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9月22日,萧山小学科学教师齐聚一堂,听了三堂宇宙单元的展示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瓜沥二小陈佳丹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的现象》,陈老师从学生所在学校的白天和黑夜的照片引出了昼和夜,然后让学生说说昼夜是怎样变化的,自然地引出了课题——《昼夜交替的现象》。紧接着陈老师让学生分析昼夜的产生与哪些天体有关,昼夜又是如何产生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老师一边用图示的方式表述学生的想法,一边进行了演示。然后陈老师让学生在记录单上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画出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想,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展露无遗,再让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了问题,对学生原有的想法产生了冲突,也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新知的重新构建。通过实验验证有一些猜想被排除了,但是还剩下一些猜想由于暂时没有可靠地证据被保留了下来。对于剩下的几种猜想,陈老师采用结合实际现象和将几种猜想两两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要找到正确的解释需要考虑轨道、周期、方向等问题,既深入了课本的内容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2015年9月25日

分享 转发
TOP
2#

 

11月24日上午在朝晖小学听了许臻蔚老师和金亚军老师执教的《月相的变化》,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我学到了很多。《月相的变化》这篇课文听很多老师上过,每次都给我不同的想法和思路。许老师的课上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看到的月亮入手,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实际,有话可说,通过老师的概括明白了月相在一个月内的形状和颜色会发生改变,从而直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月相的变化》。老师通过让每个小组把分配到的月相图片贴到相应的农历位置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然后又通过细致的实验指导让学生亲身验证了上半月月相是如何变化的,紧接着让学生把各自的实验结果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从展示中找出各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不统一的地方教师通过演示进行全班纠错,再让学生归纳出上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最后又回到起初的问题上,让学生自己纠正一开始的月相与农历日期的配对,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金老师的课从让学生搞清方位入手,在解决了观察的空间问题后让学生用新颖的学具自主探究月相的变化,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由于课文内容较难,学生的观察与理论脱节,所以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在两堂课上学生的思维感觉不是很跟得上,所以回答问题的学生较为集中。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3#

4月19日参加了在新街小学开展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新蕊、骨干教师发展体的活动”。上午听了三位老师上的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塘小学富燕飞老师执教的《种子的萌发》,富老师通过一张学习单贯穿整个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在学生进行探究前进行的指导非常到位,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对于种子部分的作用,富老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资料阅读的方式来了解和推测,特别是关于子叶的作用,很多时候我是自己告诉学生的,但是富老师却是通过实验并拍照的方式让学生来观察不同大小的子叶对植物发芽的影响,这样让学生看到了过程,也更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                                                                        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4#

5月12号我参加了在北干小学举行的“生本智慧课堂”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听了丁燊杭老师执教的《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和李霞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李霞老师的讲座,满满的一上午收获颇多。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霞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李老师的课堂非常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和交流,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交流过程中,李老师把主权交给了学生,自己作为一个耐心的观众,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适时地拉一把,把学生的概念引向核心概念,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根据自己所进行的的实验现象针锋相对,及时下课了孩子们还是停不下来,这样的教学着实包含了极大的智慧,值得我学习。
TOP
5#

        9月28日,有幸参加了在萧山区任伯年小学举行的“生本智慧课堂”的研训活动,充实而饱满的一天让我收获满满。
        先是听了钱星星老师执教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个环节中,钱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浮萍、沿阶草和玉米这三种植物,让学生选择这三种植物的某一器官进行观察,并填写学习记录单。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够真切地观察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使学生感受到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其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这个环节中,钱老师提供了鲫鱼和鸽子的图片和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的形式填写它们的身体特征与生活环境,这种方式相对于前一个环节稍有欠缺,主要是学生缺乏一个真实观察的过程,主要是在回忆与思辨以前学过的知识,这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一个提升的过程。
        第二节课是何佳明老师执教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何老师通过让学生听一段对话的情景引入课题,并通过对话中的疑问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在学习“寻找空气存在的证据”这个环节中,何老师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塑料袋,让学生用各种方法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都蛮有兴趣地参与了尝试活动,在汇报阶段何老师给孩子们规定了汇报格式,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将空气的特点补充完整。在“尝试看见空气”的环节中,何老师先给学生提供了塑料袋、烧杯和吸管,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如何“看见空气”,并把自己的方法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写一写自己的发现。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了课堂,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识,何老师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得出了更多空气的特点,最后和孩子们一起整理了有关空气特点的气泡图。对于学生提出的错误想法,何老师没有一口拒绝,而是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逐步地引导,让学生原本错误的前概念得到了纠正和提升。
    随后,又听了赵海军老师关于2016年萧山区小学科学教师能力评比的综述。赵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形象的举例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自己长期处于中段年级的科学教学,对高段年级的教材比较陌生,我想在今后的时间中,自己应该把3-6年级完整地教一轮。另外对于听课和评课,我觉得一直是自己的弱项,今后也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使得自己有更大地进步。
        下午,我们又听了徐春建老师关于新一轮小学科学新课标的解读,也让我们受益匪浅,了解了小学科学未来发展的动向,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理念。可以说,这一天的安排是非常丰富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对我的成长也是很有作用的。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6#

今天在党湾一小参加了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收获颇多。杨望祥老师执教了《土壤中有什么》,所涉及的活动环环相扣,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和探究土壤的成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老师所提供的筛网工具,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筛网把土壤中的颗粒物依次分层,从而使学生能够清楚直观地认识了沙砾、沙、粉砂和黏土,同时还让学生猜测这四种成分在水中静置后的分布情况,并通过观看前一个班留下的作品得到确认。但是个人觉得,杨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研讨氛围还不是特别浓厚。第二节是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课堂上老师主要通过文本阅读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认识到动植物的结构和其功能相匹配,以适应相应的环境。在关于金鱼和鸽子的体型对其运动的影响时,方老师采用了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去感受流线型有助于金鱼的运动,但是实验的设计有些不够合理,比如模型感太小,学生不能真正感受到不同形状的体型对运动所造成的阻力等。第三节课是胡璐佳老师执教的《花、果实和种子》,胡老师用百合花作为观察材料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和认识,在讲解胚珠受精的过程中,胡老师采用让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建议最好有一些辅助的图文资料等。
                                                                                                                                                           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7#

        2月28日,我参加了在萧山区开发区小学举办的小学科学专题研训活动。首先是听了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从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到讨论回形针的磁化及自由转动,到最后制作一个指南针,整个过程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是在汇报交流环节,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施老师没有让学生来发表意见而是自己评价了几组作品,个人感觉这样的研讨交流太少。
        第二节课,听了杨素春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气流》。杨老师让学生通过用漏斗向靠近的乒乓球吹气和用吸管向两个架在吸管架上的乒乓球吹气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神奇的气流”。然后杨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伯努利原理,并让学生尝试着用该原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总体感觉,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降低一些难度进行,可能课堂气氛会更好。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