他们有的说:“边走边看。”,有的说:“还可抬头看!”,有的说:“还可以低头瞧!”
            
我又稍作点拨,学生很快领悟到怎样观察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3.进行局部放大,细致反复地观察

在对事物的全貌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后,我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并把重点部分“局部放大”抓住事物的特征,多角度地进行观察,使观察趋向精细化、具体化。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总会参差不齐,观察能力也不一样。年级越高,悬殊越大
            
。我总是在学生分散观察的基础上,集体交流观察结果,相互启发、补充细节,再组织第二次观察。这样观察得来的结果印象深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认识,普遍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水平。

三、培养多种能力,提高观察质量

学生有了浓厚的观察欲望,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我就在指导他们提高观察质量上下功夫。观察能力的提高实质上是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记忆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提高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以上几种能力,使它们协调发展,把学生的观察能力向纵深推进。

TOP
5#

《了解空气》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借助其他介质观察与探究空气的过程,让他们充分感知空气。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科学知识:初步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知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    2/组,4人围坐,共8组,16位同学。

随带物品:课本9本,写好课题的小黑板1块、版图6块、玻璃水槽1只(高锰酸钾溶液一袋),毛巾10块,塑料袋、金属线40对、水槽10只、杯子12只、报纸80张、漏斗10只、空矿泉水瓶、瓶塞漏斗1付,砖块2块,科学家名片。

教师准备:

课前放好:毛巾1/组、水槽1/组(内盛水)放桌边

第一次分发:塑料袋1/人、金属线1/组(组合在一起),(记录纸1/组)

第二次分发:水槽1/组(内盛水)、无色透明塑料杯1/组、报纸4/

第三次分发:可乐瓶漏斗1/

第四次分发:瓶盖子1/

教师材料:空矿泉水瓶、瓶塞漏斗,砖块,杯子1只,科学家名片

学生自备:铅笔1/

一、设疑导入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教师演示漏斗能漏水)这是一个漏斗,把它放到瓶子上,加水,你看到了什么?

生:上面的水不会流下去了。

师:哎,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瓶子里有空气。

生:空气在瓶子里面,把要滴下来的水全部挡住了。

生: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水就流不进来了。

师:很多同学认为水下不去的原因可能跟空气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教师出示课题:《了解空气》)

评析: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一开始就以一个“不会漏水的漏斗”的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受这一奇特的现象后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引起了学生与原有认识经验的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为本节课的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识空气

师:研究空气,首先要抓到空气,那怎样才能抓到空气呢?

生:用手抓。

生:用油纸袋。

师:是用塑料袋抓,很好。

生:用嘴巴吸。然后闭上,嘴巴里面就充满了空气。

师:好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吹气球,气球里面就充满了空气。

……

评析:空气其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师在这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抓空气,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对空气的认识。

师:其实,抓空气的方法很多,用塑料袋抓空气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教师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面对这样一袋空气,同学们想怎样来观察呢?

生:在袋子上挖一个小孔,让空气流出来,感觉脸上怎么样。(教师板书:用脸感觉)

生:先用眼睛看看再用手摸一下。(教师板书:眼睛看)

生:用耳朵听听。

生:用鼻子闻闻空气是什么气味的。

师:我们可以用铅笔在塑料袋上戳一个小洞,闻闻空气的气味。板书:用鼻子闻。

评析: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感受空气的性质,老师要求在塑料袋上戳一个小洞用感官来充分感受。此时,老师没有准备牙签、大头针等一些戳洞的材料,而是利用学生身边最为常用的铅笔,这虽然是一个细小的环节,但足以感受到老师对材料准备的用心。

师:还有其他研究的方法吗?

生:用手去摸摸。(教师板书:用手摸)

师:空气流出来后,我们可不可以用舌头去尝一尝。(教师板书:舌头尝)可能我们同学还有其他的方法,呆会儿我们也可以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其他方法。

师: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观察。请各组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同学可以开始研究了。

(教师分发材料)

(各小组开始抓空气,并观察抓到的空气。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

师:请同学们把塑料袋放中间。教师指黑板,我们按照这样的顺序一条一条来交流大家发现的结果。谁先来。

生:用眼睛看,袋里面好像没什么东西,而且能透过塑料袋看到对面的东西。

师:里面到底有没有东西?

生(齐):有。

师:什么?

生(齐):空气。

师:但是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我们能看到对面的手,说明空气是……

生(齐):透明的。

师:它有没有颜色?

