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联合成长协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1#

    《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学习体会——2023.10.15 每月研修总第126期 滕俊玲特级教师
       每月研修,月月精彩。又至15日,小科人齐聚线上,共同参与网络研修。
       今天给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的是来自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科学教师、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滕俊玲老师。滕特讲座的主题是《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她从“缘起:为什么读”、“内容:读什么”、“方法:怎么读”三方面阐述了她是如何一步步在日常科学教学中推进“科学阅读”,从而助力学生科学学习,这也是滕特的省级立项并成功结题的课题。
课题缘起于“家长问询科学类书籍”、“教室书架科学类书籍甚少”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多”,由此滕特萌生了“科学阅读”这个课题研究。
        科学阅读到底可以读什么,滕特推荐了4类科学书籍。第一类:科学史类,如《科学的历程》、《发现:数理化通俗演义》、《科学史上的今天》、《给孩子的科技史》、《技术的历程》、《半小时漫画科学史》等等。科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概念,学习科学方法,以及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价值。第二类:教材配套读物,如《亲近科学》、《科学拓展阅读》等,有助于巩固拓展书本所学内容,促进深度理解。第三类:博物类,如《带孩子认家门口的花花草草》、《自然观察》、《地图》、《自然笔记—解码身边的植物》、《小牛顿科学馆》等等,有助于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启发探究欲,同时培养兴趣和专注力、发掘自身爱好所在。还有一类是杂志类,如《少年发明与创造》、《小爱迪生·奇趣大百科》、《科学大众》、《天文爱好者》等等,杂志上的科学文章相对更短小精悍,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滕特又分享了她的实施操作和具体措施。从第一阶段的凭感觉做,到第二阶段的有意识地做,最后第三阶段的用研究的态度做,滕特一步步将她的课题厘清做透,研深研透。孩子们也从原先粗浅地推荐科学书籍,再成为科学朗读者,最后到科学演说家。从阅读成果展示中孩子们一张张自制手绘阅读卡、手抄报,一篇篇详细有深度的读后感,一段段精心制作的阅读推荐视频,无不彰显着孩子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科学阅读意义深远,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科学阅读的培养。科普阅读一般是比较复杂的,有助于培养孩子深度阅读能力和严谨分析、逻辑思维习惯、理解复杂文本的能力。同时英语、数学考试涉及很多科学知识,科学阅读影响全科学习;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新高考的新课纲、新课标,提倡的学科素养,越来越重视对学科原理、应用的综合考察。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在航模、机器人、AI技术等几个常见领域,更需要靠课外阅读和实践弥补。
       感谢滕特实操性强、意义深远的有关“科学阅读”指导讲座,让我对学生和自己孩子科学阅读的指导找到了方法,日后我将逐步尝试推进科学阅读工作,助力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分享 转发
TOP
2#

《认真+实干+担当+思考——自我成长之路》学习体会

(2024.02.15 每月研修总第130期 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杜百顺)

2024年2月15日,龙年正月初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再次准时与全国的小科人相约每月研修,共同聆听学习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杜百顺特级教师讲述自我成长之路,“认真”“实干”“担当”“思考”,就是杜特成功的密钥。

杜特从“成长经历”、“点滴收获”、“个人感悟”三个方面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成长之路,阐述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我超越,最终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科学教育学者。

1.起步之初:根植于认真实干的土壤

杜特成为一名科学教师的初心,就是一个念头“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他的起步之初就是根植于认真的土壤,没有一件事糊弄,没有一丁点糊弄。他会利用一周的时间把两个仪器库的器材全部认识并实用;他能身兼数职打通学科间的壁垒,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和教学;他很早就关注“三性教学”(问题性教学、兴趣性教学、体验性教学)和“大单元教学”;他也是一位武林高手,注重武功心法(课程标准、课程理念)、内功内力(琢磨文本、学生、方法、设计、材料、生成)、武术招法(全说、不说、调反正、都肯定)的修炼。杜特坚守着那一份初心,认真实干成为了一名深受学生、家长、同事喜欢的好老师。

