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联合成长协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1#

2024.02.15每月研修学习感悟:
2024年2月15日,依旧跟着每月研修一起学习、思考、感悟。这一期是由辽宁省锦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杜百顺特级教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认真+实干+担当+思考——一名普通科学教师的自我成长之路》。杜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是成长经历、点滴收获和个人感悟,对此我有很大收获。
杜老师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介绍到自己的点滴收获,最后对自己成长经历总结了一些感悟。我特别喜欢杜老师的每一天个人感悟,虽然我的教龄只有6年,但在这6年中有收获,也有困难,其中也有不少感悟。因此杜老师的一些感悟让我觉得字字珠玑,非常感同身受。我觉得我们是幸福的,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杜老师的个人感悟不正是教师生涯的“武功秘籍”,有了这些“武功秘籍”能帮我们解决不少工作中的问题。
例如在杜老师的个人感悟中的第一条:要保持好的心态,教师只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部分,不能解决全部人的问题。当一开始踏入这个行业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到后来“事事斟酌,样样操心”的心态,其实在职业生涯中会不止一次地出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阶段。但是我依旧觉得,保持好的心态引领学生看世界风景仍是我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只有这样我的生活才会晴朗阳光,同样的这份阳光才能感染那一张张在初见世界“求知的脸”。
诸如此类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悟还有很多,比如要“实”不要“虚”、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品味、不苟且、多读书、多户外运动、多到海边和山上等等。这些朴素的词语组成的感悟,确是字字深刻、句句精华,我也会努力践行,做一名认真、实干、有担当、会思考的科学老师。                                     汇宇小学   陈媛
分享 转发
TOP
2#

2024.03.15每月研修学习感悟:
     2024年3月15日,依旧跟着每月研修一起学习、思考、感悟。本期为我们带来讲座的是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德强特级教师。李特讲座的主题为《科学课堂教学之思》,主要分为三方面:课堂之“观”、科学课堂之变、课堂突破之思考。讲座之后,受益匪浅。
    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 学教方式变革是教育改革的灵魂,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能力。通过有序的教学内容安排,我们可以确保学生在探索科学的奇妙世界中,不断成长和进步。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出发点,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想这才能将课堂转换为教素养的课堂。以李特所讲的课例《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为例,从卵石的概念→提出问题(卵石成因)→提供支架(不同区域岩石的大小、形状)→岩石的来源→推想山洪暴发结果→根据信息解释卵石成因→推测高山的未来……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能帮助学生建构认知,发展科学思维。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它是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实验和推理来发展科学思维。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入科学概念,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同时,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顺序也至关重要。科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基础的观察到复杂的理论,从简单的实验到综合的分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时间掌握正确的概念。通过有序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汇宇小学 陈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