生(齐):没有。教师板书:无色透明。

师:你说得很好,老师奖励你一张科学家名片。

评析:奖励“科学家名片”的方式,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得到了“科学家名片”后对后面的研究将更出色,而没有得到“科学家名片”的同学,为了得到它,也会更专心的进行研究,以能得到它。课堂上有好几处用到了“科学家名片”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有补充吗?

生:空气用嘴巴尝是有点甜的。

师:什么味道?

生:有点甜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用舌头尝空气是凉凉的,没有味道。

师:凉凉的是舌头对空气的感觉。这样吧,全班同学张开嘴巴,尝尝空气的味道。

(生张大嘴巴,尝空气的味道)

师:谁尝到了空气的味道?

生:空气是没有味道的。

师:对,因为气温比较低,它是凉凉的,但它是没有味道的。(教师板书:无味)

师:如果空气是甜的话,那我们就不吃糖了,多吸几口空气。

生笑。

师:鼻子闻,有什么发现?

生:有点清香的味道。

生:空气也是无味的。

师:跟前面的无味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鼻子闻到的是气味,所以我们认为空气是“无嗅”的。(教师板书:无嗅)

生:用手摸,是空空的。

师:你是怎么摸的?

生:戳一个洞,摸不到。

生:在袋子外摸,好象有股力量,如果袋子很紧的话,我怎么按也按不下去。

师:它也是有体积的对吗?

生(齐):对。

教师板书:有体积。

师:用手摸,还有什么发现?

生:没有固定形状的。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用手按下去就变成另外的形状了。

师:说得真好。教师板书:没有固定形状。

教师奖励科学家名片。

师:我们用掌声表扬他。

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吗?

生:用脸感受,空气是凉凉的。说明空气会流动。

教师板书:会流动。

教师奖励科学家名片。

师:其他同学可能通过其他方法,还有另外的发现,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交流到这儿,好吗?

生(齐):好。

师:请大家把塑料袋放到抽屉里。

评析:对材料的整理,老师也动了一番脑筋。

三、魔术:不会湿的纸

师:这么一袋普普通通的空气,同学们竟然有这么多的发现,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让

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

(学生鼓掌表扬自己)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做魔术需要道具。水槽、水、杯子、报纸。魔术正式开始,我们先把报纸塞到杯子的底部,压紧,使它掉不下来,然后杯口朝下,竖直、缓慢的把整个杯子压倒水中,最后竖直向上取出。现在报纸是干的还是湿的?

生:干的。

师取出报纸,让学生检验。

师:同学们也想试一试吗?

生(齐):想。

师:老师有2点要求。第一,每个同学做一次;第二,每次只能使用一张报纸。能做到吗?请各小组组长把水槽放到桌上,请各组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小组可以开始试验了。

学生领取材料后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魔术成功的同学请举手。魔术失败的同学也请举手。

师: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的同学想不想再做一遍啊,失败的同学想再给你一次机会吗?那这样吧,我们再来做一遍,不过,老师有一个新的要求,魔术失败的同学要动脑筋,想办法把魔术做成功,总结刚才失败的教训;魔术成功的同学想办法把魔术做失败,但是杯口还是要向下放的。好,开始吧。

学生再次实验。

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报纸为什么不湿?有的时候报纸为什么又会湿掉?

生:杯口向下的时候,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进不去,所以报纸不会湿。

师:那水为什么进不去呢?

生:因为空气占据了里面的位置。

教师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师:那为什么有时候报纸湿掉了呢?

生:因为空气出来了。

师:你凭什么说空气出来了?

生:有气泡出来了。

师:看到气泡出来了吗?

生(齐):看到了。

师:看到气泡的同时你又看到什么了?

生:有水进去了。

师:空气出来了,水进去了,报纸就湿掉了。

师:现在我们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你知道哪些地方有空气?

生:地球上。

生:浴室里。

生:海底有空气。

生:潜水员用的氧气瓶里有空气。

教师出示一块砖,提问:砖块里面有空气吗?

生:有。

师:怎么证明?

生:放到水里。

教师把砖块放到水里。

生:有气泡冒出来,说明砖块里面也有空气。

四、塑料漏斗里有空气吗?

师:想不到砖块里面也有空气。老师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这是把矿泉水瓶底切掉,做成的两头都通的塑料漏斗。它里面有空气吗?