2.责任担当:成长路上的重要基石

“责任担当”是杜特成长路上重要的基石。任教30年,相继担任一线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吉塔区科学教研员、锦州市科学教研员、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小学研训部副主任等职务,2011年评完特级教师后,杜特执教了省市区18节课、参与近50次培训会议,作24次讲座报告,获得二十多项荣誉称号。敬佩杜特的那一份责任和担当,迎难而上,最终收获成功。

3.超越自我:持续反思与自我革新

“思考”也是杜特一路走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持续反思与自我革新让杜特不断超越自我,成为“德能配位”的优秀教师。这也让我意识到在我日常的科学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行深度反思。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够发现问题,进而改进和创新。要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此外,杜特提出的“10要”也值得我时时警醒自己:“要保持好的心态、要坚守、要坚持、要‘实’不要‘虚’、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品味、要时刻保持清醒、要付出、要真做、要有责任和担当”。

在龙年甲辰年新年伊始,有幸聆听学习杜特的自我成长之路,真是一件幸事儿。在以后的科学教育教学路上,向杜特看齐,坚持“认真、实干、责任、担当”,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越努力越幸运,争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最后编辑胖胖裴 最后编辑于 2024-02-16 10:48:17
TOP
3#

《科学课堂教学之思》学习体会 ——2024.03.15 每月研修总第131期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德强

每月研修,月月精彩。今天有幸聆听学习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德强特级教师分享的《科学课堂教学之思》讲座。

讲座伊始,李特就讲述了选题的由来是基于以下2个问题的思考,“我们的课堂过去和现状存在哪些问题所以才需要变革?”“从课堂出发的变革在新一轮课堂改革中朝哪个方向进发?”随后杜特便从“课堂之‘观’”、“科学课堂之变”、“课堂突破之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课堂之“观”,这个“观”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当下科学课堂教学的“观察”。二是自身对科学课堂教学的观点。李特说在新一轮的新课改和新课标的推进过程中,蜂拥而至的新概念、新做法,让人目不暇接,其背后的逻辑却易被忽视,要从“路数”看课堂。李特剖析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水能溶解别的物体》2 个课例,听课评课不能仅看到课的表现和表象,更要深入思考课的思路,上课教师设计课的理念指向。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课堂观,课堂观的不同也反应着不同老师对课堂的不同理解,没有清晰、正确的课堂观,课堂学习便会低效且混乱。

科学课堂之变,科学课程目标在演进,科学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新课标提出科学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科技强国建设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特提出科学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围绕素养本位,课堂形态要走向块状结构,教学路径改进要从生活情境出发进行创设。

课堂突破之思考,所谓突破,意指打开缺口、超过、打破,意味着冲出固有的“围”。如何突破?可以从学生、课堂、教师三方面思考。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长线,考量课堂,要像科学家一样搞科学,同时要立足思考,成就主体,立于互动,达成共识。

“观”、“变”、“破”,李特讲座干货满满,深受启发,为改进优化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思考新名词、新概念背后的深层逻辑,从素养本位展开教学,不断打磨优化我的科学课堂。(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TOP
4#

跨学科探索之旅:融合多元知识体系,激发创新潜能——20240322文博小学期初教研活动学习体会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拂面,又见科学。2024年3月22日,萧小科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研活动在文博小学隆重举行,主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两个“智”分享,两节课堂展示,一个专家讲座,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都让我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了何为“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它强调在多个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复杂问题或探索共同的主题。

       李佳瑜老师执教的《制作一个手电筒》一课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操作和实践的平台,也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次有效实践。李老师创设密室逃脱停电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引出驱动性任务“制作一个手电筒”,给与适切的学习支架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完成设计和制作。特别是成本不超过6元,给了学生一定的限制,但也让学生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有了更多的创意,这也需要学生调用数学的计算能力,与数学学科建立联系。在教学实施方面,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手电筒的展示环节,成功小组分享的经验秘诀就是都进行了分工,都进行了高效的合作学习。在交流展示研讨环节,不同小组间的互评,例如比较成功小组的不同之处,指出不成功小组的问题之处,提出不成功小组的改进之处等,都体现了学以致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本课的学习成效体现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跨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他们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孙萌老师执教的《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一课是一次将地理、物理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融合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该课例通过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这一具体任务,评价先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设计、制作和评价。特别值得学习的是研讨的评价环节,孙萌老师带领着孩子们针对评价标准,逐条检测各小组的指南针是否达标。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评价本小组和其他小组的作品,并通过学习其他小组的成功经验再改进自己小组的作品,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两节精彩的课例展示更让我对课堂教学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明确方向,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思考、去实践。(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最后编辑胖胖裴 最后编辑于 2024-03-23 11:21:44
TOP
5#

