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星期二在江南小学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联合共同体”的教研活动,有幸观摩了陈佳丹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现象》,陆祝林老师执教的《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和钟琦钢老师执教的《证明地球在自转》。宇宙单元也一直是我在教学中的困惑,这一单元的内容相对比较难理解,怎样才能更好的把老师的所知转化为学生的所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这三位老师利用同一个班级,连续上三节课的新模式,让我在听课的时候保持了思维上的连贯性,也向三位老师学习了很多,受益匪浅。


     下午喻伯军老师的讲座让我收获了很多,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举的《点亮小灯泡》的例子,我才发现原来我上这节课的时候的问题所在,原来这节课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高效学习!还可以改变课本的内容顺序,让学生探究完后带着好奇心再学习小灯泡的内部结构,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要把探究变成活动”是喻老师对我们的忠告,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有几节课是真正能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呢,更多的时候只是挂着探究的名头进行的活动而已,学生看似开展的很热闹,但是效果却不好,收获也不多。喻老师的这个例子让我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


     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向这么多优秀教师学习!


                                                                    衙前二小      邹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9-25 11:43:0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2015年10月14日,我们在江寺小学进行了“新蕊”的第一次独立活动,非常高兴结识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
       上午听了三节精彩的课,第一节是江寺小学张琴琴老师执教的《谁先迎来黎明》,第二节是宁围小学李梦琼老师执教的《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第三节是朝晖小学张晓老师执教的《月相变化》,在三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我们受益良多。下面我就张晓老师执教的《月相变化》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月相变化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理解,而在张老师悉心引导下,感觉变得非常有意思。张老师在出示月球的时候先让学生看到整个白色的月球,在讲解由于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后,再拿出半黑半白的月球,一个简单的细节,显示了张老师的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张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新月所在位置的时候用的是立体的月球,再让一位学生观察看到的月相,现实中我们看不到新月,在这里利用了立体的月球,成功破解了学生对新月的陌生感,让学生体会到了为什么会有一个“全黑”的月亮。在长时探究的过程中,张老师设计的地上的大的模拟图非常巧妙地把学生置身到观察的角色中,深刻的体会到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感受到月相变化的原因。不过我觉得应该更加强调观察者的位置是在地球上,面向月球观察,也应提醒举着月球的同学,模拟时把月球应处于相应的圆圈内。尽管张老师强调了贴了太阳的整面墙都是代表的是太阳,仍有部分学生不理解,导致在模拟的过程中,有学生讲月球的亮面朝向贴着太阳的位置,而对观察的结果有所影响,是不是在大的模拟图上标出太阳光线更加合理,值得考虑。这是我的一点点思考,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衙前二小   邹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15 21:46:03编辑过]

TOP
3#

        4月19日,我们新蕊、骨干教师在新街小学参加了研训活动。上午三节课,分别是李梦楚老师的《污水和污水处理》、富燕飞老师的《种子的萌发》以及凌启煜老师的《掌上花园》。三节课都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主要谈谈李梦楚老师的《污水和污水处理》,李老师的课堂轻松大气,环环相扣,学生的参与度高,在制作滤芯一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有较多的思考,思考选取哪几种材料,思考按照怎样的顺序才能更好的把污水过滤干净......通过建议滤芯的制作设计,可以看出李老师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用容易的到的原材料:塑料瓶,细沙,碎石,活性炭,棉花,棉布等把严重污染的水初步过滤,从视觉上来看,实验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实验后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有老师提到有的小组净化的效果不好,建议强化滤芯制作方法的指导,我倒是觉得像李老师这样让学生自主选取材料和排列顺序就非常好,充分体现了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的小组净化效果好,有的小组净化效果不好才是真实的反应,才能在后面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才会主动寻求改进的空间。
                                                                                                                                                                                                                      衙前二小         邹婷
TOP
4#

         5.12在北干小学的教研活动,也是我第一次在现场聆听特级教师的课,李特的课的确别开生面,和我们平时的课完全已不在同一个层次,做为一名从教三年的新手教师,我平时的课堂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常常整堂课上下来给人一种赶节奏的感觉,而李特的课完全是思想的引领,精神的引领,每一位学生甚至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被她深深吸引。既和蔼可亲又调控得当,感觉自己平时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么给学生框定的太死,少了对学生自主性的体现,要么课堂太过活跃,该收的时候一下子收不起来,像李特这样轻声细语的引导又使得整堂课都在其掌控的范围里面,这样的境界太高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衙前二小     邹婷
TOP
5#

        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在任伯年小学举行,上午认真听了钱星星和何佳明两位老师的观察探究课,让我收获颇丰,钱老师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一课,上半节课钱老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了浮萍,沿阶草,玉米三种植物,通过观察学生很顺利地得出了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论,后半节课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无法实现顺利的观察,相对来说课堂效果不如前半节课好。尽管如此,这一堂课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体验到了观察的过程,并且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相应的结论,是一堂不错的观察探究课!何老师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无论是课堂调控还是环节设计都非常值得我学习!  
                                                                        衙前二小   邹婷
TOP
6#

非常遗憾,由于和进修学校的培训发生冲突,不能参加11.2号党湾一小教研活动,错过了三节精彩的课和下午的观点报告,只能通过萧山小学科学网上的教学设计和伙伴们的帖子来了解一天的活动,下面我就说说杨老师的《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细细品鉴了杨老师的教学设计,整堂课环节紧凑,实验设计也有亮点,如用筛子来分类各种土壤,杨老师巧妙的设计了不同直径的筛子来区分土壤,将倒入水中观察土壤、利用筛子观察土壤颗粒两个活动进行了整合,争取实现大活动、大汇报,避免小活动、小汇报、小活动、小汇报,成功实现了让课堂简约。并且筛子的使用,能让孩子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沙砾、沙、粉沙和黏土四中颗粒。通过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每一环节都是经过其精心推敲的如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搅拌静置,可能沉淀现象不是很明显,尤其是黏土,不会静置到杯底。于是采用了前面一个班级沉积实验的结果。这样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实现了课堂的有效观察。  
                                                                                                                                                                                                                                 衙前二小      邹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