评析:塑料漏斗,一个很普通的材料,在这里却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既研究了开口的物体中也有空气,还为后面研究“谁赶走的杯中的水”作了铺垫。这样的材料准备不仅使教学环节之间得到很好的融合,又使材料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一举两得。

生(齐):有。

师:这只是大家的猜测,如果给每个小组一个塑料漏斗,利用桌上的材料,同学们能不能证明漏斗里面到底有没有空气?请各组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

学生开始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教师发现学生大都站着,教师适时提出:我们坐下来交流好吗。

生一边演示一边说:把它倒过来放到水里,上面有空气冒出来。

师:有空气冒出来你看到了吗?

生:我用手摸到了。

师: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老师要奖励他一张科学家名片。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一边演示一边说:用抹布塞住漏斗的一个口子,把它放到水里,发现有气泡冒出来。

师:看到了吗?有气泡冒出来说明里面有空气,真棒,老师也要奖励你一张科学家名片。

生:把塑料漏斗横过来放到水里,也有气泡冒出来。

师:真厉害。也有奖励。还有其他方法吗?

五、谁赶走了杯中的水

师:同学们通过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啊。请大家注意观察。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先将杯子灌满水,然后杯子倒放,慢慢地提起来,杯口不离开水面,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减少?

生:没有。

师:我们看,杯口一离开水面,你看到什么了?

生:水减少了。

师:如果杯口不离开水面,又要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同学们能借助你所想到的所有的材料,能不能把水赶出去呢?请各小组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些小组有办法了?

一组学生演示。教师给予奖励。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可以用吸管把空气吹进去,就把水赶出来了。还有把杯子放进水里用手挤一下,也能把水赶出来。

师:今天老师只给大家准备了一个与塑料漏斗配套的瓶盖。用这样材料能不能把杯中的水赶出来?

材料员领取材料后开始实验。

师:杯子中的水是被谁赶走的?

生:空气。

师:空气为什么能赶走杯中的水呢?

生:因为空气能占据空间。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现象,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

生:因为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进不去了。

师:老师给它松松口。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你松了松口,空气就出来了,水也就进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

师: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帮个忙,我特意从上虞带来了一瓶空气,现在我想取一杯教室里的空气,你有什么办法?

生:把这个杯子里的空气倒掉,再盛一杯教室里的空气。

生:把杯子灌满水,然后把水倒掉,里面的空气就是教室里的空气了。

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真棒,我们表扬她。

师:同学们为老师想出了好办法,真了不起。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TOP
6#

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科学技能: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科学知识: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
                
学生材料一份、课件、老虎钳、镊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跷跷板”,它是不是杠杆?找出跷跷板的三个点。

2、我们在玩“跷跷板”时,“跷跷板”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跷跷板的三种状态,并规定“左倾”、“右倾”和“平衡”。

二、认识杠杆尺

1、今天我们将用杠杆尺来进一步研究杠杆。(教师边讲边出示杠杆尺),杠杆尺是一种特殊的杠杆,它有杠杆尺和支架组成,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将支架穿过杠杆尺后面的孔,并将螺丝拧紧就可以了。现在杠杆尺平衡了吗?为了便于交流,我们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作重物,那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就是我们所使用的力。谁来说说这时杠杆尺的支点、重点和力点分别在哪里?

2、仔细观察杠杆尺,说说杠杆尺还有什么特点?(有一个一个的格子、每个格子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3、要使用杠杆尺,我们必须先熟悉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这根杠杆尺。

三、记录杠杆尺的不同时候的状态

1、小黑板出示表格,我们首先在杠杆尺的左边第二格上挂2个钩码,这时,这个点叫什么点?杠杆尺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我们在杠杆尺右边第1格上也挂2个钩码,又会怎样呢?教师演示,出现了黑板上的哪种状态?教师把杠杆尺的状态画在表格里。

2、想试试下面几种情况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你们有什么发现?

3、学生交流后,请各小组材料员有秩序的上来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小组请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内。

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记录

    小组                                          日期:     
                    

左边的钩码情况

杠杆尺的状态(图示)

右边的钩码情况

格数

钩码数

格数

钩码数

2

2

 

1

2

2

2

 

2

2

2

2

 

3

2

2

2

 

4

2

3、请各小组将材料放桌子中间,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记录在小黑板上。

4、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图示,你有什么发现?