《科学课该为孩子的素养发展做些什么》学习体会

——2024.04.15 每月研修总第132期 安吉县外国语学校 叶军
       转眼又到15日,小科人相约线上共研修。今天有幸聆听学习安吉县外国语学校叶军特级教师分享的《科学课该为孩子的素养发展做些什么》讲座。
       叶特用章鼎儿老师提倡的走向探究的课堂结构聚焦到“主要活动后的信息加工处理(交流研讨)”,这个环节是一个共享与分析、整理主要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包括整理各种发现、想法、问题的过程。基于此,叶特提出了他三方面的思考:主要活动的设计、主要活动学习记录单的设计以及交流研讨的组织,同时也剖析了当前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学生没有问题(习惯听老师说、被动思维),学习活动设计指向结论(只记录表象的数、现象,缺乏思考问题的产生),交流研讨追求结论(研讨面窄),教师介入太早、太多(师生个别互动)等等。
        叶特用他的一节优秀课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向我们阐述了他的具体措施。一是主要活动记录单的设计。记录单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录实验中的数据、现象、发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现象观察、记录过程中,产生思考、产生问题,形成他们的解释,促使学生从实践走向理解,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二是交流研讨环节的组织。叶特建议我们可以“让每个小组都上台说一说”、“给学生交流得空间”、“给学生交流的时间”,此时教师可以静静地摘录学生交流的要点和问题。研讨是学生趋同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升认识的过程,还是产生新问题、形成新想法的过程。叶特基于团队的共同研究,提出交流研讨的两条路径,“基于趋同存异的全班交流研讨”和“基于核心问题的交流研讨”。
        研讨环节如何开展?如何让学生在交流研讨环节有话说?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学习了叶特的讲座,我深受启发。研讨要能研起来,关键是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想说的欲望,有想说的冲动,因此记录单要有相关学生能说的东西,且说的是主要活动中的发现、感悟、体会和整理等,这也是科学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交流、表达、质疑、倾听等)、科学思维(问题、思维、推理、判断等)、学习能力(探究、实践、观察、记录等)、态度观念(合作、分享、迁移、运用等)。
       关注外在表现,注重内涵提升!           (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最后编辑胖胖裴 最后编辑于 2024-04-16 09:02:11
TOP
6#

跨学科主题学习:积聚学生成长新能源——4月25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习体会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间四月,正是求学好时节。4月25日,我们萧小科人相聚于湘师附小共同参加“萧山—慈溪‘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研修活动,再研何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以学科学习为立足点,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思路去解决真实复杂情境中的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有3个关键词,即“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指的是基于学科,主动跨界;“主题”指的是围绕一个复杂真实情境的综合问题;“学习”指的是通过学习达成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目标。

  观摩了4节优秀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例,4位老师精巧的设计、精彩呈现让我受益匪浅。《增加船的载重量》一课的跨学科体现在科学探究中融入数学计算,感知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融通。《八颗行星》一课的跨学科体现在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数学比例尺工具建构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模型。《跨越古今的月相》一课的跨学科体现在诵读故事,从诗中寻找线索确定月相,能自行设计月相的观测内容,从观测月相的体验中,结合诗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真假翡翠》一课的跨学科体现在运用数学学科中习得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对数据进行近似计算,从而完成翡翠的真假鉴定。聆听了2个精彩的课堂点评微报告,杨老师最后的活动总结更是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引发深度思考“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

