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1#

                                                                                                                    评课与感想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今天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两节课的评价反思
    第一节课——《观察叶》,这节课的整体框架我认为是:观察一片银杏叶—>观察描述不同的叶子—>制作叶画的介绍。在观察描述不同的叶子这一环节胡老师采用了比较多的形式,相比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胡老师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1、对于观察叶子进行了详细的引导,以一片银杏叶为例,全班一起跟着老师进行观察,为后面观察不同的叶片打下基础。
    2、在观察不同的叶时,胡老师选择了特征有明显差别的叶子,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树叶的形状不一样。
    3、猜叶游戏,让某一小组学生描述树叶,其他小组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细致观察、接近实际的描绘和描述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深刻体会到不同的树叶的形状不一样。
    4、在观察并交流完五种不同的叶子后,胡老师拿出芭蕉叶,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自然的让学生发现芭蕉叶与其它五种叶子的不同,从而也得出不同的树叶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
    5、学生回家制作叶画进行了视频指导。我在上这堂课时,学生制作叶画没怎么指导,导致制作叶画时学生问题非常多。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以下两点想法:
    1:、我觉得用身体比划树叶还是比较不形象,采用学生描述和描绘的方法让学生猜很有趣味性。
    2、叶画的制作或许可以另起一节课。
    第二节课——《生态瓶》,这节课的整体框架是:生态瓶图片的引入—>设计生态瓶—>认识池塘生态系统—>修改设计—>制作生态瓶。以下几点我觉得值得我学习。
    1、在制作生态瓶前让学生把设计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指导简易的画法。
    2、在制作生态瓶时,运用不同的工具,在制作前让学生思考并介绍工具的使用,这使得在生态瓶制作过程中比较有序。
    3、制作生态瓶的顺序介绍详细,也使得生态瓶制作过程中比较有序。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以下两点想法:
    1、感觉学生对于第一次生态瓶的设计没什么头绪,因为学生对于生态瓶是陌生的,是否让学生了解生态瓶是什么以后再进行设计。
    2、最后是否要对制作好的生态瓶进行总结评价。
    二、参与式培训感想
    收获:对于纸蛙的折叠有了一定的技术,也明确了起始点和终点公平公正的方法,纸蛙的头的顶点对准起始点,终点的位置也应该是跳跃后纸蛙头的位置。而且还掌握了一些让自己制作的纸蛙跳得远的方法。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测量凳子的长度和高度的过程中,发现了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都易移动,需要表面每一个的起始点和终点,后一个的起始点需要与前一个的终点重合。
    疑惑:当出现一个多出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如何合理的描述,特别是小木棒一个距离比较大。
    三、小结
    今天观摩的一年级课堂,以及徐春建老师对一年级植物单元的引领为我今后一年级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行们做出了很多成绩督促我不得不努力前行,加油!
                                                                                                                           (江寺小学   张琴琴)
分享 转发
TOP
2#

评课与感想
2017年11月2日,萧山区小学科学一年级新教材“比较与测量”单元培训在湘师实验小学开展。下面是我对今天两节展示课的评价与反思。
一、第一节课《在观察中比较》
这节课的课前活动,闻老师让学生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让学生站在不同的高度进行比较,让学生初步得意识到公平比较的重要性,可以头或者脚对齐进行比较,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服务。课堂正式开始后,整节课创设的情景是恐龙学校有好多恐龙,恐龙上学要排队,该节课的整体框架我认为是:播放恐龙的视频,展示图片看一看哪个恐龙最大,哪个恐龙最小—>在讨论中得出比较要公平—>每个小朋友依据不同方法给四个恐龙排排队—>小组展示并介绍排队结果—>记录恐龙排队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课堂中可以借鉴的东西。
1、创设富有童趣的情景,给上学的恐龙排排队。在恐龙学校这个情景很好的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闻老师的课堂更多的让学生说,让学生去想办法。没有规定学生具体要比什么,怎么比,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工具,但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尝试,当然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形成公平比较的想法,并尽力做到公平。而不是根据老师的方法一步步做下来,最后会导致重点是实验操作是不是规范,这样反倒喧宾夺主,闻老师这样的处理值得我学习,值得让我思考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是否要求他们实验操作要做得非常准确?
3、在研讨中,闻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采用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来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从高到矮、从矮到高、从胖到瘦、从瘦到胖、从长到短、从短到长等方式给小恐龙排队。并引导学生说明是怎么比较的,在描述和操作中渗透如何公平的比较。
二、第二节课《起点和终点》
这节课的课前活动,让两个学生进行跳远比赛,引出比赛公平的重要性,并引出起点,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铺垫。课堂正式开始后,整节课创设的情景是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小青蛙想参加跳远比赛,很多小青蛙一起讨论,它们先要选出它们中间跳得最远的小青蛙参加跳远比赛。该节课的整体框架我认为是:黑板演示纸蛙跳,明确起跳时要在起点后和终点的确定—>热身运动——学生尝试纸蛙跳远—>看视频,明确等会儿如何比赛—>小组进行比赛并选出最远的—>全班进行比赛。
1、以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课堂,很好的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黑板演示纸蛙跳让学生,很直观的展示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终点应该标在纸蛙离起点最近的那点。
3、视频展示两个小朋友如何进行纸蛙跳远比赛,为学生后面纸蛙的跳跃提供指导,而且视频更加直观。
4、设置互当裁判,让比赛更公平,而且也起到相互观摩终点如何进行标记,青蛙起跳时应该在哪里。因为这节课的终点就是起点和终点的标记。但是在课堂上还是有学生是直接画终点的,也没有学生指出跟老师说,那么这个终点就失去了意义,这点我还是有困惑的,小组内是怎么评出,是否出现不公平是否考虑提一下。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3#

