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诸暨市小学科学成长者团队2022年“暑期科学汇”活动分享帖 [复制链接]

1#

夏日悠长,师生共学乐无穷 --2022暑期科学活动汇总

教师阅读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帮助学生综合发展            --2022新版科学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暨南小学 吴洁慧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也在不断前进完善。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以及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创新性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着教育的更新。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现代学生的身心状况与以前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的眼界,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看待事物的眼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教学本身也应当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基于提升自我,更好服务教育事业的目标,我们要立足于《科学课程标准》,用崭新的目光去审视过去的自我,展望新的教学发展。

一、立足整体教育,发展核心素养

   一拿到新版《科学课程标准》,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一定是它的厚度。脱离旧版的小学专属标签,新版《课程标准》涵盖了小学初中的科学课程内容。再加上一直倡导的“幼小衔接”,整体化教学的目标更加直接明了地展示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课程的整体化设计

  整体教育的基础之一是教材的统筹化设计。依托有着逻辑联系的教材,师生才能有好的学习收获。一到九年级的整体设计为实现课程进阶的目标提供了可能,但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合格的教师应当对学生已学,在学,将学的科学概念有所了解。即不仅要掌握学情,安排当前学习进度,还要为之后更高层次的科学概念事先奠定基础,切实关注学习的前后联系。

(二)素养的进阶型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构建的课程内容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具备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念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表现,可以通过合适的教学得到提升发展。正如喻老师说的那样,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并且兼具个人和社会价值。这样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基于课程标准,需要各层面的力量为它提供动力,环境,帮助学生不断进阶。在一次次的能力学习,进阶挑战中逐步形成自己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个人认为核心素养的进阶培养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学二用。“学”涵盖了教学和学习,学生通过进阶型教育获得科学概念,科学能力。“用”指学生跳出课堂将获得能力应用于社会生活。素养从平面向立体进阶。

二、围绕综合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素养,包含三个维度,六大素养。在科学课程标准中主要体现为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素养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共同成长。引导学生健康地综合地发展自身,必定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树立综合学科思想,联系实际,进行项目化学习等方式一直都在被倡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建议很好但是很难落实到每一节课上。作为青年教师,课堂时间往往不够用,为了完成调测目标,经验不足的我有时只能向传统教学妥协,这样的课堂围绕的是教师的成绩目标而非核心素雅,发展的是学生的纸笔成绩而非综合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素养导向是我教学的迫切需要。

新版《科学课程标准》淡化了四大领域,凸显核心概念,加深了跨学科融合,这些变化都值得我深入思考。从基础的核心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拓展更多的科学概念,甚至辐射到其他学科的概念学习,科学教学的进阶性综合化发展对师生成长有着重大意义。日常教学中过于碎片化的学习考验的是学生的记忆力而非思维能力,也是教学中容易涉入的误区。引导学生将每一个科学概念用科学思维串联在一起,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利用实践融合在一起是教师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相比于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转变我--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最困难的。通过讲座学习,书目阅读,我对于前沿教学有着一定认知。这种认知细细想来只是听说过,甚至会背诵一部分重要概念,用于实际教学往往是虎头蛇尾。就像每一次准备公开课,想着要少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到了真正的课堂上总会演变成一个人的侃侃而谈。在我看来,教师的固执并非观念上的执著,(很多老师乐于接收并欣赏新的教学模式),而在于教学习惯上不自知的执著。想做却做不到位,这是对我而言可怕的且难以改变的困境。

     学生活动










项目学习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2/8/23 19:39:5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