  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回归学习本质,跨越学科壁垒”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学习并非孤立地掌握各个学科知识,而是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将知识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深度思考与实践,不断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当下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更为我们在未来持续学习、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最后编辑胖胖裴 最后编辑于 2024-04-26 19:56:34
TOP
7#

素养导向下的课例研究(七)学习体会
——2024.05.15 每月研修总第133期 祝海丽、徐磊
2024.05.15这次的每月研修邀请到了浙江省诸暨市姚江镇直埠小学科学教师、浙派名师老师徐磊老师做素养导向下落实探究实践的优秀课例展示和浙江省诸暨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祝海丽作观点报告。
徐磊老师展示的《船的研究》这一节课例,总路线是:船的发展研讨-制作模型-承载测试-阻力测试。他从诸暨当地文化引入,再到独木舟历史,浙江骄傲,安排巧妙,渗透着学科德育教育。任务驱动的材料选取和设计非常有新意,学生探究兴趣浓厚。徐老师实验前指导到位,并提供思维支架即记录单,学生既动手实践,又动脑思考。也有效巧妙地整合了独木舟制作和船首形状影响阻力的两个活动,提升学生探究、创新、协作等综合能力。
祝海丽老师从《船的历史》一课谈“素养导向下的课例实践”。她从“课前研读——细”、“课中施教——实”、“课后反思——真”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课前研读——读教材:大概念、大单元视角研读教材(课标概念对应读、单课单元练习读、板块目标聚焦读);二、课前研读——读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年龄特点;二、课前研读——读材料: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二、课中施教——实:1、情景与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把课堂积极引向课外更广阔的天地);2、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凸显“探究实践”和“科学思维”,整合成长时探究,呈现探究和思维过程;3、问题与交流-把握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三、课后反思——真:1.找亮点;2.寻不足;3.想对策。祝老师强调要关注教、关注学、改进教、服务学生,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落地,需要教师在多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明确素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学习活动、注重评价与反馈、持续反思与改进,从而使得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地,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TOP
8#

《理解、结构、结构化实践——以科学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改经验分享》学习体会
——2024.06.15 每月研修总第134期 沈晓英
本次每月研修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沈晓英老师作题为《理解、结构、结构化实践——以科学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改经验分享》的讲座,沈特从她2015年12月所撰写的《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生长点》一文为缘起,跟我们分享了她这一路以科学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改经验,一线教师踏实、高效、坚持的研究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沈特认为:1.教学设计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摇篮;2.有品质的问题是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动力系统;3.理性活动是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有效载体;4.科学预测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诱因(图尔敏论证模型中的观点);5.让“障碍”成为发展思维的宝贵资源(敏捷、合理运用“状况”)。教学改革并不是只有在新的课标、新的教材出来的时候才发生。教改一直在路上!我们在新课标出来之前的课堂并不是完全与新课标理念相悖,有很多做法是值得我们继续保持并发展的。当然,也要理性地看到自己课堂实践与新课标要求的距离,并且努力去缩短距离。
要做聚焦科学素养的课堂实践,就要对素养课堂有一定的理解,对自己和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改路上的实践更有方向和目标,也更有成效。因此沈特提出必须要理解“什么是素养课堂?”必须要研判“原来的课堂不是素养课堂?”必须要评估“我的课堂离素养课堂有多远?”必须要出发“主动践行素养课堂!”沈特提出要围绕核心素养,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拆分“结构”,拆分的部分就是“科学素养”整体拼图中的小块,如此展开教学,更有抓手!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主体一定是学生(现行课堂中理念上都同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实践中不由自主地大包大揽);2,探究需要有思维型(做中做是高级的伪探究);3.深度学习的发生(在理念上和行动上都需要意识、需要不断地提供保持深度学习的支持)。
沈特展示的《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更是很好地诠释了结构化实践。真实情景激发真实问题,材料的结构化设计与呈现,认知冲突激发思维动机,研讨和科学概念修正是最显化的思维表现,学以致用为学习打开更大空间。
学习了沈特的讲座,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要构建关联型课堂,关注科学思维的生长点,让科学思维与科学知识协同发展,真正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
(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