很遗憾,没有参加2018年萧山区小学科学年会,仔细研读了两节展示课的教学设计也是受益匪浅。
陆老师的《做一个测量纸带》这节课,我在城区片的教研活动中也听过。在上次的教学中,陆老师,让学生制作纸带测量矿泉水瓶的粗细,由于矿泉水瓶不是很粗,学生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读数也不容易,这次的教学,陆老师采用大的水桶,材料的选择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测量水平。整节课,陆老师让学生直接用小方块测量水桶的粗细发现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的方法,再给出一定的提示,得出可以制作一个测量纸带,然后制作纸带并展示,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并且不断深入,学生乐享其中,并学有所获。
曾老师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老师很好的把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整一章的测量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也暗示了尺子发明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纸带和尺子的区别,并让学生学会用尺子测量。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4#

          很遗憾,由于自己一些原因没能来参加3月27日在银河小学举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但是我仔细研读了教学实录和一些教学同仁对章鼎儿老师讲座——《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反思也让我收益剖多。
          一年级的教学往往让我们无从下手,就比如第一章第三课的《物体的形状》,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存在很多困惑。但是章老师是让给我们从学生角度出发,要注重学生的发现,而不要对一年级的学生过多要求结论要符合老师的预设。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5#

4月17在金帆小学听课合听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主要要分享方佳老师《观察一种动物》这节课的感想。
课前,老师跟学生交流学习科学需要有特殊的能力就是仔细观察,观察的重要性的点出有利于课堂中观察活动的实施。在引入环节,衔接课前找蜗牛,你们是怎么找到蜗牛的。观察环节观察蜗牛的结构和蜗牛的运动。在研讨环节和学生一起完善蜗牛的结构图,并让学生演示蜗牛在不同物体上面的运动。课后延伸让学生可以观察其它小动物。
亮点:
1、视频的合理利用,先用视频引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又用视频介绍了观察实验的方法。
2、STSE在课堂的落实,让学生思考观察好的蜗牛应该怎么处理。
建议:
蜗牛的外形特点是否考虑要学生展示画图来介绍。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6#

        2018年9月12日,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在萧山区实际实验小学开展,王芳老师的《不同的四季》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节课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条理非常清晰,从所给词语出发,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到春、夏、秋、冬这四个房间,而最大的亮点每个房间都有四个词语,这四个词语分明表述这个季节的气温、植物变化、动物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因此每介绍一个特点,都能从每个房间中找到对应特点的词语,从而把整节课串联起来了。但是整节课的最后提出不同的季节对人类有利和有害之处,但是时间安排太少,可以探究的更长一些,总体觉得前面时间太充裕,后面安排的比较赶。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7#

2018年11月1日在党湾一小听了三节优秀的科学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主要分享第一节王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触。
1、首先,王老师问题的引出非常新颖也很有趣味,创设了一个现实情景:坐在纸做的凳子上,用纸箱搬来水果,水杯盛烫水,引出三个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纸是软的,纸凳为什么这么牢固?纸杯怎么不烫手?纸箱怎么没压坏?
2、王老师给足学生时间,观察折过的瓦楞状的纸与白纸的区别。
3、让学生每人尝试是否瓦楞纸状的纸能不怕烫、不容易压坏。但是我觉得在不容易压坏这个实验压得东西可以更重,让学生觉得不可思议效果会更好。
4、整节课都贯穿这纸的改变,通过神奇的手一经改变,纸变成了神奇的纸,拓展训练还让学生用神奇的手把纸变得不怕水。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8#

3月6日在朝晖小学参加了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上午我参与的STEAM项目是小小建筑家,亲身体验了完整的过程。从明确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选择解决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在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当然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些小组完成了,有些小组没有完成。整个过程大概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参与的对象是5—6名科学教师,首先这个项目应该在六年级中开展,因为六年级学生对建高塔的知识储备是比较全面的,但是考虑到学校的走班课是40分钟一节,那么这个项目如果引进课堂,我觉得自己要考虑的是应该把这个项目拆分成几个课时?每个课时学生要经历的重点是什么?每个课时的评价要如何完善?如何降低难度又让学生更多的体验?
我觉得我体验过了,大致知道了整个过程,但是要引入课堂,上面的几个问题必须深思并且解决。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