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临海2022年7月版“每月研修”活动《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与测评》... [复制链接]

1#

小学科学每月研修反思
临海市回浦实验小学 谢婷婷
研修主题:《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与测评——曹宝龙2022.07.15》
有幸聆听曹特的《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和测评》,受益良多。曹特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科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目标。素养=品格➕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教育才能形成的。
教育学生不仅仅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培养“德”远远比培养“才”更重要。之前带过一个班级,任课老师都头疼不已,原因是班级大部分学生傲慢无礼、欺凌同学、毫无纪律。“德”又会反作用于“才”,缺少了最基本的“德”,即使是脑子比较聪明也学不好。培养他们的品格之路,道阻且长。
能力只能在任务环境下才能获得,只有在学习者自主操作活动才能获得。在科学教育中要重视实际科学情境的创设,科学课中导入时用到的图片导入、视频导入、游戏导入等,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自主进行科学探究,这是一种任务驱动。科学教学中,如果采取演示实验,只能让学生看现象、懂原理,但是真正要让学生理解,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关于科学测评,测评测得是科学素养而不是科学知识,应重视科学能力的测评。曹特通过“疫苗接种的历史”这个资料,呈现出的3个题目,都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上的,而不是简单的识记,这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朝这个方向走,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