四、改变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杠杆尺的状态。

1、我们发现,这时杠杆尺出现了三种状态,如果我们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那杠杆尺的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你们想试一下吗?

3、在实验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1)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2)小组内每做一次就记录一次。

3)仍然用图示的方法进行记录。

4)实验时注意安全。(教师提问: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到安全?)

4、教师分发记录表,在黑板上贴出两张记录表。学生实验。学生把实验得到的数据第一时间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注意一样的就不要再填写了。

5、师生交流。教师把学生的实验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小黑板出示)。科学家们面对这么多的数据,他们会做些什么呢?那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来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吗?(小组讨论,并完成我们的发现)

6、对黑板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规律。重点交流:为什么右边用少的钩码却能撬起左边多的钩码?

7、教师演示其中一组情况,分析重点离支点和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得到怎样的杠杆能省力?

五、给常用的杠杆工具分类

1、教师出示实物(老虎钳),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么?

2、教师出示镊子,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么?

3、生活中出现过的杠杆,还有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既然有的杠杆在使用中并不省力有时反而更费力,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这样的杠杆呢?

 

 

板书设计:

杠杆的研究

 

 

 

 

 


重点离支点近而力点离支点远,就省力。

重点离支点远而力点离支点近,就费力。

TOP
7#

科学课堂中对学生的
                    

                    
问题”的思考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且强调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问题,没有留下“
                
问题”
                
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已明显增强。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的问话:“关于XX,你想研究什么?”学生非常热情的提出各种问题,我曾听过一节课中学生提了20多个问题,并且老师将问题一一板书。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通常教师会说:“这节课我们先研究XX问题”,然后把学生其它的问题放在一边,有时候会美其名曰以后我们再研究别的问题——以后,以后是什么时候,其实是遥遥无期。那么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如何解决课堂中没有被探究的问题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的特点。
                    

    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难发现这些的问题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跟课堂目标紧密结合的问题;二是非常有意义,但是课堂上无法研究或没有时间研究的问题,三是为了提问题而提的问题,这种问题没有小组合作的过程,随意性很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类型的问题呢?我们就要从问题的产生源头去找原因。问题是学生对周围事物认识的不解,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都下过一番功夫,从学生的思考方式、思考角度与思考深度尽可能的去分析,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激发探究的兴趣,提出自己不懂、好奇的问题。但是,如果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针对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能产生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甚至为了配合教师把课上下去提出一些自己已知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学生自己就能解决;或者提出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例如:松树为什么叫松树,水为什么没有颜色等等,这些就是前面提到的为了提问题而提的问题。关于这一类问题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找准真正适合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问题,这样就能减少由于这些问题而浪费的时间和带来的探究难度,但也要注意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和保护提问题的积极性。
                    

    假设在开课伊始,课堂环境创设的好,就能使学生发现一些与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生冲突的现象,自然而然的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的思考因素有很多,观察的角度不同,因人而异,因此会提出与研究对象有较大联系或较少联系的各种问题,但这些问题又确实是与学生认知发生冲突而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而言,没有哪个更重要,对这些问题他们都希望能够解决,所以就产生了第一、二类问题,其实这些正是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
                    

    然后,看看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们是如何对待的呢?
                    

    第一,和课堂联系紧密的问题,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往往能够得到解决。第二,有一大部分问题由于场地、材料、时间等因素无法进行研究,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学生提了问题,就想知道,这就是兴趣的表现,这就是求知欲。如果我们常常忽视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就会形成不求甚解的习惯,对科学的兴趣就会降低,因此,不管这些问题是否能在课堂上解决,我们都不应该让它消逝,不然这是最大的课程资源浪费,也是对学生求知心的伤害!
                    

    那么对于这一部分没有被探究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很多教师想到了“我们课下解决”。这样处理好象顺理成章,但很多学生在课后没有对自己的问题开展研究,这样看来教师的处理就是不成功的。对此,我认为问题关键就在于学生没有老师的指导,不知道如何研究、如何安排自己的研究。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对于在课堂上不能解决或当前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下应该耐心的解释不能解决的理由,让学生心理上能够接受,尽量保护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对于能在课下研究的问题,教师应为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建议与期望,给学生实质性的课下探究的建议与安排,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研究,并及时与学生勾通研究进程,这样就关注了每一个学生,关注了他们好奇心。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的课下问题才能受到保护,学生的探究的能力也得到额外的增强。其实学生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征途在课外。
                    

