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新学期的第一次活动,丰富、精彩。两年前第一期教师研修共同体组成时,正逢我生宝宝,后悔不已。今年杨老师组织第二期,赶紧报名,顿时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上午的三堂课精彩纷呈。第一堂陈佳丹老师的《昼夜交替现象》课前先让学生找出江南小学的位置,顿时消除了学生的距离感和紧张情绪,后面的活动顺利开展。第二堂陆祝林老师的《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是一般我们不敢尝试的课。整课内容没有试验,但陆老师用一跟简单的时间轴,让事件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将几个散落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发展史。第三堂钟琦刚老师的《证明地球在自转》又从历史转变到探究,用傅科摆帮助孩子们认识地球的自转。三堂课在同一个班级内开展,略有点长时探究的味道。展示板的运用也更能帮助孩子们不断的建立和推翻宇宙天体的运动规律。
     下午喻老师的讲座更是为我们点明了实行课程改革的方向,受益良多。
分享 转发
TOP
2#

11月24日,在朝晖小学参加了骨干共同体的研训活动,有幸学习了金亚军老师和许臻蔚老师执教的《月相的变化》。两位老师设计思路不同,许老师首先开门见上直入主题,通过说说学生见到过的月相,给学生一种感性经验的梳理,并直接点明月相变化基本原理。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演示和指导,一个学生在八个月相位置展示月球,其余三人观测月球并记录。金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发挥,在教材认知月相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增设了地球人观测视角的认识,将观测视角与月相原理进行融合。何东老师的讲座也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观察星空,对于宇宙单元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TOP
3#

4月19日,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新蕊、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活动在新街小学举行。富燕飞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种子的萌发》一课。富老师以让学生认识种子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解剖、粘贴蚕豆种子,使学生知道种子的内部结构。再通过资料阅读,让孩子能自己发现种子各部分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并且在孩子们观点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达成一致的意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课堂。最后富老师通过分发蚕豆种子,促进了孩子自己在课后观察种子萌发的兴趣,对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提升有了很大的帮助。富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教态亲切,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内,各种思维的碰撞把课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TOP
4#

9月28日,参加了在任伯年小学举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一天的活动满满。第一节是钱星星老师执教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个环节中,钱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浮萍、沿阶草和玉米这三种植物,让学生选择这三种植物的某一器官进行观察,并填写学习记录单。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见解。之后钱老师提供了两种动物的资料,学生通过对资料的阅读观察找到了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地方。   第二节课是何佳明老师执教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何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找到认知的不足,并通过学习单修正自己的想法,再重新进行验证。课后赵海军老师对上半年的教学能力评比进行了分析,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接着杨老师对下半年的工作做了布置,总体来说任务满满,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下午,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专题讲座,解读了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受益匪浅。一天的活动,干货十足,收获颇丰,调整心态,继续努力前行。
TOP
5#

11月2日参加了在党湾一小举行的区小学科学教学新范式“观察探究课”教学研讨活动,第一节是娄老师执教的《土壤中有什么》,娄老师通过对实验的不同深度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中探究土壤的成份,活动设计有深度,尤其是对土壤颗粒大小的探究,运用了孔径不一样的筛子,效果显著。第二节《原来是互相关联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探究,让孩子们从文本阅读的活动中了解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第三节《花、果实和种子》,教师采用了百合,让同学们清楚的观察到了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并且利用视屏展示了受精的过程,由于季节的原因,选用了四季豆代替油菜果荚效果明显。总体而言,三节课的设计都很精彩,但是在课堂探讨方面略有欠缺。值得学习。
TOP
6#

      2月的最后一天,我参加了在开发区小学进行的2017年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上午活动显示两堂教研课,分别是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工程与设计课和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有关空气主题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      施老师在活动前将指南针的构造以及原理和学生们进行了探讨,然后让孩子们动手进行针的制作,学生们也制作出了各种类型的指南针,并进行了演示。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是一节拓展课程,杨老师内容安排的很充实。虽然对于大气压力的这个概念对于小学的课标比较深,但是杨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了大气压力的存在,并将这个压力和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
      下午,海风老师的讲座真是一个干货。动手与动脑结合,让我们对STEM课程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收获颇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