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2015年9月22日是我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个新的征程,因为今天不仅是萧山区小学科学联合共同体的教研活动,更是我们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组建的日子,而我是这其中的一员,我很荣幸,能和这么多人一起学习、成长。
      本次活动在江南小学举行,上午我们欣赏了陈佳丹老师《昼夜交替现象》,陆祝林老师《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和钟琦钢《证明地球在自转》三位老师的精彩演绎,围绕“深化课程改革”这个主题,三节新课连续在同一个班级开展,听课老师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尤其是一个上午连续性的学,观察学生的接受性。
第一次听连续性的三节课还是在一个班级开展的,感觉很新鲜,三位老师凭借自己优秀的教学功底完美的演绎了课堂,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的。三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讲求证据的。
      而实证意识的培养也正是后来喻伯军老师讲座中提到的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一点。今天听喻伯军老师的一席话,胜读我十年书。他以今天《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课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如何深入浅出地降低教学目标,同时从“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指向大概念的探究学习”、“探索儿童的科学学习”、“追求简约的课堂”和“建设适合的科学拓展性课程”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接下来我们小学科学教学发展的几个方向。在喻伯军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述中,我都有一种马上去买并且仔细阅读他推荐的书籍的冲动。
     其实我也明白同样是这本书,我肯定无法做到像喻伯军老师那样,一看就明,一名就用,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在科学的这条道路上踏实前行,一步一脚印,坚定的笃行着。
     我很感谢“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这个大家庭,给我们搭建了这个好的一个学习平台。【闻堰小学  凌华华】
分享 转发
TOP
2#

 


        2015年10月14日我们迎来了新蕊的第一次独立活动,紧凑的一天行程中,获益良多!三位老师都非常优秀,诚如杨老师所说,这么年轻,能上出这么好的课,已经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了。张琴琴老师充分结合实物和图示,把抽象的地理转化为具象,带领孩子们从表层问题聚焦到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李梦琼老师运用时间轴和资料阅读,层层深入,最后再用微课总结课堂;张晓老师将地点设置在音乐教师,脱离空间束缚,并让学生进行了长时探究。


      由于刚好上个学期执教过《月相变化》,所以我对于张晓老师的研讨环节有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想和张老师以及分享。画月相可以改变为贴月相,首先是考虑到学生“画”的规范性,个别学生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或者忽视了PPT上的画法提醒,画出不科学的错误的月相图;其次,研讨环节中张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学生8个位置的农历日、名称的方式,可以改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资料阅读或者其他形式,寻找出来,增加趣味性;最后,个人建议可以将一个人的实验记录单的投影改成全班性的记录展示,准备一面大的板,将大部分同学的记录单都粘贴上去,让大家自由观察、比较,最后寻找相同和不同,让研讨更有活力和深度。


【闻堰小学   凌华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15 16:20:39编辑过]

TOP
3#

        4月19日在新街小学举办的教研活动,让我们领略三位优秀女老师的教学风采,李梦楚老师执教的《污水与污水处理》、富燕飞老师执教的《种子的萌发》、凌启煜老师执教的《掌上花园》,三堂课都是以“观察”为主的探究课。让我受益匪浅:首先三位教师的基本素质高,她们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教学理念先进灵活,面向全体。 再者三堂课都是精心设计, 教师的准备十分充分,不仅备教材备学生还备教具,教具的准备相当充分,实验过程中教具的发放也很高效。最后,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精致, 纵观整个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都充分预设, 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观察”的活动中形成科学的概念、技能、情感。(闻堰小学   凌华华)
TOP
4#

   2016年05月11日,有幸参加了北干小学的小学科学“生本智慧课堂”的教学研讨,聆听由北干小学的丁燊杭执教《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和下沙景苑小学特级教师 李霞执教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丁老师通过丰富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生、熟食物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丁老师对教学有自己独具匠心的设计,整堂课节奏明快、层层深入,学生做中学做中悟;而李特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堂课我自己也上过,但是总觉得很难上,讲不清楚,毕竟“电”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所以讲起来干巴巴的,实验也就是体验体验,但是李特老师从培养学生“实证”意识不说瞎话,讲话凭事实依据的角度通过引导追问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思辨,在思辨中学生做到了既协商又不尊重权威,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我扪心自问,自己的课堂缺乏这种质疑和思辨的声音,我很惭愧也很向往,希望今天之后,我也能在这条教学之路上慢慢潜行。【闻堰小学  凌华华】
TOP
5#

2016.09.28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在任伯年小学顺利开展,开课教师分别是来自东道主任伯年小学的钱星星老师和新塘小学的何佳明老师,两堂课各自演绎了不同的风格。
钱星星老师执教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一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丰富的实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有浮萍、沿阶草、玉米这3种植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相互对比,从而发现了它们在叶和根的形态上出现了巨大的不同。后半堂课在分析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时,受到内容的限制不适合将动物带入课堂,所以更多的是学生的回忆和思辨,钱老师准备的鱼和鸽子的轮廓图能帮学生们回忆,学生每每讲到一点,钱老师就在轮廓图上增添一点,也能让学生发现各自形态上的特点、功能上的差异以及对环境的适应。
何佳明老师执教的《我们周围的空气》利用简单的器材从感知(塑料袋)空气到看到(吸管、水槽、塑料袋)空气,进而通过点燃香看到烟的移动推知空气的流动,将看不到的空气用间接的方式形象得呈现。引导学生按照认知规律一步一步认识了解空气。(闻堰小学   凌华华)
TOP
6#

        11.02教研活动在党湾一小开展,很遗憾,由于早上的心理C证面试,所以我错过了两节非常精彩的课,还好欣赏到了胡璐佳老师的《花、果实和种子》。胡老师的课相当精彩,本节课的观察探究活动,胡老师给学生提供非常大朵“百合花”,还提供“锦囊”,学生探究时间充裕,记录详实,整个活动持续了16分钟。学生的观察讨论,教师的有效指导,氛围浓烈。
        当然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1、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究活动以后,在研讨交流这个环节,教师占了主导,如果能把交流的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主题地位得到体现就更好了
        2、在本节课的“课堂梳理”这一环节中,由于“果实、种子”形成的视频播放很快,又有许多名词如“胚珠、花粉管”等,学生看完视频以后马上进行梳理难度较大;建议可以给学生提供“传粉——花粉管生长——进入子房——与胚珠结合——形成果实/种子”几个过程的图片先让学生排序,然后根据图片自己先进行梳理描述,然进行汇总,降低难度。
       【闻堰小学    凌华华】
TOP
7#

         2017年2月28日,在开发区小学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科学深化拓展性课程专题研训活动。上午施均捷老师首先进行了课堂展示,精心准备材料,以“识磁针”、“做磁针”、“装磁针”、“评磁针”和“拓磁针”五个步骤循序渐进,让孩子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的过程。整堂课“导” “放”结合,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由杨老师执教的第二节“拓展性课程”《神奇的气流》。从身边熟知的物体着手,引发学生对于大气压力的好奇和思考。又通过“吹不跑的乒乓球”、“吹不开的乒乓球”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系列探究过程,了解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容,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下午来吴建伟老师不拘一格的演讲方式,令会场气氛轻松欢快。通过几个小视频的演示,吴老师令大家对于什么是STEM有了更深的认识。接着,吴老师分别呈现了“魔术水桶”方案以及让在场教师动手制作弹力球,通过手、脑、口、脚多感官的结合运用让老师们感受STEM课程的魅力。(闻堰小学  凌华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