    第三,科学教师要努力和班主任配合,在班队兴趣活动中支持、鼓励有兴趣开展科学研究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形成科学研究的气氛。
                    

    第四,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小组,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学生自由研究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尤其,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经常关心他们研究小组的进程,鼓励他们的研究行为,否则,他们的研究很容易半途而废。
                    

    我在上蚕宝宝一课时,用课件展示了可爱的幼蚕,蚕宝宝让学生帮助它认识自己。这样援助性的任务交到了学生手中,学生的思维就立刻打开了,学生想要研究的方面很多,能在在这节课研究的,我就是与学生在一起研究,不能的就建议学生课下怎么安排自己的研究。并利用班队兴趣活动时间帮助学生成立了兴趣活动小组,在班级上形成了养蚕、爱蚕、了解蚕的氛围,到第四课时汇报时,学生说出了许多价值的东西,而且个个都成了养蚕能手。
                    

    其实,世界对于老师、学生或者对于每个人永远都会有无尽的困惑,数不清的问题,我们保护了孩子对问题的执着,就是保护了世界的未来!
                
 

TOP
8#

我的油菜花只有三片花瓣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拿着准备好的油菜花来到四<1>班教室上课,教室里已经有许多金黄色的油菜花了,学生们显得非常兴奋,正在仔细地观察着别人的油菜花呢。

在一起认识了油菜的各个部分之后,我们就着手开始研究一朵油菜花。学生拿着放大镜对油菜花进行观察后,又对油菜花进行了解剖,之后他们很轻松地观察到了油菜花由花瓣、萼片、雌蕊、雄蕊四部分组成,花瓣都是4片。这时我说:“是不是所有的油菜花的花瓣都是4片呢?”学生就仔细地观察着自己的油菜花。“都是4片。”学生齐声说道。我刚想总结像这样只有四个花瓣的花属于十字花科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的油菜花只有三个花瓣。”“不可能。”我说。“真的,你来看看。”我走过去一看,真的,只有三个花瓣。开始我以为有一片花瓣可能掉落了,但仔细一看,三片花瓣很规则地生长着,并没有掉落的痕迹。怎么可能呢?

这时许多学生都在自己带来的油菜花上去寻找是不是也有三片花瓣的油菜花,但是都没有发现,他们的油菜花都长有四片花瓣。我就顺口问了一句:“我们的油菜花都有四片花瓣,为什么这朵油菜花却只有三片花瓣呢?”“老师,我猜想可能是这朵油菜花变异了吧!”“可能是吧。”我匆匆收场。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朵油菜花只有三片花瓣,我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TOP
9#

      

【教学目标】

科学技能: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认真观察试验现象,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并能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科学知识: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重点】

认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各种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冷水、开水,水槽、气球、毛巾、牛奶、酒精、黄酒、酱油、色拉油。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录像导入

1、林老师在家里烧开水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我用摄像机把它记录了下来,今天带给大家来看看。在看的时候,老师有个小要求:仔细观察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课件出示

提问: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学生说说看到的现象。

3、教师提问:水壶里的水为什么会从壶嘴流出来呢?先小组讨论一下。2’

学生讨论后交流。适时提问: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4、是不是和大家猜想的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在刚才的录像片段中,我们看到壶里的水的水面发生变化了吗?那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水面发生了变化呢?(把水壶换成玻璃的)

教师出示烧瓶。我们现在用这个烧瓶来代替水壶。出示教具。

但水面细微的变化,在这里观察的不是很清楚,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加一根细的管子)

及时追加为什么,并在学生回答后,给与高度的肯定。

教师出示一根带橡皮塞的玻璃管。介绍橡皮塞的作用。

水面一旦发生变化后,我们就记不住它原来的位置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水面原来的位置吗?(做好记号)

我们平时用什么方法来做记号的呢?老师在这根玻璃管上套了三个橡皮圈,我们在拿到这个装置的时候,就把中间的橡皮圈放到液面所在的位置。(教师演示)另外俩个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调节到发生变化后的液面所在的位置。明白了吗?

给水加热的方法用水烧行吗?你有什么既安全又效果明显的方法吗?

我们马上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实验之前,老师还有几个关于实验的要求,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仔细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

2)等液面基本稳定后,把相应的橡皮圈移动到液面所在的位置。

3)完成第二步后,把实验装置放到冷水中,仔细观察液面的变化情况。

4)等液面基本稳定后,把相应的橡皮圈移动到液面所在的位置。

实验要求清楚了吗?

实验装置就放在大家的桌子上,请大家先调节好中间的橡皮圈,等老师给大家倒了热水之后,大家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2、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大家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三、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水受热体积会增加、受冷体积会缩小的性质,那么其它液体有没有这个性质呢?

2、说说我们还知道哪些液体?教师随机板书色拉油、酱油、酒精、黄酒、牛奶。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几种液体,我们可以怎样来证明他们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也加热,液面会有什么变化?)

3、学生实验、观察。

4、说一说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板书补充完整。

5、像黑板上的这些我们都称他们为液体,这些液体在受热后,体积会增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我们就把这个现象称为:热胀冷缩。  教师板书

6、那另外的液体是不是也这样呢,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课后,大家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四、课外延伸,激发再探究的兴趣:

出示平底烧瓶、气球。有没有同学能在不取下气球的情况下把气球吹大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在课后自己学习下一课。

TOP
10#

                                               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科学

    2005年3月,笔者上了一节四年级《科学》下册《怎样加快溶解》的科学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尝试着在探究式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品尝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以探出科学味。上课一开始,教师就拿出一块肥皂,问学生:老师手中的肥皂能在水里溶解吗?如果要使肥皂溶解得快些,你们有谁愿意帮老师想个方法。热心的同学们一听能为老师出谋献策,马上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可以把肥皂放在热水里,有的认为可以把肥皂弄碎,有的认为可以把肥皂放在水里,并用筷子搅拌…… 教师在听完学生的讨论后总结说:大家的方法都不错,都可以采用。那你们先选择一个主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学生选择了一个主题:用热水是不是能加快肥皂的溶解。师:要研究用热水能不能加快肥皂的溶解,你们觉得这个实验该怎么做?生:把肥皂放在热水里,看它什么时候溶解完?师:对于这个方法,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吗?生:我觉得,单用热水溶解肥皂是不够的,因为,这样无法看到用热水快还是用冷水快。还应该准备一块肥皂,把它放在冷水里,比较热水和冷水中的肥皂,哪块先溶解。就能比较出来了。师:真聪明,这个实验还应该经过对比才能看到结果。生:(急切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放在冷水和热水中的肥皂应该是一样大小的。如果两块肥皂不一样大的话,就无法比较了。师:(很兴奋的说)你真是太聪明了。老师把你的意见写在黑板上。在这个实验中,还有哪些条件也应该是相同的呢?生:我觉得水的量应该是一样的。生:我认为把肥皂放进去后,两个杯子都用筷子进行搅拌,不能一个杯子搅拌,另一个杯子不搅拌。师:我们的同学真是太聪明了,老师也把你们的意见写在黑板上。师:我们现在可以实验了吗?生:可以了。各小组材料员上前领取材料后,学生开始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知道了用热水确实能加快肥皂的溶解。这时,教师又马上提出,其他两种方法也能使肥皂加快溶解吗?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另两种猜想的实验过程。教师发给学生材料后,学生开始用他们刚才讨论的方法进行实验。这时学生的实验进行的相当顺利。自然也得出了“搅拌”、“切碎”也能使肥皂加快溶解。课上到这里,学生似乎犹意未尽,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三种方法都能加快溶解,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最先把老师手中的方糖溶解完。学生一听到要比赛,即刻兴奋起来。于是各小组又展开新一轮的比赛--溶解方糖的比赛。小组长交叉计时,各组加油声此起彼伏,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一轮在比赛中,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兴奋地告诉我:将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可更快地加快溶解。这一环节里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以致用,思维更是得到了扩展。【教后感】一、在探究中发现、感悟、创新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设计正是以响应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二、在探究过程中注重扶放结合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科学。学生不仅要学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要学懂科学,形成科学价值观,懂得和欣赏科学的本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的有关问题。本课的教学活动从一块学生比较常见的肥皂着手,让学生帮忙想办法加快肥皂的溶解。再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这时,教师主导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出了要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还想出了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变量控制的重要性。当第一个主题在教师引导下得到验证后,后两个主题,就完全放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方法,实验也由学生自己操作进行。学生有了第一次经历后,这时实验做得得心应手。最后通过溶解方糖找出最佳溶解方法将知识、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在这节课里不仅学会了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还知道怎样研究加快物体的溶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发现了科学。《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设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反映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更是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30 18:23:08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